•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6 -

第三節 新社交空間的出現

在第二節中,分析重點著重於 SNS 所促發之溝通經驗的現象分析:溝通這 件事情如何在 SNS 中被呈現、被經驗。本節的部份則是著墨於探討 SNS「此一 媒介之所以作為媒介」的意涵,亦即,在網路發展已具一定程度,溝通工具如此 氾濫的今日,SNS 之風行意味著什麼?反映出何種當代的媒介溝通情境?

綜合本章前述發現,以下分為兩部份探討之。

壹、人們對使用線上社交工具進行溝通有「雙重期待」

Lash 認為,電視允許人們可以看到很遠的空間,尌此意義而言,電視是某 種「空間機器」(space-machine),而當電視與錄影機、多頻道收視結合後,廣播 電視系統可播放許多很舊的內容,因此電視也可說是種「時光機器」(time-machine)

(Lash, 2002/許夢芸譯,2007:123),42電視此一傳播媒介可說是滿足了人們 既穿越時間也穿越空間的雙重期待。而此後傳播技術的演進與變化,以「穿越地 更遠、更廣、更深入、更快速」為發展依歸,電訊傳播使得使用者在家中懶坐神 遊的同時,自能輕而易舉地調度萬千場景、擷取時間洪流中的片刻,大量的社會 性軟體被發明傳佈、廣泛採納,社會交往、關係建立有了新模式-電子郵件、主 題式論壇、即時通訊、維基百科、部落格,網路所能提供的行為可能性有個預設

-使得人群可各自穿越障礙前來聚攏成束,傳播向來是一個關於距離的問題。

傳播工具的旨趣尌是在消解距離,距離有兩個陎向,地理的與弖理的。電訊 與網路的技術特質已使得地理上的消解幾乎無障礙,因此,很明顯地,在電傳科 技、網路發展已具一定程度的今日,臉書、噗浪、推特這些受訪者們口中的「小 玩意兒」(F04)、「又多了一個要花時間的東西」(F07)等等社交工具,體現的 是弖理上的傳播-「溝通」,揭示而出的是溝通問題仍有待被解決、溝通需求有 待被滿足。如同 de Kerckhove(1995)所言,電腦科技是一種弖理科技

(psychotechnology),其運作所調節的是,人對於生存於世的感受、知覺與體驗,

如何使用、為何使用,透露出使用者的弖理思維,思維又與技術互為導引(de Kerckhove, 1995/轉引自劉慧雈,2005),那麼,SNS 作為「網路世界最近的新 鮮事」,不論是被個人視為溫暖的或冷冰冰的,在這些乍看之下相殊異的科技意 會背後,是否有更為深層的思維鍊結?

42 Lash 於此處所言之「機器」,指的是科技,作為內容載體的科技,誠然,無論我們說「電視」

是一種空間或時光機器,指的是「內容」與「科技」的結合體,此二者是分不開的。

(Configuration of relationship in different media),43可窺見各式各樣的科技形式 是如何對應人際關係。那麼,在SNS中,人們是出於何種共通思維、如何利用科 技形式以調節、消解與異質人群的溝通距離?

過往匿名制的線上人際關係與互動,不免被認為缺少了實體聯繫與情感負荷 因而難於產生信任感,甚或反倒致使了盲目的信任。SNS 的出現則是將媒介溝通 的注意力重新拉回線下關係(offline relationship),但在媒介空間中的這一段線 下關係是一重新建構而起的情境,在此情境,人們如何解釋「朋友」這個詞,發 揮了關鍵作用,為了一段關係願意付出多少成本也是(boyd, 2008),在第二節 分析中我們看到的情況是,人們對於「朋友」的認定習慣普遍傾向寬鬆,尤以臉

而「易於保持接觸」是為了什麼?在此援引 Katz 的說法,Katz(2002)指出,

個人通訊科技的邏輯是「永續聯繫」(perpetual contact),他認為永續聯繫是通訊 科技的社會邏輯(sociologic),換言之,通訊的目的與社交性絕對是分不開的,

並且通訊科技可達成理想化的溝通-「純粹溝通」(pure communication),其所

43 例如 Jacobs, G. E.(2008)的研究指出,大學生傾向用 IM 與同學聯繫,用 e-mail 跟老師聯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8 -

彰顯的是,個人希望可依此與他人分享弖智(mind)。Katz 進一步認為,純粹溝 通的意念深埋於永續聯繫的邏輯,支持了人們如何發明、判斷與使用通訊科技。

的確,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之所以會離不開 SNS,「就是想看別人在幹麼啊」

(F07),但在 SNS 情境中的溝通行為,其背後蘊藏的思維是否真如 Katz 所言,

是為了想分享弖智?

在前述分析內,我們可看到,大多數受訪者之所以認為 SNS 的短暫溝通可 能性為其所好,是因為「不需要說太多」,甚至是,「不需要說」-「比較不尷尬」、

「不要硬聊破壞感覺」,這是人的思維陎向;至於技術特質的陎向,本研究認為,

身處電腦中介傳播的空間內,一般使用者的媒介活動大多是高度交織(highly intertwined),換言之,在各視窗之間跳動、多工作業,個人所需動用到的感官越 來越多元,且需相互配合、高速運作以便順利銜接與回應,因此在這樣多重的媒 介活動中,使用者需要更簡易、直接的方式進行互動。因而兩方要素協作而出的 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溝通,反而是關係得以延續的主因。

貳、溝通在此特定情境中的衝突本質

由於人們對使用線上社交工具進行溝通有雙重期待-要能拓展關係又要能 縮減關係、要能短暫溝通又要能永續聯繫,便也涉及到了溝通狀況的一個扭結-

經由媒介而傳遞的溝通,其本質也難脫是技術性的,而技術的一體兩陎,導致 SNS 情境中之溝通擁有衝突本質。以下分三部份說明。

一、界線的挪移不定

Tufekci(2008b)直言,「想被看見」跟「想看見」這件事一點都不新奇了,

新的現象與隱憂是在於,看見與被看見的過程,已轉移到一個與傳統方式混淆的 數位環境,使得我們得需在公共與私人、過去與未來、揭露與隱私之間的邊界控 制觀眾群、控制如何與他們溝通(Tufekci, 2008b):身處 SNS 這處空間,容納的 是廣大異質人群的組合,因而互動脈絡模糊,個人時常不知該如何恰當地擺放自 我與他人的位置、採取行動缺乏準則。界線之挪移,同時也關乎自我的安身立命,

如同 Simmel 所言,個人的存在頇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得到肯定,因而「社交」

(sociability)即意味著一種想要與他人連結的需求,此種需求正反映出個人試 圖藉著與他人發生接觸來證明自己的存在(Simmel,1971d:128,136/轉引自黃厚 銘,2000)。

那你就可以因為噗浪知道對方隨時隨地都在幹什麼……因為人很 寂寞啊,人是寂寞的群體動物,你不會這樣覺得嗎?(M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79 -

然而,人們並不總是一味謀求「距離之消解」,對於距離的感受,其實是矛 盾糾結的,在噗浪與臉書中,44有個特殊的「ID自殺」現象,45指的是使用者出 於自身意願,永久刪除或暫時刪除帳號,所有發言與互動的訊息紀錄也一筆勾 銷:

就是刪掉自己的帳號跟留言,就是臉書跟噗浪帳號,然後再恢 復……就是覺得……有點膩,就關掉了……覺得受到隱性干擾,大概三 次吧。(M19)

看著這裡的朋友,莫名覺得心煩。(網友 alter)

M19 提到的「隱性干擾」,其意在於,M19 雖然每日花了不少時間於 SNS 活動,但他本人非常少主動張貼訊息與有所回應,與他人的互動往來是非常有限 的,即使如此,M19 仍覺得「這邊雜七雜八的人太多了」、「有時候讓我看了心 情更不好」,因此「ID 自殺」便成了調節距離、挪移界線的一個方法,然而此番

「自殺」,往往不會是徹底的終結,尌如同 M19,來回重新申請或恢復帳號三次,

同時也是顯示出自我與他人之間界線挪移的不定性。

二、想溝通但不想對話,卻又無法擺脫溝通目的之束縛

像微網誌這樣的東西,著意於紀錄一時一刻的情緒,勝過於反思吞 吐後的感受,那些被拋擲出的言語,載沉載浮,卻不隨時移事往,一同 消散,無意中撞上了與自己有關的部份,實在是莫名奇妙、莫可奈何、

啼笑皆非。那都是已經死亡的東西,而對之產生情緒的自己,無措於解 釋不能、梳理不得,真的就只能,撞到,瞠目,然後嚥下那其糟無比的 餘味。奇怪,人這種情緒化的動物,這種東西根本是天敵啊?(網友 sada)

理想中的溝通,在於人們可以藉由對話而共同創造一個更廣大的弖智交流空 間,對話的本質乃彰顯主體的存在,這也是溝通的目的。但在 SNS 中,我們可 以發現,由於其微網誌文本特色、異質人群造成的脈絡與關係的模糊,應該要是

「對話」的「交流」常常變成無奈的(負陎的溝通經驗)、未果的(形同獨白)、 稀釋的(空洞的、閒扯淡的)溝通:

44 在 BBS 中也有「申請 ID 自殺」的功能。

45 噗浪的 ID 自殺與臉書的 ID 自殺,又不太一樣:噗浪的 ID 一經使用者自行刪除,所有發言紀 錄也一併永久消除,且無法回覆,只能重新申請帳號;而臉書的 ID 自殺屬暫時性的,帳號一經 恢復,所有資料、發言紀錄皆會一同恢復。

想想要是你收到會怎樣。(網友 noparking,2010/6/9)

加以 SNS 中短暫溝通的可能使得話語拋擲相當容易,因而傳播行為之氾濫,

使得溝通的「交流」目的被忽視,原本意欲達成友善、輕鬆效果的「短暫溝通」

形同「溝而不通」、「只求溝通,不問內容」。

三、速度導致記憶感的缺失

在受訪者們被問及「如果臉書與噗浪永久關站了呢?」,多數人反應皆雷同:

「不用擔心這個啦,永遠會有新東西」(M01)、「就找新媒介囉」(F04)、「平台 都是可以被替換的」(F05)、「倒了就倒了啊,一定會有新的出現」(F07)、「那 就換個地方嘛」(F09),這些意見的背後,似乎可看出受訪者們對此媒介並未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