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節 新聞室內的產製作業

不同媒介,對於訊息生產製作的過程有著不一樣的差異性;不同媒體平台,

依其內容資料型態、內容產製模式及屬性的差異,在新聞的編採流程上,也有各 自獨特的作業型態〈陳炳宏,1988〉。電視新聞對畫面的需求比其他新聞媒介都 要來得強烈,另外受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因素,使得電視新聞的作業型態與 其他媒介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二十四小時電視新聞台出現之後,新聞台的作業 模式較以往無線三台的新聞時段更為複雜,強調溝通與互動,也使得其發展出來 自有的產製流程文化。

過去無線三台〈台視、中視、華視〉新聞部的的結構,是以編制為重心,原 是模仿報社組織而來〈黃新生,1994〉。由於採訪組的各組組長之組織地位,皆 高於製作人,因此無線三台內的新聞運作模式均是以採領編的狀況。而盱衡當今 台灣二十四小時電視新聞台的新聞編採運作模式,大部分都是編採合一,強化組 織內採訪中心主管與編輯台製作人的決策角色,兩方在編採會議上,會互相討 論、協商、制衡、激撞出雙方均認為有新聞價值,並且確定新聞內容符合播出尺 度,再交由記者執行採訪、編輯進行製作編排,進而最後播出呈現。

一、電視新聞台產製流程

以報紙新聞而言,觀看各報「新聞處理」的情形,可以發現不同新聞版的編 及作業流程,不盡相同。通常重要新聞由總編輯決定取捨,有些報紙在開過編前 會議後,對各版的頭條新聞大致已有腹案,接著,總分稿將來自四面八方的新聞 稿,依性質之不同,分給各版核稿人,再發到各編輯手中〈蔡佩蓉,1995〉。而 以當前二十四小時新聞台的新聞處理狀況來說,不同的時段處理新聞的流程也不 一樣。

雖然是二十四小時新聞台,但記者仍有「截稿」的壓力,最主要是集中在午 間新聞及晚間新聞時段,而這兩個時段也可稱為新聞台播出的「黃金時段」。以 目前各台的新聞時段規劃來看,午間新聞通常是指中午十二點至下午兩點,即 12:00、13:00 兩個整點;晚間新聞則是晚間六點至晚間八點,也就是 18:00、19:00 兩個整點。正常時候,電視新聞部最忙碌的時刻是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三十分,

晚間是五點至七點三十分左右。至於其他整點時段,則是以重複播出各「黃金時 段」所播出的新聞內容為主,為了避免重複性過高,部分新聞會被重製、或改變 型態播出;另外再佐以每個時間點隨時會發生的新聞事件,以插播乾稿、電話連 線、或 SNG 連線的形式呈現;也會播出已先錄製好的專題報導或特別節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1 電視新聞產製流程圖

﹝供稿﹞

﹝報稿﹞

﹝對稿﹞

(指派採訪任務) (回報新聞發展) (確認新聞細節)

(將記者稿件

傳送至編輯台審核) ﹝丟稿﹞

(主管核稿)

採訪中心各主管 (篩選記者欲採訪的新聞)

編採會議 ( 1.決定新聞採用與否 2.確定新聞規模

3.討論新聞角度及切面 4.編輯人員建議其他新聞)

各種消息來源/自行挖掘

記 者 (選擇是否回報長官)

採訪中心各主管

採訪新聞

撰稿

過音、剪輯

新聞播出 (編輯進副控室監播)

編輯人員(製作人.主編.編輯)

編排 rundown

稿件審核

更新鏡面資訊

記者 播報鏡面設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為了瞭解電視新聞台的產製過程,本研究試圖先分析「黃金時段」的作業模 式,將採訪部門及編輯部門雙方的互動納入新聞產製流程的模式中,進而探討新 聞最後的播出,究竟在新聞室內經過哪些關卡、篩選、及操作〈如圖 2-1 所示〉。

從電視新聞產製流程圖〈圖 2-1〉中可以看出,記者將各種消息來源或自行挖 掘的新聞回報給採訪中心各主管,此舉稱為「供稿」。採訪中心各主管將會審奪 欲進行處理新聞,並將最後決定採訪的新聞在編採會議時提出,稱為「報稿」。

「編採會議」是電視產製流程中,最具關鍵角色的過程。新聞室每天約進行 兩次編採會議,上午八點半〈討論午間新聞內容〉及下午一點鐘〈討論晚間新聞 內容〉,為時約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參加編採會議的人員包括:新聞部門高 階主管、各採訪中心各組主管、晚間新聞的編輯人員〈製作人、主編、編輯〉、 攝影中心主管等,有些新聞台的編採會議,其後製中心主管及晚間新聞導播也會 與會了解當天新聞內容及製作方向。編採會議的程序是先由編採中心各主管將當 天欲採訪的新聞進行「報稿」〈通常是以當天有最重大新聞事件的該組先報稿〉,

報稿內容除了告知有哪些新聞之外,還要詳細描述每則新聞的內容元素,例如可 能會有什麼畫面、受訪者是誰、會搭配什麼樣的後製效果。通常採訪中心各主管 報稿有點像是在「推銷」新聞,他們會將其欲報導的新聞重要化、精彩化,以希 冀能夠得到編輯台的青睞,進而將該新聞排入重要時段及重要位置。而編輯部門 會針對報稿內容決定是否採用某則新聞,如果覺得某則新聞沒有報導的價值,經 過新聞部門主持會議的高階主管同意後,該則新聞就會直接先在編採會議上胎死 腹中,記者也將不會進行該則新聞的採訪。編採會議還會就某個新聞事件的新聞 製作規模進行討論〈即決定新聞則數〉,編輯部門會建議新聞報導的角度及切面,

還有提供新聞製作的設計意見等。若主持會議的高階主管及編輯部門對於某採訪 組所報的稿子不滿意,他們就會參考其他媒體所報導的新聞,建議各採訪中心也 去報導該則新聞,此為電視新聞媒體「跟報紙」的因素之一。

採訪中心各主管一起參與編採會議的原因,也包括了解各組當天新聞發展、

方便協調人力、互相協助採訪等等。例如地方組回報某地發現有口蹄疫疫情,而 此時一同參與編採會議的政治組主管剛好知道,衛生署長及農委會主委將會出現 在立法院,此時生活中心主管就會請政治組主管委託記者幫忙問官方的反應,而 新聞採訪回來後再將此回應併入生活中心所發的稿子內,讓新聞內容更為周延。

編採會議當中還會進行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為每一則新聞訂定大家都有 共識的名稱〈SLUG〉(註一),各家電視台的 SLUG 字數設定不一,有的四個字、

有的五、六個字。「SLUG」是編輯室內對該則新聞的代號,有了 SLUG 可以讓 所有人員清楚、簡單明瞭地指稱某則新聞,在新聞作業追求速度及效率的環境 中,讓彼此的溝通更為方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編採會議結束後,各採訪中心主管將進行採訪的分派任務,而後由記者進行 採訪;而編輯人員則針對會議內容首先設計製作「主播播報鏡面」。所謂「主播 播報鏡面」是指主播播報稿頭時,整個螢幕上呈現出來的內容,意即鏡面上所呈 現的所有資訊,包括經過設計的影帶畫面、圖像、及文標。新聞內容及規格,會 決定「主播播報鏡面」的呈現方式。

部分新聞台在下午一點的採訪會議之後,通常三點鐘還會有一個「對稿」會 議。在上述「電視新聞產製流程圖」〈圖 2-1〉中,這個部分是以雙向箭頭來表示。

亦即,記者採訪過程中,會針對該則新聞的事件發展,及所採訪到的新聞元素回 報給其主管,而採訪中心各主管們會在「對稿」會議時,將記者回報的內容再次 跟編輯部門確認,包括新聞事件的發展、新聞畫面的取得、受訪者的回應、及效 果製作是否改變等。而編輯部門因為事先須發圖配製「主播播報鏡面」,所以也 必須不斷的向採訪中心確認細節,以免發生最後新聞播出的內容與主播播報時的 鏡面呈現內容不同的情況。

通常編輯必須在該負責的新聞時段開播,最少一個小時前,交付該新聞時段 的 RUNDOWN〈即新聞播出順序表〉(註二)。而這份 RUNDOWN 是新聞室內所 有參與採、編、製、播人員的作業依據。RUNDOWN 會標明哪一則新聞、在哪 一個時間點、以何種形式播出,另外也會標明該則新聞所搭配的「主播播報鏡面」

為何。所以 RUNDOWN 一出,各新聞人員就要照表操課,採訪單位會依據新聞 的編排順序,衡量新聞的撰稿速度;剪接單位會依據新聞的編排順序,決定所有 記者進入剪接室的順序;後製單位也會依據這份 RUNDOWN 決定製作圖卡效果 的先後;而新聞播出的副控室〈sub-studio〉內的所有工作人員,更是依據 RUNDOWN 有共識的協力進行新聞的播出。

至於 RUNDOWN 產生後到播出之間的一個小時,甚至該時段開播後的期 間,若有其他新聞訊息進入,則會以插播的方式露出。而新聞插播方式的 SOP

〈標準作業程序〉是先以「乾稿」(註三)的形式出現,即在訊息內容尚未完整,

且畫面還沒進入新聞室的情況下,讓主播以口頭播報的方式告知觀眾訊息內容。

隨著訊息內容增加後,稍後將再以「電話連線」的方式,在現場播出的狀況下,

由主播帶入,讓記者進行連線報導;或者在新聞畫面抵達後,由記者寫稿,主播 搭配著畫面呈現播報新聞內容,此在實務界稱為「BS」(註四)形式。接著,如果 是國內發生的新聞,在消息一進入新聞室時,各採訪中心主管即會立即派遣 SNG 前往連線,當 SNG 及記者都抵達現場時,此時就可以進行「SNG 連線報導」。

而記者在結束 SNG 連線之後,將返回公司繼續執行新聞帶〈SOT〉(註五)的製作,

以便後續整點可以繼續使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記者採訪回來的稿件經過採訪中心各主管審核後,會將稿件丟到電腦作業區 內的一個「公共稿區」(註六),新聞室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在這個公共區域裡,看

記者採訪回來的稿件經過採訪中心各主管審核後,會將稿件丟到電腦作業區 內的一個「公共稿區」(註六),新聞室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在這個公共區域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