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韓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概況

第三章 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的發展概況

3.2 產業概況

3.2.2 日韓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概況

日本是全球生產中小尺寸面板最多的國家,特別是在生產技術及能力兩 方面都領先韓國和台灣。因中小尺寸面板特別要注重系統的整合能力及配合 客戶的需求,來設計品質良好的液晶面板,對於缺乏產品主導權及整合經驗 的韓國和台彎的廠商而言,在跨出的第一步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準備。

圖 6 為日本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實績統計圖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K PCS

主動式面板 47,005 57,384 65,805 76,599 75,024 84,178 93,697 120,107 被動式面板 55,279 57,263 50,984 50,973 47,924 53,342 51,043 49,750 主動式比重 46.00% 50.10% 56.30% 60.00% 61.00% 61.20% 64.70% 70.70%

被動式比重 54.00% 49.90% 43.70% 40.00% 39.00% 38.80% 35.30% 29.30%

2003 Q1 2003 Q2 2003 Q3 2003Q4 2004 Q1 2004 Q2 2004 Q3 2004 Q4

圖 6 日本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產實績統計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PIDA 整理 2004/12

2003 年日本中小尺寸的出貨實績為 4 億 6,129 萬片,隨著市場的增加 及應用越來越廣泛。2004 年日本的出貨實績約達 5 億 7,500 萬片,較 2003 年成長 24.7%,2003 年日本在主動式面板和被動式面的比重為 54%:46%,

但到了 2004 年其生產比重則調整為 65%:35%,將被動式低階產品轉移給台 灣和大陸的 STN 廠商生產,日本則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持續扮演開

發新應用領域的火車頭角色。

Optrex. Casio. Citizen. Hoshiden. Kyocera. Alps. Stanley.

35 條(包含海外 13 條)

資料來源:工研院 IEK-ITIS 計劃(2003/8)

日本各液晶面板廠商自 2005 年開始,紛紛增產 10 吋以下用於手機、數

現代,特別是三星(Samsung)與樂金飛利浦(LPL)更是居全球前兩名,單一 日本廠商的產能已非韓國的對手。韓國目前適合生產中小尺寸彩色面板的四 代以前的 TFT 生產線共有十條,其產能概況如附表 5。

Samsung 的 TFT 面板主要由三星電子生產,STN/TN 則由 Samsung SDI 生產,兩家公司合在一起,以 Samsung 名義計算在 2003 年即達日幣 5700 億元,超過日本夏普公司,成為全球 LCD 營業額最大的公司。三星電 子的 L1(2 代廠)與 L2(3 代廠)的 TFT-LCD 生產線,在 2004 上半年皆已轉作 中小尺寸面板的生產,基於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因此,從去年第四季起又將 L4(第 4 代廠)部分產能轉作中小尺寸面板,故三星電子在去年第四季中小尺 寸 TFT-LCD 面板月產量已由第三季的 400 萬片增加到 600 萬片,並計劃今 年將建構完成月產量達 1,000 萬片的中小尺寸 TFT-LCD 面板生產體系。

LG-Philip(LPL)是由韓國 LG 公司出售 50%股權給荷蘭 Philip 公司而合 資的,生產據點以韓國龜尾為主,一厰為第 2 代生產設備,月產能 6.6 萬片,

二廠為第 3.5 代生產設備,月產能亦為 6.6 萬片,皆已在 2004 年第二季轉 換為生產 6~8 吋的中小尺寸面板,LPL 公司以生產大尺寸面板為主,中小 尺寸 LCD 面板出貨量並不高。

韓國的第三大 LCD 廠商為現代(Hydis)集團,因其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中 受創太深,已無力投資第四代以後的生產線,被迫退出市場,並於 2003 年 出售 TFT 部門給北京的東方電子公司(BOE),以技術股份投資 BOE-Hydis 公司 20%,在北京設立第五代生產線。

表 5 韓國第四代(含)以前的 TFT 生產線及產能統計

公司 生產線 世代 尺寸(m ㎡) 產能(片/月)

器興 L1 2 370×470 45,000

器興 L2 3 550×650 35,000

天安 L3 3.5 600×720 45,000 三星(SEC)

天安 L4 4.5 730×920 30,000

龜尾 P1 2 370×470 66,000

龜尾 P2 3.5 590×670 66,000 樂金飛利浦 (LPL)

龜尾 P3 4 680×880 60,000

利川 L1 2 370×470 20,000

利川 L2 3 550×650 9,000

京東方.現代 (BOE-Hydis)

利川 L3 3.5 600×720 40,000 資料來源:工硏院經資中心 ITIS 計畫 ( 2002 / 07)

3.2.3 台灣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發展概況

1. STN 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

由於新興國家如中國大陸、俄羅斯、巴西及印度等地區人民的消 費能力提昇,也帶動對低價手機的強烈需求,與 TFT 面板比較,CSTN 具備價格競爭優勢,成為低階機型的最佳選擇,因而帶動了國內幾家 生產彩色 STN 的面板公司。自去年開始業績狂飆,國內主要生產手 機小型面板的公司有勝華科技、凌巨、光聯、全台及碧悠等五家。

(1)勝華是國內手機面板的龍頭大廠,其營收主要來源為 MSTN、

CSTN、TFT 模組與 Panel 面板四大類,2004 年合併營收為 325.6 億元,稅後盈餘為 41.1 億元,每股盈餘達 5.62 元,營收及獲利 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去年手機面板已佔營收 78%,受惠於 CSTN 出貨大幅成長,加上日、韓廠商逐漸放棄單色 STN (MSTN)市場,

使得勝華面板在全球市佔率明顯提升,其中 MSTN 銷售量更躍居 第一位。

勝華在兩岸皆有設廠。目前共有 8 條 STN 面板生產線,其中三 條已改成彩色 STN 生產線,另有一條購自日本夏普的 TFT 第一代生 產線,勝華去年手機主面板的總出貨量達 8,770 萬片,僅次於三星 SDI 與飛利浦公司,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面板供應廠商,而手機次 面板(使用於摺疊式手機的小面板)的總出貨量達 4,110 萬片,全球市 佔率達 29.8%,僅次於韓國三星 SDI 公司,TFT 的生產線單月最大 產能可生產 2 吋面板 150 萬片,從 2004 年底起少量生產,今年將 顯現具體的量產效益。另外 TFT 模組方面目前主要幫日本日立及三 洋鳥取廠(Tottori Sanyo)代工。

勝華的競爭優勢,在成本管控低,垂直整合佳,訂單產量規模 大,且與全球前兩大手機厰及日系廠商等第一線客戶代工,生產面 板模組,勝華也是國內第一家 LCD 廠商中自行生產 ITO 導電玻璃 的公司,在台灣的潭子加工區擁有一條玻璃基板為 300mm×400mm 的生產線,最大月產能為 250~300 萬片面版(以 1.8 吋計算),導電 玻璃的供應以自用為主,使勝華不但免於面板玻璃缺料的困擾,而 且大幅降低外購成本。勝華除了專注手機面板的生產外,也大舉向 上游關鍵零組件整合,包含轉投資矽創電子、晶門科技等 IC 設計公 司,也建構內製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的生產線,並投資韶陽公 司,開發面板自動化製程設備及精密模治具,除複製生產設備提高 產能外,也不斷把多年來改善品質提高效率累積的經驗,應用在新

設備的開發,因而大幅減少向國外採購設備的昂貴成本,避免技術 know how 的外流,這些都是國內其他大小面板公司,包含友達、

奇美等所無法相比擬的。

(2)凌巨是台灣最晚成立的 STN-LCD 廠商,在手機及消費性產品接單 暢旺情況下,去年營收迅速竄升至 50 億元,僅次於勝華。其主要 客戶為國內手機大廠,從去年七月開始出貨單色 MSTN 面板,每 月高達 150 萬片,今年彩色 STN 面板也陸續推出,將成為凌巨最 主要的業績成長來源。

(3)碧悠原以生產玻璃映像管(CRT)起家,在 2001 年投資 18 億元,

設立 3 條 STN-LCD 生產線,隨即成為全球 PDA 面板的第一大供 應商,全球市佔率高達 30%,主要客戶包含 Palm、Handspring、

Sony、Seiko Epson 和 Sharp 等,彩色 STN 的年產量達 500 萬片,

單色 STN(MSTN)面板及模組的年產量亦可達 4000 萬片,由於 PDA 市場這幾年成長緩慢,加上競爭者眾,兩家主要客戶獲利能 力節節倒退,碧悠只好轉往手機面板發展,可惜時機已稍晚,只能 爭取二線手機廠,去年營業額雖達 53 億元,但仍虧損 4 億元。

(4)全台晶像原專注於非消費性的工業產品,包含工業用儀器、醫療 器材、掌上型終端機、資訊家電、收銀機、刷卡機等顯示面板,這 類產品市場屬於利基型,量雖不大,毛利卻有 30%以上,以往勝 華和碧悠都未專注於此,因此給了全台晶像壯大的機會,全台晶像 自 2 年前開發生產 CSTN 手機面板,恰逢手機市場快速成長的熱 潮,使得全台去年營收達 35 億元,盈餘 3.34 億元,今年第二季開 始又接獲韓國 LG 手機面板的訂單,故其業績成長可期。

(5)光聯去年在彩色 STN-LCD 生產良率提高及手機面板激增之下,營 收達 32 億元,稅後盈餘 1.35 億元,一掃過去四年來連連虧損的財 務困境。

(6)久正光電去年也拜 STN-LCD 手機面板暢銷之賜,營收達 25 億 元,可惜因匯率關係僅盈餘 3,400 萬元。

2.TFT-LCD 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

出,不過因為 LCD TV 銷售不如預期,導致大尺寸面板呈現供過於

友達目前擁有八座 TFT-LCD 廠(包含中科 5、6 代廠各一座),

其中有 3 條 3.5 代廠,原本皆生產α-Si TFT-LCD,最大月產能分 別為 6 萬片、4.5 萬片及 3 萬片,產品規劃以 15 吋以內的面板為 主,其中一條月產能 3 萬片的玻璃基板線以供應消費性電子為主,

公司初期以一條α-Si TFT-LCD 為驅動技術的生產線,轉為生產低 溫多晶矽(LTPS)的面板,不過隨著 OLED 搭配 LTPS 可能成為主 流趨勢後,友達已經於去年年底將那條產能 3 萬片的第 3 代線轉 換生產 LTPS 的面板。基於製造成本的考量,其餘兩條 3 代線也將 逐漸改為生產中小尺寸面板,友達去年中小尺寸面板的累積出貨 量,已達 3,329 萬片,較前年大幅成長了 54%。其中用於手機的 小尺寸面板,2004 年出貨量約為 560 萬片,由於平均毛利較大面 板高,預估今年將突破 2,000 萬片,爆量成長 260%。

(2)奇美公司是將 3.5 代廠的部分產能做中小尺寸面板使用,主要是 提供中小尺寸玻璃基板給客戶,未進一步組裝模組。單項營收貢獻 率 10%,雖然公司主要重心在 LCD TV 面板上,但是對於中小尺 寸面板仍然看好。

(3)瀚宇彩晶計劃在今年 2005 年,將楊梅一座 3.5 代廠全部轉為生產 中小尺寸的 TFT-LCD 面板,初期先從 5 吋及 7 吋的車用面板切入。

目前,先將一座 3 代廠 15%的產能撥給中小尺寸生產使用,不過 未包含模組端,而是賣 CELL 端的玻璃基板給元太公司,目前除車 用面板已出貨外,應用在手持多媒體裝置的 3.5 吋面板也開始送樣 確認,未來將積極擴展新產品線,包含 1.8 吋~2.2 吋的手機面板。

(4)華映公司目前擁有的 3 代廠已轉型生產中小尺寸面板,除出貨給 技術合作的日本三菱 ADI 公司外,也生產 7 吋面板出貨給日本新 力公司,行動電話 1.8 及 2.2 吋小尺寸面板也將陸續推出。華映並 於去年底與元太簽定供貨協議,預計從今年開始出貨,公司預計第 3 代廠剩下的 1/3 產能將陸續出售給其他中小尺寸面板廠商。除大 型面板外,華映估計今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可達 1,200 萬片。

(5)廣輝電子目前雖有一座 3.5 代廠,但並未生產中小尺寸面板。

(6)國內 TFT 廠新兵-群創光電是由鴻海集團轉投資,成立於 2003 年 元月,該公司 4.5 代廠(730mm×920mm)是以生產中小尺寸面板為 主,今年初開始量產,月產能約可達 45,000 片,產品劃分為數位

消費性產品及通訊產品顯示模組兩大類。手機面板去年仍靠外購面

消費性產品及通訊產品顯示模組兩大類。手機面板去年仍靠外購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