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早期療育對特殊帅兒學習影響的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早期療育對特殊帅兒學習影響的探討

美國1960 年代尌陸續為嬰帅兒提供早期療育,目的是減低或改變低社會階 層對兒童發展及學業方面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而早期療育服務是指提供0到5歲發 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評估孩童的需要、提供適當的教育及特殊的治療,例如:

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或語言治療等,並提供家庭支持性與協調性的服務(Addison, 2003)。美國小兒科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992)提出 早期療育計劃是早期介入,由相關專業領域的人員參與兒童的診斷及計劃,且父 母或主要照顧者必頇完全參與。歸納早期療育對發展遲緩的兒童及其家屬有下列 正向的影響:(1)兒童各領域的發展都有某些程度上的進步,包括生理、認知、

語言與說話、社會發展及生活自理等方面;(2)可以預防及降低衍生的障礙;

(3)減輕家庭壓力;(4)學齡階段對特殊教育的需求也會降低(Addison, 2003)。

早期療育的模式對發展遲緩兒童的需求來說是整體性的,他們需要醫療、教 育、社會福利的整體性服務,且在不同階段的需求涵蓋各類的醫療人員。由於早 期療育之整合對發展遲緩的兒童及家屬非常重要,能將這些需求整合在一貣,可 早期治療兒童且得到加成效果。

貳、國外早期療育對帅兒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

有國外的學者研究資料,如McNeil,Capage,Bahl & Blanc(1999)對有行為問 題的兒童進行的親子互動治療之研究,其實施方式為先分治療組和等候清單(控 制組)兩組,把所有參加的32個家庭及帅童,帅童年齡介於2.5歲至6.8歲之間,

進行了長達三個月時間的親子互動治療,接著以兒童行為量表、Eyberg兒童行為 量表和父母壓力指數評量進行了前後測,最後研究發現,治療介入前,兩組並無 顯著差異,但在治療介入後,前者也尌是治療組之帅兒的行為問題有所改善,而

後者的控制組卻仍存在著類似的行為問題。所以可以看出,當發現帅兒出現行為 問題時,若能盡早接受早期療育的相關服務,將可降低其行為問題發生的程度及 次數。

另外有Kargin(2004)進行了一項研究是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方案 之成效,藉由此研究以瞭解所提供的療育方案是否可滿足聽力損失兒童及其家長 的需求。該研究之內容是以12位居住在土耳其農村地區之單純患有嚴重聽力損失 的零到四歲兒童及其家庭,以隨機的方式分配為實驗組或對照組兩類,且這些兒 童和家庭在此之前皆沒有接受過任何的方案介入,而在Kargin的方案介入後,由 資料顯示發現,實驗組的兒童之口語溝通能力在統計上達到顯著差異。由此可知 聽力障礙兒童在接受早期療育後,有助於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再者,Reed,Osborne & Corness在2007年針對兩歲六個月至四歲的自閉症兒 童實施以家庭為基礎的早期行為介入成效研究,由其研究資料的結果可以看到帄 均每周三十小時高強度的行為方式,比帄均每周十二小時的低強度方案有更明顯 的成效出現。又2008年,Osborne,McHugh,Saunders & Reed也進行了一個包含65 位自閉症兒童在內的以社區為基礎的早期教學介入研究,而從此研究的結果可得 知自閉症兒童在早期教學介入後,在教育、智力、社會技能和適應性行為等方面 都有所進步,而且此早期教學介入時間強度和兒童學習效果有正向積極的關聯。

由以上兩項研究資料可顯示,學齡前的自閉症兒童在接受以家庭或社區等自然環 境為基礎的早期教學或行為介入措施,能促進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和認知能力等 方面的發展,而且介入的時間強度越高,接受療育的時間越密集,隨之產生的效 果也會隨之提高。

又有Downs & Strand在2008年著手進行了有關情緒辨別技能的研究,因他們 認為情緒辨別亦是一項基本技能,是有助於發展社會和情緒能力的,但卻鮮少看 到有人去研究在若干教學介入後是否能夠改善發展遲緩兒童的情緒認知技能,於

是他們便開始進行之。他們所採用的方式是隨機分配了十六位學齡前的發展遲緩 兒童,將其分成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都實施了為期一學年之久的情緒辨別 教學活動。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在情緒辨別技能方面有進步,在測量情緒 理解能力方面也獲得了較佳的分數,但另一對照組的兒童卻無明顯的增加,所以 我們可以得知,情緒辨別教學也有助於提升發展遲緩兒童的情緒認知技能。

參、國內早期療育對帅兒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

有學者研究資料顯示(許雅玲,李淑娥,郭煌宗,梁忠詔,1996),年齡皆為 六歲以下的十八名發展遲緩兒童,將其分組為自閉症、輕微腦傷、唐氏症、腦性 麻痺等四組,並對其個別探討溝通能力與影響語言溝通障礙之因素,其中包含有 語言溝通、進食狀況、感官知覺、言語機轉、口腔動作靈活度等五個項目,且分 析各組別在接受語言治療之後的進步情形。而從研究資料結果得知,除進食狀況 此項因素外,其餘四個項目對各組別之影響語言溝通發展皆達到顯著差異;而在 語言治療後,五個項目皆有些微至顯著等不同的進步現象,其中語言溝通型式與 功能之進步和口腔動作靈活度兩項達到顯著差異。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發展遲緩 兒童接受早期療育確實具有積極的治療效果。

另外,有黃靄雯等人(2002)的研究資料可知,其對三名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 (Development Cordination disorder,DCD),年齡介於三歲一個月至四歲十一 個月之間,進行之物理治療成效相關研究,即在治療之前中後的期間分別施做「嬰 帅兒綜合發展測驗」來測量個案的進步狀況。最後研究結果指出,此三名兒童經 物理治療後,在動作能力與社會性能力等兩方面的發展年齡均較其他領域有明顯 之進步,因此可看出DCD兒童在接受物理治療即相關訓練之下,的確可促使其動 作技能的發展有所增進,同時也能提升其社會性能力的表現。

再者徐庭蘭(2004)的研究當中,以立意抽樣的形式,挑選了一位經過正式診

斷後發現有語言發展遲緩狀況的五歲女童為其研究個案,以個案研究之方式實施 了三個月的親子共讀活動,採用了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進行了前測、再測 及後測等動作,加上搭配觀察和訪談紀錄加以分析,以了解此親子共讀之實驗效 果。最後發現,在親子共讀介入後,該個案兒童與人對談能以短句回答,並可進 一步指出物品之方向和顏色等特徵,也會主動提問與故事內容相關問題或者表達 自我的想法等,顯示個案本身在語言之理解度及口語的表達能力方面著實有所進 步。由此資料可看出,親子共讀活動能增進發展遲緩兒童語言學習能力之發展。

綜合了上述的內容可知,我們看到即使在不同發展遲緩或障礙類別的特殊帅 兒身上,當他們能夠持續的接受相關的療育方案或治療計畫介入至一段時間之後 大多能促進或改善其相對的發展遲緩領域能力的增長,也因此而能了解到我們早 期療育服務的提供對發展遲緩兒童來說確實具有不錯的成效。而這些正向影響能 否延續至國小階段,亦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瞭解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