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星星國中學生族語學習之現況

自從九年一貫課綱實施之後,本土語言教學已然成為國中小課程的一環,但 陳枝烈(2010)指出在原民會 2009 年的調查研究裡,原住民國一生已修習六年 的族語,但有 66%在族語的聽辨能力上是不及格的,另有 72.6%在口說的能力 上是不及格的,故族語教學在學校已實施了十餘年,學生在聽說能力上卻不及所 訂之能力指標,其原因為何需要探討。

故本研究是以星星國中阿美族語班為例,主要探討學生在學校族語學習的現 況,因語言為文化之載體,故族語學習除語言習得之外,應該包含從語言當中習 得之文化,故以下分述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兩面向,其中又再細分為族語教學的 課程規畫、學生使用的學習教材及教師的教法、教師的評量及作業與學生的學習 成效四部分來討論,而最後再輔以學校之外如學生家庭及社區之族語學習,使之 能完整呈現原住民國中族語學習之現況。

壹、 學校族語教學之語言學習 一、 課程規畫部分

該族語班在上學期課程主要是阿美族相關文化的介紹,教材為族語教師自編

(如附錄九),而下學期為因應年底的族語能力考試,則以認證考試為主要的教 學內容,教材以原民會分送考生的資料本為主(如附錄十)。

34

每學期我們都會寫教學進度表,七年級因為還未參加族語能力考試(升 上八年級才考),所以我的進度表比較著重書寫符號的熟記、發音的正確、

簡易句型對話練習。【訪談-T01-20130301】

二、 教材與教法

根據研究者隨班上課的記錄,族語教師的上課方式是按教材內容教授單字,

而教學的方法是以學生複誦的方式,來加強學生聽辨及口說的能力:

今天課程按教材走,先教授單字,老師唸一遍,學生看著課本再唸一遍,

如果還到較長的單字時,老師會先將單字寫在黑板上,再以音節拆,並且告 訴學生重音的地方。【手札-20130220】

族語教師在教授單字的過程,是透過重複的方式,使學生達到精熟,故學生 在單字的使用能力上是有增強的,根據訪談內容得知,學生在課堂上習得之族語,

在生活中應用的情形,就可看學生在族語課裡語言學習的程度:

嗯,用得到,像是阿公阿嬤他們想要拿什麼東西啊,他們講阿美語啊,

就我們大概聽得懂!像我外婆啊,她來的時候,我爸爸就叫我去拿 hakenang 我就會聽得懂。【訪談-S03-20130412】

另外,族語教師在教授單字時,也會將課本原有的單字做延伸及補充,以擴 充學生的識字量:

今日課程按課本為身體部位,但除了課本單字外,老師也會從單字做延 伸,例如教到五官,基本的眼耳鼻口之外,老師會補充相關的單字,如嘴巴 上方的「人中」,眼睛上方的「睫毛」等等的說法,讓學生除了課本上單字 之外,還有額外學到其它的單字。【觀察-T01-20130320】

35

至於拼音方式,因為阿美語的羅馬拼音類似英文拚音,有時會讓學生產生混 淆,但經過練習之後,也就不會發生此種情形:

剛開始的時候會這樣,都會用英文發音,前面會用但後面就比較不會了,

而且,英文的單字比較長,然後有時候,阿美語的單字發音比較容易,就是 兩個兩個的啊,兩個兩個湊在一起,大概都唸得出來那個音。【訪談 -S03-20130412】

至於讀寫能力的培養,老師有時在課堂上也會請學生練習書寫:

老師唸完一遍後,就會請學生按發音寫在課本上,例如教到「頭髮 fukes」

時,也教到頭 hungoh、髮渦 aliyos 等,有些學生拼寫能力較佳就可以直接 書寫,但不會寫的同學,老師會將字母唸出,再教拼音。【觀察-T01-20130320】

三、 評量與作業

評量是教學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評量的結果不僅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 成效,更可做為教師日後授課程的參考,以及調整教材和教法的依據。族語教師 採用評量方式,主要有:口頭評量(即問句對答)、紙筆測驗等(訪-T01-20130630), 口頭評量即是在課堂上隨機抽問,此一評量方式較常出現,而紙筆測驗則是於學 期結束時進行,其方式採選擇題型,類似族語認證的考題模式。

且族語教師為了讓學生回家也能和課程有所聯繫,有時會出回家作業,請學 生回家問長輩:

今天教親屬稱謂時,延伸教到醫生是 insi,之後老師問學生知不知道「護 士」怎麼講,學生沒有人回答,老師就把這個字的說法,當作是學生的回家 作業,希望他們能回家問問長輩,下週上課再回答。【手札-20130227】

36

張學謙(2011)指出,家庭和社區的參與是學校教育和學習成功的必要條件,

教師可運用母語家庭作業的方式來聯接家庭、學校和社區,而此類型的回家作業,

對學生來說較無壓力,也可以讓學生回家和家長進行親子學習,進而能喚起家長 對族語學習的重視:

對,如果說家長再不關心的話,學生拿回家作業,根本沒有答案,所以 一直鼓勵學生,回家要問爸爸媽媽或者是阿公阿嬤,這個東西要怎麼說,也 是強迫家長去講我們的母語。【訪談-T01-20130301】

因此,族語除了在校學習之外,通過學生和家長在課程上的聯繫,也是希望 能從中喚起學生及家長重視族語的傳承工作,更進一步提升族語學習的風氣,達 到族語復振之成效。

四、 學習成效部分

承上段而論,學生在學校透過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可以從中習得族語,且經 不斷複誦的方式,學生對於單字的辨識和口說能力有所加強。因為該班學生仍未 參加族語能力考試,故尚無法以族語認證的成績,看出學生在族語上聽說讀寫的 能力為何,故在訪談學生時,回答的面向主要是以學生自認的程度及其辨別方式 來做評估,經過一個學期的族語學習,16 位學生中 10 位同學認為族語程度有進 步,其原因主要是和家人溝通時,會聽得懂長輩講的族語,如:

以前國小的時候,跟長輩講話,他們不管講什麼阿美語,我永遠都只有 一句話,就 hay hay hay 這樣,但現在就大概聽得懂他們在講什麼。只是有 些不太會唸,然後看著那個字,唸的時候比較算 OK。【訪談-S03-20130412】

嗯,像是媽媽叫我什麼,我就 hay 這樣,我就只有跟阿嬤對話的時候,

我就會想到,講得很順哦!但是,是很簡單的句子啦!【訪談-S06-20130418】

37

而族語教師認為從學生的對話當中,也可發覺學生族語能力的提升:

課堂上族語學習有進步外,從不說、不會聽,到中文裡會參插一些族語,

也發覺他們從不敢表達,到會表現出阿美族的天性開朗與敢言,他們也會將 家中聽到的一些詞彙或家人的對話分享給課堂上同學,順便加一些老人家慣 用語調。【訪談-T01-20130630】

但仍有 4 位學生認為族語能力並未因為學校課程而有進步,而其原因應為學 生本身族語程度較好,故經過一學期的族語課後,並不覺得族語能力有因此而增 加,如個案 S01:

還好,沒什麼改變,因為很簡單。【訪談-S01-20130630】

另個案 S04 認為族語在現實生活用不太到,即家中未有使用族語的環境,故 無法以聽得懂長輩族語的方式來評估自我的族語能力,而個案 S16 是上國中才更 改族別,但從訪談內容得知,兩者都肯定從學校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其自身的族 語能力是有增加的。

因此,透過學校的族語教學,必須肯定學生在族語學習是有收穫的,只是這 個收穫,卻僅限於單字詞彙的吸收,因學生族能力不佳,且教學主要偏向單字、

片段的用法,故部分學生對於長句的使用仍感到困難:

長長的句子太難,有些聽不懂看不懂,所以很難講啊!也不會,長輩來 的時候,就聽幾個單字再來猜這樣。【訪談-S10-20130627】

故學生的族語「聽、說」能力,除了在學校練習之外,學生家中若是有良好 的族語環境,亦可將加強聽辨及口說的能力,但是,族語的「讀、寫」能力,卻 只能在學校的族語課裡練習,再者,學生在下學期所使用的族語教材,是原民會 為參加族語認證所發送的「考生資料本」,按其內容分為四部分,分別為基本詞

38

彙、生活會話、模擬試題及練習題,因此在基本詞彙學習結束之後,第二部分的 生活會話,則容易因為學生族語能力程度不同,而造成上學習程度上差異,此一 情形已於上節一論述過,因此,會話練習方面,在學校雖有族語教師帶著一起練 習,但因個人族語能力的差別,造成的學習成效也就不盡相同。

再者,因族語課程在學校僅一週一節,以一學期平均週數為 20 來計算,扣 除三次段考時間,一學期的族語課程次數僅有 17 堂課,且實際情形有時會因學 校活動(如運動會)或國訂假日而有所增減,而上課為 45 分鐘,但扣除課前準 備的時間(如點名),真的實際上課時間約為半小時左右,故學生要在這短短的 半小時內習得族語,其成效必然有限,且若是學生僅靠著在學校的族語課裡練習,

離開教室之後,在缺乏族語使用場域或使用的頻率的情況下,族語進步的空間非 常有限。

貳、 學校族語教學之文化學習 一、 課程規畫部分

族語除了作為族群溝通聯絡的工具之外,也是族群文化與經驗的傳承,更維 繫了族群文化的生命,吳天泰(1998)指出從學習族語開始,進而對傳統文化、

風俗習慣、地理環境、天文常識、社會組織、歷史沿革、族群現況等有一粗略的 認識;且根據黃政傑(1998)指出,母語教學基本上具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以 母語來施教,二是教母語,前者在以少數族群學生所熟悉的語言進行相關學科的 學習,是一種母語輔助教學的形式,而後者則在教導學生的母語,從而認識自己 的文化,具有文化保存與發展的意義。

故上述而論,文化的認識是可以透過族語來學習的,因此,族語教師在教授

故上述而論,文化的認識是可以透過族語來學習的,因此,族語教師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