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一、 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為阿美族人,但自小即移居都市成長,對於傳統部落生活接觸甚少,

只有寒暑假時回到台東長濱的部落居住,但也僅限於國小時期,因家中父母彼此 會以母語溝通,故研究者雖已離開原生部落多年,但因父母對於傳統文化的堅持,

故從不曾忘記自身流著原住民的血液,至大學時期因參與原住民社團,在社團中 開始接觸到許多不同於己的原住民群族,更加深了對自我族群的認同,也因此更 加熱愛原住民文化,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實習,隔年考上台東教師甄試,教 職八年時間任教於兩所原住民重點學校,且均擔任班級導師,與原住民學生多有 所接觸。

研究者雖身為阿美族人,但族語程度在聽說讀寫皆為普通,因在家中父母仍 會以族語溝通,而日常生活中較常使用的單字也會講母語,例如:吃飯、洗碗等,

但和研究者溝通時大部分仍以國語為主,而研究者在中小學求學的過程中,在學 校裡並無任何學習族語之機會,唯一能接觸族語的環境只有在家庭和教會;而研 究者開始學習阿美族語則是在大學時期,當認同自我的文化後,故更加努力學習 自己語言,但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使用族語的場域,故成年後再學習族語已 類似第二語言學習,對於阿美語的羅馬拼音系統常會和英文的拼音相混淆,在族 語學習上也會因此感到困苦。

當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之後,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科目,原住民學生除了 在家庭之外,在學校也有可習得族語之環境,因研究者的族語程度及成長背景和 部分學生類似,望能透過此研究,更加清楚原住民國中生在族語學習之現況,及 其面臨之困境。

二、 研究者態度

因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故在觀察所得資料分析的詮釋上,可能會因主 觀限制而有偏差,故為了避免研究者主觀意識的過度涉入,除了教學現場的觀察

31

記錄之外,會再以訪談記錄(學生、族語教師)來進行多方面的分析,以期能達 到客觀的研究結果。

貳、 研究倫理

因質性研究的議題大都是與社會中弱勢族群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而研究者 本身往往又是主要的研究工具,故研究者必須敏感察覺到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 與被研究者是否建立在一種權力平衡的基礎(潘淑滿,2003)。因此,研究者在 本研究進行的過程中,謹守以下幾點原則:

(一)在進行研究之前,會向研究參與者表明身分,並讓研究參與者清楚本 研究之主題與目的,在取得參與研究的同意書後始進行研究,且尊重研究參與者 中途退出之決定。

(二)在研究過程中,會尊重研究參與者所提,並不因年紀、身分、族群等 因素而出現不當之態度,且堅持匿名及保密原則,保護研究參與者之隱私。

(三)此研究所得之資料,僅供此次研究使用,並與研究參者分享成果。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