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時間配置相關研究

一. 時間結構分類

一般談「時間預算」,係指一天二十四小時如何分配使用;將人們所從事之 活動,按何時、多久、頻率與次序等時間因素加以記載,勾劃出生活之面貌。 Meyer 和 Brightbill (1969,轉引「中華民國時間運用調查報告」,1991) 將二十四小時劃分 為三大部份:一為人類生存所必需之時間,如吃飯、睡覺和盥洗如廁等;二為人類為 維持生存所必需之工作時間;三為除去生存及維生所必需之時間外,所剩餘的時間,

如休息、娛樂等時間。

張清溪(1983:148)將一日時間分成:工作時間、家務時間(包括照顧子女 及其他家事)、個人日常必需時間、休閒時間。文崇一(1990:5)把一日時間結構分 為:工作時間(包括就業、就學、家事之類)、生活時間(包括睡眠、飲食之類)及 自由時間(包括休息、休閒活動之類)。柴松齡(1991:206)則將經濟活動人口的人 生時間,主要區分為生存時間、生活時間和休閒時間。生存時間是用以滿足生理需求 的時間,如吃飯、睡覺等;生活時間是從事維持生計的活動所使用的時間,也就是工 作時間;休閒時間是指從種種有報酬的工作,或其他盡義務的職責中獲得解放的那段 自由時間,所以也稱為自由時間。Juster & Stafford (1991:474)將時間區隔為:工 作時間,其含市場工作和家務工作、個人照顧時間、休閒活動時間三類。

目前大多數國家習慣將人類日常生活起居之各項作息活動,歸納為「必要時間」、

「約束時間」、及「自由時間」三大部份,其內涵分述如下:

1. 必要時間:睡覺、盥洗、化妝及沐浴、用膳等項,為生理上必需時間。

2. 約束時間:通勤、通學途中、從事工作、上學讀書、做家事或育兒等項,在 此時間內個人由於身分上之約束,無法隨意自由安排活動。

3. 自由時間:購物、進修、研究、看電視或錄影帶、閱報、雜誌、拜會親友、

旅遊、看電影、運動、飲宴、宗教活動、社會服務工作、看病、休息、其他 等項,係指除必要與約束時間外,個人可支配運用之時間。

由於時間及人力限制,本研究僅能參考以上分類,將時間結構中與進修學習相關 的部份作息項目進行調查與研究,主要項目包括必要時間的睡覺;約束時間的通學、

工作、上課、做家事、育兒及自由時間的準備課業、運動時間。

二. 時間配置的意涵

「時間配置」的概念,由時間成本(cost of time)演繹出來,亦即引用「機會成 本」的概念,將時間投入視為有限的資源,個人在獲得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下,會將時 間做最有效的配置。

199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 Becker 首先將時間配置納入家計生產分 析、家計行為的理論中。他認為從市場上購買來的財貨不能直接享用,還要加入消費 者自己的時間將財貨轉化成能提供效用的商品(commodity)才能享有。時間也就有 了機會價值,這就涉及家庭內部資源的配置(intra-family resource allocation)的問題,

所以要先瞭解家庭的結構,以分析家計單位成員的時間分配。而時間價值並非只是一 個客觀的變數,而是具高度的主觀性,其不但受工資率的影響而且還受收入、物價、

一般外在環境因素與嗜好的影響(王鳳生)。

假若將「碩士學位」視為一項財貨,在職學生除了繳交學費外,必須投入時間才

能享有知識,進而通過學校要求獲得文憑,誠如前述,影響最後選擇的因素包括市場 薪資、非工作收入、交通擁擠程度、家庭生產之效率、時間極限、以及效用函數的形 狀(個人偏好)等。因此,參與勞動市場的程度、工作或上學的選擇、做家事時間的 長短、休閒的多寡和項目等,都是時間配置的結果(吳惠林,1997)。因此在研究碩 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的同時,必須顧及學生個人生活背景與主觀性的認知,才能分析 影響其時間分配的主要因素。

三. 時間配置相關調查與研究

(一) 時間運用調查:

實務上,許多國家都做過時間運用的統計調查,例如,日本總務廳統計局「社會 生活基本調查」、加拿大統計局「Overview of Time Use of Canadians」、澳洲統計局

「Time Use Survey,Australia」等。台灣亦有類似調查,利如行政院主計處的「台灣地 區時間運用調查報告」以及教育部的「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

¾ 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時間運用調查」

行政院主計處於1987 年元月,隨同人力資源調查,首度辦理「台灣地區時間運 用調查」,以蒐集社會指標中國民之生活時間與分配狀況,掌握國民整體活動之狀況 與取向。1990 年及 1994 年進行第二、三次調查,2000 年成為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四大 主題中「休閒生活與時間運用」部份,以居住於臺灣地區(台灣省、台北市及高雄市)

之本國籍15 歲以上民間人口為調查對象,調查方式採派員實地訪問受查者指定區間 內連續二日之作息時間分配,求得平日(週一~週五)工作日、週六與週日不同生活 作息型態之資料。

以下根據八十九年時間運用調查分析結果,摘要如下(參見表2-1-1):

1. 必要時間:國人每日平均之睡眠時間 8 小時 42 分鐘,由年齡別觀察,25-54 歲各年齡組之睡眠時間少於55 歲以上各年齡組;由性別就各項活動觀察,女性每日

平均所需花費時間皆較男性為長,女性睡眠時間8 小時 46 分,較男性高出 7 分鐘。

2. 約束時間:兩性約束時間最大差異,主要係家事及工作二項,女性平均家事 時間達2 小時 19 分,遠較男性高出 1 小時 51 分鐘,女性以有三歲以下嬰幼兒需照顧 者所需家事時間最長;而男性因勞動力參與率高於女性,致每日平均工作時間高出女 性近一個半小時。在工作參與率方面,仍有高達63.6%就業者在週休六從事工作,週 日之工作比率亦均在35%左右,顯示週休二日制度並未普及。

3. 休閒時間:收看電視為國人最普遍之休閒活動;利用休閒時間從事運動者占 十五歲以上人口之72.2%;在進修方面,兩性進修比率並無明顯差異,年紀愈輕進修 風氣愈普遍,且隨著教育程度之提升而增加,大專及以上者進修比率達58.4%,即平 均每十位專上程度者中有六位於休閒時間內曾從事進修。

表 2-1-1、八十九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摘要表

生進行平日的時間運用調查,狀況、上網目的、時間及埸所,對學校師資與圖書儀器

5.23 9.25 4.11

24

17.38 2.04 2.38 2.08 38.50

之調查」資料,以分析20-39 歲間育齡有偶婦女及其小孩在各項活動之時間分配,研 究發現,家庭結構、居家坪數、居住地(城或鄉)、子女數和子女結構等,會顯著影 響婦女的工時;工時、子女數和年齡結構、家庭結構和居家坪數等,會影響家務時間,

而丈夫是否幫忙家務,對婦女照顧子女及休閒時間亦稍有影響力。該文應是台灣地區 對時間配置問題最早且較完備的研究,惜未納入男性樣本且因資料樣本較少(109 未 已婚婦女以及120 位二十歲以下的小孩)而構成分析上的限制。

劉錦添、江錫九(1996)以 Gronau(1977)和 Khandker (1988)的架構,利 用內生轉換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與近似毫無相關迴歸估計 法(SURE)估算有偶婦女的家務工時、休閒時間與市場工時三種時間型態之決定因 素。他們所採用的資料來自作者們於1993 年針對台北縣市及高雄縣市地區的有偶婦 女所進行的「已婚婦女生活習性問卷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學齡前子女數的增加將 造成有工作及無工作之婦女家務時間延長;對於無工作之婦女而言,居住都市地區者 其家務工時較。此外,薪資提高,就業婦女愈想減少其休閒時間而增加其市場的工作 時間,同時,教育程度的提升與年齡的增長對休閒具有促進的作用。

一部份以家庭為單位來探討時間配置相關問題,Meeker(1983)探究雙薪家庭 之夫妻投入工作時間多寡的問題;Godwin(1991)研究夫妻在家務工作上的時間分 配情形;Hilton(1990)研究單親家庭、單一收入家庭與雙薪家庭在家務時間分配的 差異。施堯啟(2001)使用 1987 年與 1994 年時間運用調查,對單薪與雙薪家庭夫妻 進行時間運用的分析,在時間運用的互動上,研究發現妻子工作時間對於家務時間有 排擠效果,而丈夫家務時間會誘發妻子的家務時間,丈夫的家務時間也會因為妻子就 業或者妻子家務時間不足而提高。夫妻家務工作的互動呈現的是典型的傳統性別角色 分工,丈夫扮演補充、協助的角色並沒有隨著時間演進而改變,再者,丈夫參與家務 的比例有降低的趨勢,也顯示丈夫對於傳統性別分工的態度並未鬆懈。另外工作時間 與家務時間分別與個人行職業的工作背景有相當大的關連,個人工作時間的現實將侷 限參與家務工作的餘裕與能力,工作背景對於家務分工的性別意識或者個人的經濟權

力都發生影響。

一部份則以勞動供給面-工時的角度來探討,Stafford & Duncan (1980)曾提供 美國1965 年和 1975 年對都會區、每週工時 10 小時或以上者平均一天的時間配置之 數據,研究發現:已婚男性的工時都大於已婚女性的工時,男性的家務時間(包括煮 飯、買菜、照顧小孩、修繕房屋、整理草坪等)遠小於女性者,而男性的自由時間大 於女性者。 Juster & Stafford (1991:478)比較蘇聯、日本、美國、挪威、丹麥等 國家,1965 年和 1985 年時間配置改變之情形,因各國背景不一,時間配置改變情形 也有所差異,研究中指出時間配置主要被市場工資、家務生產技術及家庭成員使用時 間的偏好所決定;另外,稅賦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國家經濟政策等外部因素都可能 成為影響受僱者時間配置的要素。

黃茂源(1995)利用 1990 年的「台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原始磁帶資料,以普 通最小平方法(OLS)(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後發現,影響「全時之受僱者」平日生活

黃茂源(1995)利用 1990 年的「台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原始磁帶資料,以普 通最小平方法(OLS)(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後發現,影響「全時之受僱者」平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