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之研究-以國立中山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之研究-以國立中山大學為例"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之研究-以國立中山大學為例. 研究生:蔡淑芬 撰 指導教授:黃 賀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三 年 六 月. 0.

(2) 論文提要 學年度:92 學期:2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論文名稱(中):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之研究-以國立中山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An Research on Time Allocation for the On-the-job Master Programme Studetns in the National Sun-Yat-Sen University. 學位類別:碩士 語言別:中文 學 號 : 9141304 論 文 頁 數 : 82 研 究 生 (中 )姓 名 : 蔡 淑 芬 研 究 生 (英 )姓 名 : Janice Tsai 指 導 教 授 (中 )姓 名 : 黃. 賀. 指 導 教 授 (英 )姓 名 : Huang, Jason H. 口 試 委 員 (中 )姓 名 : 葉 匡 時 、 黃 振 聰 口 試 委 員 (英 )姓 名 : Yeh, Kuang S., Huang, Jen-Jsung. ii.

(3) 摘. 要. 受到全球化以及社會快速變遷的影響,加劇組織及個人間的競爭壓力,個人 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因應變遷的新社會。在台灣,國人接受高等教育者日增,其 中以研究所深造者為然,92 學年度研究所學生人數碩士班較 87 學年度增加 1.8 倍, 尤其近年來,高等教育回流政策的實施,提供個人在工作數年後再返校進修的機會, 但對於碩士在職學生而言,參與進修將使學生的社會角色更趨於多元與複雜,在必須 兼顧家庭、工作及學習者等角色情況下,有效的時間配置對碩士在職生而言相對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於瞭解碩士在職學生包括睡眠、家務勞動、上班、育兒、運動、 準備課業、通學、上課等主要作息活動的時間運用情形,以及就讀研究所相關課程後 的得失分析與時間衝突狀況,並探討因不同的個人變項所產生的差異情況,以分析影 響時間配置與衝突的主要因素,以提供進修中或有意報考研究所的個人,相關機構與 未來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先經由文獻探討獲得理論的依據,再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國立中山大學具 有在職生身份的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班及碩士學分班學生為對象,合計抽選出 327 人作為研究樣本進行調查,得有效問卷 302 份。所得之資料應用統計方式進行量化分 析,研究發現簡述如下: 一、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樣本以管理學院、碩士專班、男性、已婚、40 歲以下、一名以上子女、全職工作者佔多數。 碩士在職生的時間配置整體而言,在職生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 6.50 小時、 家務勞動時間為 1.10 小時、上班時間為 8.71 小時、育兒時間為 1.19 小時、運動 時間為 0.38 小時、準備課業時間為 1.62 小時;每週通學時間為 3.93 小時、上課 時間為 9.45 小時。. 二、. 三、. 進修研究所後的就讀得失方面,碩士在職生在各方面的損失有顯著差異。在 職生認為本身進修研究所後,在休閒時間方面損失最多、家庭時間其次、依序為 個人健康與工作時間,以收入損失最少。. 四、 「時間配置」、「就讀得失」與「時間衝突」會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所不同。. 【關鍵詞彙】 時間配置(Time Allocation)、回流政策(Recurrent Education) 、碩士在職生(On-the-job Master Programme Studetns)、時間衝突 (Time Conflict) iii.

(4) Abstract . In Taiwan, people accepting a higher education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most of the persons who take an advanced study with the graduate schools. In recent yea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urrent education policy, offer to individuals return to school with the chance to receive a higher education. But as to on-the-job master programme students, it makes students' social role tend towards pluralism and complicated. To participate in receiving an education, they must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roles, such as family , working and learner ,etc…. Effective time allocation to them becomes relatively importan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understanding that on-the-job master programme students daily activities and time allocation include the sleep, housework, work , child care, sports, prepare lessons, school commute, attend classes ,etc. And understands the conflict state of gain and loss analysis after them start to study in the curriculum of graduate school, and probe into a difference situation change produced by different individuals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main factors of the time allocation and the conflicts. Probe into the basis of obtaining the theory via documents first in this research, and then adopt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 have with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 on-the-job master programme class , master class and class of master credit students as the target, total and elect 327 students and carry on the survey as studying samples, get 302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we use the statistics methodology to carry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discover that, sketches it as follows: First, the on-the-job student's sample of the master of NSYSU takes the majority with management college , master's class , male , married , with more than one children , full-time-job workers under the age of 40. Secondly, to sum up that on-the-job students’ time allocation , sleep time is 6.50 hours on average every day, housework spend 1.10 hours, spend 8.71 hours at work, child-bearing is 1.19 hours, sport time spend 0.38 hour, prepare lessons time is 1.62 hours; spend 9.45 hours in classes, and spend 3.93 hours for communication to school per week . The third, studying in the gain and loss after attending the graduate school, the on-the-job students showing differences about losses in various fields. They think the most loss is the recreation time; secondly is the loss time of family life , the third are personal health and working time , the least loss is the incomes. The fourth, “time allocation”, “gain and loss” and “time conflict” will be different to some extent when chang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s. 【Key Words】 Time Allocation, Recurrent Education,On-the-job Master Programme Studetns, Time Conflict. iv.

(5) 誌謝詞 在此論文完成之際,首先必須感謝指導教授 黃賀博士,對我耐心的指導以及鼓 勵,使我能夠順利地完成論文。也感謝葉匡時教授及黃振聰教授在論文上給予的指導。 很榮幸能進入中山企研所碩士班就讀,這是我大學畢業十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願 望。在這兩年中不管是課業上或是人際關係上,都令我收穫頗多,尤其是認識了來自 各行各業的精英伙伴。在此段期間感謝士閔學弟以及家茜、仙順、應昌、玉成、東峰 等同學的鼓勵與學業上的協助;還有職場上的長官,我也要特別地感激他們,因為他 們的支持,使我在學習期間能享有彈性的上班時間以同時兼顧家庭與課業。 謹以本論文獻給我敬愛的父母親對我的勉勵。對於我二個愛跳舞的女兒 亭安與 亭蓉深感抱歉,因為工作與上課,無法經常陪伴你們讀書遊戲。最後特別要感謝我的 先生,清壽在家庭生活及孩子課業的照顧,由於你的支持與鼓勵,才能讓我心無旁騖 地專心讀書與研究。. 蔡淑芬. 謹識於.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中華民國 九十三 年 六 月 二十三 日. v.

(6) 目. 錄. 論文提要 ..................................................................................................................... II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誌謝詞 ..........................................................................................................................V 目. 錄 ........................................................................................................................ VI. 表 目 錄 .................................................................................................................VIII 圖 目 錄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時間配置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碩士在職學生的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5. 第四節. 研究實施............................................................................................. 28 vi.

(7) 第五節 第四章. 調查資料處理 .....................................................................................29 研究發現 .................................................................................................31. 第一節. 受試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31. 第二節. 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與就讀得失分析 .............................................34. 第三節. 碩士在職學生時間衝突探討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67. 第二節. 結論 .....................................................................................................71. 第三節. 建議 .....................................................................................................75. 參考文獻 .....................................................................................................................79 附錄一. 本研究所使用資料來源之問卷 ...................................................................1. vii.

(8) 表 目 錄 表 2-1-1、八十九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摘要表............................................... 13 表 2-1-2、大學生與高等教育程度人口平日時間運用情形之比較....................... 14 表 2-2-1 中山大學碩士專班學生人數統計表....................................................... 20 表 2-2-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各類班別比較表................................................... 21 表 4-1-1 受試樣本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32 表 4-1-2 受試樣本分佈情形-依學院與系所.......................................................... 33 表 4-2-1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概況表-整體.......................................... 35 表 4-2-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就讀得失整體分析表........................................... 36 表 4-2-3、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性別................................... 36 表 4-2-4、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性別....................................... 37 表 4-2-6、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年齡別................................... 39 表 4-2-7、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婚姻狀況........................... 39 表 4-2-8、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婚姻狀況............................... 40 表 4-2-9 有子女之學生與其最小子女年齡分析表................................................. 40 表 4-2-10、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子女數............................. 40 表 4-2-11、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子女數 ................................. 41 表 4-2-1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配偶工作狀況................. 41 表 4-2-13、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配偶工作............................. 42 viii.

(9) 表 4-2-14、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長輩同住 .........................42 表 4-2-15、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長輩同住與否 .....................43 表 4-2-16、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就讀學院別 .....................43 表 4-2-17、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就讀學院別 .........................43 表 4-2-18、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就讀班別 .........................44 表 4-2-19、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就讀班別 .............................44 表 4-2-20、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工作年資 .........................45 表 4-2-21、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工作年資 .............................45 表 4-2-2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累計進修年度 .................46 表 4-2-23、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累計進修年度 .....................46 表 4-2-24、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工作狀況 .........................47 表 4-2-25、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工作狀況 .............................47 表 4-2-26、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職業類別 .........................48 表 4-2-27、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職業類別 .............................48 表 4-2-28、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職位別 .............................49 表 4-2-29、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得失分析-依職位別 .................................49 表 4-2-30「時間配置」與「就讀得失」各層面之相關係數 .................................50 表 4-2-31、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結果 .................52 表 4-2-3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就讀得失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結果 .................53 ix.

(10) 表 4-3-1 時間衝突重要因素內容............................................................................. 56 表 4-3-2 時間衝突內部信度與內容效度分析表..................................................... 58 表 4-3-3、時間衝突因素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 基本背景變項......................... 59 表 4-3-4、時間衝突因素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 家庭背景變項......................... 60 表 4-3-5、時間衝突因素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 學習背景變項......................... 61 表 4-3-6、時間衝突因素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 工作背景變項......................... 62 表 4-3-7 「時間衝突因素」與「時間配置」「就讀得失」各層面之相關係數... 63 表 4-3-8、時間衝突因素與背景變項差異分析彙整表........................................... 65. x.

(11) 圖 目 錄 圖 1-3-1 研究流程 .....................................................................................................6 圖 3-1-1、研究架構圖 ...............................................................................................24. xi.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一. ¾.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 社會變遷對個人學習的影響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是個強調全球一體化,透過知識的創造、累積、分享、傳遞與. 應用以推動經濟增長的知識社會。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讓世界各國緊密相連,使國家、 社會、組織及個人間展開全面性的競爭力比賽;不斷被創造的知識,則充斥於我們生 存的社會,對個人形成莫大的壓力,個人身處在如此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惟有透過不 斷的學習,才能具備新時代所要的知能、態度與價值觀念,以適應社會的改變。 審視台灣在過去二十年來十五歲以上人口的教育程度結構,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 計,大學以上學歷所佔人口比例由民國七十二年的 5.20%,提升至民國九十二年的 14.44%;隨高等教育擴充,國人接受高等教育者日增,尤以研究所深造者為然,92 學 年度研究所學生人數 14.4 萬人,其中博士班 2.2 萬人、碩士班 12.2 萬人,分別較 87 學年度增加 1.0 及 1.8 倍,顯示台灣社會教育步伐的快速邁進。尤其近年來,教 育改革的實施與回流教育政策的施行,讓進修管道更為寬廣,容許更多在職人士進入 大學修讀正式學位。 ¾. 回流教育的設立 教育部於八十八年四月間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回流教育體系實施方案」 ,根據該. 方案,除鼓勵各校自八十八學年度起開設大學部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及研究所碩士學 程在職進修專班外,並規劃回流教育在職進修入學方式改進方案,將個人工作經驗及 成就納入入學條件的遴選依據。同時,修正大學法施行細則放寬在職進修之修業年 限。透過回流教育體系的建立,拓寬未來進修之管道。以研究者就讀之國立中山大學 1.

(13) 為例,提供有意返校進修碩士學分或學位的在職人士不同的班別,包括授予學位的碩 士在職專班、一般碩士班(提供在職生名額)、高階碩士在職專班,以及不授予學位但 可抵免學分的碩士學分班等,多元的管道讓在職者能根據本身的能力與狀況選擇報考 就讀。 ¾. 碩士在職學生多重角色問題 高等教育的回流機會提供個人在工作數年後再進修學習的機會,但對於碩士在職. 學生而言,參與進修將使成人學生的社會角色更趨於多元與複雜,根據調查指出碩士 在職專班的學生平均年齡為 39.38 歲(王如哲,民 89),而行政院主計處在民國 92 年統計 2001 年我國初婚平均年齡男性為 31 歲、女性則為 26 歲,可見在碩士職進修 的學生年齡以青壯年及已婚者居多,而且身兼數職,除了學生角色、工作職場的責任, 家庭中的角色更是多重。 這種多重角色的責任與壓力可能使成人學生無法如傳統學 生般專心及投入,甚至阻礙成人學生繼續參與學習活動,而導致成人學生中途輟學(黃 明娟,民 83) 。 基柏(D. M. Keable)於 1990 年研究北達科他(North Dakota)大學 25 歲以上的全時、部份時間學生,發現在學習困難方面,成人學生必須在家庭、工 作及學習者等角色間保持平衡,因而時間的管理對其而言非常重要(詹美娟,民 83) 。 ¾. 研究時間配置的必要性 碩士在職學生的共同特性之一即是具備「在職」與「研究生」的身份,當其增加. 「學生身份」之後,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下,是否面臨「學習」、「工作」及「家庭」 之間因時間運用衝突而產生的壓力? 而不同背景或班別的碩士在職生在時間之配置 上分別呈現何種模式? 其時間衝突的程度有何不同? 在多重的角色下,時間壓力是 否係一種處在特定情境中所無法避免的負荷? 亦或是受到個人偏好及價值觀的影 響? 這些問題皆值得去深思與探究。深入探究碩士在職生在時間運用的情況,可將 一些隱閉的、複雜的、矛盾的生活上的安排顯露出來,讓我們了解成人學生所面對的 學習上的障礙,作為在職進修面臨衝突時,調適因應之參考。 2.

(14) 二.. 研究動機 根據上述,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說明如下:. (一) 研究者個人的在職進修經驗與興趣 完成碩士學位是研究者個人生涯規劃裡一項重要的目標,然礙於家庭照顧與子女 年幼問題,終在工作十年後,才決定報考研究所,重返校園展開在職進修的求學生涯。 自民國九十一年九月入學,至九十二年二月選擇離職,研究者在職進修的時間雖僅歷 時約半年。然而在職進修生涯之初,面臨學業上新角色的挑戰、工作上的業績要求與 家庭生活中繁瑣的家事,令研究者時常感到焦慮、匆忙,倍感壓力。在職求學歷程中, 常常感到時間不足,且不論是上課或上班時常常無法保持好精神,經常會分心想著未 完成的工作、課業或家事。 本研究擬探討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的狀況,是由於研究計畫發展之初,乃是出 於研究者本身當時身兼研究生、業務人員、為人母親等多重角色的經驗,對於時間的 運用深感困惑,而週遭在職同學因個人情況不一,承受的壓力各不相同。因此,引起 研究者對本主題的興趣。 (二) 在職生時間配置相關研究的缺乏 國內外對於「時間配置」的相關研究,有許多不同的研究對象,「十五歲以上民 間人口」、「受僱者」、「青年」、「家計單位」… 等,或許因為研究所在職進修乃近年 來新成立的高等回流教育制度,因此對於碩士在職學生在時間配置或運用方面的研究 付之闕如,基於上述,經由本研究期能提供相關機構及人員,實現高等回流教育制度 設立的美意,作為發展的參考。並且能對目前仍進修中或未來有意報考碩士在職班人 士在有效運用時間方面有所助益。. 3.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定名為「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之研究」,旨在透過文獻探討形成理論架 構之依據,並透過問卷的調查研究,以瞭解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在職進修學生(含高階 在職專班、在職專班、碩士班在職生與碩士學分班)在工作、學習與家庭的時間運用 狀況、就讀得失及時間衝突,藉以提供相關機構與人員之參考。基於上述主旨,本研 究的研究目的具體說明如下: 1.. 了解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情形:對於學生的時間分配及運用概況的瞭解, 將有助於明瞭學生整體活動之狀況與取向。. 2.. 探討碩士在職學生因個人背景因素的不同,其時間配置的差異情形。. 3.. 探討影響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的因素有那些。. 4.. 探討就讀研究所課程後,碩士在職學生在各方面的得失狀況。. 5.. 探討碩士在職學生因個人背景因素的不同,其就讀得失的差異情形。. 6.. 探討影響碩士在職學生時間衝突相關因素。. 7.. 探討碩士在職學生因個人背景因素的不同,其時間衝突的差異情形。. 4.

(16) 第三節 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 (一) 文獻探討 為達成本研究目的之需要,於是先蒐集相關文獻,藉以探討「時間配置的相關研 究」 、 「影響時間配置的因素」 、 「碩士在職學生相關研究」以為編製問卷的依據。上述 文獻探討的結果,除了藉以編製問卷之外,亦是結果討論與研究建議之依據。 (二)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依據文獻分析探討結果與參考相關問卷量表,以及指導教授、熱心同學提 供建議,編製出「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調查問卷」,並以此問卷對本校中山大學碩 士在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工作,以瞭解其時間運用的狀況。. 二.. 研究步驟流程(如圖 1-3-1 所示) : 本研究的進行步驟,依序如下: 1.. 產生研究動機,蒐集並閱覽相關文獻,確定研究方向;. 2.. 根據研究方向進行文獻探討;. 3.. 依據文獻探討結果編製問卷;. 4.. 經過專家學者修改、審核問卷後,實施預試;. 5.. 刪除不適合的題目,編製完成正式問卷;. 6.. 實施問卷調查;. 7.. 進行回收問卷的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8.. 歸納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 9.. 撰寫研究報告。 5.

(17) 確立研究方向與目的. 相關文獻蒐集與探討. 編製問卷. 專家學者審核修改. 編置成正式問卷. 實施問卷調查. 回收問卷的資料處理與統計. 提出研究報告、建議與結論. 圖 1-3-1 研究流程. 6.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擬分為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說明之:. 一..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九十二學年度仍在學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涵蓋班. 別包括授予學位的碩士在職專班、一般碩士班(提供在職生名額)、高階碩士在職專 班,以及不授予學位但可抵免學分的碩士學分班學生。. 二.. 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的時間配置情形,研究範圍如下: 1.. 時間配置的調查與研究:探討碩士在職學生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家務時間、 上班時間、育兒時間、運動時間、準備課業時間以及每週通學與上課時間的 分配情形,並探討進修研究所課程後,學生在各方面的得失情形。. 2.. 不同背景變項影響時間配置與就讀得失的差異情形。. 3.. 碩士在職學生時間衝突研究。. 4.. 不同背景變項影響時間衝突的差異情形。. 5.. 時間衝突與時間配置、就讀得失的相互關係。. 7.

(19) 第五節 一.. 研究限制. 推論上的限制 本研究由於研究者本身時間、人力的限制,無法做作大規模的普查,只能以中山. 大學各學院系所開設碩士在職進修班之名單及各學院別之比例為依據進行立意抽 樣,因此結論只能推論到背景類似者,為研究限制之一。. 二.. 研究層面上的限制 目前國內關於「時間運用」 、 「時間用途」 (其概念與時間配置相同)之類的研究,. 多由政府單位以派員面訪或發送公函鼓勵學生上網填報方式辦理抽樣調查,例如:行 政院主計處的「國民時間運用調查」、教育部統計處「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等;諸 多研究者再根據其調查資料針對不同對象進行更深入探討。由於針對「碩士在職學生」 部份並無直接資料,在有限的資源下,本研究僅能對部份作息項目進行時間結構與分 配狀況的調查與探討: 1.. 無法將平日(週一~週五)工作日、週六與週日區分為三種作息型態進行調. 查。 2.. 無法詳細探討受查者全日二十四小時的活動內容,僅能就學習相關的作息. 項目進行分析。. 影響「時間配置」 、 「就讀得失」及「時間衝突」的因素,除了個人背景因素之外, 或許仍有個人的主觀偏好、人格特質、角色期待等因素,未能控制納入本研究中,為 研究限制之二。.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二節,第一節為時間配置相關研究,敘述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並歸結 各學者對時間分類的看法以及歸納影響時間運用的影響因素;第二節為碩士在職學生 的相關研究,探討國內外針對成人學生進行的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一.. 時間配置相關研究. 時間結構分類 一般談「時間預算」,係指一天二十四小時如何分配使用;將人們所從事之. 活動,按何時、多久、頻率與次序等時間因素加以記載,勾劃出生活之面貌。 Meyer 和 Brightbill (1969,轉引「中華民國時間運用調查報告」 ,1991) 將二十四小時劃分 為三大部份:一為人類生存所必需之時間,如吃飯、睡覺和盥洗如廁等;二為人類為 維持生存所必需之工作時間;三為除去生存及維生所必需之時間外,所剩餘的時間, 如休息、娛樂等時間。 張清溪(1983:148)將一日時間分成:工作時間、家務時間(包括照顧子女 及其他家事) 、個人日常必需時間、休閒時間。文崇一(1990:5)把一日時間結構分 為:工作時間(包括就業、就學、家事之類)、生活時間(包括睡眠、飲食之類)及 自由時間(包括休息、休閒活動之類) 。柴松齡(1991:206)則將經濟活動人口的人 生時間,主要區分為生存時間、生活時間和休閒時間。生存時間是用以滿足生理需求 的時間,如吃飯、睡覺等;生活時間是從事維持生計的活動所使用的時間,也就是工 作時間;休閒時間是指從種種有報酬的工作,或其他盡義務的職責中獲得解放的那段 自由時間,所以也稱為自由時間。Juster & Stafford (1991:474)將時間區隔為:工 作時間,其含市場工作和家務工作、個人照顧時間、休閒活動時間三類。 9.

(21) 目前大多數國家習慣將人類日常生活起居之各項作息活動,歸納為「必要時間」 、 「約束時間」、及「自由時間」三大部份,其內涵分述如下: 1.. 必要時間:睡覺、盥洗、化妝及沐浴、用膳等項,為生理上必需時間。. 2.. 約束時間:通勤、通學途中、從事工作、上學讀書、做家事或育兒等項,在 此時間內個人由於身分上之約束,無法隨意自由安排活動。. 3.. 自由時間:購物、進修、研究、看電視或錄影帶、閱報、雜誌、拜會親友、 旅遊、看電影、運動、飲宴、宗教活動、社會服務工作、看病、休息、其他 等項,係指除必要與約束時間外,個人可支配運用之時間。. 由於時間及人力限制,本研究僅能參考以上分類,將時間結構中與進修學習相關 的部份作息項目進行調查與研究,主要項目包括必要時間的睡覺;約束時間的通學、 工作、上課、做家事、育兒及自由時間的準備課業、運動時間。. 二.. 時間配置的意涵 「時間配置」的概念,由時間成本(cost of time)演繹出來,亦即引用「機會成. 本」的概念,將時間投入視為有限的資源,個人在獲得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下,會將時 間做最有效的配置。 199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 Becker 首先將時間配置納入家計生產分 析、家計行為的理論中。他認為從市場上購買來的財貨不能直接享用,還要加入消費 者自己的時間將財貨轉化成能提供效用的商品(commodity)才能享有。時間也就有 了機會價值,這就涉及家庭內部資源的配置(intra-family resource allocation)的問題, 所以要先瞭解家庭的結構,以分析家計單位成員的時間分配。而時間價值並非只是一 個客觀的變數,而是具高度的主觀性,其不但受工資率的影響而且還受收入、物價、 一般外在環境因素與嗜好的影響(王鳳生)。 假若將「碩士學位」視為一項財貨,在職學生除了繳交學費外,必須投入時間才 10.

(22) 能享有知識,進而通過學校要求獲得文憑,誠如前述,影響最後選擇的因素包括市場 薪資、非工作收入、交通擁擠程度、家庭生產之效率、時間極限、以及效用函數的形 狀(個人偏好)等。因此,參與勞動市場的程度、工作或上學的選擇、做家事時間的 長短、休閒的多寡和項目等,都是時間配置的結果(吳惠林,1997)。因此在研究碩 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的同時,必須顧及學生個人生活背景與主觀性的認知,才能分析 影響其時間分配的主要因素。. 三.. 時間配置相關調查與研究. (一) 時間運用調查: 實務上,許多國家都做過時間運用的統計調查,例如,日本總務廳統計局「社會 生活基本調查」、加拿大統計局「Overview of Time Use of Canadians」、澳洲統計局 「Time Use Survey,Australia」等。台灣亦有類似調查,利如行政院主計處的「台灣地 區時間運用調查報告」以及教育部的「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 ¾. 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時間運用調查」. 行政院主計處於 1987 年元月,隨同人力資源調查,首度辦理「台灣地區時間運 用調查」,以蒐集社會指標中國民之生活時間與分配狀況,掌握國民整體活動之狀況 與取向。1990 年及 1994 年進行第二、三次調查,2000 年成為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四大 主題中「休閒生活與時間運用」部份,以居住於臺灣地區(台灣省、台北市及高雄市) 之本國籍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為調查對象,調查方式採派員實地訪問受查者指定區間 內連續二日之作息時間分配,求得平日(週一~週五)工作日、週六與週日不同生活 作息型態之資料。 以下根據八十九年時間運用調查分析結果,摘要如下(參見表 2-1-1) : 1.. 必要時間:國人每日平均之睡眠時間 8 小時 42 分鐘,由年齡別觀察,25-54. 歲各年齡組之睡眠時間少於 55 歲以上各年齡組;由性別就各項活動觀察,女性每日 11.

(23) 平均所需花費時間皆較男性為長,女性睡眠時間 8 小時 46 分,較男性高出 7 分鐘。 2.. 約束時間:兩性約束時間最大差異,主要係家事及工作二項,女性平均家事. 時間達 2 小時 19 分,遠較男性高出 1 小時 51 分鐘,女性以有三歲以下嬰幼兒需照顧 者所需家事時間最長;而男性因勞動力參與率高於女性,致每日平均工作時間高出女 性近一個半小時。在工作參與率方面,仍有高達 63.6%就業者在週休六從事工作,週 日之工作比率亦均在 35%左右,顯示週休二日制度並未普及。 3.. 休閒時間:收看電視為國人最普遍之休閒活動;利用休閒時間從事運動者占. 十五歲以上人口之 72.2%;在進修方面,兩性進修比率並無明顯差異,年紀愈輕進修 風氣愈普遍,且隨著教育程度之提升而增加,大專及以上者進修比率達 58.4%,即平 均每十位專上程度者中有六位於休閒時間內曾從事進修。. 12.

(24) 表 2-1-1、八十九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摘要表 時間運用-十五歲以上民間人口生活時間安排. 單位:時.分. 計. 按 男. 生活時間分配(總平均). 24.00. 24.00. 24.00. 必要時間 1.睡覺 2.盥洗、沐浴、著裝等 3.用餐. 10.54 8.42 0.46 1.25. 10.46 8.39 0.44 1.24. 11.02 8.46 0.49 1.27. 約束時間 1.通勤或通學 2.工作 3.上學 4.作家事 5.購物或至機關行號洽辦事務. 7.01 0.28 4.09 0.37 1.24 0.23. 6.46 0.31 4.54 0.39 0.28 0.14. 7.16 0.25 3.25 0.36 2.19 0.31. 自由時間 1.進修、研究、補習等 2.看電視 3.看報紙、雜誌或上網 4.聽廣播、音樂 5.運動 6.郊遊、烤肉及戶外休閒活動 7.看電影、唱 KTV、逛街等 8.看休閒書籍、下棋或其他娛樂 9.宗教活動 10.社會公益活動 11.休息放鬆 12.其他. 6.05 0.25 2.19 0.22 0.10 0.19 0.12 0.11 0.15 0.06 0.01 0.50 0.55. 6.28 0.26 2.25 0.28 0.10 0.22 0.12 0.11 0.18 0.04 0.01 0.51 0.59. 5.42 0.24 2.13 0.17 0.10 0.16 0.11 0.12 0.12 0.07 0.01 0.48 0.49. 項. 目. 別. 總. 性. 別. 分 女.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¾. 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報告. 教育部統計處在九十一年底運用網路調查方式針對台閩地區大學校院大學部學. 13.

(25) 生進行平日的時間運用調查,狀況、上網目的、時間及埸所,對學校師資與圖書儀器 設備水準之看法及其他有關學習及生活狀況資料,與行政院主計處 89 年調查所得之高 等教育程度人口時間運用情形相互比較,本次調查對象大學生在自由時間分配上明顯高出許 多,而在約束時間方面,則相對較低,詳如附表 2-1-2 。. 表 2-1-2、大學生與高等教育程度人口平日時間運用情形之比較 單位:小時 必. 要. 時. 間. 約. 束. 時. 間. 自. 由. 時. 間. 做家. 總計. 盥洗 事或 小 計 睡眠 化妝 用膳 小 計 上課 通學 工作. 學校 小 計. 育兒. 社團 上網. 功課. 其他 活動. 沐浴 洽公 24. 大學生 (91 年). 5.23 9.53. 7.56. 0.74. 1.23. (小時). 100(%). 39.71. 31.50. 3.08. 9.25 4.17. 0.49. 0.57. (0.5) (8.75). 21.79. 38.50 17.38. 2.04. 2.38. 2.08. 程度人口 (89 年). 2.80. 0.28 (3.61). 8.58. 11.67. 1.17. 17.13. (36.42). (23.88). 高等教育. 2.06. (5.73). 5.13. 4.11. 24 10.28. 8.07. 0.79. 1.42. 8.74. 0.95. 0.92. 5.82. 1.05. 4.98. …. …. …. …. 42.83. 33.62. 3.29. 5.92. 36.42. 3.96. 3.83. 24.25. 4.38. 20.75. …. …. …. …. (小時) 10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90 年 2 月 『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休閒生活與時間運用』 附註:( )內數字係採用『資料來源』所列調查報告中,15-24 歲之資料加以計列。. 以上調查所表示的意義,僅在於時間變化的數量,有必要再針對影響時間配置的 因素進行探討。 (二) 影響時間配置因素之研究 可蒐集到的時間配置相關文獻,一部份在探討婦女時間配置情形,張清溪(1983) 利用民國六十九年八、九月間台北地區所做抽樣調查的「時間用途」資料,並配合民 國六十八年底六十九年初之間台灣省家庭計劃研究所之「第五次台灣省家庭與生育力 14.

(26) 之調查」資料,以分析 20-39 歲間育齡有偶婦女及其小孩在各項活動之時間分配,研 究發現,家庭結構、居家坪數、居住地(城或鄉)、子女數和子女結構等,會顯著影 響婦女的工時;工時、子女數和年齡結構、家庭結構和居家坪數等,會影響家務時間, 而丈夫是否幫忙家務,對婦女照顧子女及休閒時間亦稍有影響力。該文應是台灣地區 對時間配置問題最早且較完備的研究,惜未納入男性樣本且因資料樣本較少(109 未 已婚婦女以及 120 位二十歲以下的小孩)而構成分析上的限制。 劉錦添、江錫九(1996)以 Gronau(1977)和 Khandker (1988)的架構,利 用內生轉換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與近似毫無相關迴歸估計 法(SURE)估算有偶婦女的家務工時、休閒時間與市場工時三種時間型態之決定因 素。他們所採用的資料來自作者們於 1993 年針對台北縣市及高雄縣市地區的有偶婦 女所進行的「已婚婦女生活習性問卷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學齡前子女數的增加將 造成有工作及無工作之婦女家務時間延長;對於無工作之婦女而言,居住都市地區者 其家務工時較。此外,薪資提高,就業婦女愈想減少其休閒時間而增加其市場的工作 時間,同時,教育程度的提升與年齡的增長對休閒具有促進的作用。 一部份以家庭為單位來探討時間配置相關問題,Meeker(1983)探究雙薪家庭 之夫妻投入工作時間多寡的問題;Godwin(1991)研究夫妻在家務工作上的時間分 配情形;Hilton(1990)研究單親家庭、單一收入家庭與雙薪家庭在家務時間分配的 差異。施堯啟(2001)使用 1987 年與 1994 年時間運用調查,對單薪與雙薪家庭夫妻 進行時間運用的分析,在時間運用的互動上,研究發現妻子工作時間對於家務時間有 排擠效果,而丈夫家務時間會誘發妻子的家務時間,丈夫的家務時間也會因為妻子就 業或者妻子家務時間不足而提高。夫妻家務工作的互動呈現的是典型的傳統性別角色 分工,丈夫扮演補充、協助的角色並沒有隨著時間演進而改變,再者,丈夫參與家務 的比例有降低的趨勢,也顯示丈夫對於傳統性別分工的態度並未鬆懈。另外工作時間 與家務時間分別與個人行職業的工作背景有相當大的關連,個人工作時間的現實將侷 限參與家務工作的餘裕與能力,工作背景對於家務分工的性別意識或者個人的經濟權 15.

(27) 力都發生影響。 一部份則以勞動供給面-工時的角度來探討,Stafford & Duncan (1980)曾提供 美國 1965 年和 1975 年對都會區、每週工時 10 小時或以上者平均一天的時間配置之 數據,研究發現:已婚男性的工時都大於已婚女性的工時,男性的家務時間(包括煮 飯、買菜、照顧小孩、修繕房屋、整理草坪等)遠小於女性者,而男性的自由時間大 於女性者。 Juster & Stafford (1991:478)比較蘇聯、日本、美國、挪威、丹麥等 國家,1965 年和 1985 年時間配置改變之情形,因各國背景不一,時間配置改變情形 也有所差異,研究中指出時間配置主要被市場工資、家務生產技術及家庭成員使用時 間的偏好所決定;另外,稅賦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國家經濟政策等外部因素都可能 成為影響受僱者時間配置的要素。 黃茂源(1995)利用 1990 年的「台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原始磁帶資料,以普 通最小平方法(OLS)(進行多元迴歸)分析後發現,影響「全時之受僱者」平日生活 必要時間、通勤時間、工作時間、家務勞動時間及休閒時間之因素如列示 : ¾. 生活必要時間:年齡、性別、地區別、婚姻別、職業別. ¾. 通勤時間:教育程度、地區別、行業別. ¾. 工作時間:年齡、性別、婚姻別、地區別、行業別、從業身份、戶內 65 歲以上 人口數. ¾. 家務勞動時間:年齡、性別、婚姻別、地區別、從業身份、戶內 65 歲以上人口 數. ¾. 休閒時間:性別、教育程度、婚姻別、地區別、行業別、戶內 65 歲以上人口數 「上學讀書時間」在此研究中因受僱者上學讀書的時間極少,故省略不計。. 羅雅琴(1997)針對 1994 年時間運用調查原始磁帶中,三類工時(每週 15 小時 以下、15-39 小時和 40 小時或以上者)的女性受僱者、探討她們在生活必要時間、 通勤時間、工作時間、做家事或育兒時間和自由時間等項的差異。她發現:每週工時、 16.

(28) 受教育年數、婚姻狀況和職業別等,會造成五項時間配置之差異。而教育程度愈高的 女性,工時愈長;未婚女性的做家事或育兒時間低於已婚女性者,自由時間則高於已 婚女性者。. 第二節 一.. 碩士在職學生的相關研究. 碩士在職班的成立緣起與現況. (一) 回流教育的概念與策略理念 在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之下,教育先進國家莫不積極提倡「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 習社會」的教育政策,以為實務推展的目標與策略(Daun, 2002:11) 。因應政府回流 教育政策,各公私立大學得以籌設碩士在職進修專班,使社會上有意願接受高等教育 的人,能有機會獲得更多更好而且便利的學習機會,然政策的形成必然歷經一段價值 形塑推動的過程,對於回流教育政策發展的歷程有必要先行探討。 一九六八年瑞典教育部長歐洛夫帕馬(Olaf Palme)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法國 凡爾賽年會的演講中,首度提出回流教育乙詞,提出概念之初是指出「前端終結」的 傳統教育模式可以有另類思考,國家的教育提供不必然需集中於人生前端時期;並闡 釋回流教育是「促進社會民主以及確保個人選擇自由(教育選擇權)的策略」(蔡培 村,2002)。之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教育研究創新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RI of OEDC)經多次研究後,對回流教育的概念界定為: 「回流教育是所有強迫或義務教育後的一種綜合性教育策略,其主要特徵在於是一種 輪替的方式,將教育分配到人生的全程中,並與其他工作、休閒及退休等活動交互進 行。」(CERI, 1975)根據這樣的思考,才進一步引發教育、就業、休閒輪替策略方 式的思考,如帶薪教育假、非傳統課程思考、工作經驗採認、學習成就轉換等策略議 17.

(29) 題,以及教育機會平等性的思考如高等教育開放、入學資格、教育資源分配予離校成 人等機會議題。 (二) 台灣回流教育政策的發展 早期在回流教育理念尚未經引介討論前,台灣的具體回流教育型態存在於特定公 務人員的在職進修制度之中,其目的並非由回流理念而來,旨在符合政府職能所需。 及至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建議改革項目中列 具「建立終身教育體系」乙項,方首次將「回流教育」一詞及其理念,融入國內教育 改革訴求中。此階段的回流教育理念是限制對象的,以教師及符合高等教育參與資格 者為限,具體措施除教師專業回流教育政策法制化外,教育部公布台灣第一個回流教 育具體法規, 「大學夜間部轉型進修學士班作業注意事項」 ,以協助大學提供夜間及週 休課程供在職人士或社會人士進修大學課程。 為顧及社會整體回流教育需求,政府開始進行將回流教育對象擴大至一般在職國 民的制度性規劃。為建立多元彈性回流教育體系,以紓解升學壓力,並強化高等教育 體系中在職進修功能,建構終身學習社會,教育部特規劃「建立高等教育回流教育體 系實施方案」,並訂定「大學辦理研究所、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及大學先修制度共同 注意事項」暨「專科以上學校辦理回流教育招收在職生入學方式共同處理原則」,自 八十八學年度起鼓勵各大學校院於教學資源充裕及確保教學品質條件下規劃研究所 碩士學程及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以提供社會在職青年進修機會。 方案具體內容包括:逐年提高在職生比率,鼓勵學校規劃大學部二年制及碩士學 程在職進修專班與研究所推廣教育學分班,單獨辦理在職生之考試、訂定改進在職生 入學考試方式,酌採在職工作年資及經驗作為入學成績之一,並放寬在職生修業年限 等;在職進修專班係提供在職人士回學校繼續修讀大學或研究所階段課程機會,且其 上課時間、修業年限均依在職生之需求彈性規劃。(教育部,1999). 18.

(30) 各校對開設專班反應熱烈,八十八學年度經審核通過之碩士學程在職專班計有三 十二校、一四一系,提供三、四九三名,至九十二學年度由高教司公布之各大學碩士 在職專班招生所別暨名額已達至四十七校,三八六系,提供一 Ο、Ο 二四個名額,在 短暫五年間招生名額已成長近二倍。 (三)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班說明 本研究主要以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為對象進行研究,依據「大學辦理研究所、 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及大學先修制度共同注意事項」,目前針對具備大學學位或同等 學力的在職人士所開設的班別包括一般碩士班(部份系所提供在職生名額)、在職進 修專班、、推廣教育的碩士學分班,可依本身的需要報考研究所相關的班別,各類班 別相關辦法與收費方式比較參見表 2-2-1。 在學生人數方面,根據中山大學統計資料,目前在職專班學生(不含暑期班)總 人數為 1,351 人;由於碩士學分班屬推廣教育性質,係由各學院獨立招生,因此在名 額上無法掌握確實學生人數,僅能提供本年度管理學院招生名額以為參考,而碩士班 在職生亦只能按九十三學年度招生名額按比例估算在職學生總人數。. 19.

(31) 表 2-2-1 中山大學碩士專班學生人數統計表 科系名稱. 學生數總計 計. 男. 女. 中國文學系(夜間專班). 80. 18. 62. 生物科學系. 81. 40. 41. 物理學系. 1. 1. 生物醫學研究所. 5. 2. 3. 電機工程學系. 32. 30. 2.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38. 37. 1. 環境工程研究所. 16. 13. 3. 企業管理學系. 66. 59. 7. 資訊管理學系. 79. 61. 18. 財務管理學系. 65. 36. 29.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54. 41. 13.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72. 29. 43. 傳播管理研究所. 49. 18. 31. 企業管理學系英語MBA. 31. 12. 19. 資訊管理學系電子商務. 50. 39. 11.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澎湖班). 10. 6. 4.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企業家人力資源管理). 71. 23. 48. 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 82. 68. 14. 管理學院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 83. 69. 14.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 7. 5. 2. 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及漁業科學學程. 5. 2. 3. 20. 15. 5. 108. 78. 30. 大陸研究所. 64. 57. 7. 經濟學研究所. 77. 44. 33. 教育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教學及. 65. 39. 26. 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 40. 31. 9. 1351. 873. 478. 中山學術研究所 政治學研究所. 夜間在職專班碩士班. 小計(不含暑期班). 20.

(32) 表 2-2-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各類班別比較表 班別 規定辦法 學歷. 報. 推廣教育 碩士學分班. 一般 招生考試. 在職專班 招生考試. 高階碩士學程在 職專班招生考試 (EMBA、IEMBA、EMPP). 曾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或 獨立學院畢業,得有學士學位者或具有報考研究所碩士班同等學力規定 之資格者。. 考 工作年資/ 仍在職或提出工 依系所規定,二年 依系所規定,一年 依系所規定,二年 至七年年不等,現 至四年不等,現仍 在職與否 作經歷證明 至八年不等 仍在職 在職 資 部份系所規定近 男生須服畢兵役 男生須服畢兵役 2-3 年工作考績等 或無常備兵役義 或無常備兵役義 級 務。 務。. 格 考績/兵役. 學位授予. 修業年限. 考試方式 收費標準. 學分費. 不授予學位,各系 所得依規定酌予 採認其已修及格 之科目及學分 四年內修滿二十 四學分者,由各學 院發給推廣教育 結業證明書. ︵新台幣︶. 授予碩士學位. 授予碩士學位. 授予碩士學位. 一年至四年. 一年至四年. 一年至四年. 資料審查. 筆試 資料審查與面試 (依系所規定). 筆試 資料審查 面試. 筆試 資料審查 面試. 4,000 元. 1,530 元. 4,000 元. 10,000 元. 2,000 元. 10,860-13,050 元. 學雜費. 管院 15,000 元 管 院 20,000 元. (每學期). 其他 12,000 元 社科院 12,000 元. 93 學年度. 約 750 名. 招生名額. (管理學院). z. 約 99 名 (含企管所乙班). 每班 40 名, 共 553 名 共 120 名. 國立中山大學九十二學年度學雜費徵收標準 http://www2.nsysu.edu.tw/academic/affair/news/92receive.htm. z. 國立中山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簡章 http://www2.nsysu.edu.tw/academic/exam/masterexam/93masterexam.pdf. z. 國立中山大學九十三年度管理學院碩士學分班招生簡章,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招生委員 會印製,九十三年四月. z. 國立中山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簡章 http://www2.nsysu.edu.tw/academic/exam/masterjob/93masterjob.pdf. z. 國立中山大學九十三學年度高階碩士學程在職專班招生簡章 http://www2.nsysu.edu.tw/academic/exam/masterjob/93emba.pdf 21.

(33) 二.. 成人學生學習問題研究 由諸多研究可以發現,成人學生多重角色的扮演,容易由於結構性的衝突而產生. 壓力,而且角色期待與行為的衝突,會使得成人學生在各種角色情境中可能降低實現 角色期待的品質,進而產生各種困擾與障礙(朱美玲,民 83;黃明娟,民 83;陳怡 華,民 88;Scarato & Sigall, 1979;Scott & King, 1985) 。因此,可蒐集到探討成人學 生的學習問題研究,多與「角色衝突」有關。 基柏(D. M. Keable)於 1990 年研究北達科他(North Dakota)大學 25 歲以上 的全時、部份時間學生,發現在學習困難方面,成人學生必須在家庭、工作及學習者 等角色間保持平衡,因而時間的管理對其而言非常重要(詹美娟,民 83)。 侯姆(Home, 1995)在 1994 年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 500 位女性在家庭、工作、 學業(就讀社工、護理、成教系所),在家長、雇員以及學生之間的角色衝突。發現 大部份填答者有時間的困擾,並且總是有太多事情要做而感到難以調適角色、負擔過 重。 丹尼爾(W. S. Daniel) 、葛提瑞茲(K. J. Gutierrez)及基柏(D. M. Keable)的研 究皆發現,時間不足是成人學生常遭遇到的學習困難,因此時間管理對其而言,格外 重要(詹美娟,民 83) ,而從上述研究中可發現時間的困擾,主要由於學生角色的加 入,使得成人學生面對這種多重角色時會為了勝任不同的角色(學生、配偶、父/母 親、工作者等)期待而產生衝突。 Widoff(1999) 訪談 13 位團體成員以及問卷調查 95 位 25 歲以上男性大學生(一 半以上已經結婚)研究成人參與大專及研究所的學習經驗,發現在肩負家庭與學業責 任之下,滿足工作需求十分地吃力;在角色衝突方面,多位受訪者表示在工作、學生、 家庭的各角色的調整上,他們非常注意時間及注意力的調整。. 22.

(34) 鄭秀足(民 89)研究探討已婚男女研究生的學習與家庭衝突。研究結果發現受 試者除了有學習與家庭的衝突之外,還有受試者認為自己有著學習與工作之間的衝 突,包括工作時間與上課時間的衝突、來自同事或主管的壓力等。 謝美蘭(2000)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八十八學年度及八十九學年度入學的各大學 校院 746 名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及其因應方法,發現在職進修專班 學生主要的學習與工作衝突為「時間衝突」,在行使「工作」或「學習」的角色行為 時,在時間運用方面受另一方面(「學習」或「工作」)所干擾的程度;以及「品質衝 突」,指的是行使「工作」或「學習」的角色行為時的效率、專注程度、精神好壞等 條件,受另一方面(「學習」或「工作」)所干擾的程度;而不同的個人背景變項會影 響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感受程度。 綜合文獻,發現研究生普遍遭遇的問題是受學生角色以外的其他責任分奪時間和 精力等等,換句話說,研究生在研究所的學習經驗中,其壓力常來自於角色衝突,例 如: 不能滿足許多人的要求而產生衝突、工作量干擾工作品質、教授期待研究生把學 生角色的責任置於其他責任之先…等等。除此之外,人際關係的發展與維持的困難、 考試與論文的學業壓力、工作壓力等,在在都是研究生無法拋卻的問題(謝美蘭, 2000)。. 23.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經過相關文獻探討之後,確定研究變項,提出在職進修學 生時間配置主要研究架構如圖 3-1-1:. 在職學生背景 性別 年齡 婚姻狀況 子女數 配偶工作 家事負擔 身體健康情形 與長輩同住與否 就讀學院. 時間配置情形 睡眠時間 家務時間 上班時間 育兒時間 運動時間 準備課業時間 每週通學時間 每週上課時間. 時間衝突 家庭責任負擔. 就讀班別. 對學歷重視程度. 每週上課時數 每週通學時數 上課時段 工作年資 累計進修年度 工作狀況 職業類別 職位別 請假與否. 工作衝突 就讀得失 家庭時間得失 工作時間得失 個人健康得失 收入得失 睡眠時間得失 休閒時間得失. 身心狀況. 圖 3-1-1、研究架構圖. 基於研究目的之達成,本文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說明如下: 1.. 碩士在職學生背景資料以次數分析並配合平均值分析,以觀察受試樣本基本. 24.

(36) 背景資料分佈情形。 2.. 以平均值分析「時間配置情形」與「就讀得失」,以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 之時間分配與得失差異情形。. 3.. 將問卷第三部份個人價值觀部份以因素分析歸納為「家庭責任負擔」 、 「對學 歷重視程度」 、 「工作衝突」 、 「身心狀況」四項因素後,觀察不同背景變項學 生之時間衝突差異情形以及和「時間配置情形」與「就讀得失」之間的相互 關係。.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1..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的「時間配置情形」會因個人背景變項而有所不同。. 2..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進修研究所後的的「就讀得失」會因個人背景變項而 有所不同。. 3.. 「時間衝突」會因個人背景變項而有所不同。. 4.. 「時間衝突」與「時間配置情形」、「就讀得失」有相關存在。.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探討不同背景在職進修學生時間配置情形,在參酌相關文獻與問卷之 後,決定自行編製「在職生時間配給調查問卷」,作為本研究之調查研究工具。茲將 問卷的內容、填答與計分方式、預試的實施與分析以及正式問卷的編製,分別說明之。. 25.

(37) 一.. 問卷內容與編製過程 本研究問卷之編製,首先依相關文獻所得之資料,並經指導教授修正及綜合學者. 專家的意見,將預試問卷分為「個人基本資料」 、 「個人時間配置情況」及「個人價值 觀」三個部分,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個人基本資料 目的在調查在職進修學生的背景變項,包括就讀科系、班別、正式工作累計年資、 返校就讀年別、上課時段、上課時數、請假與否、到校單程交通時間、工作狀況、職 業、職位、每週平均工作時數、年齡、性別、婚姻狀況、配偶工作狀況、子女數、子 女年齡、家庭責任負擔情形、長輩同住與否、與長輩同住對個人時間利用的影響等。 1.. 就讀系所:由填答者自填。再由研究者歸納為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管 理學院、海洋學院、社會科學六個學院。. 2.. 班別:碩士專班、碩士班、碩士學分班、其他. 3.. 正式工作年資:由填答者自填。. 4.. 返校就讀年別:由填答者自填。. 5.. 上課時段/上課時數:以列表方式將週一至週日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個 時段,由填答者自行填入上課時段與時數。. 6.. 請假與否/請假時數:分為不需請假、請公假、請事假三項、需請假者自填 請假時數。. 7.. 到校單程交通時間:由填答者自填。. 8.. 工作狀況:分全職、兼職、待業中三項。. 9.. 職業:區分為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農林漁牧業、軍公教人員五個類別。. 10. 職位:非主管、基層主管、中階主管、高階主管(含負責人)。. 26.

(38) 11. 每週平均工作時數:由填答者自填。 12. 年齡:由填答者自填。 13. 性別:分女、男兩類。 14. 婚姻狀況:分為已婚或同居、未婚或分居 15. 配偶工作狀況:分全職工作、兼職工作、沒有工作 16. 子女數/子女年齡:由填答者自填。 17. 家事與照顧小孩責任負擔情形:區分為完全負擔、負擔大部份、負擔少部份、 完全不需負擔四項。 18. 自己的身體健康情形:極佳、佳、尚可、差、極差。 19. 長輩同住與否。 20. 與長輩同住對個人時間利用的影響:很大助益、助益、沒影響、負擔、很大 負擔。. (二) 個人時間配置情況 睡覺時間、做家事、平常上班日每天的工作時數、每天花在照顧小孩的時間、每 日做健身操的時間、扣除上課時間外,每日準備作業或功課的時數。在家庭時間、工 作時間、個人健康、收入、睡眠時間、休閒時間六個方面,填答者在進修研究所後, 感受到的得失程度。. (三) 個人價值觀 分為對學歷的評價、工作與身心感受、「家庭責任」的負擔三個部份。 1.. 問卷填答方式. 問卷中每一題目均附有一李克特式(Likert type)的五點量尺,量尺上有 1、2、 27.

(39) 3、4、5 五個選項,以「1」表示「極不同意」 、 「2」表示「不太同意」 、 「3」表示「沒 意見」、「4」表示「頗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由受試者依據其參與研究所 課程的實際學習狀況來圈選適當選項。 2.. 計分方式. 計分方式是圈選「極不同意」者給 1 分,圈選「不太同意」者給 2 分,圈選「沒 意見」者給 3 分,圈選「頗為同意」者給 4 分,圈選「非常同意」者給 5 分。就對 學歷的評價部份而言,將各選項分數加總後平均,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對學歷的重視 程度越大;就工作與身心感受部份而言,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工作與課業的衝突越 高,因時間壓力產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狀況愈顯著;就「家庭責任」的負擔部份而言, 得分越高者,代表該家庭責任愈重與課業的衝突越高。. 第四節. 研究實施. 本研究以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為調查對象,因樣本遍及各學院,具備「在職生 身份」之受訪者上課時間多為平日晚上或週六、週日時間,因此本研究之正式問卷調 查方式除了轉託系所教授、助理或熱心同學代為轉發,或者以電子郵件發送至特定對 象外,大部份由研究者透過「中山大學網路選課系統」查詢課程、班別及人數資料後 親自發放與收取。 自四月中旬完成問卷設計後開始進行調查,基於實務上施行考量,抽樣方式採取 「非機率型中」的「判斷抽樣法」與「簡便抽樣法」折衷方式,即「依學院以人數較 多的系所及班別優先抽樣」原則,若樣本不足再依原則另選樣本的方式進行。 在調查階段,承蒙多位師長、系所助理與同學的協助,讓問卷能順利回收,但許 多情況可能造成抽樣上的限制,特於此說明:. 28.

(40) 1.. 經實際施行後發現,透過「中山大學網路選課系統」查詢課程後所得結果, 可能因時間異動、教室調換等因素,與實際上課情形多有出入,因此無法如 預期計劃施行抽樣。. 2.. 二年級以上學生因課程較無共同必修課,課程亦較少,因此無法發送問卷, 而使抽樣有一年級較多的情形。. 3.. 由於正逢畢業生趕製論文之際,部份選定班別曾有一日填寫四份問卷的狀 況,研究者不忍加重同學負擔,只好選擇另尋其他班別,是為較遺憾之處。. 至九十三年五月十六日止,總共回收十四個不同班別,合計 327 份問卷,研究 者以問卷第一、二部份超過十題未填者為廢卷,因此,扣除廢卷 25 份,共得有效問 卷 302 份,回收可用率為 92.4%。. 第五節 一.. 調查資料處理. 次數分配、百分比 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等敘述統計方法,分析「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調查問卷」中. 「個人基本資料」填答分佈情形,以瞭解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特性。. 二.. 平均數、標準差 以平均數及標準差等統計方法,分析「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調查問卷」中「個人. 時間配置情況」、「就讀得失評量表」 ,以瞭解在職學生時間運用狀況,以及就讀研究 所後在「工作、學習與家庭」各向度的得失情形。. 29.

(41) 三.. 因素分析 以因素分析方式歸納調查問卷第三部份個人價值觀的問項,以得出「時間衝突相. 關因素」探討在職生在工作、學習與家庭的時間衝突情形。. 四..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ANOVA)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方法,分析碩士在職學生因不同的背景變項在「時間配置情. 況」、「就讀得失」以及「時間衝突相關因素」上的差異情形。. 五.. 皮爾森(Person)相關係數 以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瞭解「時間衝突相關因素」與「時間配置情況」以及「就. 讀得失」二方面的相互關係。. 30.

(42) 第四章 研究發現 本章整理受試樣本,根據研究目的及假設進行統計分析後,將研究結果分為四 節,第一節先針對有效樣本的基本資料進行簡單描述,以了解在職學生的背景特性; 第二節是分析不同背景的在職學生在時間配置上與進修研究所後在各方面得失比較 的差異;第三節分析分析不同背景的在職學生時間衝突分析。. 第一節. 受試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回收之有效問卷共 302 份,以敘述統計分析碩士在職學生個人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如表 4-1 所示: 在性別上,男性多於女性,分別為 67.5%及 32.5%;在年齡的分佈上以 36~40 歲 最多,佔 25.3%,次為 31~35 歲。在家庭部份, 「已婚或同居」佔 74.8% 比「未婚或 分居」25.2% 多,以前者觀察子女數與配偶工作情況,52.5%的受訪者有二名子女, 配偶有全職工作者佔 77.3%;家事負擔方面, 需負擔少部份家事與照顧小孩的責任 佔 59.5%最多;65.6%的受訪者未與父母長輩同住,34.4%與長輩同住者中有 74.5%的 比例認為同住對於時間的運用上有助益。 在工作方面,92.6%有全職工作,職業以軍公教人員佔 39.6% 居多,次為製造 業佔 26.1%,職位以非主管的 42.8%最多。 學習部份,受訪者以管理學院佔 61.9%最多,海洋學院最少;班別以碩士專班人 數佔 76%最多,79.5%不需請假來上課;累計進修年度 52.8%在一年內,每週上課時 數以 4~9 小時最多,上課時段上 81.8%的在職生週一至週五晚上有課,比例最高;前 往學校單程交通時間在一小時以內者佔 86.4%。. 31.

(43) 表 4-1-1 受試樣本基本資料分佈情形(N=302) 變數. 內容. 次數. 比例. 變數. 女 男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 98 204 3 37 74 75 53 31 24. 32.5 67.5 1.0 12.5 24.9 25.3 17.8 10.4 8.1. 婚姻 狀況. 已婚或同居 未婚或分居. 225 76. 74.8 25.2. 請假與否. 子女數註. 0 1 2 3 4. 51(28) 46(45) 116(115) 28(28) 3(3). 20.9(12.8) 18.9(20.5) 47.5(52.5) 11.5(12.8) 1.2(1.4). 累計進修 年度(年). 配偶 工作. 全職 兼職 沒有工作. 170 13 37. 77.3 5.9 16.8. 每週上課 時數(小時). 家事 負擔. 完全負擔 負擔大部份 負擔少部份 完全不需負擔. 26 57 151 18. 10.3 22.6 59.5 7.1. 上課時段 (複選). 與長輩 同住. 是 否. 103 196. 34.4 65.6. 長輩同 住對時 間利用 的影響. 很大助益 助益 沒影響 負擔 很大負擔. 37 39 20 6 0. 36.3 38.2 19.6 5.9 0. 工作 年資. 1~5 6~10 11~15 16~20 21~. 39 84 69 57 49. 13.09 28.19 23.15 19.13 16.44. 職業 類別. 工作 狀況. 全職 兼職 待業中. 276 15 7. 92.6 5.0 2.3. 職位別. 性別. 年齡. 學院. 班別. 單程通學 時間(分鐘). 每週上課 天數. 內容. 次數. 比例. 文學院 理學院 工學院 管理學院 海洋學院 社會科學院 碩士專班 碩士班 碩士學分班 不需請假 請公假 請事假 1 2 3 4 5 0~3 4~9 10~15 16~. 22 14 13 187 7 59 228 30 42 237 36 25 153 91 13 14 19 20 150 110 9. 7.3 4.6 4.3 61.9 2.3 19.5 76 10 14 79.5 12.1 8.4 52.8 31.4 4.5 4.8 6.6 6.9 51.9 38.1 3.11. 平日白天 平日晚上 週六日. 62 247 128. 20.5 81.8 44.3. 0~30 31~60 61~90 91~120 121~ 0 1 2 3 4 5 製造業 服務業 金融業 農林漁牧 軍公教人員 非主管 基層主管 中階主管 高階主管. 134 126 22 8 11 2 65 77 97 43 5 74 63 34 0 112 121 54 80 28. 44.5 41.9 7.3 2.7 3.7 0.7 22.5 26.6 33.6 14.9 1.7 26.1 22.3 12 0 39.6 42.8 19.1 28.3 9.9. 註一:()內數字為不含未婚或分居者. 在受訪者所屬系所方面:以企管所最多,含英語 MBA 共佔 32.1%。由於樣本來 自多個不同班級,為利於統計分析,本研究將以學院別取代系所別進行各項探討。 32.

(44) 表 4-1-2 受試樣本分佈情形-依學院與系所 系 所 別. 人數. 百分比. 17. 5.6. 5. 1.7. 理學院(4.6%) 生物科學系. 14. 4.6. 工學院(4.3%)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13. 4.3. 企業管理學系. 80. 26.5. 企業管理學系英語MBA. 17. 5.6. 資訊管理學系. 32. 10.6.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7. 2.3.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15. 5.0. 傳播管理研究所. 15. 5.0. 財務管理學系. 21. 7.0. 7. 2.3. 大陸研究所. 7. 2.3. 政治學研究所. 4. 1.3. 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 26. 8.6. 經濟學研究所. 16. 5.3. 6. 2.0. 302. 100. 文學院(7.3%). 管理學院 (61.9%). 中國文學系(夜間專班) 藝術管理研究所. 海洋學院(2.3%)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 社會科學院 (19.5%). 教育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教學及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 合. 計. 根據上述統計分析結果,可歸納出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全體受試樣本的特性,在 性別上男性與女性呈現二比一的比例,進修年齡以 31~40 歲居多,佔 1/2 比例。家庭 與婚姻狀況方面,2/3 的在職生為已婚或有配偶,且已婚者有一個以上子女者佔 87.2%,2/3 以上學生的配偶有全職工作,本身為全職工作者高達九成以上,顯示已 婚在職生多為雙薪家庭,且身兼學生、父母、工作者等多重角色。 在學習方面,進修的學院以管理學院最多,由於進行問卷調查時,多數二年級學 生研修學分較少或課程時段較不集中,因此樣本呈現以一年級學生居多的分配情況。 分析上課時段,八成以上學生多利用週一至週五晚上時間,也因此接近八成的學生上 課不需請假,其中 EMPP(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採取二週上課一次且 集中在週六日的時段,是較特殊的情況。在上課時數方面五成以上每週上課時間為 33.

(45) 4~-9 小時,以每門課二到三學分推算,每學期平均修三至四門課。到學校上課單程 交通時間多在一小時以內,約 1/3 學生每週上課天數為三天,根據此二項變數取得資 料,即可計算在職生每週通學時數。 在工作方面,在職生的職業別以軍公教人員居多,幾近四成;職位上多為非主管 者,而工作狀況中兼職與待業中的在職生佔 7.3%,根據文獻探討中山大學招生報考 資格,工作經歷方面大多規定需為在職人員,因此這些學生選擇非全職工作是否與增 加「學生」身份有關則需要再進一步研究。. 第二節. 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與就讀得失分析. 本節將針對不同背景的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在「時間配置」與就讀研究所或學分 班後的「就讀得失」二方面,進行差異比較與說明。. 一.. 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整體概況 將有效問卷資料以碩士在職生背景和時間分類運用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檢定. 後,獲得在職生時間配置概況表,就全體受試的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在每日平均睡眠 時間、家務時間、上班時間、育兒時間、運動時間、課業時間及每週通學時間、上課 時間等六個時間分類,依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配偶工作狀況、長輩同住 與否、就讀學院別、班別、累計進修年度、工作年資、工作狀況、職業類別、職位別 等背景變項分別逐一探討,以觀察不同背景之碩士在職生在時間配置上是否有顯著差 異。 特別強調,本研究八項活動時間之平均數值,係以每位碩士在職生從事該項活動 之時間彙總後,除以各項不同特性之全體總人數,並非該項活動之總人數,如從事育 兒、家務、運動等並非全部受訪者皆參與,卻以全部人數(扣除遺漏值)做為分母,因 此就時間分配做觀察時,文中所列結果有較實際數字為低的情形產生。然而,如此以 34.

(46) 全體樣本為求得的分母,方能反應在職生時間配置之個別差異現象。另外,上課與通 學時間以每週方式列示主要以方便觀察為主要考量,其餘活動皆以每日平均時間做分 析。表 4-2-1 為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受試者全體時間配置概況表,雖無法完整表示一 天 24 小時全部活動,但若換算成每日平均時數,可達 21.4 小時,幾乎可解釋近九成 在職生的作息活動。 表 4-2-1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概況表-整體 項目別 總平均. 睡眠 時間 6.50. 家務 時間 1.10. 上班 時間. 育兒 時間. 8.71. 1.19. 運動 時間 0.38. 通車 上課 時間 時間 (每週) (每週) 1.62 3.93 9.45. 課業 時間. 單位:小時. 二.. 碩士在職生就讀得失整體分析 在職學生進修研究所後各方面得失比較,根據受訪者在調查問卷中,填具「進修. 研究所後,在家庭時間、工作時間、個人健康、收入、睡眠時間、休閒時間六個層面, 是否有明顯的得失?」問項結果,將六個構面以敘述統計分析後整理如表 4-2-2,量 表採李克特五點量表,1 為少了很多 2 為少了一些 3 為無得也無失 4 為多了一些 5 為多了很多,故分數小於 3 後,分數越低表示失去越多;分數大於 3 後,越高表示獲 得越多。 表 4-2-2 顯示在職生認為本身進修研究所後,在休閒時間方面失去最多、家庭時 間其次、然後是個人健康、工作時間,以收入失去最少,整體而言,量表總平均值為 2.07,P 值小於 0.05,在職生在各方面的減少有顯著差異。. 35.

(47) 表 4-2-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就讀得失整體分析表 項目. 樣本數 平均值 標準差. 1.家庭時間. 294. 1.67. 0.69. 2.工作時間. 290. 2.44. 0.75. 3.個人健康. 292. 2.26. 0.73. 4.收入. 290. 2.68. 0.69. 5.睡眠時間. 292. 1.83. 0.63. 6.休閒時間. 295. 1.55. 0.59. 2.07. 0.80. 平均值. P 值. LSD 事後檢定. 0.000* 4>2>3>5>1>6. 註:*表示 P<0.05 有顯著差異. 三.. 不同背景碩士在職生時間配置與就讀得失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在時間. 配置與進修研究所或學分班後的就讀得失二方面的差異情形。 (一) 性別 由表 4-2-3 可知,不同性別在「家務時間」與「運動時間」達顯著差異,女性每 日平均做家務時間為 1.26 小時比男性 1.03 小時多,顯示性別差異對家務勞動負擔仍 有所影響;但每日運動時間,男性則顯著多於女性;在睡眠時間方面,女性比男性需 要的時間多,此結果在本研究中雖不顯著,但與行政院主計處時間運用調查結果一致。 表 4-2-3、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學生時間配置差異-依性別 項目別 女. 性 別. 男 P 值 LSD 事後檢定. 睡眠 時間 6.60 6.45. 家務 時間 1.26 1.03 0.012*. 0.175 女>男. 上班 時間. 育兒 時間. 8.48 8.81 0.090. 註:*表示 P 值小於 0.05 有顯著差異. 1.37 1.13. 運動 時間 0.29 0.42 0.016*. 0.194 男>女. 通車 上課 時間 時間 (每週) (每週) 1.54 3.57 9.10 1.66 3.78 8.68. 課業 時間. 0.319. 0.524. 0.322. 單位:小時. 36.

數據

圖 1-3-1  研究流程  確立研究方向與目的 相關文獻蒐集與探討 編製問卷 專家學者審核修改 編置成正式問卷 實施問卷調查  回收問卷的資料處理與統計提出研究報告、建議與結論
表 2-1-1、八十九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摘要表  時間運用-十五歲以上民間人口生活時間安排                單位:時.分  按    性    別    分  項    目    別  總    計  男  女  生活時間分配(總平均)  必要時間  1.睡覺  2.盥洗、沐浴、著裝等  3.用餐  24.00 10.54   8.42  0.46   1.25  24.00 10.46   8.39  0.44  1.24  24.00 11.02   8.46  0.49  1.27
表 2-2-1  中山大學碩士專班學生人數統計表  科系名稱 學生數總計   計  男  女  中國文學系(夜間專班)  80 18 62  生物科學系  81 40 41  物理學系  1 1    生物醫學研究所  5 2  3  電機工程學系  32 30 2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38 37 1  環境工程研究所  16 13 3  企業管理學系  66 59 7  資訊管理學系  79 61 18  財務管理學系  65 36 29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54 41 13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表 2-2-2、中山大學碩士在職生各類班別比較表                  班別  規定辦法  推廣教育  碩士學分班  一般  招生考試  在職專班 招生考試  高階碩士學程在職專班招生考試 (EMBA、IEMBA、EMPP) 學歷  曾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畢業,得有學士學位者或具有報考研究所碩士班同等學力規定 之資格者。  工作年資/ 在職與否  仍在職或提出工作經歷證明  依系所規定,二年至八年不等  依系所規定,一年至七年年不等,現 仍在職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Task: Writing an article to the school newspaper arguing either for or against the proposal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undertake 5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in addition to

On a Saturday afternoon, you pull into a parking lot with unme- tered spaces near a shopping area, where people are known to shop, on average, for 2 hours. You circle around, but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t school recommended?. What is the suggest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hours across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Each course at the Institute is assigned a number of un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total number of hours per week devoted to that subject, including classwork, laboratory, and the

ix If more than one computer room is opened, please add up the opening hours for each room per week. duties may include planning of IT infrastructure, procurement of

This option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network services and client-server communications, and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