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最新經世文編》的思想內涵

第二節 晚清經世內涵的變化

1895年之後思想資源的傳入對於時人造成的影響,透過經世文編展現之 後,便顯得更加清楚。後期經世文編有一個特色與前期有所不同,那就是收 錄的文章不再只是針對問題而應答的策論文章而已,還包括了許多像是外國 史地、天文科學之類的知識內容。這和此時經世的重點已經從中國內政轉向 與外相關的議題有著密切的關係,其根源可從宇宙觀的改變談起。

由於知識來源改變,認識世界的途徑與方法改變,看到的世界便與從前 大不相同,與之相應的經世的手段與重點也會跟著轉變。過去中國人透過經 驗與經典來獲取資源,建構世界,從而認為世界乃是由理與氣所構成的;氣 會化和成萬物,至於理則貫穿其中,影響萬物的運行。也因為天地人皆由氣 組成,當中以理相貫通,所以道德主體的內在世界,可以有層次的逐步展延 到外在的客觀世界:人藉由正心、誠意,然後可以得性理;性理在轉換過後,

169 方朝暉,《「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保定市:河北大 學出版社,2002)。

由人實踐於事理與物理之上,便能齊其家,治其國,最終達致天下太平。170

但是隨著西方自然科學著作的傳入,這個奠基於理氣論而開展出來的經 世系統便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以《最新經世文編》為例,當中收錄的各 種自然現象新奇解釋,想必對中國讀者原本熟知的世界構成帶來某些動搖與 衝擊。至於環繞世界各國開展的選文,則挑戰了一直以來的天下觀念,因為 人們會發現世界並不是以中國為中心,外加少數悅服中國的小國所構成的,

而是世界上有無數足堪與中國並立的國家。

這個哲學、道德、知識與行為組合成緊密的系統,蘊生了中國士人的經世理 念,所以我們毫不意外的看到,《皇朝經世文編》在選文內容和編纂架構上 都呼應了這個系統,甚至更加強化了對這個信仰的實踐。

171

17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上海三聯,2002)。

至此,中國人才開始驚異的了 解到世界的輪廓和自己所認知的完全不同。這番概念上的變動,繼而影響到 經世重點的判斷。對於秉持著天下觀的中國士人來說,中國就是世界的核心 所在,他們的經世關懷也就集中在中國內政之上;如何讓民生富足、如何穩 定控制國家而避免騷亂,以及如何建立一個以道德為基礎的和諧社會,貫穿 經世文編成為主要的經世議題。但是當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世界不再是中國

171 邢義田,〈天下一家──中國人的天下觀〉,《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恆的巨 流》(臺北:聯經,1981),頁433-478。

獨大,而由實力強大的列國並立的事實之後,基於外交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國 力作為支持,如何讓國家強大也就逐漸佔據了經世文編的篇幅,成為新的經 世焦點。172

自強取代治國平天下而成為後期一貫的經世關懷,時人的策略與手段則 隨著時局變化而有相對應的改變。寶善莊主人便簡述了晚清時期目標與對策 不斷推進的過程:先是英法聯軍之後為西方武力所震懾,於是「有知吾華之 兵財不足恃者」,積極引進西方的工業與軍火技術,戮力於強兵富國之道;

而等到甲午戰爭之後,擁有現代化武力的軍隊慘敗,方知技術之不足並非其 重點,「有知吾華之政治不足自強者」,於是追尋起制度上的解決之道,甚至 更進一步體認到「有知吾華之學術理想、民智公德之不足自發者。」173

軍事的部份從清中葉起就是改革的重點,在此,〈中國陸軍界說〉以及 一系列關於八旗、綠旗、勇營的相關報告,先概述了中國軍力的狀況。這些 是故 寶善齋主人在編纂該部經世文編,也就自這幾個不同層次與面向入手,歸納 出世紀之交時中國人的經世方針。以下先談一直都位居核心議題的國防與財 政問題。

172 詳參羅志田,〈天下與世界:清末人士關於人類社會認知的轉變—側重梁啟超的 觀念〉,收入氏著《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軍力報告與歐美各國的海陸軍力報告並列置放,很輕易就能看出中國軍隊的 不足不僅止在於武器,比起武器的現代化並不足夠,編制上的不足才是最需 要改革的地方。此外,近代外國戰史也是時人重要的考察對象,人們從中了 解到近代戰爭的特色,以及一國軍事相應之下當有的改革趨向,例如普魯士 和日本的發展讓他們更加確定了軍隊現代化的必要性,同時也注意到近代戰 爭的大動員本質,而認為應該要建立國民義務兵制以相因應。國民義務兵制 的另一個重要意義,還在於鍛民成兵的過程中,改善人民質性。奮翮生的〈軍 國民篇〉明確指出了軍事教育訓練應該施行的對象以及內容,「居今日而不

以軍國民主義普及四萬萬,則中國其真亡矣。」174在此,教育的重點已跟強 化軍人素質無關,而是為了提升全體人民的素質。為達強化人民素質,首先 便是實行尚武的精神教育。作者指出,日本的大和魂是使其強盛的主因,不 過中國並非沒有足堪與大和魂媲美的思想內涵,「孔派含尚武之精神」,只是 因為被偽孔派所竊據,同時有著錯誤的教育內容,從孩提到成人之間「授以 仁義禮智、三綱五常之高義,強以龜行黿步之禮節,或讀以靡靡無謂之章 詞」175,以致於青年的才力被摧殘,最終「漢族之馴良懦弱冠絕他族」176

173 寶善齋主人,《最新經世文編》,〈序〉。

174 奮翮生,〈軍國民篇〉,卷三十一,頁20b 175 奮翮生,〈軍國民篇〉,卷三十一,頁22a-b

如今應當要造就軍國民,應當「推翻偽孔,而使真孔重覩天日」 177。此外,

還需要從社會上改革風俗,以及令國民鍛練體魄,因為「靈魂貴文明,而體 魄則貴野蠻,以野蠻之體魄復文明其靈魂,則文明種族必敗。」178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另外注意到警察被預期扮演的角色。日本的警察制 度在1884年被黃遵憲介紹入中國之後,它並非沒有受到注意,然而人們並沒 有正視它的效用,甘韓《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當中收錄了〈警察事匯誌〉,

是少數以警察為主題進行討論的文章,作者欲以警察制度來代替原本為人所 詬病的差役和綠營,這樣的看法大致反映時人對警察的認識。相較之下,《最 新經世文編》編者收錄了《日本警察總論》,兩相比對之下,則顯示出警察 制度的效用遠超過中國人的想像。警察職責在於「以保護良善、督察姦盜為 務。保在保持治安、防御禍害耳,即國家庶政之樞機也」,涉及層面擴及官 政民事、教育、衛生、勸業等等無一不包,進一步「以整官紀,以厚民生,

務使各安本分,無罹邪慝。」179

176 奮翮生,〈軍國民篇〉,卷三十一,頁21a

簡言之,它表達出來警察制度的建立是國家 乃至於人民能夠按政府規制進行的關鍵之一,強兵強國重視的不該只有軍事 上的效用,警察制度對國內操持治安也是必須重視的地方,「富國強兵非此

177 奮翮生,〈軍國民篇〉,卷三十一,頁23b 178 奮翮生,〈軍國民篇〉,卷三十一,頁24B-26A。

不可」。

綜合上述強兵之策,欲使中國由弱轉強,不只是要在硬體上擁有現代化 的武器,在制度上擁有現代化的軍事管理,另外還要強化軍人乃至於國民的 精神教育,培育其尚武之風,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民族的懦弱之性,不再「馴 良懦弱冠絕他族」,這些都必須透過法令、教育方能得到落實。

軍隊的現代化會牽動國防預算,進一步逼使國家擴增財源,更不用說中 國一直以來受到外國工業製品的大力傾銷,原就入超嚴重,而數次戰役的鉅 額賠款讓中國政府的財政狀況更加拮据,國家財政問題於是成為另一個重要 並且緊急的經世議題。考慮到民間的壓力,如何不擾民又能開源成為人們關 心的目標,論者不分國內外都認為先要從整頓稅賦下手,先做好人口與土地 調查,然後補全那些徵取未全的稅賦180,再對課稅重新檢討,例如鹽課必須 改變徵收方式181,土藥應該要加重課稅182,釐金應該裁撤而另外行印花 稅183,稅收要有貧富之分,並且明定項目,以防止官吏浮濫徵收184

179 小幡儼太郎,〈日本警察總論〉,卷四十五,頁14A。

等等。

180 張謇,〈戶政變法條議〉,卷四十七,頁45B-46A;洋員,〈整頓中國財政策〉,卷 四十七,頁37B。

181 洋員,〈整頓中國財政策〉,卷四十七,頁37B-38A;張謇,〈戶政變法條議〉,卷 四十七,頁48B。

182 洋員,〈整頓中國財政策〉,卷四十七,頁38A。

183 洋員,〈整頓中國財政策〉,卷四十七,頁38B-41B;張謇,〈戶政變法條議〉,卷

在整頓稅賦的共識之外,關於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討論則出現了分歧。

張謇的〈戶政變法條議〉當中,關注焦點明顯偏向農業與工業的發展,他認 為政府要「頒權法式」,因為度量衡的統一對工業發展來說非常重要185,然

後應該要鼓勵興辦公司,如此才能集眾人之力開發荒地,使農業興盛。186他 的意見也正反映出當時洋務派的主流意見,自強運動時,李鴻章和張之洞等 地方督撫有感於貿易入超的嚴重,就是認為應該要從工業部份下手,而請建 機器織布局、礦務局、造紙廠、紗廠等等機構,希望能夠以官方的力量扶植 重要產業,進而「以擴利源,而敵洋產」。187

47,頁49B。

但中國的貿易入超嚴重是很多 不利因素的累積,而不單單是因為輸在沒有工業化上,甲午戰爭之前,鄭觀 應已經意識到光靠這些官督商辦的工廠並不足以解決問題,他指出中國入超

但中國的貿易入超嚴重是很多 不利因素的累積,而不單單是因為輸在沒有工業化上,甲午戰爭之前,鄭觀 應已經意識到光靠這些官督商辦的工廠並不足以解決問題,他指出中國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