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回顧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回顧

過去在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影響之下,中國社會被分成 傳統(tradition)和現代(modern)兩個時期,然而傳統與現代之間,是否 真如理論所言是對立與互斥的,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五四典範(paradigm)

和革命論述(discourse)的主導之下,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斷裂性看似無庸置 疑,卻有越來越多人指出兩個時期之間通同的部份更多。等到1960年代,後 現代主義開始興起,這波從文學研究領域掀起的省思與檢討,使人們回頭檢 視西方現代化理論在中國歷史研究上的應用問題,例如1984年柯文(Paul Cohen ) 的 《 在 中 國 發 現 歷 史 》( Discovery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1、1989年溝口雄三的《作為方 法的中國》(《方法としての中国》)2、1994年黃宗智的《中國研究的規範認 識危機》3

1 Paul Cohen, Discovery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等等,都是針對過去現代化理論用於中國史研究的反省。他們不約 而同指出,過去的理論奠基於西方中心觀,以致於中國史研究重點集中在探

2 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89)。

究中國為何不是下一個西方,但事實上,這樣的研究角度忽略了中國所具有 的主體性,忽略了中國在遭遇到西方的影響時,並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

而是同時經歷了一段主動轉化和吸收的歷程。

這樣的看法呼應了連續論者的主張,同時也成為現今中國史研究的主流 觀點,從而帶動了對「傳統時期」中國的重新評估,晚清史研究可謂箇中典 型。受到過往的革命史觀影響,晚清的歷史評價以負評居多,它向來被視作 是一個沉疴難起的帝國,在外來衝擊之下,由於施為無效而走向覆滅的過 程。然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當時的中國社會在各方面都蓄積著不可忽視的 活力,即使這些並不能阻止政權的更替,卻毫無疑問是奠基中國現代化的重 要基礎,例如任達(Douglas R. Reynolds)便指出在晚清庚子新政過後,政 府體制、軍隊、法政、教育到產業政策等制度體系與先前截然兩分,已開始 了現代化的腳步。4

3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美國: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思想方面,張灝則指出從1895年開始,中國思想界便逐漸 展開了思想轉型,期間傳統的價值體系逐步解紐,並出現了文化取向上的危 機;另一方面,新的思想資源也在此時進入中國,並促成了新的思想論域

(intellectual discourse)出現,而這波思想上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約在1925

4 Douglas R. Reynolds, 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Massachusett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3).

年左右完成,整個轉型時間橫跨晚清到民國。5此處,思想轉型時期的現象更 說明了晚清時社會所蘊藏的活力,不同於器物制度轉型有政府的主導,晚清 這一波思想轉型的動力來自於民間的自發──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有感於 時局的士人們(或是當時逐漸成形的現代知識階層)有的自辦報刊雜誌,有 的自辦新式學校,又或是透過共組學會,來傳播思想,甚至共聚講學、論政。

由於能夠善用新型態的制度性傳播媒介,讓士人們縱使掌握資源不及官方,

卻依舊能造成偌大影響力6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晚清時期梁啟超《新民叢報》、嚴復的譯著,

又或者各種新式報刊(包含留日學生報刊)能夠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 因為是民間的自發推動,資源有限,新式媒體在數量上也是有限的,這令它 的直接影響力事實上必須再重新審慎評估。過往受到革命論述影響,致使報 刊研究上常常有重視政治刊物,而忽視政治傾向不明確的出版品(例如商 報、白話報、小報和教科書之類的)的狀況

,進一步推動了整個時代思想的變遷,論其典型,

比如梁啟超,比如嚴復,都是當時新思想傳播上的重要舵手。

7

5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52(香港,1999),頁29-39。

亦收於氏著,《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2004)。

,從而使人們在對當時思想影響 力的評估上,常常會出現誇大特定出版品之影響的傾向。但是當我們考慮到

6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頁29-39。

7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臺北:

梁啟超、嚴復,或是任何一種新式報刊的發行量與中國總人口的比例差距,

以及他們做為邊緣性知識份子(marginal intellectual)和社會主流之間的差 距,則我們不免要問,這樣的個人/群體在當時掌握的資源能夠有多少?他 們的出版物能夠在文化市場(cultural market)上造成的影響力又有多少?兩 者之間是否成比例?倘若不成比例,那麼是什麼作為中介物,使其間接傳播 開來,超越直接支持其理念的小群體,最終擴大影響範圍至整個社會?

要解答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從訊資接受者──也就是基層士人8──的 角度觀察他們接觸西學的途徑為何,比如說潘光哲提出可以藉由重建時人閱 讀 史 來 了 解 其 知 識 建 構 的 狀 況 9, 又 或 是 像 王 汎 森 提 出 的 人 群 學

(prosopography)研究,藉由傳記等資料統計轉型時代中國人如何改變行為10 等等,都是相當值得從事的研究趨向。另外,時人所編纂的書籍目錄也可以 是相當好的輔助物,諸如梁啟超《西學書目表》11、黃慶澄《中西普通書目 錄》12、徐維則《東西學書錄》13、徐維則與顧燮光《增版東西學書錄》14

稻香出版社,2005),頁7。

8 本論文所指的「基層士人」泛指任何意欲從事舉業之人。

9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 遷」〉,《新史學》,16:3(2005),頁137-170。

10 王汎森編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2007),序頁2。

11 梁啟超,《西學書目表》四卷(沔陽盧靖校本,1897)。

12 黃慶澄,《中西普通書目表》(上海算學報館,1898)。

13 徐維則,《東西學書錄》二卷(1897)。

顧燮光《譯書經眼錄》15、沈兆禕《新學書目提要》16等等,這些都是時人欲

18開始,1946年宮崎市定的《科挙》19、1958 年商衍鎏的《清代科舉考試述略》20、1977年劉兆璸的《清代科舉》21

1984年王德昭的《清代的科舉制度》22,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已讓人 們對於有清一代科舉制度的運作以及影響力,有相當周全的理解。到1990年 代時,科舉的研究視角開始從制度轉移開來,而注意到科舉的其他方面,例 如1996年劉海峰的《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23

至於2000年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出版的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則帶給科舉研究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在

此,艾爾曼用完全不同角度來檢視科舉考試,一則是指出科舉考試是帝制時 期,政治、經濟、社會、思想和生活之間互動最頻繁的交匯點之一,從而開 拓了科舉的文化史研究。另外則是指出了科舉制度運作對於思想流動的影 響,例如地方學術新風潮會影響到鄉試,並且隨著士子們往大城市移動而跨 區傳播,最終在首都匯合、擴散;而當士子進入中央時,新風潮的影響層級 也就越高、影響範圍越大,從而帶動全國性的流行

,便是使用教育評量的角度來 評論科舉考試,好好檢討了科舉制度的效度問題。

24

21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出版社,1977)。

。這些研究發現都進一 步讓人注意到科舉引起的動態思想傳布問題。

22 王德昭,《清代的科舉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4)。

23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24 Benjamin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艾爾曼,《經學.科舉.文化史:

艾爾曼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艾爾曼從事的一連串研究,其重要性不只在於引導了科舉研究的轉向,

他使用科場試卷來分析晚清士人思想觀念的變遷,開創了新的研究路徑,成 為後來學者從事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研究時經常借用的方法。例如章清藉此論 證西學在科舉改試策論之下,得以接引至體制內部,與既有思想交融而產生 對話與競逐25,而劉龍心則藉由分析策論,展現了晚清思想趨向的轉變,並 且得出時人對於西學認識的限制26

從定義來說,制舉用書泛指任何有利於從事舉業的書籍,這也就使其涵 括的範圍顯得極度廣泛,對應著應試考科的不同,它可以是四書五經的節 本、八股時文的選本,也可以是像經世文編這類對於應試策論有所助益的 類。於後者,這可以說是與過去經世文編研究很不同的研究視角,但也並非 無跡可尋。經世文編的編纂最早可溯自明末畿社陳子龍等人所編纂的《皇明

,都是相類似的衍生研究。在此同時,研 究材料亦隨著研究路徑的開拓而擴張範圍。除卻硃卷之外,書院出版的策論 集合,以及坊間各類各樣的制舉用書,亦被看作是相關的外緣材料而被關注 著,從而使過去沒有意義的材料頓時成為有意義。尤其制舉用書所預設的讀 者群是一般應舉之士人,它也就成為窺看基層士人思想的窗口。

25 章清,〈策問與科舉體制下對西學的接引──以中外策問大觀為中心〉,《近史所 集刊》,vol.58(臺北,2007.12),頁53-103。

26 劉龍心,〈從科舉到學堂──策論與晚清的知識轉型(1901-1905)〉,《近史所集 刊》,vol.58(臺北,2007.12),頁105-139。

經世文編》,編者纂集了有明一世與國事相關的奏疏文章,依作者順序編排,

「文從其人,人從其代」,希望讀者「覽其規畫足以益才智,聽其敷奏足以 壯忠懷,考其始終足以識時變」,進而成為經世良才。27而後,清中葉有賀長 齡踵其續,收錄清初到道光年間「碩公、龐儒、俊士、畸民之言」,編就《皇 朝經世文編》,亦是希冀公卿士庶人習之有裨益於治世。28是書影響所及,俞 樾稱「十年來風行海內,凡講求經濟者無不奉此書為矩矱」29,後來續編者 不下二十部,足可見其重要。正因為經世文編的編書要旨乃是為經世濟民,

探其內部所包含的經世之學也就成為1980年代以來主要的研究視角,例如劉

探其內部所包含的經世之學也就成為1980年代以來主要的研究視角,例如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