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最新經世文編》的編纂架構及其意義

第三章 《最新經世文編》的文本與架構

第二節 《最新經世文編》的編纂架構及其意義

《最新經世文編》編者標榜的「最新」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在於收錄內 容以戊戌之後的作品為主,其二則是在它編纂的體例上;文編使用的是二級 編纂架構,785篇文章分別屬於69個子類目,又分別以「政學、兵學、計學、

農學、商學、工學、文學、理化學、教育學」等十綱部勒之。這種分類方式 和傳統的八綱65目一樣,都是進一步把子類目依相關領域的不同區分開來,

只不過過去被延用的編法,乃是由抽象到具體,先是學術、治體,再依據政 府職能,分作吏、戶、禮、兵、刑、工諸領域,至於《最新經世文編》則使 用所謂的「新式學科分類」來歸類文章所屬領域。

之所以如此編纂,從編者的例言當中,我們可知寶善齋的同人們乃是刻 意為之,「本編門類皆取東西各科學分門之意,為近日最新特色之編法」147

147 寶善齋主人編,《最新經世文編》,〈例言〉。

, 以新式學科分類編纂成為自我標榜的重點。考慮到寶善齋書莊的背景,我們 不難理解編者的想法:做為販賣時務應舉用書的他們,在讀者轉趨「迎西學」

之後,也積極從事譯書的出版,譯書接觸多了,便可發現譯書內容既然來自 於西方,與其將之再依中國傳統分類拆分、收錄,不如直接使用西式的分類

法,文章的區分得以更清楚明白。但這樣的抉擇同時也呼應了當時的人們面 對的困境,那就是時代改變從而影響到經世之學內涵的改變,當經世的重點 與偏向隨之變化,經世之學的內涵已非既有分類所能涵括的範疇,既有框架 不敷使用,尋找新的分類架構乃是勢之必然。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當中有一句「不論鹽鐵不籌河」,直接點出「虛 學」的關心範疇是如何脫離社會現實,也間接點出清中葉的士人認定經世之 學的主要內涵。但鹽、鐵、河三項只是極為籠統的指稱,更具體的內容還是 要透過觀察時人著作以得知。以陸燿(1726-1785)為例,他在《切問齋文鈔》

當中分列學術、風俗、教家、服官、選舉、財賦、荒政、保甲、兵制、刑法、

時憲、河防這12個項目,至於包世臣(1775-1855)作於道光年間的《齊民四 術》則分作農政、刑政、禮政、兵政四大範疇。待1826年,魏源

(1794-1856)

受賀長齡所委託編纂《皇朝經世文編》,當中總共有原學、儒行、理財、養 民、禮論、大典、兵制、屯餉、保甲、刑論、律例、土木、河防等等65個項 目,而這65個項目分別又各自隸屬於學術、治體、吏政、戶政、兵政、禮政、

刑政、工政,總其成的同時,雙層架構也使得經世之學的內涵有了更明確也 更細緻的輪廓。《皇朝經世文編》既架構出一個能夠完整含納歷來經世之學 內涵之體系,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它在清代士人心中的重要性,也不難理解為

何在之後好長一段時間裡,續編本的體例幾乎不思更動,即使期間經歷了

1840年代的鴉片戰爭與1860年的英法聯軍,《皇朝經世文編》描繪出來的經 世之學架構延用了超過半世紀。

1880年代經世文編的內容有了明顯變動,雖然政府推行的自強運動早在 1860年代時就已經開始。先是1882年饒玉成《皇朝經世文新編》指出「洋務 為千古創局,前編略而不詳,近日有志經世之士,類皆於此力肆講求,茲編 于臣工之奏章,私家之著述,凡有涉海防、通商事宜皆為采入,冀為留心時 之一助。」148在內容上增加了與外相關的海防與通商等項目。盛康《皇朝經 世文續編》增加了聖學、建置、釐捐、開礦、貢舉、水師、團練、台防八個 子項目,達致71個子題。149

148 饒玉成編,《皇朝經世文新編》(江右饒氏雙峰書屋刊本,1882)。

接著1888年葛士濬《皇朝經世文續編》進一步增 加了疆域、洋務通論、邦交、軍政、教務、商務、固圉、培才八個項目,並 且增設洋務一綱,正式昭示了經世架構的鬆動。經世文編在內容與架構上都 出現劇烈變動的關鍵點則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甲午戰敗之後,人們檢討敗 戰的原因,加強了對西學的重視,對經世之學內涵的認定也有大幅度的變 化。為突顯出有清一代經世趨向的變化,茲以賀編本的八綱目為框架,將後

149 盛康本雖然出版於1897年,然而尚小明研究後指出,該經世文編的稿本在1880 年代已編就,只是拖到1897年才出版而已。詳參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

期經世文編的子類目依相關性與前期並列比較如下:

學術方面:原先包含的是「原學」、「廣論」、「師友」等內容,在1898年 之後有了重大的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格致」、「天文」、「算學」等內容。顯 示出時人對「學術」一詞的釋義產生改變,從原先意味的「治國之術」轉變 成「系統的專門學問」,也因此「學術」這一項目在經世文編中的重要性逐 漸降低。

治體方面:所謂「治體」乃是「治國綱領」之意。1898年之後,原有的 項目趨於消減,人才問題被保留下來,至於變法則成為新興重點。

吏政方面:在1898年之後,「吏胥」、「幕友」這些在中國傳統政治上最 具特色的現象,討論逐漸消失,「吏治」和「科舉/保舉」是少數的增加項 目。整體而言,這部份在經世議題中所佔的比重變小了。

戶政方面:1898年之後,與內政相關的「八旗生計」、「倉儲」、「荒政」

等等項目逐漸消失,至於攸關國家經濟相關的部份,如「釐捐」、「稅則」、「國 債」、「銀行」則出現了。此外也出現了產業分化的趨勢,例如「蠶桑」、「絲 茶」、「商務」被另外獨立出來,成為個別的項目。

禮政方面:關於禮制的討論逐漸消失,至於教育和外交相關的項目則被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強化。教育方面,在「學校」之外,分化出了諸如「報館」、「書院」、「女學」

等等項目,外交則增加了「交涉」、「聘使」、「約章」、「國際公法」等一系列 項目。值得注意的是,1902年的何良棟本將「議院」納進禮政的範疇。

兵政方面:兵政的變動在甲午戰前便出現了,表現在「保甲」、「山防」、

「苗防」等項目消失,而「水師/海軍」、「團練」等被增補上,顯見兵政重 心向海防偏移。此外,與現代軍事訓練相關的類目增加了,訊息的傳播也被 重視,「郵政」被加入成為新的項目。

刑政方面:刑政的變化一直不明顯,大致上維持著「刑論」、「律例」、「治 獄」三項,有時會改動成「盜匪」或是「教匪」,但那並非常態。1898年之 後出現「法律」以代之。

工政方面:原先的工政內容重視水利河工,從水利通論到各省水利,分 類甚細。不過1898年之後,工政的內容與「製造」、「鐵路」、「礦政」、「船政」、

「電報」、「鐵路」等等議題密切相關,本國水利河工問題則被簡化統合了。

其他:1888年葛士濬另闢洋務一綱,以收錄洋務相關的內容,不過1898 年之後明顯有了變化;是年陳良倚《三編》依舊延用「洋務」綱,但是內容 已不在是與外政務,而變成收錄外洋沿革、外洋彊域、外洋商務等一系列與 外國相關的知識。爾後的其他經世文編也紛紛收錄各種與外國相關的內容,

例如外國歷史、外國地理、西學知識,以及外國在當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發展等等。

上述分析僅簡略交代各領域的變動趨向,至於各版本經世文編之間具體 的項目變動,請參見附錄,此處則不加以細述。從上述分析可以再歸結出幾 個重點:首先,甲午戰爭的戰敗是近代中國士人經世關懷轉變的重要轉捩 點,在此之後,士人關注的議題有明顯的改變。其次,關於治國理論(學術、

治體)的內容大幅減少,至於治國的具體方法(治法)則逐漸變成經世文編 的主體。第三,傳統比較重視養民和維護社會秩序的政策,但這些議題的重 要性逐漸被內政改革、富國、強兵與外交給取代。最後,與中國社會無直接 關聯的西方資訊也開始被大量收錄到經世文編當中,被視作是經世之學一部 份。這些變化反映在架構上,1898年陳良倚《皇朝經世文三編》有九綱50目,

除了增加測算、格致、化學、交涉、聘使、約章等子項目之外,還刪除了儒 行、廣論、文學、師友、治法、用人等多種子項目。同年麥仲華《皇朝經世 文新編》更進一步捨棄長期以來延用的雙層架構,原有的七十多個子項目當 中僅保留了官制、農政、學校等少數,另外補上外史、算數、郵運等,構成 總計21個主題的一級類目架構。

麥氏的刪節十分重要,因為他直接突顯出甲午戰爭之後經世內涵的擴張 與位移──顯然,有一些議題已經永遠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則 有一些議題被另外加進來,成為人們無法忽視的一部份。隨後1902年甘韓

本、1903年于寶軒本基本上都是站在麥氏本的基礎上編就的,其他雖然不乏 延用舊有體例者(例如1902年的何良棟本),不乏自創體例者(例如1901年 邵之棠本,使用了「文教部、地輿部、內政部、外交部、理財部、經武部、

考工部、格致部」的分類),卻都不如麥氏的分類來得有權威,不像麥氏本 那樣對其他經世文編有影響。

表格 3 經世文編綱目表

經世文編 綱 目 總篇數

1862 賀長齡 8 65 2120 1882 饒玉成 8 65 621 1888 葛士濬 9 73 1370 1897 盛康 8 71 2003 1898 麥仲華 - 21 616 1898 陳良倚 9 50 574 1901 邵之棠 10 99 2769 1901 宜今室主人 - 26 845 1902 何良棟 9 129 675 1902 甘韓 - 21 570 1902 求是齋主人 - 31 377 1902 麥仲華 - 21 522 1903 寶善齋主人 10 69 785 1903 于寶軒 - 23 1079

資料來源:近代中國研究委員會編,《經世文編總目錄》,臺北:文海,1972。

無疑地,《最新經世文編》也是屬於自創體例的類型,在此之所以將它 獨立出來討論,是因為使用新式學科作為分類依據,在經世文編的編纂上是

「最新」,但在當時的許多討論中卻已漸成趨勢。1898年總理衙門擬定的〈籌 議京師大學堂章程〉與盛宣懷的南洋公學,開辦的學科已受到新式學科分類 的影響。1902年震旦學院章程開的科別依循西方學科的層遞關係,同年張百 熙〈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裡面分作「政治科(含政治學、法律學)、文學

「最新」,但在當時的許多討論中卻已漸成趨勢。1898年總理衙門擬定的〈籌 議京師大學堂章程〉與盛宣懷的南洋公學,開辦的學科已受到新式學科分類 的影響。1902年震旦學院章程開的科別依循西方學科的層遞關係,同年張百 熙〈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裡面分作「政治科(含政治學、法律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