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智慧的研究

藉由智慧的實證研究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瞭解及定義智慧的概念,

進而懂得如何測得智慧,評析智慧的程度與影響因素。

壹、研究「智慧」的方式

國外目前對於智慧及智慧評量的研究成果豐富,Marchand(2003) 將相關智慧的研究分為四類:人類著作分析;內隱理論;影響因素的 分析;自己定義的構念。Yang(2000)將相關智慧的研究分為三種:原 型研究(Prototypical);實驗研究(Laboratory);訪談分析 (Inter-view)。

研究者經文獻整理後歸納出八種研究方式:一、名人著作文獻探 討;二、提名法;三、有智慧的人的概念描述;四、情境模擬測驗;

五、自陳量表;六、訪談方式;七、影響智慧的表現因素;八、跨文 化的研究。

一、名人著作文獻探討

對於知名的歷史人物或哲學家,其展現極高智慧的作法,無 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記載的事跡或語錄或論述進 行分析研究,例如:孔子思想的論述論語,晏子使楚的故事,古 希臘先哲,索羅門智慧等。Clayton 和 Birren(1980)指出基督教 文化認為人的智慧來自上帝,Aristotle 將智慧分成探究事物本 質的「哲學性智慧」與追求人類生活的益處的「實用智慧」。

二、提名法

針對調查的人員提出認為具有智慧的人,再就這些有智慧的 人 的 行 為 表 現 , 特 徵 描 述 分 析 歸 納, Baltes、 Staudinger、

Maercker、Smith(1995)曾針對被提名為有智慧的人進行研究,他 們請 21 位德國最優秀的新聞記者提名心目中有智慧的人,再以解 決人生問題的過程,以放聲思考的方式(think aloud)進行實驗研 究,發現有智慧的人所得的智慧表現分數高於其他年長者。

三、有智慧的人的概念描述

請受試者就有智慧的人的特徵及概念的描述,再將這些相關 於智慧的語詞,進行因素分析歸類,得到相關於智慧的概念。

Clayton 和 Birren(1980)給 83 個成人 12 項相對智慧描述詞,接 著引導受試者針對這些描述詞間的相似性作評定,得到智慧的三 向度認知、反思、情感;Holliday 和 Chandler(1986)就要求一 百五十位成人描述智慧概念,研究結果是構成智慧五個因素:洞 察力、判斷和溝通技巧、一般能力、人際技巧、社會性的謙卑。

Sternberg(1985, 1990)比較一般人、藝術、哲學管理、物理的教 師在智能、創造力、智慧的差別,智慧是:1、優越的推理能力;

2、睿智;3、優越的學習的能力或與環境互動的能力;4、特別的 判斷力;5、迅速使用資訊;6、穎慧。

四、情境模擬測驗

研究者根據自己建立的理論架構,虛擬生活情境的問題,請 受試者針對問題予以解決,藉些解決問題能力來評定智慧表現高 低。Baltes 和 Staudinger(2000)就虛擬生活情境的問題來評定 智慧表現以發展柏林智慧研究範式,得到智慧的五項標準:1、豐 富生活的事實知識(Rich factual knowledge about life);2、

豐富生活的程序知識(Rich procedural knowledge about life) 3、終生的情境(Lifespan contextualism);4、相對價值和生活

優先(Relativism of values and life priorities);5、不確定 的管理和認知(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certainty)

五、自陳量表

研究者以研究發展的理論基礎,設計評量表,由受試者依個 人 的 觀 點 想 法 應 答 , 再 以 統 計 分 析 進 行 研 究 。 Kitchner 和 Brenner(1990) 應 用 「 反 思 判 斷 訪 談 」 (Reflective Judgment Interview, RJI)來評量個體智慧表現。分七個階段來診斷,達到 量表最後一階段最具智慧,結果發現受試者在早期或中期階段面 對複雜情況是無法反應出智慧來,青少年無法達到最高階,大部 分大學生無法展現四階以上。Wink 和 Helson(1997)藉由標準化的

「自我管理量表」(self-administered scale)評量受試者的智慧 表現。Ardelt(2003)編製「三向度智慧量表」(Three-Dimensional Wisdom Scale, 3D-WS)。研究結果顯示智慧應包含認知、情感、

反 思 三 層 面 。 Webster(2003)應 用 自 我 評 定 的 智 慧 量 表 (self-assessed wisdom scale, SAWA) 。 研究發現評量表現與自我統 整、一般的、性別有相關。

六、訪談方式

透過與受試者個別深度訪談的方式,進一步了解行為或決定 時所表現的智慧或對於智慧的概念。Valdez(1993, 1994)以結構 性的問題訪問了 15 個被同樣是拉丁裔(Hispanic)美國人的夥伴提 名為有智慧的人,研究結果發現拉丁裔的美國人的智慧概念較西 方人更強調生命中靈性(spiritual)的發展(而非認知),在生活的 觀點上較重視學習態度(而非經驗),在人際關係中的服務和關心 (而非忠告)。

Levitt(1999)訪問了印度喜馬拉雅山區的 13 位西藏喇嘛,研

究結果顯示佛教文化與其他文化的智慧概念不同,智慧除了能分 辨是非善惡之外,平等對待眾生,「空」的頓悟,達到無我的境 界。

七、影響智慧的表現因素

透過影響智慧的許多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其可能造成的 差異。如:性別差異(Orwoll and Achenbaum, 1993),文化背景 (Takahashi and Overton,2002),年齡的影響(Baltes et al., 1992),道德發展(Kohlberg and Lieberman, 1983)。

Denney, Dew, Kroupa(1995)對於智慧的內隱理論的研究顯示 有年紀的差異;大致上,男生與女生的智慧相似;男生較常被當 做最聰明的,女生有較高的人際智慧。

八、跨文化的研究

針對不同的文化及歷史背景,對於智慧的概念及智慧的發展 有不同的觀點,Yang(2000)即針對臺灣人的智慧概念進行研究,

基本上華人對於智慧與智能在語詞的概念上沒有多大的差異,而 臺灣地區的華人對智慧的概念有「博學有才幹」、「仁慈有愛 心」、「開明有深度」、「謙虛不囂張」;Thao Ngoc Le(2004) 對於東西文化差異,東方的智慧概念較超然,西方的智慧概念較 強調生活實用的能力。

貳、評量智慧之實證研究

智慧評量的研究可以歸納為兩種取向,一種是進行對智慧的概念 與意涵的探討,屬於智慧內隱理論的評量;一種是智慧的相關表現,

是根據學者所建立的智慧理論模式來測量智慧的表現程度。

一、智慧內隱理論的研究

(一)Clayton 和 Birren(1980)的研究,將成人分成三種年齡層的 樣本,給八十三個成人十二個相對智慧描述詞,接著引導受試 者針對這些描述詞間的相似性作評定。研究結果顯示,智慧的 概念包含認知、反思、情感三向度,智慧表現會隨著年齡的增 加而有比較大的差異。

(二)Holliday 和 Chandler(1986)的研究,要求一百五十位成人描 述智慧概念,希望能以原型(prototype)及核心概念的方式來 理解智慧。研究結果顯示,構成智慧五個因素:洞察力、判斷 和溝通技巧、一般能力、人際技巧、社會性的謙卑。

(三)Sternberg(1990)的研究,探討各行業專家對智慧表現的相關 概念看法。研究結果顯示,智慧的六向度的概念,推理能力、

睿智、從經驗中學習、判斷力、迅速運用訊息的能力、敏銳 的。

(四)Yang(2000)的研究,針對台灣地區進行華人文化中對智慧的概 念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華人智慧的概念包括四個向度,博學 有才幹、仁慈有愛心、開明有深度、謙虛不囂張。

二、基於智慧內隱或外顯理論所表現的相關智慧測驗

(一)Kitchner 和 Brenner(1990)的研究,應用「反思判斷訪談」

(Reflective Judgment Interview , RJI)來評量個體智慧表 現。研究結果顯示,反思判斷訪談與教育程度成正相關,與不 同年齡間呈現正相關。

(二)Baltes 和 Staudinger(2000)的研究,以虛擬生活情境的問

題,讓受試者以放聲思考的方式的解決問題,以評定智慧表 現。評分的五項標準為,「豐富生活的事實知識」;「豐富生 活的程序知識」;「終生的情境」;「 相對價值和生活優 先」;「不確定的管理和認知」。五項指標都能達到,表示智 慧表現越好。研究結果顯示,長者的智慧表現明顯高於年輕人 的表現。

(三)Wink 和 Helson(1997)的研究,藉由標準化的「自我管理量 表」(self-administered scale)評量受試者的智慧表現,此 量表結合認知和反思兩個層面。

(四)Webster(2003)的研究,是應用自我評定的智慧量表(self- assessed wisdom scale,SAWA),此量表包含五個成分,重要 的生活經驗,反思能力,情緒管理,廣納各方意見與經驗,幽 默,主要是評量智慧中屬於非認知的部份。研究結果顯示,智 慧與自我統整、一般的、性別有相關。

(五)Ardelt(2003)的研究,編製了包含認知、情感、反思的「三向 度智慧量表」(Three-Dimensional Wisdom Scale,3D-WS),進 行施測,並探討量表的信、效度。

(六)黃敏華、黃秀霜、曾雅瑛(2006)的研究,以智慧平衡理論為構 念編製國中小學生的智慧評量,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智慧表 現隨著年齡而提升;學生的智慧表現因性別而差異;智慧評量 的得分與國語及社會科的學業成績相關較高;智慧表現較低 者,在人際相處上也出現不利情形。

參、教師智慧表現之研究

由以上介紹文獻的相關研究,國外對於智慧的研究已有一段時日,而

國內相關智慧的研究卻不多見,在研究中常被採用的智量測量方式為模擬 情境的作答,即給予受試者生活情境的困難問題,進而測量受試者面對此 一情境所表現的智慧,即面對日常生活中問題的解決能力。

而本研究採用這一類的方式,在面對抉擇人生發展方向、排除萬難做 自己認為對且該做的事、解決在工作上遇到的難題、成就人生定位或生活 狀態的時候,當個人內在、外在、人際間的衝突問題,提出可解決問題的 策略與思維,來評定智慧的表現情形,以作為發展本量表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