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有意義的生活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討論有意義的生活、自尊與幸福感相關之理論與研究,本 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有意義的生活探究;第二節為自尊的探究;第 三節為幸福感的探究;第四節為有意義的生活、自尊與幸福感之間的相 關研究。

第一節 有意義的生活之探究

壹、 有意義生活之定義及內涵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衝擊與文化的融合,人的價值觀也跟著被 改變,以我國論之,過去傳統觀念認為結婚生子、養家活口、有穩定的 根基就是生命中所追求的最大意義感。而現代的觀念有了不同的轉變,

現代人不再把上述傳統觀念奉為圭臬,更多了一些自由的追尋與意義感 的探索,發展自己的休閒興趣、保持身體健康、擁有滿意的關係及生活 品質,在多元思維下,現代人對有意義的生活一詞,是必須融合一切觀 念所組成的生活目標。

過往存在人文主義強調意義對人的重要性,例如Fromm 認為人應該 以生活創造力來使自己的生命富有意義,並運用理智與愛的力量來為自 己做最完全的發揮。而人本主義學家Maslow,根據其需求層次論,認為 必須先滿足基本生存需求,才會有上層的需求,而一個能自我成長的人,

能應用其創造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並同時將自己帶進高峰的體驗中,並 且透過自我實現來體驗人生的意義(葉光輝譯,2005)。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Frankl 認為生活的意義是反應出現時生活的情形,

尋求自己的使命與任務,在此過程中,經歷選擇與責任,體會意義所在 為何。他認為生命可由創造價值(creative values)、經驗價值(experiential values)及態度價值(attitudinal values)三個途徑發現意義。Yalom 則認為人 們必須藉由投入生活,才能充分獲得意義的感受,因為人們出生即伴隨

10

存在焦慮,因此個體必須學會選擇,並體會在孤獨覺察自我,在自由中 找尋生活意義(易之新譯,2003)。Rolly May(1953)指出生命意義是以個 體為中心而創造出自我的最高價值,並且能體認自己的意向,並感受自 己有自由意志去做抉擇與愛的力量。重視人的主觀體驗、價值觀及自由 選擇,人若是喪失自由選擇的能力,將導致人生價值觀和意義的失落,

並產生焦慮及愧疚感。從上述觀點來看,存在主義認為決定生活的意義 並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是我們選擇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本身。

二次世界大戰後,心理學重心多半關注於在治療上,反而忽略心理 學具有使人生活更充實、更有生產力的使命,因此,最近十幾年來,心 理學出現重視正向心理學的潮流。首先由 Seligman 擔任美國心理學會會 長時主張積極推動正向心理學,籲請心理學界致力推動焦點轉向─從以 往著重於研究與消除人類的負向行為,轉而嘗試研究與促進人類的正向 行為。他提出了正向心理學的四個重要概念,分別為習得樂觀(learned optimism)、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正向特質(positive traits)和正向組 織(positive institute),而 Seligman(2002)標榜的生活目標,可歸納出三種 生活,分別是愉悅的生活(pleasant life)、美好\投入的生活(good / engaged life)和有意義的生活(meaningful life),並將有意義的生活定義為:當我們 投身於比自身更大的組織,並充分運用長處與美德時,便稱為有意義的 生活。

從上述不同學者對於生活意義的觀點來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將意 義的追尋視為一種需求的滿足,而在產生此需求前,必須先滿足其他基 本需求,才有機會創造個人的意義感與高峰經驗的追尋。然而存在心理 學,特別強調生存、焦慮、責任與選擇,即使環境刻苦,唯有自己才是 意義感來源的主體。相較之下正向心理學是以追求美好事物為宗旨,發 揮個人的長處與美德才是有意義的。由此可知隨著時代的改變,心理學 關注的角度不同,個體對生活意義之定義和看法也隨之改變。

11

Frankl 認為追求生命意義與目標是人的本能,生命之本體在於發揮自 己最大的能力,盡自己的本分,生命的意義建立在三種價值之下,包括:

12

會引起內在衝突而造成焦慮,即存在焦慮(ontological anxiety)或存在恐懼 (existential dread),這迫使個體產生無意義感,因此人必須在生命成長過 程中學會選擇,並在孤獨中覺察自我,進而在自由中找出生活意義的所 的孤獨─人與世界的分離。孤獨分為三種型態:(1)人際孤獨(interpersonal isolation):指一般經驗到的寂寞,也就是與他人分離。(2)心理孤獨 (intrapersonal isolation):指人把自己分割成許多部份的過程。(3)存在孤獨 (existential isolational):指自己和其他生命間無法跨越的界線(曾瀞慧,

2014)。

4.無意義:意義的存在可以淡化我們在面對缺乏結構的人生與世界時 所產生的焦慮,意義感可產生價值觀,價值觀能強化意義感,兩者有著 因果關係。生命意義有宇宙生命意義(cosmic meaning)和世俗生命意義 (terrestrial meaning)兩個層次。宇宙意義是指有某種外在、超越人類的意

13

義層次,是指某種神奇或靈性的宇宙安排,也就是人間無法解釋的事物;

世俗生命意義包括了目的:擁有意義感的人會認為生命是具有某種待實 現的目的或功能,是自己特有的首要目標或許多目標(易之新譯,2003)。

(三)Rolly May 對生命意義之觀點

生命意義是以個體為中心創造出最高的自我價值,並且能清楚自己 的意向,能夠感受自己具有自由意志去做抉擇,May 重視人的主觀體驗、

價值觀及自由選擇,人若是喪失自由選擇的能力,將導致人生價值觀和 意義的失落,並產生焦慮及愧疚感,也就是說,生命意義是實現通過焦 慮而意識到的自我核心與肯定。Rolly May 的心理治療指出存在的七大特 徵為:自我核心、自我肯定、參與、覺知、自我意識、焦慮、關懷,分 述如下:

1.自我核心:個體具有獨特性,保持自我處於存在的核心,且與他人 有所區別。自我核心建立於接受自我的獨特性上,需要由個體正視與肯 定。

2.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指人有勇氣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 價值,亦稱為成為自我的勇氣。

3.參與:個體並非獨立存在世界上,因此須不斷與人來往,建立和保 持必要的關係,也就是說,人必須要適當的參與,才能產生意義感。

4.覺知:覺知是個體對「自我核心」的主觀認識,當人擁有覺知,代 表著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也才能發揮所長,往自己可能的發展方向邁 進。

5.自我意識:人對於自我領悟的一種特殊能力,透過「我即是自我意 識」的經驗,自我才能領悟到它擁有這世界的存在,自我意識使人超越 自我,且能透過語言和他人溝通。

6.焦慮:焦慮指人的存在面臨威脅時所產生的痛苦情緒經驗,自我意 識一方面使人成為自由思維的個體,另一方面又迫使人去面對自我核心

14

及有限的生命,因此引發人存在的難題─焦慮,焦慮在生活中不可避免,

它是人基本存在的重要成分,也是展示自我的重要面向。

7.關懷:關懷是個體理解自己存在並為此負責的一種能力。一個人若 是關心自己的存在就會發展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反之,則存在的價值便 會因此崩潰。

二、正向心理學理論

(一)Seligman 對有意義的生活之觀點

Seligman(2002)將正向心理學歸納為四個重要概念,分別為習得樂觀 (learned optimism)、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正向特質(positive traits) 和正向組織(positive institute),同時亦將生活的目標分為下列三個層次:

1.愉悅的生活(pleasant life):將當下的正向情緒分為兩種不同層次:

愉悅和滿足感,是快樂的兩條不同途徑,愉悅的感受是暫時的,是情緒 感受,是一種淺層、暫時性的快樂,可以靠去除習慣、鑑賞和淨心來增 強,一個人可以用追求過去、現在、未來的正向情緒來獲得愉悅生活(洪 蘭譯,2003)。

2.美好/投入的生活(good/engaged life):滿足感是比較永恆的,人們 活在世上擁有許多任務與使命,如果能運用自身的長處和美德來完成這 些任務,將會獲得大量的滿足感,進而達成滿足與美好的生活,因此,

建立個人美德並透過長處的發揮將是達成美好的生活的必要條件(洪蘭 譯,2003)。

3.有意義的生活(meaningful life):有意義的生活奠基於愉悅的生活和 美好的生活之上,必須先達到上述兩種生活層次,才能更進一步有超越 性的進展,欲達到有意義的生活層次,必須把個人長處應用到比自身更 大的目標,以獲得發自內心持久性的意義感,能達到這三種層次,才算 活出完整的生命(洪蘭譯,2003)。

15

Seligman 以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有意義的生活,認為投入的生活 和有意義的生活有很大的關連性,因為個體在生活投入的過程中,如果 沒有充足的理由或是個人意義,投入行為將難以維持。

綜上所述可知,存在主義的發展觀點,著重以疾病或修補缺損的模 式去看待人類的功能,強調孤獨、死亡、自由、責任,而正向心理學則 有別於以往的治療取向,強調意義感是建立在追尋個人目標以及發揮自 我長處上,是一種自我肯定與自我意義追尋的過程。由於現代大學生普 遍資源充足,在不匱乏的環境下,存在主義觀點之意義感較難貼近大學 生之生活經驗,因此研究者欲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探究大學生有意義的 生活。

參、 有意義生活之測量

目前測量有意義生活之量表依據不同理論發展出許多測量工具,以 下針對量表之內涵做整理及說明。

一、生活目的量表

生活目的量表(purpose in life test)是由 Crumbaugh 和 Maholock 於 1964 年根據 Frankl 之意義治療學理論所編製而成,用來測量生活有無目 的與意義的程度,量表為 20 題的自陳式測驗工具(Morgan & Farsides, 2009)。國內則由何英奇(1987)翻譯,量表的內涵為「求意義的意志」、

「存在盈實」、「生命的目的」、「生命控制」、「苦難接納」及「死亡接納」, 測量大學生之生活意義。

二、生命目的分量表

二、生命目的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