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尊的探究

壹、 自尊之定義及內涵

美國心理學之父William James 於 1890 年提出自尊概念,認為自尊 是個體對自我的感受,透過理想我與現實我的相互比較而來(Farnham, Greenwald, & Banaji, 1999)。James 認為自我是個體能夠稱謂自己的所有 部分之總和,其包含物質(生理)、社會、精神等三個層面。此外,自我兼 具主客兩體的特性,亦即同時是一個「認知的主體」(self as knower)及「被 認知的客體」(object of knowledge)。前者稱之為「主格我」(I),自我被視 之為一運作的過程(self-as-process),是一個行動者,包含許多動作,如思 考、記憶、感覺、表現等;後者稱之為「受格我」(me),自我被視之為客 體(self-as-object),為被觀看、被評斷的對象(引自林杏足,2003)。

Rosenberg(1965)認為自尊是一種自我驗證(self-evident)的意義,因為 自尊是對自我的態度,個體對自我特質的評價經整合後形成一個整體性 的評價。Ziller(1969)以自我─社會建構(self-social construct)的觀點來看自 尊,認為自尊的作用在於使個體處理與自我有關壓力時,能夠維持自我 系統的正常運作。Coopersmith(1981)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己行為經常性維 持的評價,也是對自己的價值判斷,他認為自尊是一種性格特徵而非暫 時性態度。Podesta(2001)認為自尊是個人對自我的感覺與看法,由三個向 度組成,包含1.自我價值感:對自我的觀感;2.自我悅納:相信自己、具 有自信的程度;3.自我滿意度:對自我的喜愛程度。而 Guindon(2002)認 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的看法或評價,包含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情感性 評斷,經由能力覺察、成就感獲得及外在世界的回饋,漸漸培養與維持。

由於各家學者對自尊的定義多元,因此 Wells 與 Marwell 利用評量 (evaluation)(強調認知)與情感(affect)(強調感受)兩個向度組成的四個 面向來整合討論各學者提出的定義(Mruk, 2006),四個面向如下:

一、將自尊視為態度(高評量/高情感)

22

將自尊概念視為對自我價值持肯定或否定的態度,當個體知覺自己 的特質後,對這些特質做出情感與行為上的反應,例如Rosenberg 認為自 尊是對自我的積極或消極態度,自尊是人們對自己所持有的整體感受。

二、將自尊視為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異程度(高評量/低情感)

例如Pope、McHale 與 Craighead(1988)認為自尊是相互參照而成,理 想我與知覺我一致時,會形成高自尊,反之兩者差距越大,自尊越低。

三、將自尊視為心理反應(低評量/高情感)

在此觀點下,自尊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反應,而不單只是態度,這 些反應通常以感覺為基礎或情感性質的敘述,例如:正向或負向、接受 或拒絕。

四、將自尊視為人格功能(低評量/低情感)

自尊為自我系統的一部分,與個體的動機、自我調節有關。例如Ziller、

Hagey、Smith 與 Long 將自尊定義為自我系統的一部分;個體在緊張狀態 之下會調節環境中刺激,讓自我系統得以維持平衡。

除了以評量與情感兩向度將自尊分類外,國內學者林杏足(2003)

基於自尊構念中對於整體/特定的評價歷程、單向度/多向度內涵的不 同觀點,將自尊的建構區分為四項不同類型,其分類如表2-2-1 所示,並 分別描述各類之內涵:

23

如Rosenberg(1965)是自尊 為一個整體自我價值感。

單向度多因素

如 Coopersmith 自尊量表 (1981),依生活領域分別有

如Harter(1983)認為自尊為 整體自尊、內涵、生活經 驗之階層建構。

資料來源: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制報告」。測驗學刊,50(2),

223-256。

一、單向度單因素類型

持此觀點之學者認為自尊是整體的建構過程,是透過對個體整體而 非特定行為和經驗的自我評價而形成之,亦及個體透過整合不同情境裡 對自己所產生的綜合印象與評價,形成整體自我概念及情感,並且具有 跨時間呈現持久與穩定的狀態(吳元蓉,2006),例如 Rosenberg(1965) 將自尊視為人們關注自己整體表現的觀點,並未涉及該領域特定面向的 具體特質與表現,亦即視自尊是人們對於自己所持有的整體感受以及個 人整體的自我價值感。

二、單向度多因素類型

此觀點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的評價與感受,自尊會根據個體所在 情境及經驗的差異而有所不同,Coopersmith(1981)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己

24

所做的一種經常性與持久性的整體評價,依照生活領域不同存在著不同 向度的自尊。Pope、McHale 和 Craighead(1998)則認為自尊會隨著情境不 同,個體對自我評價與認知也會有所不同。他們主張自尊可由五個生活 因素來解釋,分別為家庭自尊、社會自尊、學業自尊、身體意象自尊和 整體性自尊,隨著各體在不同向度對自我的評價,而建構出自身的自尊。

三、多向度單因素類型

此類型的學者認為自尊本身包含不同向度,但不會隨著不同情境而 改變。Trafarodi 和 Swann(1995)認為自尊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分別為自 我喜愛(self-liking)和自我能力感(self-competence),前者立基於社會的讚 許與否,為社會對自己的認同感,屬於外在自尊;後者為自覺自己是有 能力的,屬於內在自尊。Branden(1990)和 Mruk(1999)則將自尊分為能力 感和自我價值感,能力感是個人能夠感覺到自己所具備的能力;價值感 或控制感(power or control)、道德價值(moral value)及接納(acceptance),此 四個自尊向度則依個人的生活與經驗再做劃分(引自林杏足,2003)。多

25

只用整體且單一的概念描述自尊,發展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自尊構念,

補充單向度單因素類型的限制。然而,這些因素與類型也是建構在不同 社會與文化水平下的產物,也就是說並非適用於每個地區。另一方面,

以研究的質量來說,以單向度單因素研究自尊仍佔大宗,且歷久不衰,

許多近期研究仍以此概念為基礎。儘管部分心理學研究對自尊各面向不 同內涵、機制做更細部的探索,而本研究關注的是大學生對自我價值感 的整體感受和有意義的生活、幸福感的關聯,故選擇單向度、整體自尊 之建構來定義並測量自尊。

貳、 自尊之理論

James 認為自尊取決於個人潛力與實際成就間的比例,若以抱負為分 母,以成就為分子,計算公式為:自尊=成就/抱負(引自孫允寬譯),

也就是說成就越高,抱負越低,則自尊感越高,這樣的概念受到其他學 者質疑,如果自尊真如 James 所定義如此單一,我們可以藉由增加成就 或降低抱負來提升自尊感,毋需考量其他因素,實在難以讓人信服,而 林杏足(1997)研究發現,低自尊的個案對自己不抱任何期待,卻也不 見自尊因此而提升,由上可知自尊公式忽略了其他會影響自尊的內涵,

因此後來學著們提出不同理論來解釋自尊。以下從社會學習論、符號互 動論、需求層次論之觀點分別論述:

一、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為個體對自我評價的標準是個體 從觀察社會情境中楷模人物所訂定的標準而來,當認定這些標準後,個 體會依照該標準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獎勵或懲罰(張春興,2008)。Susan Harter 以關係的自我價值(relational self-worth)稱之,青少年階段開始覺察 在不同關係背景中(例如和父母、老師、同儕),自己的自我價值不同,

關係自我價值的所有範圍都會促成一個人的整體自尊,不過某些範疇可 能對某個青少年比另一個來得重要,因此可以了解,我們的自尊不只根

26

據別人如何評價我們,也根據我們如何評價自己,就如同Cooley 以鏡中 自我論(the looking-glass of self)來解釋自我的定義,亦即自我的發展是一 個過程,個體藉由鏡中他人的看法來認識自己,並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評 價,從評價中歸納出自己的形象或態度(引自陳怡憓,2008)。

二、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symbolic-interaction theory)觀點是由 Mead 於 1934 年提 出,將自我視為社會互動的產物,個體透過他人行為而體驗到自己,藉 由社會互動產生自我意識、與他人的互動辨別出自己和別人的差異,從 中了解自我角色與價值,並進一步形成自尊概念(沈如瑩,2003)。

三、需求層次論

Maslow 在 1970 出版的《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提出的需求層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將人類需求分為七個層次,Maslow 認為,個體需求層 次有高低順序之別,當低一層需求被滿足後,高一層需求才會產生,而 自尊需求為第四層需求,與其他三層需求稱為基本需求(張春興,2009),

如圖2-2-1 所示。由此可知自尊需求的發展必須在其他三者需求被滿足的 條件下,自尊需求才會產生,同時也突顯自尊需求的重要性,關係到個 體成長需求的發展,進而達到自我實現。

27

圖 2-2-1 需求層次論圖示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頁 328)。臺北市:東華。

綜合上述自尊理論,學者對自尊概念有不同看法,早期將自尊歸納 為自己的成就與抱負間差距,此概念太過單一,並未考量到其他影響因 素,亦遭到後續研究者質疑。然而有部分心理學家著重社會互動所形成 的自我概念,如:重要他人、環境對自尊的影響,個體可透過調整自我 期待與標準或努力達成期待來提升自尊,也認為由他人的評價來形塑對 自己正向的價值感以提升自尊,補充了過去理論的不足,將自尊的內涵

自我 實現 需求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自尊需求

隸屬與愛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成長需求 基本需求

28

向外擴張。符號互動論則增加了社會互動的概念,也特別強調人與環境 的關聯性。除此之外,需求層次論解釋了自尊需求的發展性,認為自尊 的發展是有前提的,需要先滿足基本需求,這也能解釋飢寒交迫的個體,

是無法發展自尊的。

參、 自尊之測量

測量自尊之量表依據不同理論發展出許多測驗工具,以下針對量表 內涵做整理及說明:

一、自尊量表

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是 Rosenberg 於 1965 年發展而 成,將自尊概念視為單一向度,全量表共計 10 題,旨在測量整體自尊,

具備良好的信效度,廣受各國研究者採用,國內由林瑞欽(1990)蔡芬 芳(1997)、楊中芳(1997)、林鳳如(2004)及梁成安、王培梅(2008)

授權翻譯,而鄭伊真(2011)根據上述翻譯版進行修訂。

授權翻譯,而鄭伊真(2011)根據上述翻譯版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