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 對大學生的建議

一、注重多面向生活意義的發展,培養整體自尊以提升幸福感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與自尊能直接影響幸福感,且 有意義的生活能透過自尊間接影響幸福感,由此可知,欲提升幸福感,

兩者並重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若以大學生目前有意義的生活現狀來說,

仍著重於智慧與知識的追求,也就是智育發展,然而研究結果發現,在 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當中,知識的追求與幸福感的關聯程度最低,因此,

研究者認為,要提升幸福感,不該只侷限在學業的追求,其餘像是發揮 自我才能、在不同社群的歸屬、實踐理想的生活型態…等,都是可以積 極培養的,倘若能夠全面性發展,將能增進幸福感。

貳、 對諮商實務工作的建議

一、協助大一新生適應大學環境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有意義的生活程度上具有顯著差 異,大四學生高於大一新生。推論其原因為成熟度及環境適應兩大因素,

學校宜針對新生舉辦一系列相關的適應活動,協助大學生融入新環境,

也透過年級間的交流,讓大學生對於不同年級的發展有更近一步的認識,

當學生有足夠的準備度,將能在生活上獲得更多的意義感,將能夠進一 步提升自尊與幸福感。

二、協助大三學生生涯定向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有意義的生活程度上具有顯著差 異,大四學生高於大三學生。推論其原因為生涯定向的程度,雖然大三 距離生涯轉換仍有一段時間,但此時期的學生,已經開始思考未來生涯 方向,到大四時已經大致上決定生涯方向,因此,大三將是決定未來生 涯方向的轉換階段,建議學校輔導端可以在大三時期積極介入輔導,運

86

用課程、活動、工作坊的形式讓大三學生提早準備,當未定向轉為定向,

學生的焦慮會跟著下降,也因此可以花費更多心力在追尋意義感,將有 助於自尊與幸福感的提升。

參、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主要以性別、年級做背景變項的討論,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將 科系、區域納入背景變項,以作為相關學校之參考依據。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為中上程度,在追求智慧與 知識、發揮工作長處及體現良善生活的程度皆不同。但是,生活意義對 大學生造成什麼影響?大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其生活意義?這方面無 法從本研究瞭解,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透過質性研究方法,對 大學生生活意義進一步探究,或可對大學生族群有更多助益。

87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王藝容(2011)。大學生的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玲慧(2013)。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元蓉(2006)。大學生憂鬱、人際親密與自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秀碧、賀孝銘、羅崇誠(2003)。大學生生命意義觀量表之編製研究。

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力培育之模式探討,子計畫二。

教育部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九十一年度計畫執行報告(編號:

H141)。臺北市:教育部。

吳和堂(2014)。教師生命意義感量表之發展。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9,

91-122。

吳秋芬(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立遺囑態度之 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淑惠、吳明隆(2014)。高雄市國小特教教師正向心理、生命意義感與 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美和學報,33(1),195-216。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佳佩(2012)。幼兒園教師的生命態度與工作價值觀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政賢(譯)(2011)。正向心理學(原作者:S. R. Baumgardner, & M.

K. Crothers)。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

李美蘭(2006)。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88 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易之新(譯)(2003)。存在心理治療(原作者:I. D. Yalom)。臺北市:

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0)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志哲(2014)。感恩、社會支持及幸福感之研究:中介效果模式之驗證。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453-482。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 (2),223-256。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瑞欽(2004)。修訂羅氏自重感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中正大學學報,

1(1),29-45。

林鳳如(2004)。由自我落差、自尊程度、自尊不穩定性探討青少年憂鬱

89

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原作者:M. Argyle)。臺北 市,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1987)

洪文婷(2009)。大學生知覺父母期望、完美主義傾向與生涯定向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洪福源、邱素玲(2014)。大學生傷害他人情感事件、受傷害性情感事件 與自尊、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6(2),1-19。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M. E. P. Seligman)。臺北市: 念之關係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2(2),1-25。

梁成安、王培梅(2008)中文版 Rosenberg 自尊感量表的信孝度研究。教 育曙光,56(1),62-69。

90

許嘉甫(2010)。大專院校學生生活型態對幸福感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 研究,5(3),135-151。

郭蘊忻(2007)。父母教養、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與自尊對青少年壓力因 應方式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怡憓(2008)。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自尊與愛情滿意度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律盛(2011)。大學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形態與幸福感之研 究。Journal of Data Analysis,6(1),1-20。

陳郁茜(2009)。不同國高中班級組織型態、人格特質、壓力因應方式與 學,8(1),115-137。

傅偉勳(2004)。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新北市:正中書局。

彭仁郁(譯)(2010)。愛與意志(原作者:R. May)。臺北市:立緒文化。

(原著出版年:1969)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 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貝露(1999)。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導向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童驛媗(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91

黃長發(2006)。大學生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 研究,1(1),25-41。

黃暐純(2012)。台灣南部地區高職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生命意義 感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聖夫(2012)。以正向心理學觀點進行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瓈箴(2012)。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自尊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韞臻、林淑惠(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 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臺中教育 大學學報 26(1),99-122。

楊中芳(總校訂) (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驗總覽(上)(原作者:R-obinson, J. P., Shaver, P. R., & Wrightsman, L. S.主編)臺北市,

遠流。(原作者出版年:1991)。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蘭萍(2013)。越玩越幸福~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幸福感和自尊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葉光輝(譯)(2005)。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原作者:L. A. Pervin, D. Cervone, & O. P. John)。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 005)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蒙光俊(2009)。大學生完美主義、社會興趣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劉樹斐(1999)。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未出版

92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芬芳(1997)。自尊對自利歸因的影響:自我概念內容結構的交互作用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鄭伊真(2011)。Rosenberg 自尊量表中文版的修訂分析(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報,42(4),677-699。

駱芳美(1989)。我國大專學生自我尊重量表之修訂與年級、領導經驗、

性別對自我尊重之影響之調查研究。實踐學報,20,199-238。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 因素與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雲科大體育,12,99-110。

謝曼盈(2002)。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

93

貳、 英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edge.

Baron & Kenny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 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51(6), 1173-1182.

Bauer, J. J., & McAdams, D. P. (2004). Growth goals, maturity, and w ell-be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 114–127.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Aaker, J. L., & Garbinsky, E. N. (201 3). Som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a happy life and a meaningful lif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6), 505-516.

Bednar, R. L., Wells, M. G., & Peterson, S. R. (1989). Self-esteem : Paradoxes and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W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randen, N. (1990). What is self-esteem?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CG022939)

Brunstein, J.C., Schultheiss, O.C., & Grassmann, R. (1998). Personal goal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tive dis-pos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5(2), 494-5 08.

Campbell, A.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 117-124.

Cha, K. H. (2003).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2-63(1-3), 455-477.

Coopersmith, S. (1981). Manual of the Coopersmith Self-Esteem Invent-ory. Palo Alto,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Crumbaugh, J., & Maholock. L. (1964).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

94

entialism: 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 200-207. doi:

10.1002/1097-4679(196404)20:2<200::AID-JCLP2270200203>3.0.C O;2-U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 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oi: 10.1037/0033-2909.95.3.542

Diener, E., & Eid, M. (2004).Global judgm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ituational variabi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45-278.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y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y Bulletin, 125 (2), 276-302. doi:10.1037/0033-2909.125.2.276

Duckworth, A. L., Steen, T. A., & Seligman, M. E. P.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1), 629-651.

Farnham, S. D., Greenwald, A. G., & Banaji, M. R. (1999). Implicit self-esteem. In D. Abrams & M. A. Hogg (Eds.),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Fox, K, R. (2000). Self-esteem, self 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ternatio

Fox, K, R. (2000). Self-esteem, self 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tern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