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網路交友者其自我揭露對愛情態度之預測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五節 有網路交友者其自我揭露對愛情態度之預測分析

本節主要只針對有網路交友者(n=369)來進行分析,並深入探討有網 路交友者在日常生活中與網路中的自我揭露情形是否會影響其愛情態度

(一) 犧牲奉獻

由表 4-5-1 中可知,在模式一中放入個人背景變項,結果顯示性別(p

<.001)具有顯著預測力,表示女生相較於男生而言,在犧牲奉獻的愛情 態度上是負向的。年級(p<.001)也具有顯著預測力,表示大二相較於大 四以上,在犧牲奉獻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整個模式的解釋力為.155

,表示該模式解釋力並不高。模式二中投入日常及網路自我揭露後,整 體解釋力略微上升至.158,在上述二個變項中依然達到顯著,且顯著性 不變。由此可知性別、年級在此構面是具有預測力的,且不會受到自我 揭露的影響。

表 4-5-1 有網路交友者個人背景因素、自我揭露對犧牲奉獻之預測分析

表 4-5-2 有網路交友者個人背景因素、自我揭露對執著佔有之預測分析

表 4-5-3 有網路交友者個人背景因素、自我揭露對悲觀保留之預測分析

表 4-5-4 有網路交友者個人背景因素、自我揭露對真情投入之預測分析 (p<.05)與網路自我揭露(p<.05)上也均達到顯著,表示日常自我揭露高 者相較於自我揭露低者,在游移手段的愛情態度上是負向的﹔而網路自 我揭露高者相較於自我揭露低者,在游移手段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

由此可知年級、日常與網路自我揭露在此構面是具有預測力的。

表 4-5-5 有網路交友者個人背景因素、自我揭露對游移手段之預測分析

構面是具有預測力的。

露外,性別在此構面也是具有預測力的。

可知戀愛持續長度、日常自我揭露在此構面是具有預測力的。

前正在戀愛者比目前無戀愛者,在「肉體感官」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

戀愛持續長度上,短暫戀愛者比無戀愛經驗者,在「真情投入」、「肉 體感官」、「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持久戀愛者比無戀愛 經驗者,在「肉體感官」、「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在日 常自我揭露部份,日常自我揭露高者比日常自我揭露低者,在「執著佔 有」及「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日常自我揭露高者比日常 自我揭露低者,則在「悲觀保留」及「游移手段」的愛情態度上是負向 的﹔網路自我揭露部份,網路自我揭露高者比網路自我揭露低者,在「游 移手段」及「婚姻目的」的愛情態度上是正向的。

由上述結果可知,性別可預測大學生「犧牲奉獻」、「悲觀保留」、

「真情投入」、「肉體感官」、「婚姻目的」的愛情態度﹔年級可預測 大學生「犧牲奉獻」、「執著佔有」及「游移手段」的愛情態度﹔目前 戀愛狀態可預測大學生「悲觀保留」及「肉體感官」的愛情態度﹔戀愛 持續長度可預測大學生「真情投入」、「肉體感官」及「浪漫表達」的 愛情態度﹔日常自我揭露高低可預測大學生「執著佔有」、「悲觀保留」、

「游移手段」及「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網路自我揭露高低可預測大 學生「游移手段」及「婚姻目的」的愛情態度。

綜合總結本研究所分析出來的結果,本研究的研究假設與檢定結果 如表 4-5-10 所示。除年級對自我揭露無顯著差異,以及有無網路交友對 自我揭露、愛情態度無顯著差異外,其他的假設在本研究中均得到證實。

表 4-5-10 研究假設與檢定結果

研究假設 檢定結果

假設一:個人背景因素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1-1 性別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1-2 年級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1-3 目前戀愛狀態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1-4 戀愛次數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1-5 戀愛持續長度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1-6 父母婚姻狀況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個人背景因素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2-1 性別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2-2 年級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2-3 目前戀愛狀態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2-4 戀愛次數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2-5 戀愛持續長度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2-6 父母婚姻狀況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有無網路交友與自我揭露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有無網路交友與愛情態度有顯著差異。

假設五: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有顯著相關。

假設六:個人背景因素、網路交友及自我揭露,對愛 情態度具有顯著預測力。

成立 不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成立 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