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妳有沒有勇氣跟一個見面不到廿四小時的男人步上紅毯?在過去,

人們為了傳宗接代,才有可能在沒有任何情感的因素下迅速結婚;然而,

隨著網路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及男女對於情感的看法,常隨著網 路的興起而產生了不同的變化。例如在網路上小有名氣,且出過好幾本 日本美食旅遊書的美女作家阿潼,透過網路中彼此相互留言的「微型網 誌」而與丈夫結識,且兩人從第一次見面到點頭答應求婚,只花了一天 的時間,一個月後兩人便公證結婚(蔡惠萍,2008)。由此可知,網路在 人們對於愛情的看法上,確實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背景 與動機如下﹕

一、網路使用現況

自網路問世以來,由於網路的快速方便,以及上網成本的持續降低,

使得近幾年網路使用者大幅成長。根據資策會估算2008年9月底止,我國 經常上網人口達1,025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45%。在1996年 的上網人口數僅有60萬人,到2001年間大幅成長至782萬人,而在2001年 之後的成長幅度雖然不多,但上網人數仍持續的成長(資策會,2008)。

由此可以看出上網的普遍性,網路著實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 需之一。

另外,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年1月份的統計,其針對 2008年7-12月台灣地區10歲以上民眾,採分層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來執行 問卷調查,共完成有效樣本數1,800份。研究發現在10歲以上人口各年齡 層上網率中,以15-19歲的年齡層內有90.4%的人上網,其上網率為最高,

其次為20-24歲的年齡層,有88.8%的人上網;在各職業身分上網率上,則 以學生上網的頻率為最高,在全體學生中佔86.8%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

,2009)。

而在張老師月刊與蕃薯藤 Yam.com 旗下之女性網 HerCafe 所進行的

「2000 網路愛情調查」中發現,有三成的網友想在網路上遇見愛情(蕃 薯藤女性網,2000)。由此可見網路已成為現代人追尋愛情的另一種途徑。

由上述資料看來,我們可以知道上網是越來越普及的一種趨勢,其 中以15-19歲及20-24歲的上網頻率佔最高;職業身分上以學生為最主要的 族群,其年齡階段正好是青少年所處高中職與大學生涯發展的時期。隨 著網路時代的來臨,人們尋求伴侶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增加人們更多 的選擇機會,於是透過網路交友對人們愛情態度的影響尌值得我們去重 視。

二、愛情與大學生

在心理學領域中,愛情是個有趣但少深入探究的議題,主要原因是 愛情摻雜著複雜而主觀的個人經驗,很難以科學計量的方式來研究(卓紋 君,1998)。直到 1970 年 Rubin 帶頭開始正視愛情的實徵研究,才有較多 的社會心理學家對愛情做科學性的研究(Rubin,1970)。

在整理愛情相關的研究後發現,國外研究的數量不僅繁多,研究的 議題更是五花八門,包括愛與性、自尊、人格特質等,或是針對同性戀、

炮友、跨國族群的比較研究等,議題多元且豐富。然而針對愛情態度所 進行的研究卻不多,且研究工具多採用由 Lee 理論發展而成的 Hendrick 和 Hendrick(1986)愛情態度量表;在研究議題上,則多探討跨國、不同文 化地區,或與人格、自尊、性議題等相關的研究,然而與網路相關的議 題則無(參見附錄一,表 1-1-1)。

國內愛情議題的研究數量也相當多,早年多關注於小說和戲劇內容 中的愛情,直到1994年林宜旻《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此篇研究後,才開始有較多學者以量化方式針對愛情不同的面向,

或是以質性的方式來探究愛情。而國內最早使用「愛情態度」一此來進 行研究者,乃是魏延華(2000)《高中女學生閱讀少女愛情漫畫與愛情態

度之關聯》的研究。另外,由附錄一 表1-1-2與表1-1-3中可知,國內研究 多半以國中生、高中生及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愛情態度量表的選 擇上,大多乃修改自Hendrick和Hendrick (1986)的愛情態度量表。在研究 議題上,多探討愛情態度與愛情關係、共依附、性別角色及人格特質的 相關議題為多,與網路有關的議題仍相當稀少。由上述可知,多數人乃 採用或修改自Hendrick和Hendrick的量表,但Wu(1993)曾以原型(proto- type)的觀點,指出中國人比西方人在愛情上多了一些悲傷及痛苦的形容

,且在愛情中更多了詵意般的含蓄(poetic romantism),並不像美國人那樣 明白地強調性愛的意涵 (引自卓紋君,1998)。故研究者認為Hendrick 和 Hendrick的量表不見得適用於我國的文化中。

在愛情之於大學生的重要性上,我們常聽到大學生的必修課程為課 業、社團、愛情和打工,愛情為大學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課程之ㄧ(劉焜輝,

1984)。由於大學時代正好處於青少年後期,從Erikson的發展心理學觀點 來看,這時期的重要任務乃是養成與異性相處的正當態度(劉焜輝,1984 )。也尌是說在這個階段中,個人的關鍵任務乃是與異性間情感交流的需 求是否獲得滿足,若滿足則會產生親密意識(sense of intimacy),不滿足 則產生孤立意識(sense of isolation),而與愛情隔絕的人,較易產生寂寞沮 喪的心情,進而可能影響至其他的生活層面(李美枝,1983)。

另外,由台灣美滿婚姻促進會、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與數所大學 共同主辦的「幸福台灣,美滿婚姻」活動,針對520位大學生對於婚姻與 親密關係經營的動機、認知與態度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大學生 對婚姻與親密關係有著正向意義與憧憬,且約一半的人是因為想找個可 以依靠的人而想談戀愛(張勵德,2003)。由此可知,大學時期的異性交 往約有半數的人是為了尋找未來的另一半而做準備,故大學生的愛情態 度值得重視,於是本研究便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欲探討大學生網路交 友,是否會影響其愛情態度。

三、網路、自我揭露與愛情

在網路的相關研究中,所關注的議題多在於網路的使用情形,或網 路成癮的部份﹔在網路交友上,自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 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後才開始有大量的研究出現,且研究議題多 探討網路交友對青少年的影響,其中多探討網路交友所帶來的負面效益

,並將網路交友視為是充滿陷阱與誘惑的(吳秀停,2008;劉品秀,2007;

鍾佩怡,2006)。

在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中,國外多探討自我揭露與治療、人際關係 間的關聯,結合網路與愛情的相關研究數量則相當稀少(Ben-Ze’ev,2004 )。國內最早開始進行自我揭露的研究,乃是由楊牧貞(1990)《自我揭露 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之探討》開始,後續才有更多的學者來進行研 究,議題上則多探究與人際關係的關聯,或是結合網際網路,探討即時 通訊、部落格使用中的自我揭露,然而卻無探討網路中自我揭露與愛情 態度之間的關聯(吳孟軒,2006;柯秀佳,2007;郭正瑩,2008)。在結 果發現上,自我揭露的情形是不一致的,有學者認為網路中的自我揭露 較面對面自我揭露程度高,其認為由於網路的匿名性,使人們較願意揭 露自我,於是建立親密關係變得更加容易(余憶鳳,2002;鄭媖瑋,2003;

Ben-Ze’ev,2004 );而認為網路自我揭露程度較面對面自我揭露程度低 者,則受網路隱匿性所帶來的欺騙,及網路交友的負面新聞所影響,所 以較不信任未曾謀面的網友,而自我揭露程度較低(王瑞霙,2005)。

另外,由於網路的隱匿性,因此個人不再像面對面那樣以貌取人,

而是受文字的吸引而將對方理想化,於是藉由網路快速、即時、不斷地 揭露分享,加速了彼此間的情感,於是發展成為愛情關係的可能是很高 的(Ben-Ze’ev,2004)。由此看來,透過網路來進行自我揭露可能會對雙方 的親密關係造成影響,故值得進一步探討。

四、研究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學術方面的貢獻之外,在實務上,首先本研究將可幫助大 學生了解自我於網路交友中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的狀況,對自身及週遭 的同學們有更加的了解與認識;其次,本研究所發現的結果未來可供學 校教師、輔導人員作為了解大學生的參考依據;另外,在家庭領域上,

則有助於相關推廣人員於愛情、擇偶、婚姻教育議題上,提供ㄧ個可行 的方向;對於政府在制定政策或擬定學校課程時,亦可將網路交友與愛 情的部份納入考量,以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甚至還可舉辦些有關網路 交友的課程,讓不僅學生甚至家長可以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的狀況,促進 親子間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