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第三節 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新事業在創業階段的管理如何影響其核心能耐之 形成。受限於時間及資源,研究個案僅訪談群聯電子公司。由於群聯電子公司成 立的時間點剛好是 NAND Flash 在台灣的應用正要起步的階段,有其特殊的歷史 背景,因此本研究的結論不一定完全適用於其他的新事業,尤其是非高科技產業 的案例。建議未來研究可多訪談幾個企業,甚至在產業的選擇上多些異質性,進 一步驗證本研究結論的適用性。

其次,核心能耐會因企業成長而隨之演化,後續研究可考慮等群聯的員工或 營收成長至目前兩倍的規模時,再針對群聯的個案進行另一次相同的研究,也許 會因變數更動而觀察到新的結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Boyett, J.H. & Boyett, J.T. (2001),甄立豪譯,創業聖經,商周,民 92 年。

2. Christensen, C.M. & Raynor, M.E. (2003),李芳齡、李田樹譯,創新者的 解答,天下,民 93 年。

3. Drucker, P.F. (1993),蕭富峰、李田樹譯,創新與創業精神,臉譜,民 99 年。

4. Edvinsson, L. & Malone, M.S. (1997),林大容譯,智慧資本-如何衡量資 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臉譜,民 88 年。

5. Hamel, G. & Prahalad, C.K. (1994),顧淑馨譯,競爭大未來-掌控產業、

創造未來的突破策略,智庫文化,民 93 年。

6. Leonard-Barton, D. (1995),王美音譯,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

遠流,民 87 年。

7. Markides, C.C. & Geroski, P.A. (2004),陳正平譯,後發制人-聰明企業如 何不創新也能主宰新市場,臉譜,民 94 年。

8. Roos, J., Roos, G., Dragonetti, N. & Edvinsson, L. (1997),施純協等譯,

智能資本-領航於新的商業版圖,知行文化,民 89 年。

9. Shane, S.A. (2005),徐永宜譯,科技創業聖經,培生,民 94 年。

10. Stewart, T.A. (1998),宋偉航譯,智慧資本:資訊時代的企業利基,智庫文 化,民 88 年。

11. 王柏勝 (2002),高科技創業團隊特性與其創業條件互動之研究-創業階段 觀點,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吳豐祥 (2004),企業的核心能耐,經濟日報,2004/5/29。

13. 坂本光司 (2008),蔡昭儀譯,希望這家公司永遠在-日本最值得珍惜的 5 家企業,先覺,民 98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14. 許德億 (2007),新創事業之創業團隊經營研究:以 WeWin 創業大賽為例,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曾耀輝 (1986),我國高科技企業創業領導者特徵、創業決策之研究-以新 竹科學園區資訊電子工業為實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葉信宏 (2010),材料表面處理技術的創業規劃及經營探討,政治大學科技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劉常勇 (2002),創業管理的 12 堂課,天下。

18. 蔡政安、溫肇東 (2006),「公司興業精神之台灣實証研究」,科技管理學 刊,11(4), pp.37-61.

19. 鄧欣豪 (2003),創業策略、創業團隊特性和根源對新事業績效之影響-以 IC 設計業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 Brooking, A. (1996) Intellectual Capital: Core Asset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Bost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2. Chen, C.J., Shih, H.A. & Yang, S.Y. (2009)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Knowledge Transfer.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56(3), 402-411.

3. Galbraith, J. (1982) The Stages of Growth.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3(1), 70-79.

4. Gartner, W.B. (1985)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4), 696-706.

5. Holt, D.H. (1992) Entrepreneurship: New Venture Cre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6. Johnson, W.H.A. (1999) An Integrative Taxonomy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Measuring the Stock and Flow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Components in th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Fir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8(5/6/7/8), 562-575.

7. Kazanjian, R.K. (1988) Relation of Dominant Problems to Stages of Growth in Technology-based New Ventur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2), 257-279.

8. Timmons, J.A. (1999) 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

st

Century.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三、 個案相關的參考資料

書籍

1. 潘健成、洪懿妍 (2011),為自己爭氣:群聯電子十年 318 億元的創業故事,

天下雜誌。

個案研究

1. 李岱砡、邱奕嘉 (2009),群聯電子營運模式與合縱連橫策略,台灣管理個 案,2009/09/23。

2. 沈仰斌、姜佳瑗、林姿佑 (2008),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管理個案,

2008/10/06。

3. 張元杰、陳旻男 (2008),群聯電子-新創事業成長策略,光華管理個案,

2008/12/17。

論文

1. 吳東陽 (2004),建立技術創業之組織知識本體論-以積體電路設計公司為 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 張慈明 (2006),科技創新企業之競爭策略分析-以群聯電子為例,交通大 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碩士論文。

3. 黃裕淵 (2005),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創業環境模型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pp76-78。

3. 劉志明 (2004),「潘健成-交大校友的新世代典範」,今周刊,370~371 期,pp114-115。

4. 黃靖萱 (2005),「群聯電子用全球首支隨身碟轟動出擊」,天下雜誌,5 月號,323 期,pp188~190。

5. 李書齊 (2005),「創業靠機緣,更要靠實力」,數位時代,109 期,pp82-83。

6. 李書齊 (2006),「群聯電子打造不服輸的企業文化-30 歲交大幫超有企圖 心」,數位時代,5 月號,pp122-123。

7. 李書齊 (2006),「群聯閃電進封測業,潘建成項莊舞劍」,今周刊,508 期,p27。

8. 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演講重點,2006/10/12

9. 李書齊 (2006),「慧榮專注 IC 聯群複製鴻海經驗」,今周刊,518 期,

pp106-109。

10. 廖瑞真 (2007),「群聯電子-EPS 比同業高三倍」,天下雜誌,5 月號,

371 期,pp108。

11. 張殿文 (2007),「群聯要做 NAND Flash 的鴻海」,萬寶周刊,6 月號,

710 期,pp20-21。

12. 鄭郁萌 (2008),「別怕被欺負,群聯電子總經理潘健成」,壹週刊,356 期,pp80~83。

13. 徐仁全 (2008),「胡定華 宣明智 潘健成 半導體人才領風騷」,遠見雜誌,

7 月號,400 期,pp140~144。

16. 王為 (2008),「挑戰 Flash 10 奈米,再花 15 年」,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11 月號,205 期,pp16~23。

17. 王克庭 (2008),「潘健成:年輕有為,把挫折看成習慣」,工商時報。

18. 李筑因 (2009),「愈被打壓,愈要拼搏-狠勁應變潘健成」,Cheers 雜誌,

1 月號,100 期,pp118~121。

19. 蔡士敏 (2009),「群聯電子-走出黑暗山洞逆境求勝」,能力雜誌,4 月 號,638 期,pp38~44。

20. 柔佛 (2009),「分享創業經驗.潘健成指點成功路」,星洲日報,2009/04/13。

21. 王立德 (2009),「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要當 Flash 代工一哥」,Money 錢,5 月號,第 20 期,pp160~164。

22. 童清峰 (2009),「台灣改變了他的一生」,亞洲週刊,6 月號,24 期,

pp24~25。

23. 王麗娟 (2009),「潘健成:交大教我飲水思源」,交大演講稿,2009/09/09。

24. 陳芳毓 (2010),「求生意志,比策略更強悍!」,經理人,1 月號,62 期,

pp104~109。

25. 單小懿 (2010),「高壓暴君變柔軟 找回向心力」,商業周刊,1160 期,

pp144~145。

26. 徐仁權、林讓均 (2010),「25 歲創業,從被告邁向百億營業額老闆」,遠 見雜誌,4 月號,286 期,pp250~251。

27. 劉夢玲 (2010),「不談創業,不談股價,今日我們談如何讓企業像一個家

~專訪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簡訊,52 期,

pp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其他

1. 群聯電子公司網站

http://www.phison.com

2. 群聯電子公司 93 年~99 年年報

3. 群聯電子公司 91 年~99 年財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附錄:訪談大綱內容

潘董事長,您好!

我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的研究生,我的論文內容主要是想了解創業團隊在 創業階段所做的哪些決策,會成為企業日後成功發展的基礎。因此訪談內容將探 討群聯創業團隊在創業初期的經歷,及現階段公司的發展狀況。訪談過程約需 1 個小時,希望董事長在百忙之中能撥空接受訪談,謝謝!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研究生:萬惠棻

訪談大綱如下:

1. 請問潘董事長當初是基於哪些理由而選擇創業?

2. 在創業初期,群聯的創業團隊是如何降低創業的風險?

3. 創業初期,創業團隊是否碰到產品行銷或銷售上的困難?如何克服?

4. 現階段群聯如何維持並強化在業界的競爭力?

5. 群聯的企業文化強調哪些重點?如何落實?

6. 請問潘董事長認為群聯的核心能力為何?(例如企業文化,研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