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本研究調查結果

本研究實際訪談了設計業者之後,也發現了相同之狀況,設計產業由於廠商 家數以中小型設計公司居多,競爭激烈,深受景氣的波動影響,經營者多缺乏商 業背景訓練,對於財務和管理經驗較為缺乏。另外,由於業者資源有限,形態較 為保守,除了產品本身開發儘量以低成本的原物料創作為主,普遍不易突顯、資 金取得也相對困難,在市場經營、廣告行銷和品牌經營表現上也普遍較弱。以下 是本研究融合訪談資料後的分析。

50 由於設計產業進入門檻很低,因此每年都有新的畢業生或者設計業者成立公司。

5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產業有家,家有產業」座談會,100 年 1 月 24 日第一階段第一場北 區座談會投影片,頁 5-7。

-35-

壹、 業者多屬中小企業、營業規模偏低、外銷市場拓展不易 從前面圖 12 和圖 15 可以發現,以資本額在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下的業者來 觀察,計有 1,815 家,佔總家數的 68.9%,卻只佔全國營收總額的 11.53%,由此 顯示廠商競爭相當的激烈。另外,如果以經營年限來觀察,經營在 10 年以下的 業者,計有 2,170 家,佔總家數的 82.38%,其營收有新臺幣 252 億元,只佔營收 總額的 44%,因此可以推論經營年數較短的廠商,營業規模相對較低。

台灣的設計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產生非常多的獨立工 作室,或微型公司進入市場,訪談中有些中小設計業者表示:成立公司的原因不 外乎兩個原因,第一是為了開具統一發票給客戶,以爭取到更多的案件52,第二 是為了符合政府補助或標案的資格條件53。不過,他們也表示草創時期人手不足,

公司內部大大小小的事,都還是要自己動手做,因而常常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情況發生54

由於中小企業因為資源的限制,普遍缺乏專業分工和比較利益,也使得業者 的經營比較沒有效率,設計業者常是一人身兼數職,除了要當老闆接洽設計業務 來源,也要負責營運、生產管理和行銷販賣等業務,一天 24 小時能做的事情有限,

所以設計業者在商業和行銷的態度表現上常較為被動,較多的時間,還是會放在 商品的開發和設計產品之上,普遍缺乏行銷能力和資源來拓展海外市場。在本研 究的訪談當中受訪者 A、B、D、G、K 的說法也印證了以上經營層面所說到的一些 困難:

時間不太夠用,甚麼東西都要自己來。

受訪者 D 我們現在沒有在做業務整合,我們公司的業務很懶,我們的業務沒

有在敲門拜訪客戶,都是客人會來找我們,然後接洽業務內容。

受訪者 B 想說慢慢來,因為這種東西也是要靠緣分,我們沒有那麼急著要去

擴張,因為我們覺得時機到了,就會遇到好的發展。

受訪者 G

52 受訪者 A、B、C、D、I、K 有說到成立公司是為了開發票和接案。

53 受訪者 A、D、I 有說到成立公司是因為參加標案和補助的資格限制。

54 所有受訪者都有直接或間接提到創業初期凡事都需要自己動手做,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36-

我們需要去日本參展算一算要新臺幣 20 萬元,而且這是最少的經費,

即使是我們兩個同事住最便宜的飯店,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支出。

受訪者 A 發展的問題是,第一、我們年資短,可能沒有辦法發展到國外,沒

有那個量可以支持你做出更好的東西,要做出更好的東西一定要有 那個量,第二、資金不足,沒有能力支持我們做好的商品,這些東 西都不是一下就可以到位的,它是要慢慢改或進步的。

受訪者 K 由以上受訪者傳遞出的訊息有:一人身兼數職,行銷態度十分被動,以及 資金不足,無法去拓展海外市場的現象,與文建會認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普 遍共同的特性亦有符合的情形。

貳、 營運管理能力和財務規劃能力較為缺乏

設計業者創業,常會遇到許多經營上的困難與挑戰,非商業背景的他們,往 往需要面對許多突如其來的情況,比方說:授權契約、政府補助案、公開招標、

和廠商聯繫維持公關、籌募資金、開拓通路、控管成本、品質追蹤等商業層面的 行政事務。根據《臺灣設計產業創業育成輔導資源與環境需求調查研究》中提到 設計業者不了解市場需求,學校也沒有提供太多市場資訊,導致教育內容與市場 供需形成落差。許多設計業者在創業初期,極可能面臨必須兼顧設計理想,又需 試圖滿足廠商設計需求的矛盾,在另一方面,又必須同時面臨客源開發、創意枯 竭、財務緊張、人事流動、廣告行銷…等問題,造成公司的經營可能搖搖欲墜55

另外,文建會的資料也顯示,文化創意產業的業者多屬創意發想人,普遍缺 乏撰寫營運計畫書的經驗與概念,對於未來營運策略、經營規劃及公司治理等事 項,較不易與資金提供者充分溝通56。在我們所做的訪談之中受訪者 A、D、F 也突 顯了一些他們在商業面或是經營面的困難,例如:

55 同前揭註 9,頁 123。

56 文建會,「產業有家,家有產業」座談會,100 年 1 月 24 日第一階段第一場北區座談會投影片,

頁 5-7。

-37-

我覺得設計產業最需要的是經紀人,我認為設計業者不該直接面對 廠商,大部分設計業者,都不懂談判技巧,我是被逼迫要自己擔任 這些談判角色,像你們讀智財研究所,要讀法律和智慧財產權,在 學校兼學有談判技巧。坦白講,台灣設計教育本身並不教你們談判 技巧,或成本的這些東西,這些都需要自己去學。…商品要賣,如 果放給通路商自由訂價,沒有談判技巧,任何價格,我都必須要去 接受,這對我相當不利。

受訪者 D

……缺乏行銷或管理的知識,我期望說台灣的教育能在設計方面加 入一些管理或行銷的課程。因為…設計跟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設 計真的是要銷售。像定價那些細節…海關的貨物稅、關稅、海運或 空運運費等,你會發現本來賺錢的東西,因為每一個經手都要賺經 銷商費用甚麼的,那成本就是一直加上去,最後根本賣不動。…很 多經驗是學校沒有教的。

受訪者 F 在台創中心補助案中,會計科目那塊我們感到很吃力,因為要繳交

報告中的會計科目,需要按照政府會計的科目填寫,但會去申請(補 助案)的業者,背景大都是做設計或藝術的,數字概念超級弱的,大 家全部看不懂會計科目。…我們需要有些會計科目的範例、範本可 以參考,讓我們知道說應該要如何填寫這些格式,當我們能夠知道 如何去填寫補助申請表時,才有機會能讓評審知道說,「喔!原來這 些人是值得補助的。」但如果我們連補助申請表的格式都寫不出來 時,我們就沒有辦法把我們的強項突顯出來,然後我們就被埋沒了。

受訪者 A 由前述訪談內容,很容易了解到,沒有商業背景的設計業者,在面對行銷和 成本計算時常不知如何下手,設計教育中並沒有教導他們要如何從事商業經營,

另外,設計業者在接洽政府補助案件時也可能因為不熟悉商業會計科目而申請不 到補助案,這些現象都反應出設計業者在營運管理能力和財務規劃能力較為缺乏。

不過,更值得思維的問題是,設計業者真的需要自己面對市場嗎?他們有必要處

-38-

理非他們專業的領域嗎?如果,在設計業者和商業之間出現了一種仲介商的角色 協助業者處理相關的行政業務,設計業者應該會有更多的心力投入在他們具有比 較利益的地方,能夠更加專注和集中在創作之上,而這樣專業化分工的行為不就 是我們國家所一直強調的「產業化」嗎?

參、 產業獲利模式不易突顯、公司資金取得相對困難

採訪的結果發現,許多設計業者因為資金的限制,在創業時會採取比較保守 的態度,他們會選擇從事低價原物料來開發商品,比方說紙類、明信片、吊飾等,

除非他們有多餘的資金之後,才會將部分資金,投入較高價商品的研發。如後敘 述受訪者 A 和受訪者 J 均表示,因為創業資金不足,只能選擇從事低價原物料來 開發商品。由此可以推論,台灣設計商品以小型飾品或低成本設計商品居多,最 主要的理由是因為設計業者缺乏資金和資源來支持他們創作,而市場上也缺乏贊 助他們的廠商或融資,使得設計業者必須使用自有的資金來創作和銷售,因此態 度也顯得較為保守。在本研究訪談當中受訪者 A 和 J 也表示了他們在創業初期所 面臨資金的困難因而從事低成本的產品開發,以下是他們表示的意見:

我們選擇開發明信片主要是因為資金的考量…缺乏資金來拓展海外市場。

受訪者 A 創業初期資金不充裕,沒有資金去開發模具,台灣並沒有產業在支持設計業者的 創作,因此只能做限量商品。

受訪者 J 受訪者 J 同時又表示說:

台灣沒有半家設計坊(Design Gallery)但是國外很多,台灣沒有那種類 似 select shop…台灣比較多是設計小鋪或商店。我覺得很可惜,台灣 設計業者,其實是有能耐可以做很好的東西,不過最後都淪落為做 那些小東西,不是說做那些小東西不好,而是因為他們也要生存,

不得不如此。

受訪者 J

-39-

另外,加上台灣的設計公司多著重在 3C 產品和交通工具的模型之上57,設計 師的工作是運用電腦軟體繪畫或創作,這樣的速度雖然很快,也能畫出許多令人 驚豔的模型圖58,不過,生產上卻有許多問題,做出來的產品也未必符合人體工學,

另外,加上台灣的設計公司多著重在 3C 產品和交通工具的模型之上57,設計 師的工作是運用電腦軟體繪畫或創作,這樣的速度雖然很快,也能畫出許多令人 驚豔的模型圖58,不過,生產上卻有許多問題,做出來的產品也未必符合人體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