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荻生徂徠與丁茶山仁孝關係的比較:重「禮樂」與「明五倫」

第三節 徂徠與茶山論「成德」 ——與荀子的比較

「仁」是「德」,孝是「行」,「仁」與「孝」的關係,其本質是一個「成 德」的過程。無論是「孝為仁之本」,還是「孝為行仁之本」,都是對「孝」如 何達到「仁」進行解釋。徂徠的思想以先王之道、禮樂制度為核心,而茶山以孟 子之學凝練出「嗜好為性」為立論根本。前文已介紹徂徠通過「禮樂」以成德,

茶山則透過「修身」以成德,二者就何以成德的論述迥異。但是二者同具反心性 哲學的特質,將成德放在具體的實踐之中,在人與人之間達成,將成德放在人類 社群之中進行討論,則是相同的。根據人的「性」,在「事」上成「德」。這種 論述,似乎遙契荀子的思想。就徂徠而言,因於人可養成的特質。通過先王之禮 樂制度教化萬民,以達到治理天下的政治關懷,與荀子極為類似。就茶山而言,

其反對性中已有德性,重視「心」的作用,與荀子亦有相近之處。以下將梳理這 二種成德論述及其與荀子的關係與差別。

首先論荻生徂徠之成德,徂徠的「德」是習得的。他在解釋《論語》時說:

學問之道,夫文謂詩書禮樂之文,先王之教也。不學此,則雖有上數者,

未免為鄉人矣。何以能成君子之德哉,豈德謂之末也乎?何唯考成法、識 事理乎。後世諸先生,皆不知學問之道,悲哉。185

古君子,禮樂以成德。186

徂徠認為「學」是成德的方法。徂徠認為「孔子之道」即是「先王之道」,

《論語》第一章,便論「好學」,其在思想中十分重視「學」。「學」亦有其對 象,即是「禮樂」。而禮樂的學習,在於「成法」與「事理」之中。經由禮樂的

「先王之教」,能夠「成德」。「成法」是一種規範,而「事理」是實踐的指引。

是以徂徠的「德」並不是得之於天的「性」,而在於人自身的獲得。徂徠以學習 禮樂為成德之法,他是如何定義「德」的呢?徂徠說:

德之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也」,較諸禮樂得於身謂之德(據禮樂 記及鄉飲酒意)何其霽壤。古書「身」皆謂我也,佛氏身心之說出,而學 者嫌其淺已。禮樂者,道藝也。道藝在外,學而成德於我,故曰「得於身」。

古書之言,一字不可易者如此。朱子意,道者,當然之理,行之而得於心,

枯單哉。且德有達德,有性之德,有有德之人,豈可一訓通哉。187

徂徠認為「德」是因學禮樂之外在,而個人所獲得的。訓「德」為「得」,出自

《樂記》,在東亞思想家的解釋中實屬常見。徂徠遵循古訓,猶重禮樂,以《樂 記》為宗很是合理。只是這個「得」,其「得於身」優於「得於心」。徂徠的論 點有二:其一,徂徠認為在古書之中,「身」指的是「我」。而朱子改了古書之 中的字,以「心」為認識的場所。以「道」為「當然之理」,含義狹小枯單,無 法包容更多的含義。德是一個具有多種含義和層次的,不能以狹隘的觀念一概論 之。其二,徂徠認為佛教的身心之說大行其道以後,後代儒者對原有概念感到不 滿而務求高遠,因為務求高遠而違背了先王「養為其道」和「日用營為為事」的 初衷,也因此徂徠著重從實踐與實事上談論「得」,因此要辨「得於身」與「得 於心」。而就具體的德性實踐上,大多以「孝弟、忠信」為範例。徂徠舉這些德

185 荻生徂徠:《論語徵》,〈子曰弟子入則孝〉章,頁14。

186 荻生徂徠:《論語徵》,〈子游問孝〉章,頁30。

187 荻生徂徠:《論語徵》,〈子曰為政以德〉章,頁25。

性實踐說:「先王之道,治天下之道也,故學之必在接人之間焉。其於接人之間,

苟能操心如此,則學自然成於己矣。是聖人之教之術也。」188

如前文所述,徂徠以先王之道為「安天下」、「治天下」的道,是在人類 社會之中的關係,從形而上的性理學世界落實到先王教化萬民的政治實踐之中。

「德」不再是本具於內心的天賦,而是通過學習成於外的。徂徠於此批判朱子將

「得於身」的「德」訓為「得於心」的「理」,反對將內在心性與「德」混為一 談。茶山亦有此說,后文將詳細介紹。

荀子之性惡論,為世人所周知,其基於血氣之性而「化性起偽」,所憑藉的 就是禮樂制度,這與徂徠的理論極為類似。荀子說:

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

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 過眾者,偽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

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且化禮義之文理,若是,

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情性則弟兄爭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189

荀子的禮樂制度,是為了達到「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190這個具 有道德性與政治性的目標。荀子認為如果順應人的「性情」,則會出現兄弟相奪

(不弟)的事件。「偽」則是逆這種人性,以禮樂教化,而達到「讓乎國人」的 結果。荀子所論的禮樂,可以通過教化變化人的性情,到達符合社會道德的結果。

徂徠的順人性與荀子的逆性情不同,徂徠承認人的「性」各不相同,再通過順應 人性的方式,「養」成「德」,荀子的偽則是逆向的轉變。荀子性惡說之重點並 不在於如何論證性惡,而在於論證如何達成「善偽(為)」191荀子的理論,亦是 一個通過禮樂制度養成德性的過程。這種「化性起偽」亦體現在荀子在「孝」上 的討論,荀子說:

天非私曾騫孝己而外眾人也,然而曾騫孝己獨厚於孝之實,而全於孝之名 者,何也?以綦於禮義故也。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 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從情性,安恣睢,

慢於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192

荀子所說的辭讓、孝與仁相關之德行,均非出於人本有的道德性,而是經由

188 荻生徂徠:《論語徵》,〈君子不重則不威〉章,頁17。

189 荀況:〈性惡〉,(清)王先謙撰,沈嘯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年),頁 438。

190 荀況:〈性惡〉,《荀子集解》,頁435。

191 王慶光:〈論晚周「因性法治」說興起及荀子「化性為善」說的回應〉,《興大中文學報》,

13 期(2000 年 12 月),又見佐藤將之之文。王慶光文又見《新原道》,第 1 輯(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3 年),頁 146-159。轉引自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

(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143。

後天學習。193但是荀子重視心「識」的作用,因為這種道德判斷的力量,人能夠 由性惡走向性善。

總結徂徠「成德」之論,可得以下幾點:一、「德」是通過外在禮樂學習而 成的。二、「成德」是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而非本體之「德」。三、「成德」

是聖人的教化之功,是政治論中的一環。其中「德」由外在禮樂學習內化而成與

「成德」是教化之功,與荀子類似。但是在「成德」的過程中,荀子是一個逆向 的過程,而徂徠則並沒有逆人性的言論,徂徠的聖人與荀子的聖人亦不同。另,

徂徠的鬼神觀及其反智、不言人人可率性合道的思想皆與荀子之說不同。

相對于徂徠之成德是在人類社會的實踐之中,其「接人」便是人與人之間的 關係,茶山的成德之論,也是在人與人之間達成的,茶山又是如何論成德的呢?

他說:

仁義禮智之名,成於行事之後。故愛人而後謂之仁,愛人之先,仁之名未 立也;善我而後謂之義,善我之先,義之名未立也;賓主拜揖而後禮之名 立焉;事物辨明而後智之名立焉。豈有仁義禮智四顆,磊磊落落,如桃仁、

杏仁,伏於人心之中者乎。顔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明仁之爲物,

成於人功,非賦生之初。194

仁者,二人相與也。事親孝爲仁,父與子二人也;事兄悌爲仁,兄與弟二 人也;事君忠爲仁,君與臣二人也;牧民慈爲仁,牧與民二人也,以至夫 婦朋友。凡二人之間,盡其道者皆仁也,然孝弟爲之根。195

茶山的成德也是就實踐而言,且茶山的成德也在人與人之間。「仁」、與「仁 義禮智」都是「德」,都是二人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種「名」。「名」須與「實」

相符,也就是「成德」需要在實質上的達成。就其本質而言,「仁義禮智」作為

「德」的成立,是在行事之後達成的。茶山特重成德的過程,是因為人有嗜好之 性為其根基,此過程所以可以達成取決於個人的修身。而這種「成德」又並非實 踐了就可以達成,還需要二人之間「盡其道」。即是在人與人之間,需要達到一 個程度或者標準,才能夠被稱之為德。如此則與徂徠極為類似,但是「接人」與

「二人之間盡其道」又有細微差別,前者徂徠所言的「接人」是一個實際的活動,

而茶山所言更多是一個道德標準。以下舉舜之例更進一步解釋茶山「仁」的交互 性,茶山說:

子之於父母,若云我但盡在我之道而已,彼之不慈干我甚事云爾,則豈非 大不孝乎?子之於父母,寧怨無恝(音夾,淡然置之不理之意),此舜之

193 楊自平:〈牟宗三先生論荀子禮義之統析辨〉,《鵝湖學誌》 第43 期(2009 年 12 月 1 日),

62。

194 丁若鏞:《孟子要義》,氏著《與猶堂全書》,收入《韓國經學資料集成》(漢城:成均館 大學大東文化研究院,1988 年),第七冊,〈公孫丑第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頁 67。

195 丁若鏞:《論語古今注》,收入《與猶堂全書》,第八冊,〈學而第一〉,頁34。

所以怨慕也。196

〈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 孟子旣以怨爲仁,則舜之怨父母,

亦必有說矣。瞽瞍日以殺舜爲事,舜且恝然而莫之愁,曰「我恭爲子職而 已,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與哉」,則舜冷心硬腸,視父母如路人者也。

故號泣于旻天,怨之慕之,天理也。幽王嬖褒姒廢宜臼,宜臼方且恝然而 莫之愁,曰「我無過失也,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與哉」,則宜臼冷心硬 腸,視父母如路人者也。故垂涕泣而道之,不似越人之關弓然者,天理也。

孝子之怨父母,乃其至誠惻怛,徹天徹地之仁,夫豈以事體爲嫌哉?197 茶山認為「仁」並非是一個人「盡己」就可以成就的,真正的「仁」是在人與人 的交往之中達成的。舜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朱子註解舜不怨父母,而怨自己無法

孝子之怨父母,乃其至誠惻怛,徹天徹地之仁,夫豈以事體爲嫌哉?197 茶山認為「仁」並非是一個人「盡己」就可以成就的,真正的「仁」是在人與人 的交往之中達成的。舜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朱子註解舜不怨父母,而怨自己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