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人專注于仁孝關係的研究多是討論「仁」時兼談孝,或在專論孝時涉及仁。

以下將從思想史和哲學史兩個角度回顧仁孝關係研究,一是從思想史的角度,學 者們認為朱子「仁體孝用」之仁孝關係未必是孔孟原旨,程朱此說是思想史的大 轉折。如錢穆(1895-1990)認為仁體孝用的體用論始自晚漢,後來被佛家和宋 儒承用。孔孟時未嘗有體用論,所以可能與立說之意相違背,其中最大相異處,

是關於「天」和「性」的闡述。錢穆取孝弟為「仁之本」之意,提出程頤是因為 的「性」字與孔孟不同,所以牽連到仁孝關係。而程頤「性中只有個仁義禮智,

曷嘗有孝弟」是沿襲漢儒以下以五行說「性」,與孟子「四端」之說大不同。錢 穆認為程頤將「孝」這一德行作為發用,與「仁」這一本體區隔開來。而朱子的 體系中,「仁」屬「性」,所以不能如孟子所言「仁者,人心」,只能說「心之 德」,正是因雙方思想體系不同,所以甚難彌合。錢穆認為朱子于仁孝關係的討 論十分牽強,卻因為牽涉到「性」的定義,所以在論述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含糊。

31 荻生徂徠:《論語徵》,收入《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6 年),

第八冊,〈其為人也孝弟〉章,頁10。

32丁若鏞:《中庸講義補·〈故爲政在人節〉》:「仁者,人也,親親爲大。明白眞切,不可以 他說牽引也。古篆仁者,人人疊文也。父與子二人也,兄與弟二人也,君與臣二人也,牧與 民二人也。凡二人之間,盡其本分者,斯謂之仁。天地生物之心。干我甚事。爲人子者孝於 其親曰:我以天地生物之心孝於親;爲人臣者忠於其君曰:我以天地生物之忠心於君。恐於 事體有多少損傷。」收入《與猶堂全書》,第六冊,頁343。

33張崑將老師認為本章句的「孝」不是一個超越的形上本體,統屬與「仁」的本 體意涵之中。並認為體用之說是先秦未有的概念,程朱的「仁體孝用」未必是孔 孟原旨。34韓國學者李昤昊認為關於仁孝關係的解釋始於漢儒包咸,把孝弟看做 優先于「仁」的概念,這種說法從漢代到魏晉一直為人們所認同。王弼用「愛」

來把握「孝」和「仁」35,以「孝」為比「仁」更本質的天賦本性,而「仁」是 將「愛」擴充到他人的行為實踐。直至程頤為了貫徹自己「仁」是天賦的主張,

顛倒了作為本源的孝弟和作為作用的「仁」的關係,對經文進行了修改。而朱熹 接受了程頤的這一主張,認為「仁」是「愛之理心之德」,將「仁」規定為性理,

而孝弟是實踐行為。李昤昊認為從漢代到唐代一直認同的仁和孝弟的關係,到了 朱子時期被完全顛覆,是「仁」的解釋史上大的轉折點。36

從哲學角度而言,勞思光(1927-2012)引西方哲學的概念從是否超經驗來 討論仁孝的關係,認為程伊川此說亦可通,並不一定要以漢儒以下的重「孝」思 想對其批判。仁孝關係的「孝弟」是「為仁之本」程顥已有論說,而程頤所辨更 為明確,「孝弟」是一種活動和表現之意,實踐「仁」從家庭血緣關係處開始由 近及遠。「仁」指「公心」,則理論次序必在「孝弟之先」。同時指出程頤謂「孝 弟」非「性」中所有,這種看似「違背」儒學傳統的說法其實有其獨特意義,「性 即理」說之中「性」為超經驗之心靈能力,而「孝弟」是有經驗限制的特殊道德 項目。兩個層面各有不同的「存有地位」。37而牟宗三(1909-1995)則從自律之 道德與他律之道德的角度批判程朱的理論架構。牟宗三指出朱子了解《論語》之

「仁」,開始以明道和伊川所說為綱領。但是明道的相應於「仁體」的綱領,朱 子始終接續不上。所以朱子的義理間架來自伊川,不來自明道。朱子依據伊川仁 性愛情之說,把「仁體」肢解為心性情三分、理氣二分,而以「心之德愛之理」

的方式說仁,將仁定死了。這是在伊川「氣是形而下者,理是形而上者」的格式 之中的。在牟宗三看來這並非孟子言本心之本義。由「然」推「所以然」的方式 是一種本體論(存有論)的論證方式。其所言之理不必是道德之理,而仁義禮智 必是道德之理。他認為朱子將「性」主觀地說為靜涵靜攝之形態,客觀地說為本 體論的存養之形態。其最大弊病在於不能說明自發自律之道德,而流於他律之道 德。38

由以上文獻回顧,可知前輩學者很少對仁孝關係進行專門的討論,多是討論

33錢穆:〈從朱子論語注論程朱孔孟思想岐點〉,《孔子與論語》(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蘭臺出版社,1990 年),頁 218。

34 張崑將:《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頁 101-102。

35王弼曰:「自然親愛為孝,推愛及物為仁也」。收入﹝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 語集解義疏》,頁4。

36 李昤昊:〈朝鮮時代朱子學派與實學派對《論語》的解釋〉,收入張崑將編:《東亞論語學:

韓日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年),頁 41-62。

3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頁 193-194。

38 牟宗三:《心體與形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第四章〈中和新說後關於「仁

「仁」時兼談孝,或在專論孝時涉及仁。前人大多認為程朱的仁孝關係違背了儒 學的傳統,這種翻轉是「仁」的解釋史中巨大的轉折。但是朱子的解釋也有其特 殊的理論意義與價值,這是對「仁」和「孝」的重新定位與詮釋。其針對仁孝關 係的討論是在中國的思想中,系統性的考察,即對當時的文化、政治、社會的關 心。同時因為對仁孝關係的討論較少,在東亞視野中對日韓儒者的仁孝關係比較 就更為稀少。是以本文研究有特殊的意義。

2. 徂徠相關研究回顧

自江戶末期至明治維新,徂徠堪稱影響日本思想的第一人,其思想極具創造 性和特殊性。因為徂徠的獨特地位,前人對徂徠思想的研究涉及各個領域。其主 要以徂徠政治思想的研究居多,並兼及對徂徠的綜合研究,以《荻生徂徠》命名 的書籍就有數家之言。更有將徂徠與本居宣長、伊藤仁齋、戴震、丁茶山等人進 行比較研究。其中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與吉川幸次郎的《荻生徂 徠》最為顯耀。為避免討論失焦,針對荻生徂徠的研究回顧將側重于其與朱子學 的關係及此類思想的意義兩個方面。

首先是其與朱子學的關係:丸山真男出於近代國家思想的觀念,將徂徠的最 大思想特徵定義為個人道德與政治制作之間的分離,這種分離具有突破傳統束縛 進入近代思想的意義。他的《日本政治思想史》將朱子學解釋為連續性思維,徂 徠以「近代的」「非連續性思維」對朱子學進行了解構。丸山將朱子學等同于封 建統治的理論基礎,而徂徠的結構是建立近代社會的先驅。丸山真男的論述流暢,

一時間成為徂徠學研究的共識。這種「丸山模式」 影響了當時的眾多學者,其 時的論述鮮有越出丸山的討論範圍。徂徠突破了朱子以道德天性為本原的思想,

以聖人的後天制作來詮釋儒學核心的「仁」。徂徠以人為的作用,擯棄對道德天 性的盲目崇拜,但是卻存在對先王的崇拜,這種帶有宗教性的神聖信仰多是源於 日本特殊的神道天皇風土。39丸山真男的說法過度地強調了朱子學對日本的影 響,而丸山的學生渡邊浩則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批判,他指出在日本就不曾有過學 者的統治,儒者通常只受到與醫生類似的待遇。他認為在這樣的社會裡,政治和 社會制度都不帶有繼承「古聖賢」之道正統的神聖性,把經典中的世界與現實重 合起來思考是很困難的。渡邊浩認為朱子學是強調以「理」的完全實現,給現今 帶來正確秩序。而徂徠則進行了排斥理學的思考,在沒有「理」的情況下由統治 者進行操作。40在對「仁」的討論中, 藤井倫明認為徂徠所謂的「德」已經不 是朱子學式的作為本體的「德」,它是涉及到作用的潛力,亦即發展為「材」而 發揮作用的品德。在徂徠思想,「德」的定義已經有所改變。「德」的意義聚焦 於其政治(安民)效果,道德論變成政治論的一環。41

39 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年),頁93-94。

40 渡邊浩著,區建英譯:《東亞的王權與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頁 72。

41 藤井倫明:〈荻生徂徠的「仁」觀:以《論語徵》為探討中心〉(日本江戶時代《論語學》

與之相關的還有徂徠的思想以何為祖型的考察。以荀子為理論基礎討論徂徠 學說的有井上哲次郎的《日本古學派之哲學》42與岩橋遵成的《徂徠研究》43。 關於徂徠的思想基礎,學者並非都認可其來源于荀子。源了圓在《德川思想小史》

中提出了「越儒教革命說」的主張,認為徂徠的革命思想已經超越了儒教的界限。

44同樣不將視野局限于儒學的還有小島康敬《徂徠學與反徂徠學》,小島康敬認 為徂徠學尤其是太宰春臺在跨越了儒學界限兼采衆長的同時,實際上與法家乃至 老子同調。45尾藤正英的《日本德川封建思想史研究》也認為徂徠思想上的立場 接近于法家。46韓東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亦是偱此脈絡。

在思想史意義上:明治前後,關於徂徠學的的觀點還沒有形成一個廣泛的共 識。對於徂徠的學說,人們對它的固有印象便是「功利」,即是注重實用與利益。

江戶時代的尾藤二洲(1745-1813)即斷言:「徂徠功利為學」;西山拙齋

(1735-1798)則酷評道:「甚矣夫仁齋徂徠之遺毒後昆也。蓋自二氏之說眩人 耳目,七八十年于今,……趨功利而舍道德。」47明治維新後,山路愛山(1865-1917)

即以西方哲學思想解釋徂徠思想。其著作《荻生徂徠》將徂徠比作日本的傑里米.

即以西方哲學思想解釋徂徠思想。其著作《荻生徂徠》將徂徠比作日本的傑里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