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柏克的政治思想及其國際政治理論之應用

第三節 柏克式的國際政治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政主義),也應當與自然法同為根基,或者說,彼此相關、能夠相互解讀35

第三節 柏克式的國際政治理論 一、帝國的養分

柏克除了早年在文藝界的活動之外,他活躍的大半歲月都是以一個政治家的身分發 表各類演說及著作。他不是個哲學家,沒有學術性、系統性的理論著述,甚至在柏克的 書信集、國會演說等各類文本中亦難以看到他有針對「國際關係」此一學門發表評論。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法從這些文本中抽絲剝繭,建構出柏克的國際政治思想。柏克的政 治生涯中多次涉及對外事務,美洲獨立、印度治理、法國大革命等重大議題,都不單單 只是英國「境內」之事。誠然,北美十三州及印度在當時都屬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嚴 格來說稱不上是「對外關係」,而是帝國內部的事務。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柏克的觀點 來審視國際政治理論。事實上早已有人回應此一問題。團合主義的代表人物R. J. Vincent

(1984)是首位針對柏克的國際政治理論發表專論的學者,他在〈柏克與國際關係理論〉

(Edmund Burke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之中提出一個疑問:我們能否 把柏克對政治的態度延伸到國際政治上?他認為可以的理由有二:首先,柏克雖然承認 政治領域有國際和國內之別,但分析兩者的方式並無二致;再者,對柏克來說,政治關 乎的課題是整體歐洲社會和其帝國版圖。Vincent 認為柏克更像是個帶有中世紀色彩的 團合主義者而非追求主權國家彼此共存的多元主義者。可惜的是,Vincent 在該文中主 要的立論基礎是來自柏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並未將其它也同樣重要的文本納入其中。

筆者認為若要建構一套柏克式的國際政治理論,大英帝國的脈絡是必不可少的。某 種程度而言,帝國內部諸社會之關係和國際社會關係在兩個面向上有一定的命題相似性。

35 或許能大膽地主張柏克的宗教、歷史、憲政之思想是三位一體的。例如 Whelan(1996)將柏克的道 德論述訴諸一種傳統主義詮釋、Sato 則是把柏克當作一位歷史學家,其思想根源與他對歷史之研讀有莫 大關聯:「為了理解他所謂的品格、制度及社會秩序的真正用意,就必須意識到這些觀念是他反思世界 之本質的結果。」(Sato﹐2018:2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第一,Martin Wight(1992)認為傳統政治理論的核心探問是圍繞在「國家到底是 什麼」、「它的目的為何」、「它是如何團結在一起的」以及「為何團結在一起」等問題上 開展,而同樣的問題亦適用於國際社會上。同時他亦如此界定國際社會的性質:

初步來看國際社會是一個政治及社會的事實,它受到外交系統、外交社會 網絡、國際法以及國際法學者之著作的肯認,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有某種社 會性的本能(a certain instinct of sociability),其影響廣泛地擴散至所有人 之中,小至觀光客的好奇心、大至所有人類的深度親密關係(a deep sense of kinship with all mankind)。(Wight﹐1992:30)

Wight 的界定前半段屬於清晰可見的政治事實,後半段則為潛伏在四處的社會事實,此 種說法意味著國際社會並不是單純的國與國的互動場域,而更包含了身處其中的所有人 的想法。同理,當我們把「國際社會如何被視作一個的整體(as a whole)」此一命題的 主詞替換成「帝國社會」亦無不可。帝國中心與帝國成為一個共同體的樞紐是什麼?帝 國社會並非只是一個單純建立於征服與統治的政治事實,也包含了社會擴張與互動的面 向 。

第二,英國學派的學者皆注意到國際社會的多元性,多元主義者認為在此種多元性 之下尋求共存的方式就是彼此互不打擾、相互尊重。團合主義者則顯得更積極,主張在 這多元之中仍有一些價值是普世共有,抑或者應當追求。國際社會的多元性問題是現代 國際社會的課題,但同時也是身處大英帝國甫崛起之時代的柏克所欲回應的問題。「異 中求統」顯然不是專屬於Jackson 的特殊問題意識,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多元性問題也不 會比帝國內部還來得複雜。當今國際社會係由民族國家所構成,民族國家和帝國在性質 上可謂光譜的兩端,帝國強調的是內部組成的差異性與多元性、民族國家則是傾向把國 民單一化、均質化(馮奕達譯﹐2015:29-34)。柏克活躍於政壇的年代正好是大英帝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崛起的關鍵期,帝國的治理無疑是他的核心關懷之一,茲舉一例:

容我告訴諸位,欲成為一位好的國會議員並非易事,特別是在這個險峻 的時刻……要將慎重融入於活力之中是絕對必要的,縱使它極端困難。

我們是一座富裕的商業城市的一份子,然而這座城市只不過是一個富裕 的商業民族的一部份……我們是偉大民族的一部份,但這也只不過是一 個偉大帝國──一個德行和財富拓展至極東與極西的偉大帝國──的一 部份而已。(WS,3:70)

這是柏克初次當選國會議員時對其選民發表的謝票演說,他在演說中雖然感謝選民的支 持,但也告知他們國會議員的責任並非取悅選民或獨厚選區,而是應當將整體利益納入 通盤考量。他思考的不是Bristol 的地方利益,也不是英格蘭的民族利益,柏克已經放眼 整個帝國的治理與團結問題。

二、柏克與帝國社會

大英帝國如何構成一個整體?柏克面對「帝國中心──帝國外延」的議題所發表的 演說與其展現的態度,可藉由上一章對於柏克的概述中找出線索:第一個案例是柏克對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批判,可窺見他試圖將印度整合進英國人的視野之中。與多元主義者 不同,柏克對帝國外延的態度不是分而治之、各自為政,而是尋找印度文化與英國文化 的共通之處,並藉由此項證據說服英國人印度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此舉的目的一方面在 於讓帝國中心的人民、政治家能夠對這個遠在帝國外延的社會產生同理心、以及藉由發 現相似之處所帶來的喜悅感,來使兩地的聯繫能更為緊密;另一方面,柏克也強調帝國 在殖民地之建制與實踐不能沒有原則,他深知帝國在海外的作為所影響的不會只是殖民 地,而是會反傷到帝國本身。他在〈福克斯印度法案演講〉所謂之「此法案旨在建立一 部印度斯坦的大憲章」(WS﹐5:386)即如 George Bearce(1982:18)所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不列顛的憲政(而不是其實踐)、制度與偏好是適用於印度的。印度必須 藉由他們自己的經驗與傳統來統治,以避免印度社會遭受破壞。因此,柏 克對 Hastings 發起的聖戰旨在保護印度的憲政免於遭受西方災難性的摧 殘。

筆者認為柏克對福克斯印度法案的設計,即是希望一種以英國的方式來橋接印度的傳統 文化精神。印度不是無法地帶、不是崇尚專制的國度,而是和英國人一樣尊敬傳統、喜 愛自由的文明。

第二個案例是他對美洲獨立事件的洞察與演說。美洲殖民地因為印花稅問題起身反 抗大英帝國,這場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不同,其性質是保存舊制而非建立新制、是一場基 於捍衛英格蘭的自由傳統而發動的抗命行動。事實上北美殖民地依然有不少人認為自己 是英格蘭人(Marshall﹐2005:13-52),這意味著文化、血緣的身分認同並不等同於帝國 身分的認同。柏克認為在處理美洲殖民地的問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撤銷印花稅法案。

然而這項提案並未被國會多數所青睞,最後迎來戰爭的局面。即便如此,柏克也是採取 反戰立場,他認為武力並無法真正統治、並且只會讓雙方失去和解的可能,更會傷害到 自由的精神(WS﹐3:118-119)。

第三個案例則主要圍繞在他對法國大革命的強烈批判,但同樣的思路也存在於對印 度和美洲等其他議題的態度之上,即大英帝國的所有作為,無論是殖民地之治理策略和 手段、抑或是對外政策,都與國內的憲政、社會、道德等秩序密切相關。Hastings 在印 度的暴行是大英帝國議會的放縱及不作為的結果、對美洲的強行徵稅與之後的戰爭是對 自由民族的奴役與壓迫,這些行徑在物質利益上不僅與帝國整體利益不符,也一再地傷 害英國憲政的自由傳統,這對國內政治的文化來說是有害的存在。面對法國大革命柏克 的態度則轉為更加尖銳,1796 年英國正在討論是否要與法國議和,柏克便著手撰寫《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弒君的和平》(Letters on a Regicide Peace),嚴厲地反駁此一主和的觀點。他直言:「開 戰至今已第八年,非第四年」(WS﹐9:232)。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於 1793 年開打,柏 克所謂的始戰時刻是1789 年,意即法國大革命發生後兩國便彷彿處於交戰狀態中、他 們是在和一個「其本質是對所有政府有害之體系」對戰(ibid.:199)。此係因柏克認為 雅各賓黨人的革命思想會對英國社會、乃至於整個歐洲的根基造成巨大的威脅。與法國 議和意味著與「弒君者、無神論者、雅各賓黨人」的暴徒妥協,默認他們惡行的正當性

(ibid.:213、216);同時英國國內又瀰漫著這種(對柏克來說)危險的民主思想,柏克 擔憂這場「詭異的革命已然在思考模式與人的情感中發生」(ibid.:221)。

「大英帝國如何構成一個整體」,這個問題Ernest Barker 曾經回答過,他認為連結 帝國的紐帶是英國的法治觀念以及代議政府(Barker﹐1941:52、62)。但此種解釋是單 向度的,英國並不是單方面的輸出那些具有英國特色的觀念及制度,「連結」此一概念 就其字義而言註定得是雙向的。從上述兩個例子裡都能看出柏克主張在殖民地社會中找 出與英國社會共通之處,即便是文化與信仰迥異的印度,在柏克看來依然不過是同一種

「大英帝國如何構成一個整體」,這個問題Ernest Barker 曾經回答過,他認為連結 帝國的紐帶是英國的法治觀念以及代議政府(Barker﹐1941:52、62)。但此種解釋是單 向度的,英國並不是單方面的輸出那些具有英國特色的觀念及制度,「連結」此一概念 就其字義而言註定得是雙向的。從上述兩個例子裡都能看出柏克主張在殖民地社會中找 出與英國社會共通之處,即便是文化與信仰迥異的印度,在柏克看來依然不過是同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