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柏克「社會」概念的兩條渠道:《替自然社會辯護》與《論崇高與美的起

第四章 柏克的政治思想及其國際政治理論之應用

第一節 柏克「社會」概念的兩條渠道:《替自然社會辯護》與《論崇高與美的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第四章 柏克的政治思想及其國際政治理論之應用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品格,它們的政治是依附在其之上的。」

──埃德蒙.柏克(WS﹐2:258)

柏克曾謂:「在原始的自然狀態裡並不存在人(people)這樣的事物。一群人本身並 不具備集體的能力。人的概念即是社團(corporation)的概念。」(WS﹐4:445)如同 亞里斯多德所謂之「人依其本性就是政治性的動物」,柏克亦有類似觀點,即他對於脫 離社會脈絡去設想人之處境的抽象思考棄若敝屣。至於「社會」此一概念該如何正確的 理解,則必須回到《替自然社會辯護》與《論崇高與美的起源》這兩本柏克的早期著作,

藉由此二書中的論調觀察柏克從政後的各類政治性講詞與書信,能發現他始終維持一貫 的立場、從未動搖,並且能夠為我們提供國際政治理論所需要的養分。

第一節 柏克「社會」概念的兩條渠道:《替自然社會辯護》與

《論崇高與美的起源》

《替自然社會辯護》此書採取戲謔仿作的諷刺手法,揣摩(在 18 世紀的英國相當 有名的政治家、哲學家)Bolingbroke 的筆鋒與思路來回擊他的自然神論(deist)觀點。

由於此書的諷刺文體過於成功,當時有不少人懷疑此作是出於 Bolingbroke 之手,但又 不太確定作者是不是真的在替自然社會辯護。這類的誤讀問題層出不窮,使得柏克在此 書二版時不得不增加序言,解釋這本書是諷刺之作,非但不是出於 Bolingbroke 之手、

更不同意他的觀點。這種諷刺筆法的目的在於透過一種歸謬論證(reductio ad absurdum)

的形式來駁斥Bolingbroke 的自然宗教論點。Bolingbroke 認為宗教啟示(Revelation)只 是神職人員捏造出來的一場騙局,其目的並不是為了揭露真理而是為了滿足教會私慾。

反之,立基於哲學的自然理性或自然宗教才是替真理服務,而不是受到教會神職人員所 扭曲過的智慧。關於宗教的智慧,其成長並非是一部啟蒙史,而是一部人為的欺詐故事。

神職人員的濫權已成功地欺瞞自然理性。是故,Bolingbroke 主張我們最賴以珍藏的宗 教概念是由教士階級所設計的、奸巧的虛構產物。(Bourke﹐2015:109、116)。柏克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採取的歸謬論證並不是一種正面迎戰的方式,而是闡述將 Bolingbroke 的論證策略套用 到政治社會之上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意即,如果我們同意 Bolingbroke 的觀點,自然宗 教比文明社會孕育出來的宗教還要好,索性人類都退回至自然狀態,但自然狀態底下的 人類生活真的比文明社會還要好嗎?柏克攻擊 Bolingbroke 的自然神論述無疑是用來

「摧毀宗教」,且此種懷疑主義的工具一旦被加以運用去質疑政府或社會之起源「也會 成功地被用來顛覆政府。」(WS﹐1:134)況且,柏克認為政府與教會之間的關係是緊 密相連的,少了宗教的力量政治將不具意義。他說:

公民政府從教會那裡借助力量、人造的律法從人為的啟示中得到應允。宗 教與政府的概念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認為政府是必要之事物,或是有 益於我們的福祉,儘管後果令人不悅,仍舊須將人造宗教或其他東西視為 必要。(WS﹐1:140)

柏克無意與Bolingbroke 爭論宗教或神學問題,而是從政治、社會的觀點切入,如果相 較於自然社會,人為社會是必然的、是有益的,那麼我們就需要盡一切努力來維持他。

柏克在此處對於人類由自然社會選擇進入到人為社會的論述方式,學者們皆認為和洛克

(John Locke)相似(Haris﹐1993;Pagano﹐1982),意即人類在自然狀態中有諸多不便 之處,他們缺乏聯合、缺乏互助、缺乏一個共同的仲裁者來排解各自的分歧。而在他們 發現結合他人共組一個家庭、聯合家庭共組一個政體之後能夠帶來極大的優勢與好處,

並透過法律來約束這些行為,於是便形成政治社會(WS﹐1:138-139)。再者,藉由柏 克的歸謬不難發現,若自然狀態真的如此美好、自然理性優於人為理性,那教育的意義、

人類習得智慧與品德的行為只會妨礙我們本已從自然中知曉的真理(Brownwich﹐2014:

46)。柏克固然抨擊自然神論,但這並不是說他全盤否定理性與自然宗教。柏克對於情 感(passion)、想像力(imagination)等自然的機制相當感興趣,他認為這些機制最終都 和上帝的旨意相連結,這點在《論崇高與美之源起》成了相當重要的一點(White﹐1994:

26、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論崇高與美之源起》確實是一本相當成功的美學著作,但它的影響與提供的視角 絕對不只如此,其價值更在於可以和政治、社會、道德相呼應,雖然柏克之後都未曾再 提及此書的內容,卻能看到些許的影子。該書之導論〈論品味〉開宗明義地點出問題意 識:表面上來看每個人的理性運作之方式和快樂都不盡相同,但人類應該還是有一套屬 於品味及理性的標準,否則日常生活的溝通與理解將無以為繼(WS﹐1:196)。對此,

柏克以「品味」(taste)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人類的各種心理情感的運作機制。品味是一 種能力,會對想像力及優雅之藝術所感動或形成某種判斷的能力。此部分涉及到人類認 識外在世界的能力,柏克認為人的體內就蘊含了三種自然力量來認識外在世界,即「感 官」(the senses)、「想像力」(imagination)和「判斷力」(judgment)。感官是一種獲得 外在世界感覺與材料的初階形式,透過五感來獲得某些印象,進而產生痛苦或快樂的感 覺;相較於感官是藉由自然物(natural object)來觸發快樂或痛苦,想像力則是從對於 原始之物的模仿,從其相似性(resemblance)來獲得快樂。想像力所獲得的情感之所以 是快樂,係因人在不同的物體上發現相異之處並不會感到驚奇,但若發現相同之處則可 以製造新的意象(image),將之結合(unite)、創造(create)、擴增(enlarge)我們的資 料庫;最後,判斷力是一種能夠處理不屬於上述兩類範疇的能力,柏克謂之:「諸多想 像的作品並非僅限於感官對象(sensible objects)、亦非情感之作用,而是將其拓展到品 格、性格、作為(actions)以及人之意圖(designs of men)」(ibid.:206)。此三種能力 解釋了為什麼品味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卻又相當分歧。關鍵在於表述品味的載 體過於多元,如果只是藉由初階的感官能力(即五感,例如味覺),多數人的感覺並不 會相差太遠;分歧從次階的想像力開始逐漸擴大,雖然相似性所帶來的快樂對多數人來 說是一樣的,但這全然受限於他們自身對於比較對象的知識,而知識又受到後天經驗影 響,這導致了不同人之間的品味差異;遑論判斷力涉及的面向又更為廣泛,各社會的文 化脈絡、習俗(custom)與傳統皆不同,判斷自然各異。

柏克對品味的剖析暗示了人類是一種鑲嵌於社會而存在的動物。首先,縱使內在於

27(ibid.:216)關於後者,又可再分為「性別的社會」(the society of sex)與「一般的 社會」(society in general)。前者是為了回應人類繁衍之需求,這種傳宗接代的需求與情 感,其源頭是一種滿足與快樂。不過這種情感也能在動物上找到,人類在性別上特別之 的本性(nature),那習慣(custom)29則做為人的第二天性(second nature),任何事物 都與之相關(ibid.:265)。易言之,雖然柏克對「品味」的剖析是為了探討日常生活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的是人的情感。誠如柏克在〈論與美洲和解〉的國會演說中所言:

我握有殖民地是依靠緊密的情感,它來自於共同的名字、來自於親緣之血、

來自於相似的特權、以及一視同仁的保護。這份聯繫是薄如氣息無所不在、

堅如鐵石無堅不摧30。就讓殖民地永遠將他們的公民權利之概念與你們的 政府31相連,如此他們便會依附並且緊抓住你們,而俗世間將再無任何力 量能夠撕毀他們的忠貞。(WS﹐3:164)

「薄如氣息無所不在」的隱喻其實早在《論崇高與美之源起》就能看出端倪,這種連 結彼此的情感是透過習慣來產生作用的,而「當我們擁有它們的時候,其影響甚少,

但當它們消失後卻又強烈地影響我們」(WS﹐1:265)。因此我們可以說,連結帝國中 心與帝國外延(periphery)的,是一種植根於人之第二天性的習慣、傳統之中,藉由 共享的特定記憶、制度、特權、利益和輿論來作為此種緊密情感得以茁壯的土壤

(White﹐1994:47)。

這種情感並非只限於英格蘭人與美洲人之間的連繫,至少柏克試圖將印度也納入 情感作用的對象來連結帝國社會。為了讓遙遠的英國人認識更正確的印度,柏克在福 克斯印度法案的演講中闡述了印度的歷史與文明之悠久,並試圖以英國人比較能體會 的例子作為類比:

如果要我說明整個遠在彼方的殖民地,我需要拿我所能找到最貼近的類比 來進行比較,此即日耳曼帝國。關於我們當前的殖民地,我應該將之與奧 地利的統治相比較,在這層對比中顯示他們並不會因此受苦。Oude 省的 總督(Nabob of Oude)或可代表普魯士的國王;Arcot 省的總督我會以……

30 「薄如氣息無所不在、堅如鐵石無堅不摧」此句翻譯係由蕭育和博士所餽贈。

31 指英國政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弗里德里希三世(Elector of Saxony)與之比較……我所提及的所有人物皆 是予以敬重,且對這些君王及大公絕無任何輕蔑之意……這個帝國是如此 遼闊、具有複雜的性質、既尊貴又如此重要,我將之與日耳曼人和其政府 相比,雖然不是精準地相似,但可說是介於中間,如此一來印度或許能接 近我們的理解,若可能的話還能接近我們的情感;這麼做為了喚醒對那不 幸之原住民32的某些同情,對此我害怕我們並非如此容易受到感動,畢竟 我們是透過錯誤、模糊不清的傳播媒介來看待這個非常遙遠的對象。(WS﹐

5:390)

柏克在該演講中企圖喚起的情感有二,其一是藉由想像力之作用來產生因兩地相似之處

柏克在該演講中企圖喚起的情感有二,其一是藉由想像力之作用來產生因兩地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