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教學領導的意涵與實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校長教學領導的意涵與實施

教學領導的概念起源於 1966 年美國柯爾曼(Coleman)的報告書,報告書的 提出促使眾多學者開始著手進行有效能學校(Effective School)的研究,從「效 能」的觀點來評估學校改革的成果,形成「有效能學校運動」(Effective School

31

Movement)。楊振昇(1999)指出此運動具有 4 項特色:1.校長擬定明確的教學 目標;2.校長能主動積極的參與課程教學的相關活動;3.校長對於教師的教學與 學生學習有高度的期望;4.校長能同時展現高度的行政領導與教學領導知能。當 時「有效能學校運動」裡最被關注的焦點即是強化校長教學領導的角色與功能,

校長被期待應有明確的角色定位,並具備專業的教學知能,能給予教師鼓勵與支 持,最後為學生的學習成就負責。

反觀國內校長教學領導的概念則起步較晚,學者鄭進丁於 1986 年開始正式 引用「教學領導」一詞,並將國小校長所需履行的角色歸納為二種:即「行政主 管」與「教學領導者」,教學領導者的角色概念便逐漸成為校長領導工作的範圍。

之後,魯先華於 1994 年發表關於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情況的論文後,

教學領導開始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也紛紛進行相關性的研究。楊振昇於 2003 年指出,由教學領導相關研究的增加,便可看出校長教學領導的議題,在促進教 育革新、強化教育發展上,扮演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性。校長教學領導的議題能廣 泛地受到討論與重視,顯示出校長教學領導的角色扮演仍被視為是影響學校革新 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就相關法令而言,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會於 1996 年明確揭示校 長應重視教學領導,非教學之工作,應予以減少。教育部(1999)亦在國民教育 法增修條文中明定「國民中小學校長任期屆滿時得回任教師」。教育法令的提出 已具體點出教育單位對中小學校長擔任「首席教師兼行政管理者」的期待與重視,

而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在長時間演變發展下,其任務也不斷地擴展延伸,現今再 檢視校長教學領導所涵蓋的主要層面,仍是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

本節將先敘述校長教學領導的意義與內涵,進而說明遭遇到的困境與其解決 策略,並分述如下:

壹、校長教學領導的意涵

首先,說明校長教學領導的意義,其次再探究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希望藉

32

由整理與歸納,期能對研究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校長教學領導的意義

教學領導的概念雖然發展已久,但是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看法仍未一致,目前 唯一一致性的看法是任何與教學方面有直接和間接關係的領導皆屬於此範疇。在 學校中,校長身為首席教師與行政管理者的雙重角色,更是需要致力於教學事務 的推動,完成教學領導的任務。以下歸納國內外文獻,分別從校長教學領導的「狹 義」及「廣義」兩個層面加以探討。

(一)狹義觀點

狹義校長教學領導係指校長是教學的專家,會進入教室直接教學,展現一位 教師應有的能力,並且與教師有極密切的工作關係,可以輔導教師教學或直接參 與教學設計有關之行為。這種教學上的指導與早期的教學視導(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相似,認為校長與教師一起工作,能增進教師的專業知能,以改善 教師的教學品質。以下將國內外有關狹義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整理如表 2-3 所 示:

表 2-3 狹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

研究者 年代 狹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

Edmonds 1979 校長從事與教師教學或與學生學習有關係的行動或活動,

稱職的校長應該花大部份時間在教室中觀察教師教學,並 適時提供建言。

Hallinger 1992 是學校教育計畫知識的主要來源,校長被期望具備有課程 及教學相關的知能,能直接介入教師教學,促進教學之改 革,給予教師及學生高度的期盼,同時密切地管理與監督 課程內的教學,整頓學校的課程,時時關心學生的進步。

Zheng 1996 校長與教師應該有極密切的工作接觸,校長必須經常訪視 教室,對教師教學提供詳盡的建議以提昇其教學效能。

李安明 1997 校長所從事與教師教學或與學生學習有直接關係的教學活 動。

楊振昇 1999 校長從事與教師教學或學生學習有直接關係的教學活動。

林家蓉 2005 校長親自從事教師教學或與學生學習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與 行為,將其界定在教室內教學的層次。

33

表 2-3 狹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續)

研究者 年代 狹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

黃昱碩 2006 在教學層面上,校長被視為一位課程與教學專家,主要教 學領導行為指教學觀察、教學視導與教學評鑑,比較忽略 教學以外的相關因素。

蔡美姿 2006 校長在輔導教師教學層面直接有關之行為,或是與直接參 與教學與課程,並未涵蓋學校整體領導對於教學之間接功 能。

丁文祺 2008 校長在教室教學、輔導教師教學、教學與課程設計之直接 參與等與教學直接有關的層面上,較不涵蓋學校整體領導 對於教學之間接功能。

陳志順 2008 校長本人從事教學直接相關的活動與教學視導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此狹義的觀點而言,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關注於校長在教室教學的層面,

包括親自教學、協助教師教學、直接參與教學設計、觀察教師教學、或觀察後提 供建言之行為,直接呼應校長是「首席教師」,應直接參與教學設計的規劃,但 並未將其他行政措施、學校人員因素,以及整體領導對教學的間接功能納入考慮,

也沒有涵蓋校長教學領導的整個面貌。

(二)廣義觀點

早期的教學領導因無法囊括學校整體運作所需要的面向,因此漸漸走向所有 能幫助教師教學與影響學生學習的活動或做法,都能稱為廣義的校長教學領導。

隨時代的演進,校長教學領導所涵蓋的定義就更為廣泛,表 2-4 為按年代整理廣 義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

表 2-4 廣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廣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 De

Bevoise

1984 校長為提高教師的教學品質和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由校長 本人或授權他人所採取的相關措施。包括擬定學校發展目 標、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資源、視導與評量教師的 教學、妥善規劃教師的進修課程整合,以及校長與教師間 或教師與教師間和諧、互動的關係。

34

35

表 2-4 廣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續)

研究者 年代 廣義校長教學領導定義

吳宜珍 2008 校長在具備課程與教學方面的知識與技巧下,基於自我信 念與價值觀,結合學校的願景與目標,與學校成員、家長、

社區共同合作,營造令人滿意且支持性的系統環境,利用 各項資源以達成教師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效果,並增進教 師專業發展與學生學習意願的動態歷程。

鄭采珮 2011 校長在促進學校辦學品質的動態歷程中,所採取的各種直 接或間接與教學相關的領導措施與行為,目的在提升教師 教學效能,增進學生學習成就並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黃秀霞 2013 校長藉著溝通與凝塑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揮、增進 學生學習氣氛及營造支持性教學環境等領導作為,並運用 學校資源與管理策略,加以診斷、評鑑與改進教師教學之 行為,增進學生學習成效,以確保教學品質、提升學校整 體效能之相關措施與作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可知,若以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果為終極目標而言,廣義校 長教學領導所能發揮的層面則更為廣泛,舉凡各種直接或間接和教學相關的活動、

措施或策略,包括建立學校願景與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營造支持性工 作環境、視導教師教學評鑑、增進學生學習氣氛等,凡能夠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 學生學習成效,進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者,皆屬校長教學領導範疇。簡言之,以 學校教學活動為中心所展現的所有領導作為,皆是廣義的校長教學領導。

根據上述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狹義及廣義定義說明,可以發現到一致的目 標皆關注在提昇「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兩大層面。而從狹義與廣 義校長教學領導的文獻中亦可發現,相關學者所提出的「校長教學領導」定義與

「校長課程領導」定義有 3 個重疊交集之處:

1. 校長教學領導內含校長課程領導的概念,例如: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中,校 長被期望具備有「課程」與教學相關知能;校長是「課程」與教學的專家;

提供「課程」與教學的領導;可直接參與教學與「課程」設計;設計規劃「課 程」內容、管理與監督「課程」內的教學(Hallinger,1992;魯先華,1994;

36

黃昱碩,2006;蔡美姿,2006;吳宜珍,2008)。

2. 校長教學領導的目的皆在確保課程與教學的品質(邱惜玄,2002;曾增福,

2003;林俊杰,2005;劉明德,2005)。

3. 校長教學領導與校長課程領導均可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來實踐,例如:校長 可以直接主導、影響、參與、合作、示範或授權他人等方式,從事學校教學 活動(魯先華,1994;張慈娟,1997;李安明,1997;曾增福,2004;林俊 杰,2005;鄭采佩,2011)。

由上述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的重疊交集之處可知,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中隱 含校長課程領導的概念,即校長具備課程與教學相關知識,以參與教師的教學工 作,並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領導作為,以確保課程與教學品質,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綜合上述,廣義的校長教學領導界定在所有能協助教師教學與影響學生學習

綜合上述,廣義的校長教學領導界定在所有能協助教師教學與影響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