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教學領導

Arnn 和 Mangieri(1988)在許多研究中發現,效能學校的校長應扮演教學領 導者的角色及學生基本能力成就的評鑑者,因為教學領導是有效教學及有效學習的 關鍵。張德銳(1995)指出:一所有效能的學校,校長除了領導行政幹部處理行政 事務外,還應擔任教學領導者的角色。校長須透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教學領導行 為,來提昇教學品質。黃嘉雄(2000)也認為: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欲落實學校 本位課程管理的理念,學校行政領導者應視課程與教學領導為其行政領導的核心任 務,並且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的學術研究,也需將課程管理、教學領導列為研究之 重心。

自 1994 年師資培育法公佈後,雖使我國師資培育管道多元化,但培育與實習 制度卻未臻完善;因此,只有落實校長教學領導方能有助新任教師社會化、提昇教 師專業素質,以配合各項教育改革。另外,1999 年國民教育法增修條文公佈施行後,

小學校長之產生改為遴選制,並明訂任期屆滿得回任教師;因此,只有透過強化教 學領導的工作,一方面幫助教師提昇教學專業成長,一方面促使校長自身的教學專 業知持續精進,如此教師與校長兩者才能以本身與時俱進的學識與經驗繼續擔任教 職。

由上述學者之看法及背景因素說明中,顯示了現階段國民小學校長實施教學領 導的重要性。因此,本節將先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基本概念---演進、定義,校長教 學領導的內涵,其次探討國內外校長教學領導之相關研究,最後則歸納分析影響校

長教學領導的因素。

壹、校長教學領導的基本概念

以下將先探究國內、外校長教學領導概念的演進,再歸納分析各學者所下之定 義,以作為訂立本研究校長教學領導定義之依據。

一、國內外校長教學領導概念的演進

校長教學領導的概念是萌發於美國各項學校改革運動之時(吳雨錫,2002;李 安明,1997;張慈娟 1997;歐曉玟,2001)。以下先就歷史脈絡,分成若干階段,

以探究美國校長角色的演變:

(一)1850-1900 年

校長教師(principal teacher)、指揮管理者(directing manager)等,都是被用 來形容校長工作和責任之稱呼。Lane 和 Kaiser 指出校長在此時期的許多工作、責 任,使他們在本質上像個辦事員(鮑世青,2001)。

(二)1900-1920 年

此一時期,因學校規模逐漸增大,不僅在教學領域上需要特殊的專門知識,在 管理技巧、複雜的法定程序和州政府委託的方案上,更需特殊的專門知識(Stronge, 1990)。校長們逐漸地體認到在日趨複雜的現代學校中,做決定時所需要的能力已 超越一般的辦事員了,他們須以效率的工作和科學的專門知識,才能有效能的重塑 學校。

(三)1920-1960 年

這一時期是行為科學盛行的時期。校長在面對學校逐漸擴大的管理工作時,更 趨向效率化的科學管理之組織領導,重視價值本位,著重管理活動,而忽略教學活 動,讓以教育為目的的領導作為消失無存(Jacobson, 1990; Stronge, 1990)。

(四)1960-1980 年

1957 年受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 Sputnik 的影響,美國為了迎頭趕上,遂大量 的補助教育計畫與學校課程,冀望能藉由教學、課程的改革,以提升國民的基本能 力。由於聯邦政府的各項方案皆有賴學校中的校長來推動、執行,使校長儼然成為

「方案的代理人」;相對於他們以往維持現況的管理角色,隱約可察覺校長角色已 朝學校改革邁進(吳國榮,2003;李安明,1997;張碧娟,1999)。

雖然美國此時期的改革都是由上而下、從學校外部到學校內部,投諸了非常多 的人力、物力,但校長們在推動方案的成效上,卻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性。因此,

1970 年代開始,有學者系統地去研究、歸納,想找出校長能使學校成功的關鍵因素,

遂以有效的觀點來探討學校改革的作為,並稱改革成功的學校為有效能學校

(effective school)。

而許多研究發現:「教學領導」是創造效能學校的關鍵,即校長若關心方案的 成就---對學生學習改進的意義,更勝方案的執行,則較有機會成功(Terry, 1996)。

校長教學領導的概念由此孕育生成,逐漸受重視,至 1980 年代已蓬勃發展。

(五)1980 年以後

到了八○ 年代,專業的規範已不再能接受校長只是扮演維持學校平順和方案 管理的角色;校長被期待具有課程和教學的相關知能,並且能直接介入教師的教學 改進,積極給予教師鼓勵、機會、支持和回饋。由此可見,「教學領導」已然成為 校長的教育新標竿,且校長的教學領導工作將愈趨全面化(陳慧敏,2003;鮑世青,

2001;Murphy, 1990)。

隨著時代的變遷,美國校長的角色從早期的辦事員、一般管理者、科學管理者,

到晚近的教學領導者,在本質上起了相當大的變化,這都是為了因應教育環境的改 變。然而,校長在角色轉變中,卻逐漸發展出對「教」與「學」的關注,對「學生

學習進步」是學校最終目標的體悟,不再忽略學校教育的目的。

至於我國校長教學領導概念的形成,雖無類似美國的時空背景,但從學者們對 校長職務內容的界定,亦可看出一些端倪。

1986 年學者鄭進丁曾提出校長應履行的七大工作之一---「教學視導」,即「支 持教師專業成長以改進教學」(鄭進丁,1986)。之後,謝秋雄(1989)也曾將校長 的工作歸類為六項,其中亦包含「教育視導」,指的是有關課程的編製、教材選擇、

主持研究會、輔導教學等事務。黃振球(1990)則認為校長職責可分為行政管理與教 育領導兩大類,其中「教學領導」包括:括訂定教育目標、執行教育政策、塑造積 極氣氛、改進課程教材、充實教學設備、供應教學用品、擴充圖書資料、遴聘考核 教師、輔導教師教學、維持學校紀律、考查學生進步、學生諮商輔導、督導學生活 動、提高學生抱負、參加專業會議、提倡研究實驗等十六項。而張清濱於 1991 年 更指出一位成功的校長應該扮演「十項全能」的角色,其中也包括「教學的領導人」

這個角色,意即「校長是教師的教師」,應花費大部分的時間查堂、參觀教師教學 及參加教學研究會等活動,以協助教師改善教學(張清濱,1991)。由上述內容可 發現,隨時代不斷變遷,國小校長的地位與職位已從記錄保存者、學校紀律維護者,

逐漸演變成學校管理者,而在今日教育中更是「教育領導者」(徐慶勳,1990)。

爾後,行政院教改總諮議報告書中也提到:「校長定位為首席教師兼行政主管,

應重視教學領導,非教學之工作,應予減少。」(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因此現今的校長除了扮演學校行政管理的角色,還須扮演教師領導人的角色,領導 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換言之,發展以教學為主的行政領導,協助教師提昇教學品質,

進而達成教育改革的目標,為校長當前首要之務。

綜合上述,不論在美國或在台灣,校長的領導皆為因應時空的變遷,從重視行 政層面,轉向顧及教學層面;從以行政管理為主的領導,轉變為以教學為主的領導;

從校長對教師的單向考核轉為校長與教師的雙向互動;從規範教師應做到哪些行

為,以達成教育目標,轉化為提供教師所需的情境、支援,激勵教師教學、學生學 習,以提昇效能。而校長教學領導之概念亦是隨著校長職務的調整,歷經長時間的 發展,逐漸從「視導」概念演變生成。

二、校長教學領導的意義

對於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學者們的看法都未盡相同,於是有些學者便從狹 義、廣義和權變三種觀點來加以分析(張碧娟,1999;楊振昇,1999)。而經研究 者自行歸納後,則決定以工作導向、關係導向、情境導向三面向來作探討。

(一)就工作導向而言

支持此導向的學者認為,校長教學領導與傳統「教育視導」非常相似,偏重上 對下的直接視導、評鑑教師是否達成既定的教育目標,輔其不足以提昇教師的教學 成效。而其所形成的校長教學領導係指:校長從事與師生教學活動有直接關係的領 導行為;亦即校長必須經常巡視課堂上所進行的各項教學活動,本身還需具備課程 與教學的專業素養,以對教師提供詳盡的建議、作法,改善各種缺失,進而促成教 育目標的達成。

相關學者如:Edmonds、Acheson 與 Smith 指出一位稱職的教學領導者,必須 直接介入教師、學生和課程各方之間充滿互動的教學過程。不但要花費大部分時間 在教室觀察教師教學,對教師提供輔導、評估;其次,在課程方面,也要針對範圍、

順序、單元構成和活動安排,檢查教材的選擇和練習的安排,並提供適當的建議;

最 後 , 還 需 適 時 提 供 教 師 培 訓 和 在 職 訓 練 的 機 會 , 以 幫 助 教 師 改 進 教 學

(Edmonds,1979;喬玉全等譯,1991)。Hallinger(1992)、Pantelides(1991)也將 校長教學領導界定為:校長被期望具備與課程及教學有關的專業素養,能針對學校 教育計畫提供相關建議,並直接參與學校課程與教學設計,以促進教學改革,增進 學生學習成就。

但部分學者指出,若單從工作導向來定義校長教學領導,將會忽略其他與教學 相關之行政活動的價值,造成執行上的困難與不利,如:Zheng(1996)表示:如 果一個校長努力於教室觀察,以期給予教師教學上的回饋與評鑑,他一定會發現時 間與精力的嚴重不足。若校長對課程的範圍、程序、及發展有一般性的瞭解,即可 透過教師訓練、行事安排、選擇教學資源等行為,間接完成有效的教學領導。Reitzug

(1997)也表示:傳統的校長教學領導和視導行為,太著重校長的專業知識,忽略 了教師的實務知能;而且把行政與教學視為不同的上下階級,如此不但孤立了教 師,也剝奪了學校成員間相互討論的機會。

(1997)也表示:傳統的校長教學領導和視導行為,太著重校長的專業知識,忽略 了教師的實務知能;而且把行政與教學視為不同的上下階級,如此不但孤立了教 師,也剝奪了學校成員間相互討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