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案例分析的總結

文化商品的設計以形而下文化層次(器物層次)的應用最為普遍,其 具象的形態、清楚的特徵、包羅萬象的種類,易於設計師切入文化的核心。

根據何明泉等人(1996)的論點,文化商品的設計能從代表文化的器物著 手,擷取可用的概念和造形連結產品,驗證了形而下層次「造形」、「色彩」、

「表面紋飾」等外觀元素大量運用於設計的原因。商品除了重視外觀的設 計,功能亦是重要的一環,當文化符號巧妙的使用,能適時引導商品功能 的展現,因此形而中層次的「功能」元素使用頻率僅次於外觀元素。然而,

綜觀案例分析,形而中層次的「制度」與形而上層次的「意識形態」元素 幾乎是未使用的狀態。制度是人類生活建構的一種規則,蘊含社會的價值,

維持社會秩序的功用,深刻影響人們的行為與認知,其深層抽象的概念和 嚴謹的形象難以具象化表現,通常需訴諸文字方能正確傳達訊息,因此限 縮了設計的發揮。而意識形態範圍廣闊,為思想、社會價值、想像、觀念 等無形概念的總和,是人類展現自我觀念的媒介,跟隨所屬的教育和社會 環境有所差異,研究者認為文化商品的設計通常蘊含設計師的意識形態,

但其個人化的特徵,在商品意念傳達時,消費者解讀的誤差,甚至是無法 產生共鳴的因素,讓意識形態在設計運用的過程中,難度高且不易透徹的 表達。相較於可辨識之具象有形層面的文化,抽象無形層面的文化在設計

應用上需要更多地琢磨和經驗,因為在設計表現中,制度文化(形而中層 次)和精神文化(形而上層次)需藉助器物文化(形而下層次)的實體化,

所以消費者在解讀文化內涵時,具象的文化意義通常會凌駕於上,蓋過設 計師原意,久而久之會影響設計師有意無意地忽略形而上層次和形而中層 次的應用。

文化是一個兼容並蓄的複雜整體,多元的形式、多樣的內容互相聯繫 與共存,當它融入商品設計,塑造商品形態,如何掌握文化符號的特性以 產生消費者心靈悸動是設計的關鍵點。文化樣貌是建構商品造形的依據,

文化機能具指示功用,能引導商品功能的展示,而文化深層的象徵意義是 商品獲得共鳴、觸動人心的要點,因此一件文化商品的形成,多種文化串 聯的設計方式,補足單一文化力量的單薄,其複合使用文化多層面的元素 除了完整傳遞文化的內涵,豐富商品的文化識別,更能代表一個地區、一 個族群、一個國家的社會價值。

文化商品的創新設計,透過隱喻主體(商品)與載體(文化)的相似 性映射,是深入文化體現內涵意義最佳的方式。隱喻設計的兩種模式-「能 指相似性隱喻」和「所指相似性隱喻」,分別注重不同層面的應用,能指 相似性隱喻是主體和載體外在特徵的連結,相似的關係脈絡分明,一目瞭 然,其重視商品美學概念的傳達;所指相似性隱喻主要側重於描繪無法直 接陳述的指示意義與象徵意義,雖然主體與載體的相似性關聯複雜,但切 入的角度能創新主體的視野與認知,因而在設計中所指相似性隱喻的使用 較為頻繁且深刻。當設計師採用所指相似性隱喻時,載體-文化的概念映 射主體-商品,為商品複雜的層面(功能、機構或象徵等)做清楚的示意,

使得主體與載體的相似類型大多建立於「機能相似」、「象徵相似」和「情 境相似」的應用,不只點出商品的使用方式,表徵特殊的象徵意涵,更是 營造讓消費者怦然心動的場景與契機。另外,「外觀相似」的應用與能指 相似性隱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載體的能指與主體能指相似,文化最

具特色的面向轉譯至商品的外觀設計,使文化性與藝術美學融合商品,打 動消費者。但不論是「外觀相似」、「象徵相似」、「機能相似」、「動作行為 相似」還是「情境相似」類型的選用,必須透過詳盡的調查才能選出最適 合詮釋文化內涵的方式。雖然本研究並沒有深入了解設計師在擷取文化符 號和選用隱喻相似性類型的心境與契機,但一件商品的成形,不斷的研究 與整合是必經的過程,選取適合的文化符號,搭配適當的隱喻設計模式,

設計出的文化商品才是最能說服消費者且吸引目光的成功作品。

第伍章、創作成果與分析

根據案例分析之結果,文化商品的隱喻設計建立在文化內涵的擷取與 隱喻設計模式的應用,當主體(商品)與載體(文化)產生相似性關聯,

載體形態轉換至主體,以文化的代表符號點出商品特徵,創造富含文化意 義之商品,達到呈現文化的目的。本研究之創作以澎湖文化符號作為文化 內涵擷取的主題,運用隱喻設計模式與相似性類型的發展,設計出一系列 澎湖文化商品,以創新的方式期擺脫原本一成不變的節奏,讓貼近文化內 涵的商品勾起消費者興趣,進而對澎湖文化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