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隱喻」是修辭學的一項辭格,是文章敘述的修飾技法,用來裝飾語 言的表現,點綴文辭敘事的效果,是文學作品中經常見到的手段,純屬語 言的裝飾,日常生活中較不常使用。單就隱喻修辭在語言中的大量使用,

我們多少能察覺到人們平常是如何依靠隱喻來感受外在世界,如何使用隱 喻來進行思考。由此可見,隱喻性語言在人類的心智作用中佔有重要地位,

這一觀點將隱喻從修辭的特殊技巧層面還原到生活與思維的基本認知層 面,揭示其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隱喻不僅僅是文學的修辭手段,不限 於文學範疇,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類思想、語言、行為、歷史、文化 的基礎(Lakoff & Johnson/周世箴譯)。

隱喻研究自古希臘 Aristotle 在《詩學》與《修辭學》兩本書中揭開序 幕,在同一時期的中國,先秦的墨子「辟也者,舉他物而以明知」與孔子

「能近取譬」的學說,亦闡述相同於現代隱喻定義的論述。此後,兩千多 年的漫長的時光裡,隱喻研究載浮載沈的漂泊,時而受到讚賞、時而慘遭 貶斥。直到二十世紀後期,隱喻研究的鼎盛時期在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具突破性的《Metaphors We Live By》巨作中,開啟了認知隱喻的 新紀元。隱喻研究因而在學術界刮起炫風,不僅引發東西方隱喻學者長足 研究,也激發了跨領域專家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中進行隱喻探究,包括了心 理學、哲學、社會科學,甚至藝術設計中的視覺傳達、互動媒體、建築、

產品設計都有隱喻的相關研究。

隱喻是人類認知的概念系統,不僅是智能方面的思考,也涉及經驗行 為的模式。人類的經驗建構於肉身體驗及文化環境的層面上,其中尤以文 化影響甚多,因為人的經驗行為都由文化一脈貫穿,人們藉著文化理解並 創造世界。隱喻能力是人類基礎創造力的表現,創造性的隱喻表徵能帶動

更多的理性與感性思考,跳脫一層不變的思維模式,帶來更多新穎的刺激。

Aristotle 認為善用隱喻是天才的象徵,《禮記・學記》中也提及「能博喻 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兩者都道出精確 的掌握隱喻使用能成為具影響力的人。顯然地,設計師必然須具備運籌帷 幄的隱喻能力,充分發揮想像力、認知力與創新力來傳遞與眾不同的思想。

並且,隱喻能廣泛激發設計師的創作激情,讓設計師的創造思維奔騰流暢,

讓其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並呈現獨特風格,讓作品的意義傳遞清晰、

明確(胡壯麟,2004)。對使用者來說,商品隱喻的成功使用,能正確地 傳達設計師思維,將商品所表達的深層意義導入使用者的經驗域中,創建 更豐富多彩的想像。

一、隱喻的定義與運作方式

理解隱喻定義前,先需知曉隱喻表達的二元性-主體(tenor)與載體

(vehicle),是隱喻的基本結構。主體是為欲明暸之事物,來自概念目標 域;載體是用以陳述主體的載具,從概念來源域中挑選。鑑於學派為數眾 多,必然衍生出基本結構的各異名稱。主體別名有本體、首要主題(primary subject)、目標域(target domain)等;載體又名喻體、次要主題(secondary subject)、來源域(source domain)等。為預防混淆,本研究將一律採用 主體與載體來做後續的概念敘述。

圖 2-1 隱喻構成基本元素

資料來源:吳珮瑜(2007)。隱喻手法在造形創新設計上的應用 —以生 活用品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一)中西方對隱喻的定義

王韻雅(2011)在《成語的隱喻藝術》一書開頭說道:「隱喻是中西 方共有的語言現象,雖然雙方在隱喻範疇設定上具有差異,但就本質而言,

對隱喻的定義是相同的。」現代隱喻研究熱潮由西方滲入,現今多數的東 方學者的隱喻思維大多承襲西方觀念。根據束定芳與湯本慶(2002)的研 究,表示第一個具系統性研究中文隱喻應用的是英國 C.A.S Williams,他 認為隱喻是中文的骨幹(backbone),現今慣用的中文語法,都承自古代 的隱喻應用,所以研究中國隱喻理論能探索傳統文化的內涵。

1、中國的隱喻定義

中國的隱喻思想主要體現於「比」的討論中。比包含了多種面向之含 義,其中以「比喻」為核心概念。在古籍字彙的使用中,與「比」的意思 相近的有「辟(譬)」、「方」、「況」、「諭(喻)」、「依」等詞。先秦是中國 比喻理論的源頭,回溯最早提出比喻定義的是墨子,其於《墨子・小取》

中所提道:「辟也者,舉也(他)物而以明之也」,此論述即揭示隱喻的認 知價值,隱喻是借助熟悉、已知的事物去理解陌生、未知的事物;「舉也

(他)物」說明了運用比喻時,選擇一定的載體來表現主體;並在墨子另 一論句中「夫物有以同而不率遂同」加強說明主體與載體兩者間必須具有 相同的方面與異同的層面,這與後世學者論述主體和載體的相似與相異性 之特性不謀而合。孔子亦於《論語・雍也》提出了「能近取譬」的概念,

闡明比喻使用的一個基本原則,即比喻運用者在選擇貼近生活所熟悉的客 觀物象來設喻時,必須是人們容易感知,不會覺得生疏、遙不可及的東西 作為載體,否則,一方認為相近,另一方卻認為遙遠,是達不到比喻的目 的(徐華慈,2009)。漢朝時期,劉安的《淮南子・要略》中的比喻理論 言簡意賅,對後世亦有深遠的影響,「假象取偶,以相譬喻」表示比喻首 先要「假象」,即是比喻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客觀物象上,要求比喻運用者

要善於通過客觀事物來表達主觀思維,接著「取偶」則要求比喻運用者要 擅長尋找不同客觀物象間相偶合之處,呈現主體和載體間的相似點;另外,

「假譬取向,異類殊形」補充說明載體所取之象必須與主體是不同類別、

不同性質的。劉安也在「言天地四時而不引譬援類,則不知精微,從大略 而不知譬喻,則無以推明事」強調比喻的重要性,不用比喻會「不知精微、

無以推明事」,而精通比喻不但可以闡明事理,還能表明個人觀點、抒發 自我的感情等(馮廣藝,2001)。魏晉南北時期,隱喻論述上最全面且深 入的首推劉勰的《文心雕龍》,在《諧隱》與《隱秀》兩章節中,精確地 闡明「隱」的概念。「讔者,隱也。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也」道出隱 的特徵,隱即隱藏,用隱約的詞語來暗示某些含義,用曲折的比喻來暗指 某事,藉此說明隱喻以間接、外在的方式來說明未知、深層的內容。另外,

在《比興》章節中,「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清 楚的定義比喻是通過描寫客觀事物表達欲表示之意理,確切地反映客觀事 物的本質特徵;「或喻之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表示載體 的表現形式可以是聲音、事物的樣貌,主觀意念,或是具體事實,「故比 類雖繁,以切至為貴,若刻鵠類鶩,則無所取焉」接著說明,雖載體形式 範疇繁多,在選擇時,要充分考慮相似點的切題性,才能讓主體與載體呈 現「物雖胡越,合則肝膽」的意境;「以敷其華,驚聽回視,資以效尤」

是劉勰對隱喻效果的高度讚揚,他認為隱喻能讓事物更加絢麗多彩,隱喻 內涵的豐富性能引起接收者強烈興趣和關注,不斷地與作者思維交流,擦 出更多火花(張沛,2004)。到了南宋時期,中國首部修辭學的專書《文 則》誕生,達到古代比喻理論的巔峰,作者陳騤集前人的比喻理論於大成,

詳盡解釋,並史無前例地將比喻系統性的劃分為十類,其中第二類為隱喻,

定義為「其文雖晦,義則可尋」,指隱喻表達雖隱晦,但其含義是可以探 尋的。馮廣藝(2001)於《漢語比喻研究史》書中論及陳騤對隱喻的解釋 與現今不盡相同,而第七類簡喻「其文雖略,其義甚明」才是與現代隱喻

有所呼應。明清時期的比喻理論承上啟下的全面性發展,李東陽《懷麓唐 詩話》:「所謂比者,皆托物寓情而為之者也。蓋正言直述,則易於窮盡,

而難於感發。惟有所寄託,形容摹寫,反複諷詠,以俟人之自得,言有盡 而意無窮」深切地刻畫隱喻意猶未盡的功能。明徐元太所編輯的《喻林》,

大規模的匯集了前代隱喻論點與現象,繼往開來的延續古代,堪稱中國古 代隱喻研究之最,也帶動現代隱喻的認知研究(刁生虎,2006)。

2、西方的隱喻定義

西方的隱喻研究源遠流長,可上溯至古希臘的 Aristotle,他認為「人 們必須用隱喻才能表達意涵,因為陌生的詞使人們感覺疑惑,平時的用詞 僅能傳達人們已知的東西,隱喻則使人們把握對新東西的認識(江日瑋,

2007)。隱喻就是把屬於其他事物的意義,轉移給另一事物使用,可以是 借『屬(genus)』作『種(species)』,或借『種』作『屬』,或借『種』作

『種』,或借用類比(analogy)」。此四種類型中,Aristotle 認為最重要的運 作模式為類比,是串連兩事物的關鍵。

此觀點歷久彌新,至今許多學者都視類比為人們理解隱喻的重要途徑。

心理學家 Gentner(1983)在《結構映射:類比的理論架構》即認為,隱 喻的本質就是類比,經由兩個領域(domain)間相似性的比較,表達兩域 疊合後所顯現的意義內容。人類在使用類比時是透過結構映射概念進行的,

從一個領域到另一個領域的認知映射,藉類比找出兩領域彼此間「屬性」

或「關係」的相似性,進而推衍兩域相似特徵的其他可能(周家培,2010),

這些可能性將利於幫助理解主體的新意義。其中,「屬性」指物件本身的 獨立特徵,通常淺顯、具象,相似性易於表面上觀察;「關係」是物件之 間的關係或是關係之間的關係,通常繁複、抽象,須經推論導出相似性(賴

這些可能性將利於幫助理解主體的新意義。其中,「屬性」指物件本身的 獨立特徵,通常淺顯、具象,相似性易於表面上觀察;「關係」是物件之 間的關係或是關係之間的關係,通常繁複、抽象,須經推論導出相似性(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