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桐油收購與以商養工的經營個案

80/,瀏覽日期:2018.5.15。

第三節 桐油收購與以商養工的經營個案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後,日軍為擴大其在華北地區的勢力,日本 陸軍中國駐屯軍7月20日發動平、津作戰,兩地相繼淪陷,日本在華北的勢力也 從察哈爾、熱河等地深入到華北重要地區。8月13日,日本海軍以海軍陸戰隊大 山勇夫中尉於上海虹橋軍用機場遭到擊斃為由,與國民革命軍爆發激烈衝突,

八一三松滬會戰爆發。隨著戰局的轉變與擴大,日本開始思考以軍事手段以外 的策略打擊中國使其早日投降,經濟戰爭即為其中之一。1937年8月25日,日本 海軍司令長谷川清宣布封鎖中國沿海口岸,企圖阻斷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與國外 支援。74

面對日本封鎖沿海港口的威脅,以及成為敵對國家的事實。為因應此一情 況,貿易主管機關財政部隨即於1937年9月13日提出〈增進生產與調整貿易辦法 大綱〉,主張在軍事委員會下新設農產、工礦與貿易三調整委員會,推動貿易 調整相關業務。此項法令的頒布,實象徵中國戰時貿易調整的開端,自此進出 口貿易開始受到國家的管理與限制。從〈農產、工礦、貿易調整委員會組織綱 要〉此一重要章則的內容中,可以窺見財政部對於貿易調整之意見。

〈農產、工礦、貿易調整委員會組織綱要〉共有九條。第一條闡明三個委 員會設立之宗旨:「本會承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命,並受主管部之指導,辦理 農產、工礦、貿易調整事宜。」;第二條說明委員會的工作目標:「本會負調 整戰時農產、工礦、貿易之職責,促進原有或新設之國營與民營農產、工礦貿 易事業之發展,並予以資金及運輸之協助。」75從此處所列工作目標,可見財 政部主張貿易調整委員會的職責在於促進貿易事業發展,並給予國營、民營企 業在貿易上的適當協助,對於戰時貿易的規劃較為溫和,為何此時財政部不採 取貿易統制的手段,而係以調整為名?據學者研究,乃是因為財政部考量到條 約問題,認為「戰時經濟自以統制進口為要,唯我國因條約關係,統制諸多未 便,仍以採用關稅政策為宜。」因為此時英美各國皆未對日本宣戰,國民政府 若於此時片面停止或廢止相關條約,可能引致各國不滿,因而不宜即時施行貿 易統制。76法令頒布後兩個月,籌組完備的貿易調整委員會,遂於1937年11月

74 林美莉,〈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走向對日決戰的時局判斷〉,《國史館館刊》,46(台北,

2015.12),頁 22-23。

75 〈農產、工礦、貿易調整委員會組織綱要〉,《會務旬報》,50(南京,1937),頁 4。

76 鄭會欣,《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與貿易研究(1937-1945)》,頁 163。

145

展開相關工作。直到1938年1月改組為貿易委員會,改隸財政部的這段時間內,

即由國庫撥款營運基金,其工作內容主要有三:調整貿易以增加出口;協助運 輸、促進貨運;調劑金融、鼓勵輸出。作為戰時中國首個貿易主管機構,貿易 調整委員會對於穩定抗戰初期的經濟與貿易危機實產生一定的作用。77

1938年1月,國民政府有感於現行經濟行政機構的混亂與重疊,遂發表〈調 整中央行政機構令〉,將原實業部改組為經濟部,軍事委員會第三部、第四 部、農業、工礦調整委員會改隸經濟部,經濟部成為戰時中國經濟行政的最高 機構。貿易調整委員會則改隸財政部,並易名為財政部貿易委員會。78財政部 貿易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貿易委員會的工作目標為「促進對外貿易增加輸 出」,其具體職掌主要有三,分別為指導協助國營及民營對外貿易公司或行 號、自行營運或設立公司經營對外貿易、調整國貨運銷。79貿易委員會的成 立,意味了國民政府戰時貿易主管機關的常態化,亦即由原本隸屬於軍事委員 會的臨時性機構,轉為財政部底下的常態部門,由此反應國民政府對於戰時貿 易工作的重視。

組織結構方面,貿易委員會設常務委員七人,委員若干人,主任委員與副 主任委員由財政部從常務委員中任命之。主任委員綜理會務並監督所屬職員,

副主任委原則協助主任委員執行會務。主任委員與副主任委員底下設有四處 室,分別為秘書處、業務處、財務處與調查處,其職掌如下:80

表4-3-1 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各處室工作職掌

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各處室工作職掌 秘書室 掌理文書、印信、人事、庶務、出納、會議等事項

業務處 掌理指導協助各進出口公司行號,及自行辦理採購包裝推銷或委託購售國貨商 品,並管理本會所設立之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業務

財務處 掌理協助各進出口公司行號及自行營運之貿易金融,及其他有關財務事項,並 另設稽核室,由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行之代表行,指派稽核一人駐會稽核帳目。

調查處 掌理貿易之調查研究統計及編輯出版事項。

資料來源:〈財政部組織法令案(五)〉,《國民政府》,國史館藏,數位典藏

77 陳雷、戴建兵,〈統制經濟與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研究》,2(北京,2007.3),頁 178。

78 〈財政部組織法令案(五)〉,《國民政府》,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12071-00344-001。

79 〈財政部組織法令案(五)〉,《國民政府》,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12071-00344-001。

80 〈財政部組織法令案(五)〉,《國民政府》,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12071-00344-001。

146

號:001-012071-00344-001。

1938年9月,隨著日軍對於武漢與廣州的攻擊日漸激烈、戰局不斷惡化,財 政部亦再度因應局勢,展開對貿易委員會的業務與組織機構調整,據財政部 稱,貿易委員會奉令進行管理出口外匯之相關工作,但因區域日廣、工作日 繁,「非另行設處辦理,不足以專責成而利進行」。因此財政部擬定修正後的

〈財政部貿易委員會組織規程〉,與原初的組織規程相較,其在業務職掌部分 增加「管理出口貨物外匯」,處室部分則增設外匯處,其業務在掌理出口外匯 管理之審核、設計、指導、統計、報告等事項。81從此項業務的增加,實能看 出國民政府與財政部對於進出口貿易統制的強化。

除了進行貿易委員會的組織與業務調整,國民政府為強化貿易統制,實透 過財政部與國有行庫的資金,於貿易委員會底下組建國營貿易公司,藉以針對 幾項重要的農特產品進行統購統銷與管理的重要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 家國營貿易公司,分別為負責桐油的復興商業公司、負責豬鬃的富華貿易公司 以及負責茶葉的中國茶葉公司。82其中,負責全國桐油統購統銷的復興商業公 司即與川康興業公司有業務上之合作。

復興商業公司為貿易委員會所屬的國營貿易公司,其成立的背景,實與 1939年2月中國與美國簽立之中美桐油借款有關。隨著抗戰步入相持階段,為因 應與日本之間的長期戰爭,對於國民政府而言,尋求歐美各國的支援與協助實 刻不容緩。1938年9月,國民政府改派胡適擔任駐美大使,並派遣陳光甫前往美 國洽談貸款事宜。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1945)與美國財政部長的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 Jr,1891-1967)雖然對中 國艱困的抗戰局勢有所同情,礙於美國國會於1937年所通過的中立法案,以及 國內盛行的孤立主義,致使美國未能明確以貸款形式支援中國抗戰。

陳光甫與摩根索在討論中美貸款應如何進行時,曾經就兩項重要的問題進 行討論,即中美貸款的抵押品與貸款的形式。關於中美貸款的抵押品,陳光甫 提議以桐油作為中美貸款的抵押品。陳光甫選擇桐油,實有其重要考量。桐油 自民國成立以來,向為中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出口量與價值年年高升,到戰 前的1935-1937年,成為海關統計資料中出口產品的第一位。83這些出口桐油,

其購買國家又以美國為最大宗。據學者對戰時桐油外銷的研究,美國對中國外

81 〈財政部組織法令案(五)〉,《國民政府》,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12071-00344-003。

82 鄭會欣,《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與貿易研究(1937-1945)》,頁 175。

83 楊開道,〈一個農業國家的對外貿易〉,《貿易半月刊》,1:4(重慶,1939.4),頁 187。

147

銷桐油的進口,恆佔50%以上,最高曾達81%。84加以桐油又為軍事工業與油漆 工業的重要原料。因此,桐油對於美國而言確實具有誘因。所以當陳光甫提出 以桐油為抵押品時,很快就與美國達成共識。

在貸款形式方面,由於當時的美國受到相關條約的規範,直接給與中國借 款,甚至於購買軍火、裝備等物品實有困難。因此,陳光甫與摩根索協商以公 司形式進行掩護,即由中國方分別於中國與美國境內設置兩公司,中國境內者 負責桐油收購;美國境內者負責銷售桐油與購買物品,然後由美國境內的公司 向華盛頓進出口銀行簽訂貸款合約,此種處理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即為美國銀行 與中國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迴避直接借款與中國政府的問題,其運作流程大 致如下圖所示:

圖4-3-1 1939年中美桐油借款執行流程圖

在抵押品與貸款形式兩方面皆達成共識以後,1938年12月,中美雙方正式 將公司名稱分別訂為復興商業公司(中國境內)與世界貿易公司(美國境內),商談 工作至此完成,陳光甫亦於12月15日致電孔祥熙貸款協商業已完成。851939年2 月8日,陳光甫以世界貿易公司總裁名義,與美國進出口銀行簽訂中美桐油借款 合約,2500萬美元之桐油借款正式成立。此借款亦是抗戰爆發後美國首次對華 援助。1939年3月19日,孔祥熙將簽訂的合約中文版呈給蔣介石過目。86

中美桐油借款通過後,國民政府隨即展開復興商業公司的籌備工作。1938

84 侯坤宏,〈抗戰時期的中國桐油事業〉,《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1989),頁 401-402。

84 侯坤宏,〈抗戰時期的中國桐油事業〉,《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1989),頁 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