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圖像教學的教材設計

第二節 概念圖的內容設計

概念圖的設計因人而異,方法種類繁多,在本研究當中,取用易博士文化出 版,廖宜方著,《圖解臺灣史》一書的圖示,並配合課程的需要,加以整理分類,

其內容主要如下:

壹、曇花一現的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割讓臺 灣一事,事先並未讓臺灣人民知情,臺灣人民知道後雖群情激昂、反對激烈,但 割讓臺灣在條約的交涉上已成定局。

在講述臺灣民主國時,應先讓學生了解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的目的───主要 是企圖從日本手中搶救臺灣的外交設計,目的在引進第三國插手干涉臺灣問題,

以便逼使日本放棄占領臺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在馬關條約中,其中 有一條是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後因俄、德、法出面反對日本占領遼東,使不少 人認為可以利用此機會一舉推翻條約,於是積極向列強尋求推翻馬關條約的助 力。除了以臺灣利權吸引西方列強,以臺灣抵押向列強借款,企圖召來第三國干 涉之外;還以臺灣民眾的主體意願向列強籲求同情。因為清朝在條約中將臺灣割 予日本,在國際交涉中難再表示意見,因此在臺灣的清朝官僚和士紳,便逐漸必 須接下與外國交涉或自行努力的任務了。

臺灣民主國的成立是在清朝的默許下成立的,但是這個企求外國干涉臺灣問 題的努力,並不如三國干涉遼那麼順利,因為遼東問題自有俄國與日本之間的予 盾存在。對臺灣,日本除了明白的表示強硬態度,甚至已派出治臺官僚及駐臺軍 隊,因此除非有極有利的條件,列強自然不願冒著與日本兵戈相向的危險,插手 臺灣的問題。

既然臺灣民主國的成立是在這樣的目的下存在的,就不難理解何以日軍一登 陸,外援又不到的情況下唐景崧、丘逢甲等人便紛紛逃回中國大陸。至於在臺灣 南部的劉永福逃的比較慢是因為當時日本的軍隊,還沒有推進到劉永福的南部防

區來,加上當時劉永福錯讀了一封張之洞打給他的電報,張之洞曾打了一封電報 給劉永福,問劉說:「你能不能再撐兩個月,我正在商結外援,目前正在與俄國 接觸」139。劉永福卻誤為只要再撐兩個月,俄國的援軍就會到,因而當日軍往南 推進,劉永福期待已久的外援又不到的情況下,他也退回中國大陸了。至此臺灣 民主國的抗日正式宣告結束。課程進行時此節可採用圖3-2-1來加以說明,日軍 如何進行接收臺灣的過程。

圖3-2-1 1895年日軍接管臺灣路線圖

139 吳密察〈乙未台灣攻防戰〉,《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頁211-217。

第三章 圖像教學的教材設計 - 91 -

貳、前仆後繼的武裝抗日

臺灣民主國代表的是官方的抗日,隨著劉永福內渡回中國大陸後,日本宣布

「全臺底定」。請學生想想,當時臺灣各地的人民,真的就乖乖的臣服於日本人 統治之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漢人的武裝抗日方面,可以分為前後期來講述。前期主要是有組織的抗 日,採游擊戰的方式。日本對付臺灣民眾頑強抗日活動,在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 郎上任之前成效不彰,在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來臺上任後,總督府透過「警察 政治」,輔以「保甲制度」,並頒布「匪徒刑罰令」與「匪徒招降策」等法令,在 鎮撫兼施的策略運用下,才將前期的武裝抗日瓦解。

後期的武裝抗日,屬個別武裝抗日性質,除了西元1913 年的「苗栗事件」

背後牽連了中國的革命同盟會外,其餘的抗日多半都沒有脫離舊時代改朝換代

「易世革命」的觀念。至西元1915 年「噍吧哖事件」後,當時的臺灣人在近代 教育的普及,及世界「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逐漸放棄沒 有謀略的武裝抗日,試圖以體制內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益,這也造就了西元 1920 年代臺灣島內各種社會運動的發展。課程進行此節時可以圖 3-2-2 來加以說 明,並將武裝抗日的分期加以說明,以增加學生對日治前期的武裝抗日能有更清 晰的概念。

圖3-2-2 日治前期臺民的抗日活動

原住民的抗日事件,在講述之前應先將重點放在日本的理蕃政策上,讓學生 了解原住民起來反抗的原因為何?

日本當局是在平地的反抗勢力逐漸平息之後,才開始將統治力量往原住民所 在的山區推展,理蕃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臺灣山區的經濟利益───開採森 林資源或土地開墾等。另一個教學的重點則應放在霧社事件平定之後,總督府對

第三章 圖像教學的教材設計 - 93 -

理蕃政策的改變。

霧社事件的起因,牽涉到兩個問題,山地勞役剝削問題、原住民與日本人通 婚問題。事件發生前,霧社一帶原住民被動員從事多項勞役,勞役過重且工資低 廉,警方又有帳目不清及存心欺騙之情事。至於通婚問題,日本領臺之初,鼓勵 日警娶各社頭目或有地位者之女兒為妻,但日警在本國多早有妻室,調離山地後 即將之遺棄,領導霧社事件的頭目莫那魯道之妹即有此遭遇140

雖然霧社事件平定了,但對總督府過去引以為傲的理蕃政策卻是一大打擊。

如花崗一郎、花崗二郎(改用日本姓名)他們畢業於師範學校後,任職警官,是原 住民族群中的菁英,卻也捲入了反抗運動,迫使總督府不得不重新檢討原住民政 策,除了相關人員必須為此事負起政治責任外,又從原住民風土民情與社會福利 等角度,重新規畫理蕃政策,為了安撫原住民的不滿情緒,更下令禁止稱呼他們 為「番人」而改稱為「高砂族」。講述此段時可以圖3-3-3,加以說明總督府的理 蕃政策的演變過程,使學生能對原住民如何因受到壓迫,進而發起霧社事件這種 大規模的武裝抗日事件。

140 李筱峰,《台灣史 100 大事(上)戰前篇》,臺北:玉山社,1999,頁 162-163。

圖3-2-3 日治時代的總督府與原住民

參、警察政治與保甲制度

後藤新平提出要在臺灣建立警察制度,擬將警察與行政合一:利用警察來統 治全島,並建立保甲制度做為警察的輔助機關。在臺灣平均一個警察管547 人,

而在日本本國一個警察管1,228 人,日本的另一個殖民地韓國,平均管 919 人。

第三章 圖像教學的教材設計 - 95 -

從以上數字,就可以了解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其警察之權威及管理之嚴密,臺 灣人稱日本警察為「大人」,私底下就用「四腳仔」來形容日本警察。警察可以 以維持治安、肅清盜匪為名任意殺人,甚至沒收土地、賤買農產品、強迫購買公 債、管制言論居住等權力141。由此可知,警察權力之大,幾乎任何事務都有警察 介入,稱為「典型的警察政治」。

設立警察制度之外,當局並頒布「保甲條例」,透過百姓彼此的相互連坐、

監視、密告等方式,達到懲治土匪與維持治安的目的,除此之外,又從17 歲至 47 歲的男子中,選取身材壯碩、行為端正者組織「壯丁團」,協助社區巡守的任 務。

透過保甲制度與壯丁團組織的橫向連結,發揮一定的動員效力,協助總督府 的基層行政與治安上的維護。特別是提醒學生注意的地方是,保正與甲長、壯丁 團都是屬於義務性無給職,無形當中幫日本人節省了很多行政上的經費,警察制 度與保甲制度相配合的結果是有效的控制地方,警察政治與保甲制度遂成為日本 殖民統治臺灣的基礎。講述此段時可用圖3-2-4 加以說明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

讓學生能明瞭總督府是如何運用警察和保甲來進行社會控制。

141 戴寶村,〈日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遷〉,《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 灣分館,1995,頁 231。

圖3-2-4 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

肆、日本治臺政策的演變

日本殖民統治的時間為西元1895 至 1945 年,在講述日本治臺三部曲時,可 先將中間的時間點抓出來,並配合圖3-2-5 日本統治臺灣的大勢圖,讓學生具有 時間觀念。

第三章 圖像教學的教材設計 - 97 -

日本治臺三部曲的第一部為漸進主義時期,這是根據後藤新平的殖民地經營 理論,他認為統治臺灣首先得以科學的方法調查當地之舊慣制度、風土民情,再 設計一個合宜的殖民統治政策,採取順應民情之措施,若未詳加調查,即將日本 內地之法制施行於臺灣,無異是將比目魚的眼睛變為鯛魚的眼睛一般。這種作法 確立了以漸進路線作為經營臺灣的基本策略,同時在這一時期因臺灣人不斷的起 來武裝抗日,基於統治上的需要,總督皆派軍事將領出身的武官擔任。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此一時期之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民主自由思 想盛行,民族自決主義瀰漫全世界。臺人則隨著時勢之變遷、社會之進步、教育 之普及而民智大開,民族意識覺醒。再加上西元1920 年代後,臺人轉而以政治 社會運動來爭取改革各種不合理的殖民政策。日本人為了籠絡臺人,以便利其統 治,高唱「臺日融合、一視同仁」,在此口號下為了降低臺灣人對日本人殖民統 治的反感,改派文官來擔任臺灣總督。這裡要特別跟學生強調:實際上臺灣人並 沒有獲得與日本人一樣的待遇,基本上,日本還是繼續把臺灣人當作殖民地的人 民來統治。

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實施皇民化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在解決戰時兵員的問 題及利用臺灣的糧食物資,作為南進政策的補給基地。

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實施皇民化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在解決戰時兵員的問 題及利用臺灣的糧食物資,作為南進政策的補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