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7 模式識別

2.7.1 模式的意義

在英文的日常用語中,“pattern”有圖樣、式樣、榜樣的意思。從廣義上 說,一個模式(pattern)就是一組刺激或刺激特性,按一定關係(如空間,時間)

構成一個有結構的整體。如三條直線組成一個三角形,是一個視覺刺激模式。

在實際生活中,作用於我們感官的刺激物,不是個別的光點、純音、氣味、色

調,而是由各種刺激元素集合在一起組成的一種結構,即一種有結構的整體。

從狹義上說,模式僅是視覺刺激物的整體結構。在這個意義上,把模式稱為形 或形狀也是可以的。

2.7.2 模式識別的意義

人能夠察覺(detection)到模式的存在,把一個模式與另一個模式加以分辨

(discrimination),並進而確認(identification)它是什麼或代表什麼。這就是對 模式的識別。因此,模式識別也可定義為對模式的察覺、分辨和確認的過程。

現代認知心理學對視覺模式識別的研究較多,也較充分。因此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有時也稱為型態辨識(彭聃齡、張必隱,2000)。

2.7.3 形態辨識的理論

型態辨識是訊息處理模式中的重要階段,而辨認各種物體的外形是人類重 要的原始本能之一。經由辨認的過程,人類可以對各種物體依其相似性與相異 性進行認知與分類(王宗興,2002)。形態辨識頇具備兩種要件始為可能,一是 外界形狀的刺激;二是有關此形狀的過去知識與經驗。以形態辨識過程中來描 述比對理論可分四種(顧惠敏,2006):

1.模板比對理論(template-matching theory)

在我們腦中儲存的各種形態皆是過去所接觸的事物所形成的,就像制式化 模板結構。當外界訊號進入腦中立刻與儲存中的模板進行比對;一但符合即產 生辨識的效果。但模板比對的理論有其模糊性,它無法說明人類腦中究竟需要 擁有多少模板,才能進行辨識作用,也無法說明人類如何能解釋那些不認識的 形態。

2.特徵比對理論(feature-matching theory)

強調事物皆由一些基本的屬性或特徵所組成。新事物只要符合這些基本屬 性或特徵,就能被辨識出來。特徵比對較模板比對來的有彈性,因它不需要縝 密地計算,就具有詮釋形狀辨識的功能。屬性與特徵區辨的能力來自經驗豐富 的多寡,隨著經驗知識的累積,人們對外界事物辨識的能力也更加精確。

3.原型比對理論(prototype-matching theory)

原型比對理論認為在我們長期記憶中,已儲存了許多事物的典型範例,這 些具代表性的典型範例就稱為原型(prototype),原型包含該事物最主要及最完 整的特徵及訊息。一個形態能否被辨識出來,視它與原型相似度而定;愈相似 就愈能被辨認為是屬於該類事物。原型比對理論又分兩種模型:

(1)集中趨勢模型(central theory model):認為原型是一系列樣本的帄均代表,

是多維空間的特徵帄均值,也是該類型的集中趨勢。

(2)特徵頻率模型(attribute-frequency model):認為原型乃是在一系列樣本中,

感受最多的特徵樣式所做的組合,且被視同為最好,且獨一無二的樣本。

4.結構模式理論(configurational model)

結構模式相較於特徵比對理論而言,其差異在於預測能力。事物雖是由單 一屬性所構成,但非單一屬性加成的結果,而是由許多單一屬性衍生出新生物 件特質或特性,如相同弧線不同的組合就有不同的圖案。人們就是經由這樣的 重組結構,進行新事物的辨識感知能力。

2.7.4 形態辨識的認知過程

Wickens(1992)提出以訊息處理來探討型態辨認有兩種過程:

(1) 由下而上的處理(bottom-up processing)

由下而上的處理又稱資料導向(data-driven)的處理,是由低層次訊息開始 處理,其結果作為下一高層次的輸入,進行處理。如此逐步向上,最後辨認出 該輸入的刺激。

(2)由上而下的處理(top-down processing)

由上而下的處理又稱概念導向(conceptually–driven)的處理,指的是依據 期望或標籤,幫助我們詮釋不完整的感官輸入。

王宗興(2002)更進一步地將上述幾個重要的理論,整理成如圖 2-6 的形態 辨識認知過程。由圖中可以說明人們如何以感覺歷程結合經驗、記憶及假設的 概念,進行形態的辨識及意識的推論過程。透過不同程度的比對,我們便能診 斷造形特徵所傳遞之風格意象。

圖 2-6 從訊息處理到形態辨識的認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