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知心理的理論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認知心理的理論架構

認知(cognition)是極複雜且牽連種種心理活動的過程。鄭麗玉(1993)曾 於《認知心理學》一書中提出,「認知」是知識的獲得和使用,其牽涉兩個層面 的問題,一是知識在我們的記憶中是如何儲存(心智結構),以及知識是如何被 使用或處理的歷程問題(心智歷程)。

認知心理學研究人們如何藉由感覺獲取訊息;又如何將訊息轉化成為知 識;如何儲存記憶並形成認知策略系統來指導我們的注意和行為反應。這涉及 了心理過程的全部範圍—從感覺到知覺、圖樣識別、注意、學習、記憶、概念 的形成、思維、表象、回憶、語言、情緒如何發展過程等(黃希庭等,1992)。

2.2.1 人類訊息處理模型

認知心理的主要理論架構是訊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它視人類為主動的訊息處理者,探討人類憑感官接受訊息、儲存訊息以及提 取、運用訊息等不同階段所發生的事,所以認知心理學也常被稱作訊息處理心 理學(鄭麗玉,1993)。

圖 2-1 為陳烜之(2007)所整理的人類訊息處理模型。圖中的方塊顯示不同 訊息的訊號處理步驟,實線箭頭表示訊息流動方向,虛線代表選擇與控制。整 個訊息處理的過程即是人類認知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歷程:當外界的刺激訊 息從左方進入,各感覺器官吸收外界情況並將訊息加以組織及辨識―感覺和知 覺,接著將經驗到的事物保存―記憶,然後分析所碰到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方 案―思考、比對、推論及理解,最後執行思考過的解決方案―反應。在所有訊 息處理模型中,專注力(亦稱注意力)都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除了感官記憶外,

其他訊息處理步驟都需要專注力幫助選擇與控制(陳烜之,2007)。

圖 2-1 人類訊息處理模型(資料來源:陳烜之(2007)。認知心理學。臺北:五南。)

2.2.2 記憶研究的訊息處理取向 1.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

圖 2-2 代表 Atkinson 與 Shiffrin 有關記憶訊息處理論的主要內容,綜合說明 如下:人類的記憶,按其產生的時間先後分為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三種不同類型。最先是由外在刺激影響感官產生瞬間的感覺記憶。感覺記憶保 留時間極短(不到一秒),如未加注意瞬即消失。感覺記憶產生後如加以注意,

即將訊息進一步處理,從而產生短期記憶。短期記憶維持時間仍然短暫(約 20~30 秒),產生之後如加以復習,即可將訊息輸送進入長期記憶。

三種記憶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雙向式的前後交互關係。感覺記憶經注意而 形成短期記憶之後,一方面需要復習才能進入長期記憶,另方面要靠長期記憶 中已有知識(反向箭頭)的幫助,處理短期記憶中的新訊息(利用舊知識吸收新 知識)。此外三類記憶都會在產生後又產生遺忘現象(張春興,2009)。

圖 2-2 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根據 Atkinson & Shiffrin,1968 資料繪製)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我們對事物會產生意象描述是基於眼前所看,並喚起腦中相關記憶,但若 是對所見事物缺乏經驗,我們便會聯想或是推論,運用外界的知識來建構一個 較完整的描述,並在腦中加入新的記憶,使全部的記憶超出原先呈現的訊息。

因此,記憶是可建構的(construction) ,也有可能因為個人主觀對訊息的添加 而變形(distortion)(林寶蓮,2002)。

2.訊息處理中的心理歷程 (1)譯碼、編碼、解碼

譯碼(coding)是指為了便於處理,將具體訊息轉化為另一種抽象形式以便 記憶的心理歷程。以帅兒學習認識蘋果為例,蘋果本身是一具體的實物,“蘋 果”兩字的聲音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則是經抽象化了的譯碼(此例為聲碼與義 碼)。

編碼(encoding)是指接受刺激輸入時的譯碼歷程,亦即前例由實物學到概 念的抽象化歷程。像此種將外在具體事物轉化為另一種內在抽象形式,而便於 心理運作的歷程,稱之為心理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

解碼(decoding)是指與編碼呈反方向運作的心理歷程。亦即將記憶中所記

的抽象概念,在需要時針對實物刺激而做出適當反應的歷程。

編碼與解碼兩者同屬譯碼範圍,惟前者用於訊息的輸入,後者用於訊息的 輸出。

(2)儲存與檢索

儲 存 ( storage )是將編碼輸入的訊息在記憶中保存的心理歷程。檢索

(retrieval)是指在需要時將編碼儲存在記憶中的訊息,予以解碼輸出,並經反 應而表現出來的歷程。

事實上,個體在從事訊息處理時,在感官運用上,絕不只限於視覺與聽 覺,其他味覺、嗅覺、膚覺等,在感覺歷程中,自然也都具編碼、儲存、檢索 的訊息處理功能(張春興,2009)。

2.2.3 注意力在訊息處理的功用

注意力為容量有限的訊息處理系統—大腦—必頇具備的選擇機制,以免在 容量有限而又企圖對所有的訊息同步處理時,造成系統的癱瘓甚至崩潰瓦解。

注意力可以廣義的界定為:「在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吾人選擇性地將認知處理,

施用於部分的訊息的歷程(陳烜之,2007)。」

Mike(1996)提出人們對於物件訊息的處理過程,分為注意力專注前與後階 段。注意力專注前會先對整體快速的掃描,以獲得樣式和形狀,此時不需使用 注意力,此階段為具有整體意象優先性的特色;而整體意象優先性會影響後期 的認知(詹若涵,2004)。

2.3 觸覺

觸覺是人類最原始對外界的首度體驗,它可以幫助眼睛對外界事物蒐集更 多訊息。在三度空間的世界裡,透過皮膚的觸摸,可以清楚感受物質實體的特 性。這親密的感覺涉及身體的直接接觸,呈顯人類最真實的情感(莊安祺譯,

1993)。

張春興(2009)在《現代心理學》一書中解釋:觸覺是屬於皮膚感覺的一種。

膚覺(skin sense)是以皮膚表面為感受器接受外來的刺激,從而獲得觸覺、痛 覺、溫覺等感覺的歷程。

1.觸覺:亦稱壓覺,指皮膚表面觸及某物體或承受某物體壓力時所生的感覺,

依情況又可分為:(1)主動觸覺(active touch)—以肢體主動接觸物體所產生。(2) 被動觸覺(passive touch)—係由外來物體碰觸到皮膚所產生的感覺。若以相同 物體刺激來比較,主動觸覺的敏銳度高於被動觸覺(葉重新,2004)。身體不同 部位的觸覺敏感度不同,在舌尖、口唇、指尖等感覺細胞密集之處,觸覺敏 銳。皮膚上產生觸覺的感受器,成為很多小點的方式散佈著,這些小點,稱為 觸覺點(touch spot)。在心理學上測量觸覺點時,一般採用兩點閾限測量器

(two-point threshold aesthesiometer)(如圖 2-3)。如很短的距離仍可辨出是兩 點,即表示該部位觸覺較為敏銳。

圖 2-3 兩點閾限測量器

2.痛覺:痛覺是皮膚受到物理或化學刺激傷害時,所產生的一種感覺。對個體 的安全而言,痛覺具有警示作用,因疼痛的感覺而注意到避開具有傷害性的刺 激。痛覺具有很大的心理作用,有時皮膚稍受傷害即感到刺痛,但有時傷害很 重卻未必感到劇痛。

3.溫度覺:溫度覺是皮膚表面對溫度變化時所產生的一種感覺,包括熱覺與冷 覺。人體表面的溫度,一般在 32°左右;若外在溫度高於皮膚溫度 0.4°C 時,

即生熱覺;外界溫度低於皮膚溫度 0.15°C 時,即產生冷覺。由此可知,皮膚對 冷的刺激較為敏銳(張春興,2009)。

觸覺產生的過程,是由皮膚上觸覺接受器接受物體壓力或觸及物體之後,

觸覺點將刺激訊息傳導至脊髓,再傳導至腦幹,經由視丘到達大腦半球頂葉的 體覺皮質(somatic sensory cortex),進而產生觸覺(葉重新,2004)。

張粧亭(2005)於《觸覺在概念模型中的幾個現象》中提到,觸覺是一種讓 我們去認識實體的知覺,這樣的能力我們能感受到重量、形狀並且評估其意義

(Hepworth, 1954)。而我們的手是最明確,最主要發現這些集合知覺的位置。

1918 年起,開始有研究學者針對於觸覺的過程,做有系統且綜合性的科學 調查。其中 Weber 在觸覺實驗中的研究,觀察到人會感受到觸覺,必頇經歷一 定刺激強度的敏感度,這就是所謂的 Weber Law 理論。Weber 當時提出的觸覺 概念,「除非有手指謹慎地移動過物體的表面,否則物體的形狀與質感無法經由 觸摸(touch)而得來…,當我們移動我們的手或者是手指時, 我們可以明確得 感受到它們與我們之間的方位關係,使得我們得以掌控物體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