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次序理論

本節依據次序理論的基礎、及目標概述次序理論的內涵,並說明多元計分次 序理論模式,次序理論於認知發展次序性相關研究及命題邏輯相關研究的應用情 形。

一、次序理論的內涵

本段依次序理論基礎、目標、多元計分次序理論模式,闡述次序理論的內涵。

(一)次序理論的基礎

次序理論是奠基於Guttman量表圖分析法(Guttman scalogram

analysis)(Guttman, 1944, 1950)所發展出的一種測量模式。Guttman量表圖分析法能 找出測驗試題順序或調查研究問題的次序,以利編排試題,但礙於Guttman量表圖 分析法僅以線性次序(linear ordering)的關係進行分析,於是遇到兩項難題:(1)一 組題目中的線性排序只能顯示出最精簡的題目關係,一旦題目數增加,就越難獲 得複製力(reproductability);(2)一些邏輯與統計的分析結果指出並非所有的次序都 是線性的。Airasian and Bart (1973)提出一個可供以分析線性與非線性次序的方法-次序理論 (Airasian & Bart, 1973; Bart & Krus, 1973)。

(二)次序理論的目標

Airasian and Bart (1973)的次序理論有兩大目標:1. 檢驗兩個題目間假設的次 序(hypothesized ordering),確定階層關係。2. 當未假設兩個題目間的次序時,能 一般化題目的次序,以確定是否有階層關係。

過去心理計量的相關研究中,次序理論主要應用於判斷兩個試題間的先備條 件(precondition)之次序關係,進而呈現試題階層(item hierarchy),故常成為用來定 義、分析試題間結構的方法(林原宏,2005,2006;余民寧、陳嘉成,1987)。

綜合次序理論的分析,可分為四大步驟:

1. 以言詞或圖繪方式描述假設的次序。

例如:試題

i

為試題

j

的先備條件,即試題

i

指向試題

j

圖 2-3 試題

i

指向試題

j

2. 說明試題的正確與錯誤反應組型。

當給予兩個題目間假設的次序,可以判斷出該試題反應組型(item response pattern)是正確(confirmatory)或錯誤(disconfirmatory)。以二元計分試題

i

和試 題

j

為例(

i

j

),其答對(以 1 表示)和答錯(以 0 表示),反應組型包括(1,1)、

(1,0)、(0,1)、(0,0)四種,其中(1,1)、(1,0)、(0,0)是正確組型,表示試題

i

指 向試題

j

,而(0,1)的反應組型為錯誤組型,表示試題

i

不指向試題

j

3. 收集試題列聯表資料及決定閾值ε

Bart and Krus (1973)根據二元計分(dichotomous)試題列聯表資料,計算試題的 先備條件及次序關係。以二元計分試題

i

和試題

j

為例(

i

j

),其答對(以 1 表 示)和答錯(以 0 表示)之答題人數列聯表,如表 2-10 所示。

表 2-10 二元計分試題

i

和試題

j

的答題人數之列聯表 試題

j

1 0 總和

1 n11

n

10 n1 試題

i

0

n

01

n

00

n

0

總和 n1

n

0

n

=

n

11+

n

10+

n

01+

n

00

Airasian and Bart (1973)認為表 2-10 中試題

i

和試題

j

有四種反應組合,包括

(1,1)、(1,0)、(0,1)、(0,0)四種,其中(0,1)的反應不滿足「試題

i

為試題

j

的 先備條件」,也就是說,「試題

i

不指向試題

j

」。由於錯誤反應組型可能肇因於答

j

i

題者的猜測或遺漏情形,故允許有一小部分錯誤反應的比例,稱為閾值(threshold)。 序,以確定是否有階層關係。Bart (1971)利用 Boolean algebraic (布林代數)的方法 排列出試題反應組型的代數模式,再列出各試題反應的答題人數比例,推估是否 存在階層關係及其階層結構。

(三)多元計分次序理論模式

由於 Bart and Krus (1973)二元計分的次序理論對於多元計分的資料有其限 制。林原宏和黃國榮(2006)基於 Bart and Krus (1973)的二元計分模式,擴展為 多元計分的次序理論模式。其多元計分的次序理論分析步驟如下:

表 2-11 多元計分試題

i

和試題

j

的答題人數之列聯表 Krus (1973)所定義的二元計分為多元計分之特例(林原宏、黃國榮,2006)。 二、次序理論的應用

Airasian and Bart (1973)認為次序理論可以應用於各類領域,包括課程結構安 排、閱讀技巧、認知歷程的階層等,但其後續應用研究仍以探討J. Piaget 認知發 展理論的發展階段之次序性為主。

(一)認知發展次序性相關研究

Airasian and Bart (1973)研究200位10-14歲的兒童對於六題J. Piaget的基模 (schema)問題的反應,了解六個作業的階層順序,這些題目包括分類(classification) 基模、機率(probability)基模、組合推理(combinatorial reasoning)運思、比例

(proportionality)基模以及浮體(floating bodies)定律,發現支持Piaget的認知發展理 論的證據,具體運思期的分類基模是形式運思期中組合推理、比例、浮體概念的 先備知識。

Bart and Mertens (1979)探討認知發展理論的形式運思期基模階層結構。利用 次序理論分析Martorano (1977)對於80名6、8、10、12年級的青少年的形式運思十 個作業反應的調查資料,該作業的設計除了關聯性(correlations)基模與彩色銅板 (colored tokens)基模外,每種基模至少包含兩種以上的作業。Bart and Mertens (1979) 研究結果發現到同一基模內的作業難度類似,此外,雖然反應組型不同,但部分 結構顯示形式運思期內的基模具有階層結構的特徵,支持形式推理基模互有關聯 的理論。

Bart, Frey, and Baxter (1979)分析形式運思期中的五個作業,包括平衡桿 (balance)、平面(plane)、鐘擺(pendulum)、磁化作用(magnetization),以及關聯性 (correlation)來分析不同背景大學生表現之差異,發現到不同背景的學生階層結構 不同,但部份作業存在共同的階層特徵。

(二)命題邏輯的相關研究

上述的研究以分析形式運思期的作業次序為主,而有些研究(Airasian, Bart &

Greaney, 1975; Jansson, 1986)利用次序理論來分析來檢驗個別樣本在命題邏輯遊 戲的表現,調查Piaget的16種二元組合階層次序。

Airasian, Bart and Greaney (1975)調查60名青少年命題邏輯遊戲「Butch and Slim」的試題反應,該研究利用次序理論繪製J. Piaget所提出的形式運思期二元命 題階層,並發現命題組成的二元素(bi-atomic)與三元素(tri-atomic)間有次序關係。

Jansson (1986)運用次序理論比較分析Piaget的16種組合邏輯時,探討不同的數 學內容的影響。他分析在1980年時,荷蘭94個樣本學生回答關於奇數、偶數陳述 句,另一個是30個學生回答線段的語句的測驗。該研究比較次序結構圖後,發現 數字與線段的內容不同的兩個結構圖是類似的,並且再與另一個非數學內容的問 題進行結構圖比較,發現到內容是否為數學對於16種組合邏輯的結構影響不大。

而且,儘管邏輯運算相同,但是不同的語言類型(form)對於學生的反應,其影響 似乎比不同的題目內容(工作作業)更大。

次序分析檢驗不同試題與不同任務間的品質、邏輯上的關係進而產生階層次 序,個別施測邏輯命題遊戲的研究中也有類似的階層次序,但是,紙筆測驗可以 消除避免一些由執行個別施測評量中的測量問題,更可同時對大量樣本施測,並 可以節省命題邏輯研究時間(Alliger, 1986)。

Alliger (1986)的研究中利用 Inhelder and Piaget(1958)提出的 4 個二元命題所組 織成的 16 種組合。這個調查欲了解是否命題邏輯的紙筆測驗也能與過去個別施測 的測驗一樣,產生相同的階層次序。過去的研究發現國中生和高中生的年紀不能 做這些較困難的二元組合題目,故該研究以中西部的大學生為樣本,進行兩個類 型題目的施測,第一種是幾何花園遊戲的紙筆測驗版本(Jansson, 1986),第二種是 除了提供學生可實際操作的相同測驗。藉由次序分析該研究結果,發現紙筆測驗 所生成十六種二元組合的階層次序類似過去個別的命題邏輯測驗。然而,大學生 以及提供他們可操作物,對於解決更困難的二元問題,並沒有顯著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