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向心理資本之意義與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對正向心理資本之意義與內涵進行探討,第二節 乃為解析教學效能之意義與內涵,第三節則分析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學效能二 者間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正向心理資本之意義與內涵

今日的商業與製造環境中,由於技術的創新與擴散以及各種限制性的消 弭,人力資本反而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這包含產品推銷的靈活性、創新和 上市速度,同時並須管理員工的知識,經驗,技能和專業知識(Luthans, Luthans,

& Luthans, 2004)。而將此運用在教育上亦如是,將教師本身視為學校總體之 重要「資本」,成為學校經營上的一大重點。

壹、正向心理資本的意義

正向心理資本源自於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於 1998 年美國 心理協會的會長 Martin Seligman 提出,其目的在讓心理學的焦點從病理的研 究轉向如何建立生活中正向的內在品質,諸如幸福、知足與滿意,它側重於 優勢、健康和活力,而不是弱點、疾病和病理(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Luthans et al., 2004),而正向心理學的發展也引導了兩種相關研究:正 向組織學(Postivie Organization Scholarship, POS)與正向組織行為(Postivie Organization Behavior, POB)。

正向組織學著重在組織的生產力的提升,在個人、團體及組織中建構及 培養長處和優勢、應變與復原能力、活力及發展性;開發組織與成員的潛能

(Dutton, Glynn, & Spreitzer, 2006),主要是透過組織的方式來提升組織成員 的正向心理狀態。而正向組織行為則側重人的長處和心理的能力,並強調可 測量、開發、管理其正向的人力資源與心理能力優勢,同時並具有 5 項特徵:

1.以理論與研究為基礎,2.有效測量,3.對組織行為具有獨特性,4.狀態

(Luthans, 2002,Luthans, Avolio, Avey, & Norman, 2007)。兩者相較,正向組 織學重視組織,屬於宏觀層級(marco-level),而正向組織行為則較為重視個

資料來源:”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 by Luthans,F., Luthans, KW and Luthans, BC. 2004 , Business Horizons,

47(1): p 46.

傳統經濟資本重視所擁有的外在資源,諸如廠房、設備等,藉以提升其 競爭力,這是屬於最早發展的資本觀念;而後提倡的人力資本則開始重視員 工本身的能力與知識,並將員工視為公司重要的資產;社會資本則重視人際 關係與社會網絡,強調關係的建立;正向心理資本則重視自我的認識,強調 個人特質的了解與培養,並藉由其發展性強化競爭優勢。Luthans, Avolio, Avey 以及 Norman (2007)將正向心理資本定義為個人發展中的正向心理狀態,並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有四大特徵:一、有信心(自我效能)對具有挑戰性的事務投入的必要努力 而成功;二、對於現在或未來的成功有正向的歸因(樂觀);三、堅持目標,

必要時,為了成功重新定位目標路徑(希望);四、當被問題和逆境所困擾時,

持續和並保持彈性(復原力)以達到成功。

Seligman 於真實的快樂一書中提出正向的感覺來自長處與美德,而透過 對各宗教與哲學的分析後歸納出六項基本的美德:智慧與知識、勇氣、人道 與愛、正義、休養與心靈的超越,並歸結正向心理學就是正向情緒、全心投 入和意義這三個因素(Seligman, 2009)。而後 Seligman 於 2012 所著邁向圓滿 一書中,又更進一步提出幸福理論,其中包含五項元素:正向情緒、全心投 入、意義、正向人際關係和成就,並縮寫成 PERMA(Seligman, 2012)。

綜上所述,本研究採用 Luthans, Avolio, Avey 及 Norman (2007)等人之觀 點,將正向心理資本之定義為個人所具有可測量及可發展的正向心理狀態,

並須具有四項特點:滿懷自信、樂觀對待、保持希望以及具有復原力。

貳、正向心理資本的內涵

Luthans , Luthans, 以及 Luthans (2004)以可測量性及具有發展性為前提,

將正向心理資本分為四項內涵:自信、希望、樂觀與復原力,茲分述如下:

一、自信(confidence):又稱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效能乃是 依據 Bandura(1977)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所發展而 來,Bandura 強調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會導致個體行為有不同的表現,自 我效能是個人對於自己能否處理好特定情境事務過程的判斷。並認為自我效 能會影響我們的選擇及對所選項目的投入,同時在正向心理能力上,自我效 能與工作績效間有強烈的相關性(Bandura, 1982)。Stajkovic 和 Luthans(1998) 則將自我效能定義為一種個人信念,關於是否能維持動機,調整資源,並能 在特定的工作上獲得成功的能力。Gist 和 Mitchell(1992)則認為自我效能是指 個人對本身在特定領域處理能力的評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自信的培養則可透過四個因素來獲得:一、掌握好的經驗或表現成就;

二、替代經驗的建立;三、社會說服;四、生理的和心理的激勵(Luthans et al., 2004),。

綜上而言,自信乃是一種信念,關係到個人對自己能力的評斷,並進行 自我的調整,其強弱會影響個人對環境或特定領域的投入與成就。

二、希望(hope):Snyder, Harris, Anderson, Holleran, Irving 以及 Sigmon (1991)將希望定義一種認知,由兩項重要相互影響的成功因素所組成:動力

(確認目標導向)與路徑(實現目標的計畫),是根基於獲得成就感的正向動 機。Luthans, Avey, Avolio, 和 Peterson(2010)認為希望在正向心理學中被普遍 當作一種「思維的增能方式」(empowering way of thinking),個體的行為 被假設在目標導向的前提下試圖有所作為,一個有較高希望的個體,會在特 定情況下主動形成一個或多個途徑來達成目標,若特定的路徑出現阻塞(如 技術障礙),他們就會使用替代路徑來達到目標,也就是意志力(willpower)

與行動力(waypower)的交互作用。換句話說,希望是一種正向的動機,能 促使個體為實現目標而設定方法,持續行動到達成目標。

三、樂觀(optimism):Seligman 等人(2000)和 Luthans 等人 (2004) 皆是從歸因理論來探討樂觀的兩個重要特點:永恆性與普遍性,並對結果抱 持正向的歸因。所謂永恆性是指個體將事件歸因為短暫的或是永久的,樂觀 的人會將好事歸因於永久的(如個人的能力或特質),而將壞事歸因於短暫的

(不會一直發生),悲觀的人則反之。而普遍性則是指解釋事件的範圍,樂觀 的人會將壞事歸因於特定的狀況(某一環節出問題,而非全部皆是),而悲觀 的人則容易將壞事歸因於一般性的狀況(整體性的問題,我無法解決)。總之,

樂觀的人較容易從好事中建立自己的正向特質,並從壞事件中跳脫,而悲觀 的人則容易在壞事件中感受到更多的無力感。

四、復原力(resilience):Masten(2001)認為復原力是指不論對適應或發 展過程具有嚴重威脅時,仍有好的結果的一種現象。這需要兩種判斷,第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個判斷是對威脅本身的推論,也就是必須以當前或過去來判斷是否有超出規 範或潛在的威脅。第二個復原力的判斷標準是對適應或發展結果進行評估為

「好」或「OK」。Luthans(2002)認為復原力是指個人成功應對面臨顯著的變化、

逆境、或風險的能力。這種能力隨時間的變化,並提高了個人和環境的保護 因素。Luthans 等人(2004)則認為復原力包含三種特性:1.堅定地接受現實。

2.以強烈的價值觀為支撐的堅定信念。3.臨機應變的能力與對改變的適應力。

由此可知,復原力可使個體在困難或逆境中產生反彈(bounce)的能力,讓 個體可以面對並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