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過去相關研究之重要發現,以作為本研究之依據。依序整理教 師正向管教之相關研究、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最後再說明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 經營之相關研究。

一、教師正向管教之相關研究

由於有關教師正向管教的相關研究並不多,所以本研究以教師對於零體罰的 認知及態度做為相關研究之探討。從零體罰政策實施後對於教師的影響以及管教 方式的改變,來探討教師正向管教的可行性。

分別就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變項與研究結果等方面加以分 析:

(一)研究對象

有關零體罰政策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以國小教師為對象(李秀娟,2006;吳 如玉,2007;李孟倩,2007;林月雲,2007;林紀庭,2007;洪依如,2007;陳 寶卿,2007;陳慧琳,2008),也有以國中教師為對象(陳惠倫,2008),顯示 零體罰政策的實施,對於國中、小學老師具有其一定程度的影響。本研究將以臺 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做為研究對象,欲了解目前國小教師對於正向管教的的認知以 及運用情形為何。

(二)研究方法

綜上述所探討的相關論文中,大多以問卷調查法的量化研究來進行,只有少 部分採用觀察、訪談的質性研究方式。本研究將採問卷調查法以賴進龍老師授權 使用之問卷為工具進行研究。

(三)研究變項

在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方面,因研究目的、性質、範圍的不同而有些差異,

但大致上仍包含性別、年齡、學歷、教學年資、、學校規模及地區等,相關研究 變項以性別、學歷、擔任職務、教學年資最為常見,但經過整理之後,發現其研

究結果並不一致;探究年齡、學校規模與零體罰關係的研究並不多,但研究結果 亦不一致,可見有關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探討。而 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與正向管教之間的關係,以教師的性別、學 歷、教學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模與學校地區做為本研究之研究變項。

(四)研究結果

有關教師在零體罰相關背景之差異情形以及教師在零體罰的整體表現,其相 關研究之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1.性別

吳如玉(2007)、陳寶卿(2007)、陳惠倫(2008)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男、

女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有顯著差異存在;而李秀娟(2006)、林紀庭(2007)

的研究卻顯示男、女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無顯著差異。

2.最高學歷

林紀庭(2007)、洪依如(2007)、陳寶卿(2007)等人的研究顯示教師對 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會因教師的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李秀娟(2006)、

吳如玉(2007)的研究則顯示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不因教師的教育程 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3.擔任職務

李秀娟(2006)、吳如玉(2007)、李孟倩(2007)、林紀庭(2007)、洪 依如(2007)、陳惠倫(2008)等人的研究均顯示擔任不同職務的教師,其零體 罰的認知及態度有顯著差異;但陳寶卿(2007)的研究卻顯示教師擔任不同的職 務,對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並無影響。

4.教學年資

李秀娟(2006)、吳如玉(2007)、李孟倩(2007)、林月雲(2007)、林 紀庭(2007)、洪依如(2007)等人的研究皆指出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在零體罰 的認知及態度上有顯著差異;但陳寶卿(2007)的研究則顯示教師對於零體罰的 認知及態度不因教學年資而有所差異。

5.學校規模

吳如玉(2007)、陳寶卿(2007)、陳惠倫(2008)的研究顯示學校規模的 不同,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有顯著差異;林紀庭(2007)的研究卻顯示 學校規模的不同,並不會影響教師對零體罰的認知及態度。

6.學校地區

吳如玉(2007)、林紀庭(2007)的研究均指出不同學校地區的教師對於零 體罰的認知及態度無顯著差異。

7.整體表現

李秀娟(2006)、李孟倩(2007)的研究顯示贊成和反對零體罰的教師比例 相近,所以有關零體罰教育政策的實施,的確對部分教師產生了困擾及疑慮,認 為零體罰的實施會影響到教師的管教行為;不過對於零體罰認同度越高的教師,

其人權教育素養越高,越能有效預測出其零體罰的管教行為(吳如玉,2007;林 紀庭,2007;陳寶卿2007)。

二、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

班級經營在教育現場一直都是相當受到重視的議題,也是每位手持教鞭的教 師所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所以相關的研究非常多

(一)研究對象

有關班級經營的研究對象,大部分都以國中、小教師為主,但有以國小學童 為取樣對象的研究(楊士賢,1996;謝世微,2005),也有研究針對初任教師做 探討的主題、對象(謝旻晏,2002),藉此了解班級經營的現況與困難之處。

(二)研究方法

為求相關的班級經營研究資料,大部分的學者都採用問卷調查法來進行研究,

以求得更多、更精準的資料。

(三)研究變項

近年來有關班級經營的研究,研究者所採用的研究變項及其顯著性之歸納相 關研究的研究變項以研究性別、學歷、教學年資最常見,但整理出來的研究結果

並不一致;有關教師年齡、學校規模、學校地區等研究變項與班級經營的關係,

其結果也不一致;而擔任職務的不同是否與班級經營有關,則無研究納入研究變 項當中。

(四)研究結果

有關不同背景變項與班級經營的差異情形,分述如下:

1.性別

楊士賢(1996)、吳明芳(2001)、陳志勇(2001)、于冬梅(2005)、廖 英昭(2005)、謝世微(2005)、謝秀伶(2007)、蕭玉燕(2008)等人的研究 均顯示男、女教師在班級經營方面有顯著差異存在,且都是女教師的班級經營優 於男教師;而姚培鈴(2005)、陳宏祐(2007)的研究則顯示男、女教師的班級 經營並無顯著差異。

2.最高學歷

于冬梅(2005)、廖英昭(2005)、陳宏祐(2007)等人的研究指出不同教 育程度的教師的班級經營有顯著差異;楊士賢(1996)、吳明芳(2001)、姚培 鈴(2005)、謝秀伶(2007)等人的研究則顯示教師的班級經營不因教育程度的 不同而有差異。

3.教學年資

于冬梅(2005)、姚培鈴(2005)、廖英昭(2005)、謝秀伶(2007)等人 的研究皆指出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在班級經營上有顯著差異;楊士賢(1996)、

吳明芳(2001)、陳志勇(2001)、陳宏祐(2007)的研究則顯示教師的班級經 營不因教學年資而有差異。

4.學校規模

陳志勇(2001)、姚培鈴(2005)、廖英昭(2005)、謝世微(2005)、謝 秀伶(2007)等人的研究都顯示學校規模不同,其教師的班級經營有顯著差異;

楊士賢(1996)、陳宏祐(2007)的研究則顯示學校規模的不同不會影響到教師 的班級經營。

5.學校地區

楊士賢(1996)、廖英昭(2005)、陳宏祐(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 班級經營不因學校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謝世微(2005)的研究則指出不同學校 地區的班級經營有顯著差異。

6.整體表現

楊士賢(1996)、姚培鈴(2005)、廖英昭(2005)、謝世微(2005等人的 研究均指出國小教師擁有良好的班經營效能,由此可知,國小階段教師的班級經 營能力受到較多的重視,但也是國小教師主要的壓力來源;謝旻晏(2002)的研 究則指出初任教師在班級經營各方面均不理想,可見得教學經驗的累積有助於班 級經營的效能提升。

三、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

有關教師正面管教與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為數不多,目前僅有周淑華(2009)

一篇,但有研究從教師對於零體罰政策的認知、教師情緒管理等面向切入,探討 教師在班級經營方面的差異性。而教師本身對於管教態度、情緒管理的認知,對 於教師實施正向管教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研究對象

朱若梅(2006)的研究是以台北縣的國中教師與其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 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抽取12 所學校、 70 個班級,含68 位教師與其班級學生 共754 人。

劉怡君(2007)的研究以桃園縣244 所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 討桃園縣中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政策的認知、態度與其班級經營策略運用之關 聯性。

黃淑怡(2008)和周淑華(2009)的研究對象分別為高雄市29 所國小教師,

以及臺北縣200 所公立國小教師。

綜上述可知,有關正向管教和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選擇對象以國中、小教 師為主,不過研究地區略為不同,但都屬於較為都市化的地方,而本研究則是以

臺東縣國小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與以上研究所選擇地點的家長職業分布、民情觀 念恐有所差異,尤其研究者在臺東縣國小服務已有十餘年的時間,家長對於管教 的觀念仍偏向打罵式的傳統管教方式,與以上地區恐有所不同,教師在管教學生、

班級經營的壓力來源也不盡相同,因此想藉此了解臺東縣國小教師對於班級經營 的知覺是否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

(二)研究方法

有關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的研究都是採量化的研究方式,以問卷調查法 來進行研究,藉以短時間內蒐集到較多的資料;而本研究主要探討教師正向管教 知覺與班級經營間的關係,因此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藉此蒐集到更多有關 本研究的資料。

(三)研究結果

有關「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整體層面相關性研究結果,綜合以上的研 究結果,可以發現教師認同相關正向管教的觀念,對於班級經營也同樣會有正向 的幫助。朱若梅(2006)的研究指出,情緒管理能力較好的教師,其學生對於班 級經營各層面的感受較佳,顯示教師擁有穩定的情緒管理能力,有助於班級經營、

氣氛的營造;劉怡君(2007)的研究雖然指出零體罰政策的推動會影響教師的教 學理想、熱忱,但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程度越高,其認同度就會越高,這對於 教師實施正向管教會有正面的影響;黃淑怡(2008)的研究認為教師對於零體罰 政策的認知程度越高,班級管理就會越偏向民主、關懷等方式,顯示教師對於零

氣氛的營造;劉怡君(2007)的研究雖然指出零體罰政策的推動會影響教師的教 學理想、熱忱,但教師對於零體罰的認知程度越高,其認同度就會越高,這對於 教師實施正向管教會有正面的影響;黃淑怡(2008)的研究認為教師對於零體罰 政策的認知程度越高,班級管理就會越偏向民主、關懷等方式,顯示教師對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