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氣候變遷之影響與因應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氣候變遷之影響與因應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就研究主題進行文獻整理,首先彙整出氣候變遷之影響與因應,以瞭解 與氣候變遷相關之「調適」內涵,釐清國內外相關研究與法規所提供之訊息;接 著以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基本論述作為本研究發展工具之基礎,以及將調適教育連 結至環境教育;並整理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之相關定位,提供了在高 等教育中因應氣候變遷之措施,確立本研究之聚焦對象之角色。

第一節 氣候變遷之影響與因應

一、氣候變遷趨勢與衝擊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認定氣候變遷的定義為:「除了一定期間內所觀測的自 然氣候變率之外,由於直接或間接的人類活動改變了全球大氣成分而造成的氣候 改變(UNFCCC, 1992)。」2007 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發佈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AR4),其核心議題包含 全球氣候變遷的自然科學基礎(physical science basis)、全球暖化的衝擊(impacts)、

調適(adaptation)與脆弱度(vulnerability),與全球暖化的減緩(mitigation)。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藉由五十年來的觀測證實:「氣候變遷影響陸地與海洋的生態系統。溫度 上升使得動植物、細菌和病毒遷移至較適合的氣候條件,因而入侵新的棲地,或 是瘧疾和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將會增加。同時乾旱造成水資源不足,惡劣生活條 件使得公共衛生議題需要更多關注。同樣因處於氣候敏感區域,一旦極端氣候的 現象加劇,部分發展落後與貧窮地區受到的衝擊將更嚴重(NOAA, 2011)。」

平均溫度只要增加一些,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就可能會增加好幾倍,如圖 2-1 所示。柳中明、華昌宜、游保杉等學者(2008)研究發現,臺灣在 1911 年至 2009 年期間上升了 1.4℃,近 30 年的增溫速率明顯加快,是百年趨勢值的兩倍。且

6

近 30 年來,冬季的增溫現象要比其他季節明顯(柳中明、華昌宜與游保杉,2008;

陳雲蘭,2008)。

圖 2-1 平均溫度增加對極端氣候的影響。

註:當溫度分佈為常態分佈時

資料來源:IPCC AR4, 2007, Box TS.5

氣候變遷在降雨量、降雨強度和頻率以及降雨型態也有所改變:在全球乾濕 季降雨與降雨季節變化上,發現雨季降雨有增加的趨勢,而乾季降雨則逐漸減少,

即使年降雨不變,這種兩極化的現象在乾濕季分明的地區仍然非常明顯(Zhang et al.; Allan and Soden, 2007)。嚴重乾旱帶來水資源管理的問題,尤其是在熱帶及亞 熱帶地區,例如在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非洲地區,乾旱將導致生產力下降,

引發更嚴重的飢荒。Liu et al. (2009)分析臺灣冷暖年對應的降雨變化,推論暖化 會增加強降雨及減少弱降雨發生的機會。研究顯示,臺灣豐水期集中降雨量變多,

枯水期降雨量減少,季節降雨越來越不平均,對整體水資源系統之影響也越來越 嚴重,如圖 2-2。而從圖 2-3 也能看出,2000 年後重大颱洪災害頻率與強度的增 加,透露出氣候變遷的警訊。不僅影響水資源供給與水質,也挑戰水庫安全與管 理。

7

圖 2-2 年颱風降雨佔年總降雨量(折線)之比例統計(柱狀)。

註:每五年平均

資料來源: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2011)

圖 2-3 極端強降雨颱風發生頻率統計。

註:依據 1970~2009 年排名前 20 名之綜合降雨指標所定義之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1)

氣候變遷除造成極端氣候,也使海平面以緩慢的速度逐漸上升。海平面的上 升主要是陸地冰雪和冰川的融化(主要發生在格陵蘭和南極洲),以及海水因溫 度上升而膨脹所引起。在 1961~2003 年間,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 1.8±0.5mm,但 在 1993~2003 年間則平均每年上升約 3.1±0.7mm,上升速率遠較過去四十多年還 高。Levitus et al. (2000) 也指出近年來海面上升的速度比過去五十年更快。海岸 地區淡水鹹化,損害岸邊的基礎建設;海平面上升也增加了颶風帶來淹水的風險,

全球數十億居住在海岸、低窪、河口三角洲及島嶼的區域都可能受到影響。因此,

為了預防海岸地帶可能預見的風險,調適措施有其必要性。

8

再者,世界銀行 2005 年刊行之 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A Global Risk Analysis (Margaret Arnold et al. 2005)指出,臺灣屬於全世界災害高風險的區域。

同時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所提出的海岸脆弱度指標(Coastal Vulnerability Index, CVI),

分析出臺灣海岸脆弱度指數(CVI)為 0.517,分級屬於高等,全球排名第 16 名,

是嚴重脆弱區域(UNEP, 2005)。若依據 UNEP 的方法分別計算臺灣本島沿海鄉鎮 之脆弱度,並將其分級,如圖 2-4 所示,海岸脆弱地區主要分布在雲林、嘉義、

臺南、高雄等縣市的海岸。若海平面持續上升,根據我國氣候變遷國家通訊報告

(環保署,2002)指出,將衝擊沿海排水禦潮設施、生態環境、農漁業等。氣候 與環境變遷衝擊下,極端個案可能成為常態化,而過去極端個案所導致之重大災 害有可能愈趨頻繁,將對國土環境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更為嚴重的威脅(臺 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2011)。

圖 2-4 臺灣地區海岸脆弱度分級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1)

9

由各項研究機構所發佈之文件可以看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因出 現極端氣候而為人類社會逐漸帶來威脅。如此的動態過程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

在人們尚未警覺極端氣候的警訊下,在災害發生時就更難以保障身家財產安全。

尤其是臺灣四面環海、都市化程度高、地貌複雜且脆弱度高,在極端氣候下,更 亟需及早做出應對作為,也就是做出一連串調適行動。調適是全方位的國土規劃,

以及多領域的通力合作,能夠在極端氣候下,為臺灣的未來預先做好一切準備。

二、因應氣候變遷之措施:減緩與調適

在 2009 年 12 月的哥本哈根會議前夕,來自各國的科學家整理了既有之研 究結果,提出哥本哈根診斷報告(The Copenhagen Diagnosis, 2009),發現許多觀 測資料顯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幾乎接近 IPCC 所預估的最上限,且很多指標都顯 示氣候變化的惡化趨勢相當明顯,且惡化的速度比原來的預估更快,氣候變遷的 趨勢只會加劇而不會趨緩(Allison, et al., 2009)。

為了因應全球暖化,大多數國家於 1992 年 6 月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 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聯 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強調了兩個因應氣候變遷基本的應對策略:減緩 (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減緩(mitigation)的定義為:「在氣候變遷上,減少 資源投入和單位排放量的技術改革和替代方案。減緩措施是指落實政策,以減少 溫室氣體排放。(IPCC, 2012)」調適(adaptation)的定義為:「指在自然系統與人類 系統中,針對實際的或預計的氣候及其影響進行調整的過程,以便緩解危害或利 用各種有利機會。(IPCC, 2012)」

氣候變遷所造成的任何一種衝擊都會增加環境系統的脆弱度。減緩的目的是 為了要降低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全球性的措施;調適則能夠降低 衝擊所造成的脆弱度(vulnerability)提升,從地方性到區域性的規模皆有利。調適 在氣候變遷議題中的定位,是針對實際的氣候及其影響來進行調整的過程如圖

10

2-5。為了減少氣候變遷對自然和人類系統的風險,減緩與調適兩者同樣重要。

減緩讓調適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進行,而調適可以強化減緩的成效(教育部,

2012)。減緩與調適是互補的;儘管調適與減緩措施的途徑不同,但二者的最終 目的卻是相同的,也就是要降低環境系統的脆弱度(葉欣誠,2010)。

圖 2-5 調適在氣候變遷議題中的定位

圖片來源:Smit et al., 1999。研究者轉繪

若氣候變遷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脆弱度,在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時,「調適」

便比「減緩」來得更具急迫性。Klein et al. (1999)的研究提出了海岸地區面對氣 候衝擊下,「調適」的重要性與步驟,顯示出「調適」是一個連續與反覆的循環,

如圖 2-6。各種調適策略的實施,不是只有鑑識脆弱度或潛在的調適行動而已,

調適更是提高一個民族採取適應行動的能力,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氣候變遷

包含變異性

氣候變遷的減緩

經由溫室氣體來源 和溫室氣體匯

對衝擊或脆弱度

有計畫的調適

政策回應 揭露

初始衝擊或影響

剩餘或淨值衝擊 自主的調適 人類干預

衝 擊

脆弱 度

11

減緩(mitigation)

調適(adaptaion) 調適(adaptaion) 氣候

12

資料來源:經建會(2012),page 7

在調適策略中,除了各領域之調適策略的通力合作,曾提出須教育宣導加以

13

眾參與的程度,提升民眾與政策決策者、權益關係者、科學研究人 員之間的互動。

2.定位氣候變遷為上位概念,減緩與調適為子概念的教育架構,期能 建構符合學理實務與國際趨勢的氣候變遷調適理念,進而起帶動效 果。

(二)提升氣候變遷危機意識、應變能力及調適知識

1.定位應屬上位的氣候變遷教育架構與其他教育,諸如節能減碳教育、

調適能源與防災之間的關係。

2.氣候變遷調適融入既有的能源教育、防災教育等環境教育。

3.強化氣候變遷教育的基礎研究,釐清內涵與教育策略。

(三)推動科學與環境教育,厚植民間氣候變遷調適能力

強化與氣候變遷調適相關的自然科學社會內容基礎教育與人才培育,

同時強調態度與行動,透過科學環境教育提昇全民氣候變遷素養,以 增強國家因應氣候變遷的基礎調適能力。

(四)延攬與培育廣博且專精的氣候變遷專業人才

1.倍增菁英留學人數,厚植氣候變遷調適專才。

2.延攬國際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

3.擴大環境、資源、能源、防災系所之教學與研究,培訓廣博且專精 的氣候變遷專業人才,並加強國際交流與接軌,引進與推廣新知及 尖端技術。

14

(五)推廣大眾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的氣候變遷素養

1.建構氣候變遷素養與氣候變遷調適素養。

1.建構氣候變遷素養與氣候變遷調適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