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之核心與關鍵

「調適」為因應氣候變遷之可能影響所做出的行為,相較於同為因應自然災 害的「防災」中之「整備」項目,「調適」不完全是”準備所有能夠應對災害的作 法”,而更應該精確地定義為:全面重新規劃生活方式而「適應」環境之變化的 作為。而改變既有的生活方式是”全面性”的作法,如經建會於 2012 年所「國家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所提及的八大領域:災害、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 地使用、海岸、能源供給與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不是各領域各 司其職即可,而是需要跨領域的通力合作。亦即,在高等教育的各學科領域,皆 能夠發展「調適教育」與培養具備「調適行為」的人才。

研究者在彙整多種文獻資料,以及分析目前國內高等教育推行之氣候變遷調 適學分學程之課程內容後,參酌專家學者意見,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所推動之氣候變遷教育(CCE)四大面向(CCI,2009):a)氣候科學與知識;b)結合氣 候變遷之永續發展教育(CCESD);c)氣候變遷、文化與生物多樣性、襲產保育等

100

議題;d)氣候變遷倫理、社會與人文科學面向,再聚焦「調適」概念於 CCE,而 產生一「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核心架構」。此核心架構為四項核心概念,緊密圍繞

「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而成。其中相對重要的四項核心概念分別為:

(一)調適與永續發展:為防禦氣候變遷所造成之衝擊,必須使現有社會永 續;而永續的生活方式,同樣也能有效地阻止氣候變遷加劇。

(二)氣候變遷衝擊評估與調適:即脆弱度與回復力,也就是瞭解一地在面 臨氣候變遷之衝擊的同時,該地可能發生的災害;各地區有不同脆弱 度,因此產生不同應變方式。

(三)氣候變遷趨勢:瞭解氣候變遷的趨勢,相較於瞭解大氣科學的知識,

對於進行調適是具有迫切性且更為重要的。

(四)環境倫理:所有為因應衝擊所做之調適作為,皆要符合環境倫理。人 類依存環境而生存,因此人與環境的關係便是急需樹立的價值觀,為 一切調適作為之基石。

對於此「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核心架構」中所提及的四項核心概念,受訪者皆 認同其重要性與需求性。再進一步探究其重要性與需求性的程度差別,發現其強 度依次為:1.環境倫理;2.調適與永續發展;3.氣候變遷衝擊評估與調適;4.氣候 變遷趨勢。雖各項之間較無極大的落差,但可以很明確地發現「調適」所必須教 育的幾個面向,大致上不脫出環境教育所有的「價值觀」、「知識技能」與「行動」。 一般而言,在傳統思維中有個知識至上的理想性假設:a)有環境知識,就能覺知 環境及其問題,接著主動採取行動;b)有環境知識,就有環境態度,也就能做出 環境行為。但 Hungerfold & Volk (1990)卻認為要能做出負責任的公民行為,「對 議題的認識與敏感度」與「對議題的態度及行動的意圖」不可或缺。而就此調查 結果也發現,多數人認同於:培養學習者之價值觀與信念,相較於其他智識與技 能,顯得更為急迫。

101

二、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之課程現況

「美國學院與大學校長氣候承諾」(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idents’ Climate Commitment, ACUPCC)曾經指出,高等教育機構除了提供與氣 候變遷相關科學研究之科學發展與專業人才培育之外,必須肩負起為人類社會進 行氣候變遷調適之責任(ACUPCC, 2011)。教育部瞭解高等教育的前瞻性,且具一 定影響力,於是於 101 學年度開辦「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計畫。而無 論是因應教育部的計畫,又或是時勢所趨,幾所大專校院開始將原先不同領域的 通識與專業課程整合為學分學程,以培育「通才型」人才為教育目標。

與「通識課程」不同,「學分學程」主要定位與目的為(劉美慧、蔡慧敏,

2013):(1)連結國家建設計畫人才需求;(2)具前瞻性、完整性;(3)整合學校現有 教學資源所發展出結合專業與普通、主題式跨領域之課程組合;(4)以提升學生 之就業能力,培養第二專長。而氣候變遷的議題為跨領域概念的串連,學分學程 的設計於是使跨領域的概念較容易實施:學生能跨出自己系所的領域,接觸更多 元的面向;課程系統化之後,修課能降低學生負擔,讓學習更有效率;同時讓授 課教師有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分享彼此的專業。學生與教師都能再進行一次跨領 域的學習與專業的成長。

由於各校規劃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所訂定的教學目標不盡相同,因此各校的核 心必修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核心架構」對照之下,產生了不盡然符合架構的異 同。各校目前執行中的氣候變遷調適學分學程,其中部分學校的核心課程仍有些 不完全。不過各校皆對自己的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有相當的信心,但也同意核心課 程仍有改進空間。畢竟「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新興領域,研究對象各校也是初次 以既有課程規劃出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學分學程,一切都尚有改善進步之處。

對於此差異,教學現場的人員皆口徑一致地表示,在四項核心概念中,最缺 乏也最難落實的為「環境倫理」。難以在目前於各校落實的原因,可能由於師資 不足,也可能由於教學上的難度,更可能是多數國人對於環境教育的瞭解僅止於

「知識」,少數人會主動領悟有關「價值觀」與「信念」的部份。身為環境教育

102

的躬耕者,認同「環境倫理」此一價值觀能夠影響深遠。而現實中,許多受訪者 不甚熟悉人文社會這部分,甚或拘泥於追求科學,忽略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之 間是可以對話、有所交集的,尤其在氣候變遷領域中更是如此。

於是在高等教育中「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核心架構」的可行性與否,受訪者主 觀認定在現有狀況下要將之付諸實行,仍有許多挑戰,實施的困境如下:

(一)缺乏相關領域師資;

(二)人文社會相關課程不足;

(三)課程內容不夠吸引學生;

(四)理論架構與現存學分學程之教學目標不同。

在民國 101 年 1 月 11 日至 12 日所舉辦之「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課 程發展暨成果發表會」中,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對計畫補助大專校 院中之現職教職人員所做之調查,歸論出幾點問題與意見。其中也提及一項問題:

「在執行或參與氣候變遷調適相關學分學程的過程當中,教職人員感受到的問題 主要有:(a) 足夠與適任的師資;(b) 招生來源。」可以看出,至少在半年至一 年內,教學現場的問題依舊存在。欠缺的核心概念需要落實,而現實中執行氣候 變遷調適教育的挑戰固然相當多重,若能解決目前的難處,對校方及學生都是一 大福音。

三、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之未來需求

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推行了一年後,在實行成效方面受訪者皆表示贊同。身為 教職的受訪者們在談到課程實施的感想時,提到諸多教育理念。在教育部所推行 之九年一貫課程中,強調讓學生有「帶得走的能力」,同理也能應用於高等教育 的學生身上。由於環境教育著重環境問題的解決,所以「環境行動」相較於知識

103

的構面,更顯重要(Hungerfold & Volk, 1990)。儘管理想在教育現實可能很難落實,

教師們卻如同園丁般繼續耕耘,在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上可以說是需要這些教師的 大力協助,才得以在今日看見成果萌芽。

推行氣候變遷調適學分學程時,儘管核心概念可能不夠完全仔細,要調整卻 也不是不可行,尤其知識與行動是與時俱進、隨著新發現的事實與新建構的概念 而增加或修正。對於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的未來規劃,部分遷就於受訪者所提出的 需求而有所不同,但也同時反映出各校特色與教學目標之差異。許多受訪者也表 示未來的課程規劃會再做些許調整,以期許能夠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更完整地傳 達。

在「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課程發展暨成果發表會」中,計畫補助大 專校院中之現職教職人員也曾反應關於需求方面的問題:「學校推動氣候變遷調 適通識課程最需要的協助有:(a) 可運用的教學資源;(b) 教師的氣候變調適素 養研習;與(c) 學校行政資源。」經由本研究再度訪談彙整,高等教育中的人員 無論是擔任規劃或是授課的角色,對於上級單位、校方、社區或是業界,始終保 有程度大小不一的需求,整理如下:

(一)深化調適,橫跨社會、人文與科學;

(二)鼓勵教師採用「協同教學」;

(三)教學制度自由化;

(四)提供示範學校或教學範例;

(五)宣傳並鼓勵學生加入學分學程;

(六)增加臺灣在地的科學研究與永續思考;

(七)產官學等各界有相互結合或彼此交流的契機;

(八)經費支援。

104

經費多寡仍然是各校期盼的項目之一。唯教師們所提出的需求,在教學與課 程的部份,可以連結至“各校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未來規劃”中所提及的,也就是各 個受訪者所透露未來該校將進行的變革,於目前看來仍相當欠缺。正視現存的需 求,並提出資源支持加以改善,將能夠使得調適教育推行得更加確實。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