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氣候變遷議題概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氣候變遷議題概述

一、 重要國際趨勢與公約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當今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也是關鍵且迫 切的全球環境議題,原因來自於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過度追求經濟成長與產業擴 張,伴隨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污染與剝削。學術界自十九世紀以來便論及溫 室氣體排放而衍生的地球暖化效應(Arrhenius, 1896),1980年代以來全球暖化的 科學證據日益明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第四次評估報告中強調,氣候系統變暖是毋庸置疑

(unequivocal)的事實,特別是全球平均氣溫及海水溫度升高、大面積積雪、融 冰與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等都是明顯的證據。氣候系統變暖歸因於人類活動,特 別是燃燒煤炭、石油與其他石化燃料導致二氧化碳與各種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的大量排放(IPCC, 2007)。而在最新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氣候變遷的現 象為人類活動造成的可能性已從過去的90%提高到95%,也就是說,幾乎可以確 定就是人類活動造成暖化現象(IPCC,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聯合國與各國從 1980 年代開始思考如何有效管制溫室氣體排放。1992 年,

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期間,與會各國簽署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 要公約》(UNFCCC)。該年可謂是氣候變遷議題發展的關鍵年,除了 UNFCCC 之外,《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里約環境 與發展宣言》(Rio Declaration)等數項國際公約與宣言亦於同年在聯合國的主 導下完成簽署,國際間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和環境的關注決心由此顯見(林子倫,

2008)。1997 年《氣候公約》第三次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試圖透過《氣候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為主的國際氣候協議,確保各國得以共 同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維持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人為干擾的水準。

二、 台灣的調適與減緩策略

在國際力抗氣候變遷的行動中,本研究將視角拉回台灣本土,討論台灣在全 球環境變異中所扮演的角色。台灣的地理氣候條件屬災害發生頻繁的海島型國家,

四面環海且地小人稠,氣候變遷直接衝擊全島之水文、水資源、農業生產與農業 需水量、公共衛生及生態環境等,每年發生的颱風、暴雨現象更是影響國內經濟 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綜觀經濟部能源局歷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在台灣排碳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鋼鐵業、化工業、石化業和其他能源密集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快速增加的主因。

台灣雖非UNFCC之締約國,但作為全球前二十大貿易體,和各個國際經濟貿易 體系有著密切連結,無法置身於綠色減碳趨勢之外,產業結構轉型是需要認真思 考的改變方向。

在環境政策方面,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環保署】(民108)官方 網站,台灣在垃圾處理政策方面已有長久的歷程。1998年修正廢棄物管理法,開 始以法令管制的方式要求物品或容器製造商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一直到1997 年開始推動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建立完整的回收再利用管道。2002年公布資源 回收再利用法,加強廢棄物源頭減量與資源回收再利用之管理,並檢討國內廢棄 物管理之現況,參照國外經驗與技術於2004年提出「零廢棄」政策,可見垃圾分 類的觀念在台灣已行之有年,各地方政府也應常透過學校、社區或民間團體辦理 資源回收宣導活動,以加強民眾環保意識及資源回收相關知識。

此外,前述提及之IPCC第四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特別點出氣候變遷影 響及因應影響的要件,分別為衝擊(impact)、調適(adaptation)、減緩(mitigation)

與脆弱度(vulnerability)(IPCC, 2007)。而台灣政策在氣候變遷的因應上,大多 集中於溫室氣體減量的減緩的範疇,政府自2005年以來以「低碳社會」做為台灣 永續發展的期待,而氣候變遷議題也在媒體的大量曝光之下,逐漸發展成為大眾 論述(林子倫,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而,除了政府的積極推動政策,社會大眾的友善環境行為也是重要的一環。

在媒體的大肆報導之下,民眾對氣候變遷議題已不陌生,在民眾參與環境的具體 行為方面,徐美苓、施琮仁(2015)之研究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台灣民眾會和親友 討論環保議題,其他包括參與環境議題相關的遊行或抗爭等行為則較不普遍;徐 美苓、楊意菁(2011)也發現,台灣民眾對氣候變遷知識越高,減緩行為的意圖 就越低。此研究結果與國外許多研究相似,多數研究發現民眾感受氣候風險的程 度往往比不上空氣污染等其他環境議題(Bord et al., 2000; Norton & Leaman, 2004;

Poortinga & Pidgeon, 2003)。

綜合以上討論可見國際會議和公約對於氣候變遷的因應趨勢,以及相較之下 台灣對於環境變化的態度。雖然從統計數據資料中可見台灣社會的主要排碳大宗 者為企業、產業界,但是若因此而不注重民眾之友善環境行為,亦無法提高相關 環境政策支持度,徐美苓、施琮仁(2015)也認為台灣社會需要鼓勵更多與法治 行動有關的直接(例如與相關行政單位接洽)或間接(例如投書媒體或在網路上 參與相關環保議題的討論)之公眾環境參與,以期達到增進民眾對相關環境議題 的行動效能。由以上討論顯見探究民眾心理和友善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重要性,

後續文獻將繼續探討因應氣候變遷議題之民眾心理歷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