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傳世文獻中的河伯名實與形象探析

第三節 河伯形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二則文獻雖然為魏晉南北朝文獻,然描述之事時在漢朝,文中明確指出河伯為 水神,亦說明河伯的身分即已被視為神祇,且有對河伯獻祭的描述,而郡守須擔 負起祭祀的責任可知約莫在漢代,「河伯」一名亦與「水神」進行連結。 

由上推論可知,古時對水神的稱名繁多,亦有通名與專名並立的情況產生,

然由於中國文字的多義性特質,判定某一稱名為通名或專名可能只能在單一傳世 文獻中由上下文判定,特定稱名並非在所有的文獻中皆為通名或專名。在水神稱 名研究方面,歷來學者提出眾多論點,如白川靜認為當時散布在黃河及其支流各 水的民族,各有各自的洪水神話、祭祀水神和各別的祭河儀式191。王孝廉更進一 步認為古中原地區的姒姓族、子姓族和姬姓族所建立的夏、商、周王朝,各自有 對黃河之水的不同祭儀和信仰傳承:夏民族信奉的祖神顓頊、鯀、禹原本是他們 所祭祀和信仰的水神,是一種魚蛇之形的河神;殷民族將黃河與自己的高祖一起 列於崇高的地位,稱黃河為「高祖神」;周民族信奉的姬水之神後來則演變為中 華民族共同始祖神的黃帝;這些相異的河神信仰,使黃河古文化呈現多元多彩的 特色192。劉成淮則認為河伯在其時不過是黃河諸神中的一位,且是殷人的河神,

後來殷人成為華夏族的骨幹,其所祭祀的河神河伯就成為諸河之神193。而蔣南華 考察古代江川大澤的水神之名,亦認為幾乎所有水域皆有水神,而長江大川和鄴 地的水神都稱河伯(或馮夷),故河伯並非黃河之神,應是所有江河水神的泛稱,

而《楚辭.九歌.河伯》中的河伯應是特指楚國南方的江夏水神。194 

第三節 河伯形象

一、河伯本身形象

  關於河伯本身的形象,前輩學者多從人格化的角度進行探討,且對文獻進行 分類,如文崇一對中國的河伯傳說作了詳細的說明,並分為「神話式的河伯傳說」、

「物化式的河伯傳說」、「人格化的河伯傳說」和「附會的的河伯傳說」四種195。 而林桂萍則認為前文中「神話式的河伯傳說」和「附會的的河伯傳說」可說是廣 義的「人格化的河伯傳說」,故只將河伯傳說分為「物化式的河伯傳說」和「人 格化的河伯傳說」二種,並進一步說明「物化式的河伯傳說」即為動物形體的河 伯,如《韓非子.內儲說》和《搜神記》的「魚身」、「黿身」,其後又經過一個

「人面魚身」的階段;而「人格化的河伯傳說」中,被人格化的河伯面貌是多樣 的,有《楚辭.九歌.河伯》中風流倜儻的一面,也有《博物志.異聞》中貪婪

       

191  王孝廉:《水與水神》(臺北:三民書局,1992 年),頁 245。 

192  王孝廉:《水與水神》(臺北:三民書局,1992 年),頁 75。 

193  劉成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頁 109。 

194  蔣南華:〈《九歌.河伯》解〉,《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 年,頁 53‐54。 

195  文崇一:《中國古文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年),頁 19‐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暴虐的一面196。而盧中陽則循時間脈絡,認為河神由自然神向人格神轉化,即商 代為河神人格化的萌芽期、西周和春秋為人格化的發展期、戰國為人格化的完成 時期197。李立則由地域和部族文化的角度切入,認為傳統河神話中的河伯形象早 在商、周時期即已人神化,而春秋、戰國時期祀河之風日盛,各諸侯國對河神的 祭祀情況因地區而有明顯差異,其書中所分析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地文獻書寫中的 河伯形象可見下表(筆者整理製表)198: 

地區 民族、

地區

原文出處 原文 河伯

形象 黃河

中游 及華 北平 原西 部地 區

周人 《左傳.

昭公二十 四年》

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寶珪于河。

甲戌,津人得諸河上。陰不佞以溫人南侵,

拘得玉者,取其玉,將賣之,則為石。王 定而獻之,與之東訾。 

人神 化,

具體 形象 晉人 《左傳. 模糊

襄公十八 年》

晉侯伐齊,將濟河。獻子以朱絲繫玉二 而禱曰:「齊環怙恃其險,負其眾庶,棄好 背盟,陵虐神主。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

其官臣偃實先後之。苟捷有功,無作神羞。

官臣偃無敢復濟。唯爾有神裁之。」沈玉 而濟。 

《穀梁 傳.成公 五年》

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晉君召伯尊而 問焉。伯尊來,遇輦者。輦者不辟。使車 右下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 道遠矣。」伯尊下車而問焉。曰:「子有聞 乎?」對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

伯尊曰:「君為此召我也,為之奈何?」輦 者曰:「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壅之。

雖召伯尊,如之何?」伯尊由忠問焉。輦 者曰:「君親素縞,帥羣臣而哭之,既而祠 焉。斯流矣。」伯尊至。君問之曰:「梁山 崩,壅遏河三日不流,為之奈何?」伯尊 曰:「君親素縞,帥羣臣而哭之,既而祠焉,

斯流矣。」 

       

196  林桂萍:〈中韓河伯神話之比較研究〉,《中國邊政》第 168 期(2006 年 12 月),頁 81‐92。 

197  盧中陽:〈先秦河神人格化的演進〉,《平頂山學院學報》第 23 卷第 1 期(2008 年 2 月),頁 79‐82。 

198  李立:《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演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頁 66‐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且得予。」元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 龜也。」君曰:「漁者有余且乎?」左右曰:

「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 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 得白龜焉,其圓五尺。」君曰:「獻若之龜。」

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 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  十二 鑽而無遺英。 

江淮一 帶

《說苑.

正諫》

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 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 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

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冷之淵 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 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

豫  且,宋國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

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 有豫且  之患矣。」王乃止。 

【表 2-4】 李立《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演變》一書中所分析的春秋戰國時 期各地文獻書寫中的河伯形象一覽表

 

根據上表,可知李立認為黃河中游及華北平原西部地區的河伯形象已人神化,但 其具體形象呈現出模糊性的特點,形象並不鮮明,而北自黃河下游、南至長江下 游的東部沿海和近海地區的河伯形象,因受東夷族遺風影響,帶有東夷族原始的 地域特點和部族色彩,而具有動物型水神的特點199。由文獻的地域性對河伯形象 進行分類,對文獻的解讀有一定的啟發性。而先秦到漢代的傳世文獻中提及河伯 及其相關稱名本身形象的記載整理製表如下:

 

出處  原文  河伯形象 

《山海經.海內北經》  從極之淵深三百仞,維冰夷恆都焉。冰 夷人面,乘兩龍。一曰忠極之淵。 

人面 

《晏子春秋.景公養 勇士三人無君之義晏 子諫》 

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 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

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

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 皆曰:『河伯也!』若冶視之,則大黿之 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  與人同 矣。二子何不反桃!」 

古冶子左操驂 尾,右挈黿 頭,鶴躍而 出,被視為河 伯 

       

199  李立:《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演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頁 66‐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韓非子.內儲說上》  齊人有謂齊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 不試與之遇乎?臣請使王遇之。』乃為 壇場  大水之上,而與王立之焉。有閒,

大魚動,因曰:『此河伯。』 

大魚 

《尸子存疑》  禹理洪水,觀於河,見白面長人,魚身,

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圖,而還於 淵中 

白面長人,魚 身 

《楚辭章句》  胡,何也。雒嬪,水神,謂宓妃也。傳 曰:河伯化為白龍,遊于水旁,羿見 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訴天帝,曰:為 我殺羿。天  帝曰:爾何故得見 ?河伯 曰:我時化為白龍出遊。天帝曰:使汝 深守神靈,羿何從得犯?汝今為虫獸,

當為人所 ,固其宜也。羿何罪歟?深,

一作保。羿又夢與雒水神宓妃交接也。

一本「胡」下有「羿」字。 ,一作射。

化為白龍 

《緯書.尚書中侯》 堯使禹治水,禹辭,天地重功,帝欽擇 人。帝曰:出爾命圖爾乃天。禹臨河觀,

有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表 曰:文命治 水,臣河圖去入淵。     

白面長人魚身

《緯書.尚書中侯.

考河命》 

觀於河,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 河精也。呼禹言:文命治淫。言訖,受 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於 是以告曰:臣見河伯,面長人首魚身,

曰吾河精,授臣河圖。 

面長人首魚身

【表 2-5】 先秦兩漢代傳世文獻中「河伯」及其相關稱名形象描述一覽表  

根據上表資料可知,對河伯形象進行描述的文獻較為零散,而河伯及其相關稱名 的形象應可分為「水中生物」、「魚」、「白龍」和「面長人首魚身」四類論之: 

 

(一) 水中生物

  表中《晏子春秋》雖成書於戰國,但記載的是春秋之事,書中所載的河伯形 象可見《晏子春秋.景公養勇士三人無君之義晏子諫》: 

 

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 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 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視之,則大黿之首。若冶之功,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以食桃而無 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200  

由上列文獻可知,時人視「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的古治子為河伯,

河伯形象描寫並不明確,亦無確切的外型描述,然從水中出此點可知,時人所認 知的河伯應為水中生物。而《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冰夷居於從極之淵,其居 住環境亦與水域相關。 

 

(二) 魚

  河伯形象與魚相關的記載,可見《韓非子.內儲說上》:   

齊人有謂齊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不試與之遇乎?臣請使王遇之。』

乃為壇場 大水之上,而與王立之焉。有閒,大魚動,因曰:『此河伯。』

201

 

此則記載說明時人認為大魚即為河伯。而《楚辭.九歌.河伯》亦言:「波滔滔

此則記載說明時人認為大魚即為河伯。而《楚辭.九歌.河伯》亦言:「波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