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想像之辭,而被切盼楚國振興的屈原作為楚國「問鼎中原」的紀念而收入《九歌》

中。並考訂文獻,認為楚人至少三次至河或涉河,由楚「以祀代戰」之宗教習慣,

結合《左傳》「楚人祀河」  的記載可推定,楚人每至河必祀河神而求佑護,祀河 神時必歌舞以娛之,因而產生了〈河伯〉。

曹勝高〈《河伯》「以女妻河」考〉82一文認為《楚辭.九歌.河伯》的祭主 是黃河之神,作品描述以女妻河的場景,且〈九歌〉應起源於夏代,為夏啟依據 楚地音樂製作而成,後成為夏朝樂舞,其後夏桀被流放至「蒼梧之野」,使本為 南音的〈九歌〉更廣泛地流播於民間。從楚王和楚地竹簡不祭河伯來看,〈河伯〉

當是夏樂〈九歌〉或楚莊王祭河之歌的遺留。屈原整理民歌時,將之收入,然楚 民間非必有祭河之風俗。 

  湯漳平〈再論楚墓祭祀竹簡與《楚辭.九歌》〉83一文將楚墓竹簡祭祀神系、

《史記.封禪書》的祭祀神系和《楚辭.九歌》的祭祀神系聯繫起來進行比較研 究,認為《九歌》確實是楚國王室的祀典。 

  周勳初《九歌新考》84一書則考證楚人信守「祭不越望」的原則,並結合戰 國時人對楚國疆域的描述、河伯傳說的區域性等,證明楚國疆域從未擴展到黃河 邊上。

  就本論題而言,應以「傳世文獻中的河伯敘事研究」、「考古出土資料中的魚 車圖研究」兩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主要參考研究,而「水神信仰與自然崇拜研究」、

「地理概念與多元民族文化方面研究」和「祭祀儀式與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研究」

三方面則可當作背景知識,在進行河伯神話的敘事考察與圖像意義考察時,可有 較全面的掌握。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由於本論文所處理的材料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資料,特別著重出土資料中的 圖像資料部分,故研究方法擬使用「四重證據法」與「圖像學研究方法」進行研 究。

「四重證據法」由葉舒憲在 2006 年提出,其法是將文化研究的多重敘事概 念與國學研究的四重證據法相聯繫,其中一重證據指傳世文獻、二重證據指出土 文獻、三重證據指人類學的口傳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俗學的民族學的大量 參照材料、四重證據指考古實物和圖像85,其主要目的為: 

   

四重證據之間的相互闡發和證明作用,帶來的是一種重新進入失落的歷史

       

82  曹勝高:〈《河伯》「以女妻河」考〉,《古籍整理學刊》2010 年第 2 期,頁 93‐98。 

83  湯漳平:〈再論楚墓祭祀竹簡與《楚辭.九歌》〉,《文學遺產》2001 年第 4 期,頁 19‐27、142。 

84  周勛初:《九歌新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頁 64‐86。 

85  葉舒憲:〈物的敘事:中華文明探源的四重證據法〉,《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 6 期,頁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脈絡的機遇,由此引發「立體釋古」的認識途徑。86  

此論的提出,主要希望研究者能重視文本文獻之外的材料,即實物和圖像中所蘊 含的重要意義,而「四重證據法」也標誌了文獻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的匯流。 

  在處理本論文時,由於涉及傳世文獻的解讀和圖像的判讀,處理的問題也相 當龐雜,包括信仰、宗教、祭祀、神話等多方面的主題探討,故需要各領域的學 術視角與材料,也需具備國學、文獻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的基本知識,在這樣的 需求下,使用「四重證據法」進行研究,將能發掘論題的更多面向。 

  然而朱存明在《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一書中說 道:

圖像絕不是文獻的對應解釋,圖像的象徵內涵和意義也不是文獻的意義可 以包容的。圖像本身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確定圖像本身的意義就是圖像 學要達到的目的之一。87

這些論點說明了在以傳世文獻與圖像材料相互應證同一敘事之時,不應只將兩者 放在對讀的視野下進行解讀,而是應分成文本系統與圖像系統的兩個脈絡分析,

並進一步比較異同之處。本文處理傳世文獻時,使用的是文獻分析法,而處理圖 像資料時,則擬以「圖像學理論」進行分析。

在二十世紀初,由於實證主義的哲學觀點及運用科學的思潮的影響之下,圖 像學觀點開始成為藝術史研究的重心,而確立完整圖像學研究理論架構的,則為 藝術史學家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潘諾夫斯基以綜合性的模式探 討藝術作品,且以解釋作品背後的象徵意義為研究重點,其圖像學理論,主要是 以史學研究的角度出發,並以共時性觀點,關注特定時代下,文化層面中的哲學、

史學、文學、社會學、科學、美學及宗教等的變遷與發展對藝術史演變上造成的 影響88

  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理論主要見於《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 主題》一書,書中將藝術作品的分析模式分成三個層次89: 

 

一、 第一性或自然的主題(Primary or natural subject matter):被視為第一 性或自然意義載體的純粹形式世界,可稱之為藝術母題(motifs)的世 界,而對於這些母題的逐一舉例,則是對藝術作品的前圖像志描述

(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 

       

86  葉舒憲:〈四重證據:知識的整合與立體釋古〉,《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 年第 6 期(總第 54 期),頁 28。 

87  朱存明:《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年),

頁 57。 

88  周志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理論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2006 年),頁 72。 

89  [美]歐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上海三聯書 店,2011 年),頁 1‐13。 

二、 第二性或程式主題(Secondary or conventional subject matter):把藝術 母題和藝術母題的組合(構圖)與主題或概念聯繫在一起,被視為「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像志分析和圖像學解釋三階段發現並解決若干問題: 

 

一、 前圖像志描述:從形式面辨認出魚車圖,並由考古報告確認作品的真 實性。 

二、 圖像志分析:針對圖魚車圖內部本身的象徵意義作考察和解釋,並企 圖揭示隱含於其中的象徵意義。 

三、 圖像學解釋:以詮釋層面為主,詮釋魚車圖在外所涵蓋的象徵意義,

指出魚車圖在漢代或特定地區所呈現的文化、精神、宗教信仰和哲學 觀。 

 

  綜上所述,四重證據法和圖像學研究方法都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本論文將採

「四重證據法」梳理,在解讀圖像資料時將參酌「圖像學」的理論與角度切入,

以期對文本系統與圖像系統的河伯敘事與形象描寫進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