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力推行農業集體化引發的飢荒、流放、鎮壓、或是針對民族的懲罰,都可以說是

「種族迫害」的典型案例。

2.5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情況

波羅的海三小國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受中世紀漢撒同盟影響,歷史上在普魯 士、瑞典和俄國之間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在俄國尚未興起之前,三國在歷史 上都曾經有著相當亮眼的表現;雖在十字軍、羅斯人、和其他各族壓力之下,但 是他們依然保持著自我。除了立陶宛曾經盛極一時外,大部份時間三國人民在普 魯士-德國、波蘭、俄國相繼興盛之後,只能不斷尋求生存的機會。

1700~1721 年,彼得大帝為了尋找俄羅斯的出海口,跟瑞典發生了長期戰 爭。當時波羅的海沿岸發生了反瑞典的行動,俄羅斯也趁機用兵;一開始俄軍為 瑞典軍所敗,瑞典軍揮戈南下討平波蘭時,俄軍才再度掌握波羅的海東北部沿岸 一帶,並建都聖彼得堡。此後瑞典和俄國互有勝負,瑞典軍甚至進至烏克蘭一帶。

俄軍採取圍點打援戰術,終於讓孤軍深入的瑞典軍受到重大打擊,並簽訂尼斯塔 德(Nystad)條約,控制了波羅的海地方。47

此後,沙俄一直控制著波羅的海地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發生十 月革命;列寧為求和平,幾經波折之後,蘇聯同意簽訂對德和平條約退出戰爭,

將波羅的海三小國割讓予德國。48 雖然德國後來允許三國獨立,但是因為德國 戰敗,俄國撕毀和約,又再度陷入戰爭之中。德國雖然於戰後派志願軍團

(Freikorps)前往三國奮戰,試圖保持三國的獨立,但是這種「三國的獨立」卻 只是強權勢力平衡下的產物。尤有甚者,波蘭的畢蘇斯基在 1920 年代擊敗圖哈 契夫斯基之前,還有恢復古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疆界的企圖;49 為此波蘭偷襲了立陶宛東部,佔領其首都維爾紐斯,迫使立陶 宛遷都至考納斯。為此立波兩國交惡,直至 1938 年才回復外交關係。在德蘇密 約之中,三小國被劃入俄國勢力範圍;50

47 尼斯塔德條約簽訂於 1721 年 9 月 10 日。根據條約,瑞典須將俄國於北方戰爭中除芬蘭外在 波羅的海所佔領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俄國,包括英格里亞(聖彼得堡周邊)、愛沙尼亞、利沃尼亞

(今部份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大部)和卡累利亞等地(今芬蘭東南部維堡及卡累里亞地區);俄 國則從芬蘭撒軍,將芬蘭歸還瑞典,永不侵佔;但俄國在 1809 年毀約,佔領了芬蘭。

二次大戰初期三小國又再度被俄國併 吞,並對統治階級及社會精英加以迫害。大戰期間,德國武裝親衛隊以三國的志 願人員各成立了三個師的部隊,加入對俄國的戰爭;戰爭結束後,仍然有地下的

48 即布列斯特.里多夫斯克條約。1918 年 3 月 3 日正式簽訂。俄國承認芬蘭、烏克蘭和喬治亞 的獨立,並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等地割與德國;撤出頓內次和北高加索地區,

交付土耳其。另予德國 60 億馬克賠款。

49 波蘭-立陶宛聯邦幅員相當廣大,除波蘭、立陶宛之外,尚領有白俄羅斯及烏克蘭之大部。

參見:富勒著,鈕先鍾譯,《西洋世界軍事史》,(台北:麥田,1998),頁 437~466。

50 是為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之秘件。秘件劃分蘇聯勢力範圍,將立陶宛以北、波蘭納雷夫河-維 斯杜拉河-桑河一線以東、羅馬尼亞之貝撒拉比亞省等地讓予蘇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武裝抗俄行動,一直持續了十年以上都尚未為蘇聯完全弰平。51 史達林也以三 國人民宣協助德國為名,對三國進行種族迫害。波羅的海三小國被流放至西伯利 亞勞改的人數竟佔其總人口的 10%之多。52 事後蘇聯政府一直宣稱,波羅的海 三國是「志願加入蘇聯」,而非併吞;但是,波羅的海三國人民反俄反共的心理 一直留到今天,卻是一項不爭的事實。

2.5a 立陶宛的情況

立陶宛自古以來就和羅斯人相周旋。在歷史上,它曾經向東和向南擴張大片 領土。如西元 1263 年,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地就涵蓋白俄羅斯的大部,甚至領有 明斯克;到了 1420 年,立陶宛已經領有白俄羅斯全境,烏克蘭及加里西亞大部,

領土直抵黑海。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基輔和烏克蘭大部仍在所轄範圍內。一 直到俄國崛起之後,立陶宛人才退出了斯摩稜斯克。18 世紀末,立陶宛漸漸在 普魯士和沙俄之間被分食殆盡,最終成為沙俄的一部份。一戰末期的 1918 年 2 月 16 日,立陶宛在德國方面的支持之下重獲獨立。立陶宛本欲請德國的維爾騰 堡馮.烏拉赫公爵出任君主,採君主立憲制;但德國卻將立陶宛的政權交予立陶 宛人民。獨立之後,立陶宛的第一個威脅來自波蘭。1919~1920 年間立陶宛在對 波蘭的戰爭中,喪失了東南部的領土,以及其首都維爾紐斯;立陶宛被迫西遷其 首都至考拿斯。這場戰爭一直打到蘇聯干預才消停。53 1939 年 10 月 10 日,立 陶宛在蘇聯壓力之下,簽訂了對蘇友好互助條約;立陶宛東部維爾紐斯地區重歸 立陶宛,但是立陶宛必須讓蘇聯在境內佈署軍事基地。但是,次年的 6 月 14 日,

蘇聯以士兵失蹤之名,以及立陶宛「進行反共活動」,指責立陶宛破壞條約;要 求立陶宛重組政府,責究高官,並增加蘇軍派駐員額。立陶宛雖然應允條件,但 是蘇聯軍的增加員額一說只是為佔領立陶宛尋找理由;次日蘇軍即奪其重地,逐 其總統。7 月 14 日,蘇聯即控制立陶宛人民議會選舉,並提出「加入蘇聯」。到 了年底,前立陶宛政治精英、軍警要員、資本家和知識份子大多被迫害致死,或 槍決、或驅逐、或被捕。至 1941 年,拘捕已經遍及立陶宛各界,一直到德蘇開 戰前,共有近兩萬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亞。54 在德蘇戰爭之中,立陶宛人曾經組 成五個工兵營和一個地方警備部隊和德軍一同奮戰;同時,立陶宛在三國之中是 武裝抗俄最長久的國家,例如著名的綠林兄弟(Forest Brothers)游擊隊行動一 直到 1953 年史達林去世之後才日漸消停。小規模的抵抗甚至持續至 1980 年。55

51 參見:張明珠編,《波羅的海三小國史》,(台北:三民,2004),頁 62。

52 有關蘇聯勞改事,詳見:Stephan Courtois, Werth Nicholas, Panne Jean-Louis, Paczkowski, Andrzej;

Bartosek, Karel; Margolin, Jean-Louis & Kramer, Mark, The Black Book of Communism: Crimes, Terror, Repression.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53 1927 年和 1937 年,波蘭曾經兩次試圖重建波蘭-立陶宛聯邦,但是都為蘇聯制止。參見:李 興漢,《波羅的海三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 36。

54 參見:張明珠編,《波羅的海三小國史》,(台北:三民,2004),頁 64。

55 立陶宛雖然也有成立一個約兩萬人的「後方警戒部隊」協助德軍對抗蘇聯游擊隊,但是它並 非正式組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都有自己正式的親衛隊單位,唯立陶宛沒有。綠林兄弟游擊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這些迫害行動之中,有一些較大規模的案例值得注意。例如,1940 年 7 月 11 日深夜,蘇聯方面將兩千名立陶宛各界精英人士殺害。或許就共產黨而言,

這是針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但是就立陶宛人來看,這些在文化、新聞、政治、法 律等各界知名人士被害,是對立陶宛本身的重大打擊,而非階級鬥爭。另外,就 在德軍開進立陶宛直前的一星期──自 1941 年 6 月 14 日,到 21 日德俄開戰前夕 為止──在這一星期之內,蘇聯方面將四萬名對反對共產黨的立陶宛人被流放到 蘇聯的西伯利亞。如果是戰後一星期,俄國以通敵叛國者之名將這些人監禁,或 許在法理上有所依據;縱使史達林意欲進攻德國,在進攻之前先進行如同俄國本 身的整肅以做「戰爭準備」,但依舊很難在法律上加以解釋。在戰爭結束之後,

蘇聯又因為立陶宛人曾經同德軍合作,因此將十三萬人流放至西伯利亞和中亞,

作為懲罰。另外,也因為史達林的政策,使得數十萬立陶宛人移居他處。

2.5b 拉脫維亞的情況

拉脫維亞的情況和其他兩國相比稍有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拉脫維亞 人積極表現,以求改善他們在俄國的地位。但是由於俄軍整體的失利,導致拉脫 維亞死傷無數。此後拉脫維亞人分為三個主流意見,即支持德國的德裔居民、試 圖獨立的拉脫維亞民族主義者,以及希望建立蘇維埃的拉脫維亞共產主義者。德 國一開始希望在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地區建立一個「波羅的海公國」,但因為德 國戰敗使得該計畫無疾而終。戰爭結束之後,拉脫維亞共產主義者很快地便組成 了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並且和蘇聯關係密切。另一個民族主義者所成立的臨 時政府則和德國較親,希望靠德國的力量將共黨趕出拉脫維亞。但是,德軍不敵 蘇軍,拉脫維亞倒依賴波蘭軍擊退了蘇軍,於是又建立了民主政體的拉脫維亞政 府。

雖然民主政府的表現不差──尤其是經濟方面──但是如同他們南方的鄰國 一般,因為德蘇密約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之後,蘇軍再次佔領了拉脫維亞。1941 年 6 月 14 日──和他們南方的鄰國同一天──史達林下令將兩萬拉脫維亞人驅至 西伯利亞;拉脫維亞民族主義者曾經在二次大戰中期德國奪回拉脫維亞時,試圖 再次依賴德國建立政府;德蘇之戰中,有大量拉脫維亞人志願加入德軍,共同對 抗蘇聯。德國本欲將他們編為一個師,後來因為人數眾多又編成第二個師,即武 裝親衛隊第十五和十九師。56

共產主義政權再度建立之後,為了懲罰拉脫維亞人,又開始了新的一波驅離

是在德蘇開戰之後、史達林下令波羅的海地區實行焦土政策,引發當地居民自組的反共游擊隊。

他們曾和德軍共同作戰;戰後繼續反抗蘇聯統治。成員主要來自前三國的正規軍、後來編組的波

他們曾和德軍共同作戰;戰後繼續反抗蘇聯統治。成員主要來自前三國的正規軍、後來編組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