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希特勒與史達林治下種族主義之比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希特勒與史達林治下種族主義之比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希特勒與史達林治下種族滅絕之比較. ‧. 指導教授:孫善豪. Nat. n. al. er. io. sit. y. 研究生:趙威. Ch. engchi. i n U. v.

(2) 2. Abstract 略述 This article is a comparison of genocides under Hitler and Stalin regimes. Both regimes has a goal to establish a new order and tries to correct to false of human nature, which resulted in a mean of mass killing. In the article these genocides are compared in several dimension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talitarian leader before they came to power, the basic theory on races, and the fact of history and the genocides.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reason and the cause of the genocides has been examined and a conclusion of how to prevent future possible genocides has been made. 此文係對希特勒與史達林治下種族滅絕之比較。此二政權皆宣稱欲建立新世 界,並將人類之謬誤改正;其手段及結果即為屠殺。 文中就以下項目進行比較:其元首即位前之生平、種族理論,以及種族滅絕 之史實。文末則針對種族滅絕之理由及原因進行討論,並以如何預防種族滅絕提 出方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3. 目次: 1 緒論 1.1 研究旨趣 1.2 名詞定義 2 蘇聯的民族理論及實踐 2.1 史達林當政前的生平 2.2 蘇聯初期列寧的民族理論 2.3 史達林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以及民族理論 2.4 蘇聯成立時期的一般情況 2.5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情況 2.6 高加索諸國的情況 2.7 烏克蘭的情況 3 德國的種族主義理論及實踐 3.1 希特勒當政前的生平 3.2 《第二本書》和生存空間論 3.3 德國的種族滅絕及清洗 3.4 生命之泉 4 結論 4.1 兩位領導人的比較 4.2 種族滅絕的理由 4.3 種族滅絕的原因 4.4 預防以及阻止種族滅絕的發生 5 參考資料 5.1 中文書目 5.2 外文書目. y. sit er. n. engchi U. ‧. io. Ch. 學. Nat. al. 7 7 10 13 15 19 20. 政 治 大. ‧ 國. 立. 4 5. v ni. 22 23 30 36 38 38 44 48 50 51.

(4) 4. 1 緒論 1.1 研究旨趣 在人類許許多多的愚行之中,莫過於自相殘殺。獅子老虎猴子等,為了爭奪 地盤和食物而互相競爭,但殺伐必有其因。大規模殺人──例如戰爭──或許是因 為國家之上即無上位者,因此發生的大規模暴力無法加以節制之故;但是,一個 群體,在什麼情況下要對自己的成員加以迫害呢? 在生物界,生物之所以群居是為了在圍獵、護衛或是共同體的成長。然而, 也會發生群體內部成員被迫害的情況。在狼群之中,位階較低的狼會在分配食物 或是玩樂時被位階較高的狼欺負;在螞蟻之中,也會有飼養奴隸 1 之事發生。 但是,就算身為低階的狼或是他族的奴蟻,都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被群體之中較 高階者殺害。自是因為,就算是身為被歧視者或是奴隸,在社會之中都有一個固 定的身份,在這在既有的生產關係之中已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就算是位皆不及他 者,亦能獲得來自團體的保障而活下去。而人類群體之中,雖然在整體的生產關 係同樣佔一部份,但是卻無法獲得國家的保障。這些猶太人、車臣人、韃靼人, 以及其他所有因為身份認同而被群體集體殺害的人,為何會被自身所屬的群體加 以殺害?在獅群當中,主體雄獅(Alpha Male)無法忍受自身之外的成年雄獅存 在於群體之中,乃是配種的原故,其他雄獅對它造成了威脅;在狐獴群體中,母 首領會將其他母狐濛的孩子殺害。而在人類之中,這些被當作「非我族類」的人, 是不是也因為某種原因對群體整體的生存造成威脅,或是因為配種的關係而被 害? 很不幸地,這樣的例子並非偶發案例;自古及今,隨著國家社會的發展日臻 完善,這種迫害卻不見消停。在《尚書》中,孔子所稱許的黃帝,在征伐之後帶 來的並不是禮樂;在希臘羅馬時代,勝利之後帶來的則是屠城和奴役。此後,吉 普賽人和猶太人在歐洲各地都不受歡迎、中世紀歐洲的巫者被指為異端、美洲和 非洲的原住民被視為次等。然後在波爾戰爭中,英國人先發明了集中營「以綏綪 後方」 ;在東北,日本人先開始了人體實驗「以促進醫學知識的發展」 ;在土耳其 的亞美尼亞人有兩百二十萬被害;在紐西蘭的毛利人有百分之八十五死於非命; 在德國的猶太人先後被送去東方「屯殖東領土」;在美國的印弟安人則被送去西 方「拓荒大西部」 。2 中國人是「東亞病夫」 ,斯拉夫人是「奴隸」 ,日本人是「鬼 子」 ,猶太人是「民族的寄生蟲」 。近者有盧安達、二二八,還有維吾爾跟漢人的 對立。這種因為身份而彼此對立的例子多如繁星,不及備載。其中迫害的原因, 雖然大多被宣稱為是和「身份認同」有關,但是它們的確只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 受迫害嗎?這樣的行為難道沒有基經濟基礎,或是生物基礎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 Ch. engchi. i n U. v. 參見:達爾文著,葉篤莊等譯,《物種起源》 ,(台北:商務,民 87)頁 292 除海地的印弟安人被全部滅絕之外,美國的許多部族也幾乎被滅絕。例如在 1621 年 8 月 14 日, 五月花號的清教徒移民,即在當地的一場印弟安戰爭中,將對方悉數滅絕;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協 助革命軍的莫希根人(Mohicans)後來也幾乎全滅。有關北美殖民地及印弟安滅絕事,詳見: W. Osborn, The Wild Frontier: Atrocities During the American-Indian War from Jamestown Colony to Wounded Knee, (NY, Random House, 2001). 2.

(5) 5. 1.2 名詞定義 在討論種族的迫害之前,我們必須對某些名詞加以界定,以厘清這個敏感而 複雜的概念。有關「因人種血統」或「因民族文化」而對某特定族群抱有異樣眼 光、或予以行為上的殘害,目前有許多不同的稱謂:例如,種族主義、極端民族 主義,或是極右派等等。在本作中,為了詳細加以區分,概以下列定義作為用語 標的;若在引用書目上有所出入,則將予以說明。 a 種族主義:即按血統分類,以自身種族為優,對異己種族持反對、仇視意 見,或進行迫害、施以不公正對待。 b 民族主義:按民族文化分類,以自身民族為榮,並且強調民族的團結、強 大、優於他人者。 c 種族歧視:對於異己人種及其文化抱持敵視、輕侮、仇恨態度。 d 種族迫害:對於異己的人身或是文化加以攻擊。 e 種族隔離:對於異己的行動、居住、遷徙等生活上的行為加以有系統的限 制,使其無法和他人正常往來相處。 f 種族滅絕:就異己加以有規模的殺害,使血統消失於世間或國境內。 g種族清洗:就自身種族加以改造,去除弱病分子,使血統優良化。 3 h 饑荒屠殺:以人為的方式引發或加重饑荒,將特定的族群滅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按卡爾.施米特所言,政治性依敵我關係而確認;此「敵我關係」的認定, 就國家層次而言,有血統、文化、或是政治體制。血統上的分類,例如膚色(現 代之黑人/白人),或是五官分佈的樣式(元朝之蒙古「國人」/南人),或是身高 長短(明朝之日本人/中國人)等;文化上的分類,諸如宗教(南斯拉夫之塞爾 維亞/斯洛維尼亞) 、語言(本省/外省) 、傳統生活方式(毛利人/莫里奧理人)等; 國家政體上的分類,也有國家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爭。從現實情況 和歷史案例,此等擁有自我意識,並且以自身為榮,本來是相當正常的事情;然 而過度的自尊會導致自大,過度的自大又會演變成藐視。也有某些情況是,因為 害怕本身的弱小而導致極度的團結,反而演化成仇外的。無論什麼原因,僅是因 為一個人的出身或是血統而反對、仇視對方,這樣也就製造了「種姓」式的不平 等。如果政治性的確認要建立在這種天生的不平等上,莫非是將人類帶回沒有國 家的自然狀態,甚或不如動物界的自然狀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間,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高漲的時代,對種族的迫害 也愈加彰顯。僅以歐洲為例,便有沙俄和蘇聯對諸少數民族、土耳其對亞美尼亞、 德國和法國對猶太人等不同案例;在世界其他地方亦有美國對黑人及少數民族、 3. 這種種族的改造,以現代基因工程觀之,莫非是「基因改良」 。人類工程在現代造成了許多的 道德疑慮,然而在現代基因工程尚未出現之前,古斯巴達、二戰德國,都曾經試著像改良乳牛和 賽馬那樣地改造人類。這種獨特的情況,近似於其他動物之主體雄性(Alpha Male)挾其力,獨 佔所有雌性,以期最優良之基因血統得以延續。猿猴做為人類的始祖,同樣有這種行為存在,而 非所多鳥類那般從一而終。後文將再探討此種族主義中的特例。.

(6) 6. 南非對黑人、殖民母國對原住民等諸多案例。按國家機器的能力,這種大規模的 迫害,其死亡人數和死亡率都可與中世紀的異端審判和女巫狩獵相近。例如,在 紐西蘭的毛利人,在 1840 年被英國吞併之前,和 1860 年代的毛利反抗戰爭之後, 其總人口從十幾萬人減至四萬人,死亡率幾近七成;在德國著名的種族滅絕,猶 太人口的死亡率也有九成之多。然而,作為殖民母國的英國,乃是以征服戰爭的 形式強施予佔多數的毛利人;猶太人在德國人數雖少,但卻也居住數百年以上, 除了外表、宗教信仰和猶太社區之外,很難說他們和一般德國人有什麼不同。以 戰爭的方式攫取領土和財富,自太古至今屢見不鮮;然而對本國人民的歧視── 特別是由政府推動的,而非人民自發的──卻比較少見。作為二十世紀的兩個極 權國家表率,德國和蘇聯都在這方面發揮了極權政府的效率。和人民團體對立不 同者,這種由政府推動的政策,除了來自於歷史的原因和經濟的理由之外,還有 著「思想──信仰──力量」三步驟,並以實踐方式展現「唯一真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7. 2 蘇聯的民族理論及實踐 2.1 史達林當政前的生平 史達林本名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Iosif Vissarionovich Dzhugashvili,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1879 年 12 月 21 日(儒略曆 12 月 9 日)出生於喬治亞東部的哥里。父親為鞋匠,母親則是農奴。年幼時,其父擁有一 間小工廠,家庭不差;但後來因父親嗜酒成性、經常性家暴而導致家道中落。十歲時, 年幼的史達林入學於哥里市一間東正教學校,習得俄語,亦同時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 1898 年,史達林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但次年即因無力付清學費、宣傳馬克思主義 等原因被學校開除。1903 年,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裂時,史達林加入了列寧所屬的布 爾什維克派,並在高加索一帶活躍,是當地的重要社會主義革命人士。此間史達林經常 發放宣傳品、組織工人運動;並以綁架、詐騙、搶劫銀行等手段來募集資金。如 1907 年 6 月 26 日,史達林即以土製炸彈襲擊俄羅斯帝國銀行的運鈔隊,炸死 40 人後劫得二 十五萬盧布。1912 年,史達林在聖彼得堡創辦真理報,並開始以「史達林」為筆名。. 政 治 大 度因為試圖推翻俄國民主政府而被通緝,被迫逃往芬蘭。在十月革命成功後,史達林則 立 極力支持列寧,並任職於五人主席團。在俄國紅白內戰中,史達林曾多次無視軍事委員. 1916 年史達林被徵召入伍,但是因左臂有舊傷因而免役;二月革命之後,史達林一. ‧ 國. 學. 會主席托洛斯基的命令,將紅軍中曾為沙皇效命的軍官處死。在察里津戰役中,史達林 和第一騎兵軍成功贏得了勝利,也因此後來察里津被改名為「史達林格勒」 。1919 年 5. ‧. 月,史達林又轉調西部前線,並首開以槍決督戰。到了 1921 年,紅軍開入高加索,喬 治亞也建立了紅色政權。史達林認為,應當成立南高加索聯邦來取代三個獨立的共和. y. Nat. 國,這一點在當地受到反對。史達林用高壓手段對付反對派,但也因此受到列寧本人的. sit. 批評。雖然史達林被列寧排斥,但是當時列寧去日無多。在列寧死後,史達林掌. n. al. er. io. 握了政治局的人脈,將列寧帶有「排除史達林」的遺書密而不發、僅供高層參閱, 進而取得了權力。. Ch. engchi. i n U. v. 2.2 蘇聯初期列寧的民族理論 做為一個左派政黨,俄國社會民主工人黨的黨綱在一開始就將民族平等納 入,做為其民族理論的基本結構。由於在沙俄時代武力向外擴張的結果,俄國在 十月革命前,人口僅有不到一半為俄羅斯人,其餘大部份則為各少數民族人民。 列寧認為俄國當時「採取大俄羅斯民族主義精神…即大俄羅斯民族享有種種特 權」、「竭力把住在俄國的一切其他民族權力削減得愈來愈小」, 4 因此號召俄國 的各少數民族,一起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之下,向俄國政府、孟什維克,以及 資產階級政黨進行鬥爭。 5 1917 年 4 月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黨布爾什維克第七 次代表大會將列寧的民族自決論加以演繹: 4. 參見:列寧, 《列寧全集》, (1990 年中文第二版)第 23 卷,頁 395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26. 5.

(8) 8. …必須承認俄國境內一切民族自由分離和成立獨立國家的權利。否認這種權 利和不保護此權利之實現,即等於支持侵略和兼併政策。無產階級只有承認民族 分離權,才能使進各民族真正「民主地」接近…(布爾什維克黨)宣佈任何一個 民族所享有的任何特權和侵犯任何任何少數民族的規定,皆一律無效。 6 誠然,許多民族的獨立要求,可能是來自當地的地主、當權者及社會精英。 在國家被沙俄滅亡後,原本的實際利益關係者為了恢復自身的利益而假民族自決 之口號。共產主義一般是以「階級」而非「種族」或「民族」理論為世界觀之基 礎,為何列寧要支持「民族自決」而非「全世界的工人聯合起來」?烏克蘭、波 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當時不是已經發展了健全的現代 經濟體系和工業,就是資本主義體系正在形成;這些地方按民族自決之後所成立 的政府,自然是西歐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府」 ,絕非「無產階級專政」或是「社 會主義民主政府」 。若列寧支持「民族自決」 ,也就是變相地支持俄國部份地區的 資產階級或是地主政權了。對於列寧和社會主義者而言,這當然是極其矛盾的。 列寧之所以在此時支持俄國境內各少數民族獨立,自是有其用意,旨在「幫助以 前受壓迫民族的勞動者達到事實上的平等、要幫助他們發展語言文化,以便消除 ,是對俄羅斯無 資本主義時代遺留下來的不信任和隔閡」 。7 此「不信任和隔閡」 產階級的「不信任和隔閡」而言。若少數民族的工農完全無法相信身為前「主體 民族」的俄羅斯勞動者們,當然也就無從「聯合起來」了。在 1919 年俄共八大 的綱領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此政治性的動機。 8 綱領中明確指出:「為了克服被 壓迫國家勞動群眾對於壓迫國家無產階級的不信任,必須消滅任何民族的一切特 權,實現各民族的完全平等。」這種政治性的民族自決主張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畢竟真正的目標依然是以世界無產階級鬥爭、推動社會主義革命為主。若民族自 決無法為其所用,甚至反過來妨害了社會主義發展的話,自然是本末倒置了。列 寧在《我們綱領中的民族問題》一文中便明白寫道:.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爭取民族自由的鬥爭,但是不一定要堅持全部的民族自決要求。社會民主 engchi U 黨作為一個無產階產政黨,真正的目的不是要促進各民族的自決,而是促進各民 族的無產階級的自決。我們應當…力求各民族的無產階級能緊密地聯合起來。 9. 按這種「為無產階級革命舖路」的民族自決構想,蘇聯成立之初,即承認芬 蘭、波蘭、波羅地海三小國等國家獨立,聽任其建立西歐式民主政權;烏克蘭、 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則和俄羅斯聯邦共組蘇聯。俄羅斯聯邦內部尚有許多未 過渡至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民族,也予以建立自治共和國或是自治州。誠然,如 列寧所直言者,並非全部的獨立要求皆照單採納;可能會危及社會主義政權的獨 立要求是不允許的。例如,1918 年 4 月,當西伯利亞意圖成立獨立的「西伯利 6. 同前註:頁 26~27 參見: 《列寧全集》, (1960 年版)第 3 卷,頁 760 8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35 9 參見: 《列寧全集》, (1986 年版),第 7 卷,頁 218 7.

(9) 9. 亞蘇維埃共和國」時,即被列寧以「會為來自東方的兼併帶來條件」為理由加以 否決。 10 從上述列寧處理民族問題的態度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而絕非 民族主義者。當列寧討論民族問題時,乃是站在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角度,以國 際共產革命的得失去做有關的評斷。以列寧而言, 「工人無祖國」 ;為使各國無產 階級能夠聯合行動,壓迫民族的無產階級應當予被壓迫民族無產階級平等和分離 的權利。 11 「民族自決」有助於各民族工人階級的團結,能夠獲得各民族工人 真誠的、自主意識的聯合,而非一種由上而下的領導關係。縱使列寧曾經拒絕少 部份自決的案例,但在大部份情況下,為因應當時特定的歷史和政治情勢,民族 自決是可以跟社會主義革命相結合的。此「特殊的歷史和政治情境」者,即俄國 繼承沙皇及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政權後,必須處理其遺留下來的戰爭問題、以及在 沙俄時期民族殖民政策的反作用。當十月革命於 11 月 7 日成功後,12 部份效忠 於俄國民主政府的將領其及其部依舊對抗著托洛斯基的工農紅軍; 13 西方國家 先是擔心俄國民主政府會退出戰爭、後又因列寧簽署布列斯特.里多夫斯克條約 退出戰爭而武力干涉俄國革命。外國的干涉兵力幾達三十萬人之眾。 14 新獨立 的波蘭除了獨立之外,波蘭元首兼總司令畢蘇斯基恃法國支持,意圖恢復 1772 年舊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界。因此波蘭大舉進攻同樣是新獨立的立陶宛、同時又 侵入了加里西亞和烏克蘭,甚至一度達到基輔和明斯克。 15 在俄國境內,一共 有十五個民族宣佈獨立,其中最先獨立的是烏克蘭。烏克蘭於 1917 年 11 月 20 日宣佈獨立,而布爾什維克黨人也於 12 月 17 日在卡爾科夫建立了一個烏克蘭蘇 維埃政府,並且在蘇聯紅軍的支持下作戰,是為烏克蘭獨立戰爭。 16 在面對眾 多內憂外患的緊急情勢下,初創的蘇維埃政權如果不能團結各國無產階級,反而 讓他們支持自己新獨立的祖國,很可能會面臨滿盤皆輸的局面。這並不代表列寧 的「民族自決」乃是基於政治及戰略考量下作出的偽態,而是列寧以世界無產階 級革命的成功為優先考量。列寧並非民族主義者,他關心的是無產階級和社會主 義革命事業;但是在面臨前述緊張情勢時,他必須以一個馬克思主義政權領導人 的身份去處理民族問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0. Ch. engchi. i n U. v. 參見: 《列寧全集》, (1987 年版),第 48 卷,頁 732 參見: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 文獻出版社,1996) ,頁 243 12 俄國當時使用凱撒制定的儒略曆,跟現今西方通用的格利果曆差 13 天。 13 參見:富勒著,鈕先鍾譯, 《西洋世界軍事史》 ,(台北:麥田,1998),頁 434~435 14 Ibidem 15 同前註:頁 435~443。今烏克蘭西部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舊時為奧匈帝國轄下,稱加里西亞 省。加里西亞居民和烏克蘭東部信奉天主教的同胞在文化上略有出入。 16 同前註:頁 433~434 11.

(10) 10. 2.3 史達林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以及民族理論 雖然列寧治下的蘇聯在初期曾經為了民族平等下過苦心,制定了明文憲法保 障平等,又讓許多民族獨立──甚至是以資產階級政府的形式獨立──但是自史達 林之後,這些民族平等的政策卻被抹殺了。列寧固然認為,「若民族自決戕害社 會主義革命時,應予以反對」 ; 17 但是這種情況是偶發,而非常態。然而,在史 達林治下的蘇聯,和列寧治下的蘇聯相比,已經有了許多變化。當時列寧偶一為 之的決定,在史達林時期已經是習以為常了。甚至,列寧生前和史達林就蘇聯國 家體制的爭論──究竟是聯邦制還是「自治共和國」的單一制──本來屈從於列寧 的史達林也在列寧死後改絃更張:在蘇聯憲法中本來給予各加盟共和國許多權 力,到了史達林時期又將蘇聯變成一個名為聯邦,實為單一制的國家。 18 除此 之外,史達林在 1934 年 1 月於蘇共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民族矛盾是階級矛盾; 民族主義「反映了資產階級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和復辟資本主義制度的企圖」。 19 同時,史達林亦將各共和國「不可靠」或是「叛國」的民族流放至西伯利亞或是 中亞,除「移民實邊」之外,又將俄羅斯人引入。按蘇聯學者麥德偉傑夫估計, 在此流放令中,受害者達五百多萬人; 20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和國社黨所 迫害的猶太人總數相去不遠。.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作為「蘇維埃」的領導人,本當實行著民族平等的政策;但是史達林事實上 懷有一種「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情緒。 21 就俄國而言,大俄羅斯民族主義跟沙 皇的侵略有著相互呼應的效果,應此列寧過去主張反對大俄羅斯民族主義,以促 進各民族無產階級的聯合。然而,史達林在其治下的大部份時期,卻實行著名為 民族平等,實為大俄羅斯民族主義的政策。在 1941 年 11 月 7 日德軍兵臨莫斯科 城下時,史達林於敵前舉行紅場閱兵式。他在閱兵式中向部隊演說中提到:「讓 我們的偉大祖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頓斯科伊、庫茲馬.米寧、季 米特里.波札爾斯基、亞歷山大.蘇沃洛夫、米凱爾.庫圖佐夫的英姿,在這次 戰爭中鼓舞著你們吧!」 22 史達林明白地用大俄羅斯民族主義鼓舞其部隊奮 戰;儘管蘇軍中以俄羅斯人為多數,但是尚有諸多其他民族同樣在蘇軍中服役。 提起這些俄羅斯甚至沙皇名將,對於曾被沙俄壓迫的人民而言,又是怎樣的滋味. n. er. io. sit. y. Nat. al. 17. Ch. engchi. i n U. v. 參見: 《列寧全集》, (1986 年版),第 7 卷,頁 218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77~78 19 參見: 《史達林全集》 ,(1956 年版)第 13 卷,頁 319~320 20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149 21 例如,1922 年 9 月 27 日,史達林答列寧信中,批評列寧「將助長民族獨立份子」 、 「有民族自 由主義傾向」;而列寧回信稱史達林正要發動「真正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運動」 ;1934 年 1 月, 史達林在俄共十七大上提出「地方民族主義是主要危險」 ,並反駁「大俄羅斯主義是主要危險」 的說詞。他也將烏克蘭等民族的民族主義當成是「資本主義復辟」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 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頁 68 及頁 143 22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曾擊退瑞典人在十三世紀對俄國的侵略;庫茲馬.米寧曾率自己組織的 民兵擊退了佔領莫斯科的波蘭軍;亞歷山大.蘇沃洛夫是沙皇下的常勝名將;米凱爾.庫圖佐夫 是 1812 年擊退拿破崙的俄軍名將。 18.

(11) 11. 呢? 誠然,如果是在一次演說中的無心之過,並不會造成深遠的影響。但是史達 林雖出身喬治亞,卻多次表現出此種大俄羅斯主義傾向,對其他民族帶來了悲劇 性的影響。例如:上述諸多民族在戰爭中因「親德」而被嚴懲之外,史達林以俄 羅斯民族為蘇聯的「中心、老大哥」 ,各少數民族是「小弟」 ,並以俄羅斯觀點來 改寫蘇聯歷史。另外,自史達林以降,亦把蘇聯視為沙俄的繼承人,推廣俄語、 試圖「恢復沙俄版圖」 。 23 這種將俄羅斯人實質上做為蘇聯主體民族的做法,已 經大大地違反了列寧的民族平等觀。又有一項歷史插曲,可以看出史達林由一個 列寧的繼承者變成大俄羅斯民族主義者的改變。蔣經國曾說: 我可以舉出一個實例:當我於民國二十四年到莫斯科去看史大林,談話完畢 出來的時候,他的秘書順便問我:「你有幾年 没有到莫斯科來了,你有什麼新的 發現?」我對他說:「我今天下午才到莫斯科,晚上就來看你們;所以我還 没有 發現什麼東西。不過有一件事,我要請教你;一九三一年,我也在這個地方見過 史大林,現在辦公室的一切,都和從前一樣,只有一點不同:從前史大林的書桌 背後,是掛一張列寧站在坦克車上面,號召人民暴動的油畫,這次卻不見了,換 了另外一幅彼得大帝的畫像;這就是我今天所發現的新事物。」這位秘書聽了笑 一笑地说: 「當然是新的,此一時,彼一時。」史大林從前跟了列寧從事「革命」, 把彼得大帝的餘孽沙皇尼古拉打倒了;現在,他卻用尼古拉的祖宗── 彼得大帝 的畫像,取他自己所崇拜的列寧的畫像而代之。這就是正宗的布爾塞 维克主義的 真實内容,這對於馬克斯主義是何等諷刺! 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史達林從一開始跟隨列寧的政策,到後來轉變為大俄羅斯主義者,對於身為 喬治亞人的他而言,究竟是「國際主義化」或是「莫斯科化」呢?由此觀之,雖 然共產主義沒有專門對種族主義有什麼見解,不過,史達林在民族主義上的確是 有他個人獨到的見解。. Ch. engchi. i n U. v. 史達林的民族理論就「民族的要素」及其起源做了探討。後來的蘇聯學者將 史達林的民族理論加以整理、分析,提出「民族四條件」,並且就四個條件加以 再分析。史達林認為:「民族」或許可以由不同的種族和部落所構成,但是必須 分享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生活在同一地區、並組成一個穩定的經濟共同體,且 形成一個共同的民族語言。 25 這四個條件都必須滿足,才能稱為一個民族。史 達林把「北美利堅人」跟「英吉利人」視為不同民族,認為是擁有「不同歷史記. 23.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197。 24 節自:曾景宗、梁之彥選編, 《蔣經國自述》 , 〈關於一九四五年與史大林談判的回憶〉 , (北京: 團結出版社,2007) ;有關蔣經國和史達林的對話,見台北美國大使館 1953 年 3 月 31 日致國務 院電文,目前收於國家檔案館,國務院 1950 至 1954 年檔案、第 4223 盒,編號 RG59「China, 1950~1954」中。 25 詳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編,《史達林論民族問題》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頁 26~27。.

(12) 12. 憶且生活在不同地區」 ;26 至於喬治亞人在「改革時期前段…因為被分成許多不 同的公國,未能過著相同的經濟生活」 ,所以也不是同一個民族; 27 猶太人散居 各地,而且也沒有的共同語言,因此也不能算是一個民族。 28 總而言之,史達 林認為,必須要有以下四個條件,民族才得以形成:語言、地域、經濟、心理。 史達林也同時認為,民族擁有一定的自決權。這包含對他民族壓迫的反抗、 由自己決定本民族事務,安排自己的生活。29 在對抗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方面, 適當的民族主義的確有助於社會主義革命的推行,這跟列寧的理論是相同的。但 是史達林就「民族主義」這點表示,「民族自決權跟社會民主黨的義務是兩種不 同的東西」 , 30 因此,社會民主黨對各民族「有害的機關」和「不當的要求」將 加以反對、進行鼓動,使其按照最符合無產階級利益的方式來處理事情。 31 有 許多學者對史達林的「語言、地域、經濟、心理」四大條件進行研究和批判:何 叔濤主張,共同的生存地域之下,世世代代交流的人們才會形成共同的語言,因 此應當以地域為先,而非語言; 32 熊坤新則認為,在共同地域之後,其次重要 的應當是經濟生活。因為共同的地域和經濟生活才會促進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 「如果猶太人不 展,蓋因存在決定意識、物質先於精神之故;33 克留科夫則說, 34 是民族,那麼他們是屬於什麼共同體?」.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如果列寧是站在反帝國主義的角度來看待蘇聯各民族的民族主義,並提出民 族自決和各民族無產階級聯合來取代過去沙皇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和俄羅斯擴 張,那麼,史達林針對民族主義和民族自決所下的批判,即對各民族「有害的機 關」、「不當的要求」、「不符合無產階級利益的舉動」加以反對──儘管列寧也偶 而如此主張──事實上卻讓過去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借屍還魂。蘇維埃聯邦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從「各無產階級蘇維埃共和國的聯合」(a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變成「由俄羅斯領導各民族實行社會主義」, 即是自史達林開始。. n. er. io. sit. y. Nat. al. 26. Ch. engchi. i n U. v. 同前註,頁 27 參見:沈志華,〈蘇聯學者對史達林民族概念的研究〉,1996 年 1 月,頁 9 28 史達林所稱猶太人無故地、語異文,是指涉「住在俄國、加里西亞、美國、喬治亞和高加索 等地,各自和當地人融合」者。是時尚無以色列,因此沒有巴勒斯坦為固定地域,也沒有希伯來 文為語言。同前註:頁 9 29 參見:沈志華,〈蘇聯學者對史達林民族概念的研究〉,1996 年 1 月,頁 13 30 這裡史達林說的社會民主黨,是指尚未分成布爾什維克及孟什維克的俄國社會民主黨。同前 註,頁 14 31 同前註,頁 14 32 同前註,頁 44 33 同前註,頁 44 34 同前註,頁 45 27.

(13) 13. 2.4 蘇聯成立時期的一般情況 雖然在共產主義之中,並沒有強調民族主義的部份;甚至,列寧還反過來支 持各民族聯合以對抗共同的敵人,也就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但是,這樣 的情況在實際政治中,卻因為眾多的歷史因素和政治現實而受到挑戰。在十月革 命前後,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人對於波羅的海三小國、高加索三小國、波蘭、芬蘭、 白俄和烏克蘭等各民族的獨立要求都予以認可。但是,或有人認為這樣的認可是 以一種「退一步,進兩步」的方式來促進社會主義革命:以民族自決權來讓他們 信任共產黨,以謀求一種建築在國際聯合基礎上的世界革命。 35 換言之,過去 是帝國主義壓迫各民族,而在共產黨時代則應該以「團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諸國」 (a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取代。至於當地民族建立的民主「資本主 義」政權,以及其他國家的干涉,列寧在俄共第八全會中說:「蘇維埃共和國和 帝國主義想長期共存,是不可思議的。最後總要分一個勝負。在最後勝利尚未到 手之前,蘇維埃共和國同布爾喬亞國家之間,無可避免地,將會發生一連串可怕 衝突。」他又說:「他們告訴我們,俄國會瓦解,會分裂為不同的共和國,但是 我們沒有理由害怕。無論這些共和國的數目有多大,我們都不會害怕,重要的不 是國界的改變,而是各民族的工人的聯合能得以保持,對無論那個民族資產階級 作出鬥爭。」 36 事實上,這些周邊的新獨立民族國家,都受到某種程度的外國 保護:例如波羅的海三小國,即受到德國的保護;其他如法國、捷克、英、美、 義大利等諸國,甚至反對這些小國獨立的民主俄羅斯和前沙皇的「白軍」,都仍 在俄國境內跟共產黨對抗。共產黨多在這些國家之中成立一個蘇維埃政府,然後 「請求」俄共介入,甚至引發戰爭。例如前述的烏克蘭獨立戰爭,即從 1917 年 11 月打到 1921 年為止。 37 不過,即便如此,若指責列寧的民族自決是一種「偽裝」或是「騙術」的話, 或許是太過了。因為在他的心中,只有社會主義世界革命;民族主義或是民族自 決,是依附在這個決心之下的。若是民族自決能為世界革命所用,列寧絕對會加 以支持。 38 因此,列寧對於民族主義和民族自決的論述,是基於世界革命的。 或許從西方的、資本主義的觀點來看,是一種「偽裝」;但是若是以共產革命觀 點來說的話,列寧的民族自決並非口號而已。他在對抗的是各地的「資產階級」 政府和支持他們的外來「帝國主義干涉」 ,而不是那些民族本身。可以確定的是, 在此時,所謂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比起沙俄和史達林及其後的時代,是較 為和緩而被壓抑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雖然列寧本人曾經希望有一種平等的方式對待這些同為共產政權的國家,但 是在 1920 年代當時的國際壓力下,必須考慮許多複雜的形勢,不能隨心所欲地 35.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49。 36 參見《先驅》雙月刊第 15 期,1990 年 4 月 37 參見:富勒著,鈕先鍾譯, 《西洋世界軍事史》 ,(台北:麥田,1998),頁 433~434。 38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53。.

(14) 14. 形塑正要成形的蘇聯。蘇聯的形成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妥協下的產物。當時共黨中 央分為兩派,布哈林等人提議以邦聯制保持各共和國最大的獨立自主權限;另一 方面,史達林則倡議「自治化」 ,將各共和國的權限收回, 「加入」俄羅斯。39 史 達林的自治化提議受到除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外各共和國的反對,列寧甚至為 此和史達林意見不合。 40 除了列寧本人和共產黨內部的意見之外,如前文所述,此時的俄國尚面臨許 許多多紛亂的局勢。在時局條件下,共產黨人不一定能夠順心行事;現實使得理 論跟實務之間充滿妥協和變數。沙俄治下的俄國曾兼併許多小國,造成許多民族 問題,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遺緒也困擾著這個新的政權。儘管時局萬般困難,俄 國社會民主黨建黨初期和蘇聯開國之初依然立下許多民族平等的原則。如 1902 年列寧於《俄國社會民主黨綱草案》中即承認各民族的自決權,並計劃先建立資 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推翻沙皇,而後再走向無產階級革命; 41 1918 年 7 月版的 俄羅斯蘇維埃憲法規定全體公民,不分種族和民族,皆享有平等權利;任何民族 特權、對於少數民族的壓迫或限制其平等權利的措施皆違憲; 1924 年版蘇聯憲 法中,也規定各加盟共和國都享有獨立國家的權力。 42 除了在法律上、黨綱上 維護各族平等,從俄共十大到十二大皆論及如何在實業上和經濟上協助中亞、西 伯利亞、北高加索地區的居民,因經濟不平等而導致民族不平等的情況。 43 除 此之外,列寧尚支持各民族使用本地語言,以免「有人藉口國家統一而造成大量 俄羅斯式的違法亂紀現象」。 4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儘管史達林時期初期尚能維持列寧時代的「反大俄羅斯民族主義」,但不久 後即開始轉變。1934 年初的蘇共十七大中,史達林做出「蘇聯國內民族矛盾的 實質是階級矛盾」的結論,並號召打擊地方民族主義。 45 所謂的「地方民族主 義」其「地方」是相對於蘇聯而言的各共和國(例如烏克蘭等);而地方民族主 義即是指各共和國之主體民族迫害各共和國內少數民族的情形。史達林這種將民 族主義當作階級鬥爭處理的態度,不但沒有將「地方民族主義」的問題解決,反 而引發了加盟共和國同俄羅斯之間的民族問題。 46 儘管蘇聯理當是一個提倡民 族平等的左派政體,但是自三零年代至五零年代,在史達林當政時期,無論是強. 39. Ch. engchi. i n U. v. 同前註:頁 67。 列寧不希望侵害「自願、平等、民主聯合」的原則,認為自治化會對少數民族共和國的獨立 自主權造成嚴重損害。1922 年 9 月 26 日,列寧約談史達林,並致信予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政治局, 嚴厲批評了這個「自治化」方案。詳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 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頁 67~68 41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34 42 同前註:頁 35~36 43 同前註:頁 37~40 44 參見: 《列寧全集》(1987 年版),第 42 卷,頁 354~355 45 參見:趙常慶、陳聯璧、劉庚岑、董曉陽著, 《蘇聯民族問題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996) ,頁 80 46 同前註:頁 76~82 40.

(15) 15. 力推行農業集體化引發的飢荒、流放、鎮壓、或是針對民族的懲罰,都可以說是 「種族迫害」的典型案例。. 2.5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情況 波羅的海三小國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受中世紀漢撒同盟影響,歷史上在普魯 士、瑞典和俄國之間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在俄國尚未興起之前,三國在歷史 上都曾經有著相當亮眼的表現;雖在十字軍、羅斯人、和其他各族壓力之下,但 是他們依然保持著自我。除了立陶宛曾經盛極一時外,大部份時間三國人民在普 魯士-德國、波蘭、俄國相繼興盛之後,只能不斷尋求生存的機會。 1700~1721 年,彼得大帝為了尋找俄羅斯的出海口,跟瑞典發生了長期戰 爭。當時波羅的海沿岸發生了反瑞典的行動,俄羅斯也趁機用兵;一開始俄軍為 瑞典軍所敗,瑞典軍揮戈南下討平波蘭時,俄軍才再度掌握波羅的海東北部沿岸 一帶,並建都聖彼得堡。此後瑞典和俄國互有勝負,瑞典軍甚至進至烏克蘭一帶。 俄軍採取圍點打援戰術,終於讓孤軍深入的瑞典軍受到重大打擊,並簽訂尼斯塔 德(Nystad)條約,控制了波羅的海地方。 4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此後,沙俄一直控制著波羅的海地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發生十 月革命;列寧為求和平,幾經波折之後,蘇聯同意簽訂對德和平條約退出戰爭, 將波羅的海三小國割讓予德國。 48 雖然德國後來允許三國獨立,但是因為德國 戰敗,俄國撕毀和約,又再度陷入戰爭之中。德國雖然於戰後派志願軍團 (Freikorps)前往三國奮戰,試圖保持三國的獨立,但是這種「三國的獨立」卻 只是強權勢力平衡下的產物。尤有甚者,波蘭的畢蘇斯基在 1920 年代擊敗圖哈 契夫斯基之前,還有恢復古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疆界的企圖; 49 為此波蘭偷襲了立陶宛東部,佔領其首都維爾紐斯,迫使立陶 宛遷都至考納斯。為此立波兩國交惡,直至 1938 年才回復外交關係。在德蘇密 約之中,三小國被劃入俄國勢力範圍; 50 二次大戰初期三小國又再度被俄國併 吞,並對統治階級及社會精英加以迫害。大戰期間,德國武裝親衛隊以三國的志 願人員各成立了三個師的部隊,加入對俄國的戰爭;戰爭結束後,仍然有地下的. n. er. io. sit. y. Nat. al. 47. Ch. engchi. i n U. v. 尼斯塔德條約簽訂於 1721 年 9 月 10 日。根據條約,瑞典須將俄國於北方戰爭中除芬蘭外在 波羅的海所佔領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俄國,包括英格里亞(聖彼得堡周邊) 、愛沙尼亞、利沃尼亞 (今部份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大部)和卡累利亞等地(今芬蘭東南部維堡及卡累里亞地區) ;俄 國則從芬蘭撒軍,將芬蘭歸還瑞典,永不侵佔;但俄國在 1809 年毀約,佔領了芬蘭。 48 即布列斯特.里多夫斯克條約。1918 年 3 月 3 日正式簽訂。俄國承認芬蘭、烏克蘭和喬治亞 的獨立,並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等地割與德國;撤出頓內次和北高加索地區, 交付土耳其。另予德國 60 億馬克賠款。 49 波蘭-立陶宛聯邦幅員相當廣大,除波蘭、立陶宛之外,尚領有白俄羅斯及烏克蘭之大部。 參見:富勒著,鈕先鍾譯,《西洋世界軍事史》 ,(台北:麥田,1998) ,頁 437~466。 50 是為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之秘件。秘件劃分蘇聯勢力範圍,將立陶宛以北、波蘭納雷夫河-維 斯杜拉河-桑河一線以東、羅馬尼亞之貝撒拉比亞省等地讓予蘇聯。.

(16) 16. 武裝抗俄行動,一直持續了十年以上都尚未為蘇聯完全弰平。 51 史達林也以三 國人民宣協助德國為名,對三國進行種族迫害。波羅的海三小國被流放至西伯利 亞勞改的人數竟佔其總人口的 10%之多。 52 事後蘇聯政府一直宣稱,波羅的海 三國是「志願加入蘇聯」,而非併吞;但是,波羅的海三國人民反俄反共的心理 一直留到今天,卻是一項不爭的事實。. 2.5a 立陶宛的情況 立陶宛自古以來就和羅斯人相周旋。在歷史上,它曾經向東和向南擴張大片 領土。如西元 1263 年,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地就涵蓋白俄羅斯的大部,甚至領有 明斯克;到了 1420 年,立陶宛已經領有白俄羅斯全境,烏克蘭及加里西亞大部, 領土直抵黑海。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基輔和烏克蘭大部仍在所轄範圍內。一 直到俄國崛起之後,立陶宛人才退出了斯摩稜斯克。18 世紀末,立陶宛漸漸在 普魯士和沙俄之間被分食殆盡,最終成為沙俄的一部份。一戰末期的 1918 年 2 月 16 日,立陶宛在德國方面的支持之下重獲獨立。立陶宛本欲請德國的維爾騰 堡馮.烏拉赫公爵出任君主,採君主立憲制;但德國卻將立陶宛的政權交予立陶 宛人民。獨立之後,立陶宛的第一個威脅來自波蘭。1919~1920 年間立陶宛在對 波蘭的戰爭中,喪失了東南部的領土,以及其首都維爾紐斯;立陶宛被迫西遷其 首都至考拿斯。這場戰爭一直打到蘇聯干預才消停。 53 1939 年 10 月 10 日,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陶宛在蘇聯壓力之下,簽訂了對蘇友好互助條約;立陶宛東部維爾紐斯地區重歸 立陶宛,但是立陶宛必須讓蘇聯在境內佈署軍事基地。但是,次年的 6 月 14 日, 蘇聯以士兵失蹤之名,以及立陶宛「進行反共活動」,指責立陶宛破壞條約;要 求立陶宛重組政府,責究高官,並增加蘇軍派駐員額。立陶宛雖然應允條件,但 是蘇聯軍的增加員額一說只是為佔領立陶宛尋找理由;次日蘇軍即奪其重地,逐 其總統。7 月 14 日,蘇聯即控制立陶宛人民議會選舉,並提出「加入蘇聯」 。到 了年底,前立陶宛政治精英、軍警要員、資本家和知識份子大多被迫害致死,或 槍決、或驅逐、或被捕。至 1941 年,拘捕已經遍及立陶宛各界,一直到德蘇開 戰前,共有近兩萬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亞。 54 在德蘇戰爭之中,立陶宛人曾經組 成五個工兵營和一個地方警備部隊和德軍一同奮戰;同時,立陶宛在三國之中是 武裝抗俄最長久的國家,例如著名的綠林兄弟(Forest Brothers)游擊隊行動一 直到 1953 年史達林去世之後才日漸消停。小規模的抵抗甚至持續至 1980 年。55 51. Ch. engchi. i n U. v. 參見:張明珠編,《波羅的海三小國史》, (台北:三民,2004) ,頁 62。 有關蘇聯勞改事,詳見:Stephan Courtois, Werth Nicholas, Panne Jean-Louis, Paczkowski, Andrzej; Bartosek, Karel; Margolin, Jean-Louis & Kramer, Mark, The Black Book of Communism: Crimes, Terror, Repression.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53 1927 年和 1937 年,波蘭曾經兩次試圖重建波蘭-立陶宛聯邦,但是都為蘇聯制止。參見:李 興漢,《波羅的海三國》,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頁 36。 54 參見:張明珠編,《波羅的海三小國史》, (台北:三民,2004) ,頁 64。 55 立陶宛雖然也有成立一個約兩萬人的「後方警戒部隊」協助德軍對抗蘇聯游擊隊,但是它並 非正式組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都有自己正式的親衛隊單位,唯立陶宛沒有。綠林兄弟游擊隊 52.

(17) 17. 在這些迫害行動之中,有一些較大規模的案例值得注意。例如,1940 年 7 月 11 日深夜,蘇聯方面將兩千名立陶宛各界精英人士殺害。或許就共產黨而言, 這是針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但是就立陶宛人來看,這些在文化、新聞、政治、法 律等各界知名人士被害,是對立陶宛本身的重大打擊,而非階級鬥爭。另外,就 在德軍開進立陶宛直前的一星期──自 1941 年 6 月 14 日,到 21 日德俄開戰前夕 為止──在這一星期之內,蘇聯方面將四萬名對反對共產黨的立陶宛人被流放到 蘇聯的西伯利亞。如果是戰後一星期,俄國以通敵叛國者之名將這些人監禁,或 許在法理上有所依據;縱使史達林意欲進攻德國,在進攻之前先進行如同俄國本 身的整肅以做「戰爭準備」,但依舊很難在法律上加以解釋。在戰爭結束之後, 蘇聯又因為立陶宛人曾經同德軍合作,因此將十三萬人流放至西伯利亞和中亞, 作為懲罰。另外,也因為史達林的政策,使得數十萬立陶宛人移居他處。. 政 治 大 拉脫維亞的情況和其他兩國相比稍有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拉脫維亞 立 人積極表現,以求改善他們在俄國的地位。但是由於俄軍整體的失利,導致拉脫 2.5b 拉脫維亞的情況. ‧. ‧ 國. 學. 維亞死傷無數。此後拉脫維亞人分為三個主流意見,即支持德國的德裔居民、試 圖獨立的拉脫維亞民族主義者,以及希望建立蘇維埃的拉脫維亞共產主義者。德 國一開始希望在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地區建立一個「波羅的海公國」,但因為德 國戰敗使得該計畫無疾而終。戰爭結束之後,拉脫維亞共產主義者很快地便組成 了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並且和蘇聯關係密切。另一個民族主義者所成立的臨 時政府則和德國較親,希望靠德國的力量將共黨趕出拉脫維亞。但是,德軍不敵 蘇軍,拉脫維亞倒依賴波蘭軍擊退了蘇軍,於是又建立了民主政體的拉脫維亞政 府。.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雖然民主政府的表現不差──尤其是經濟方面──但是如同他們南方的鄰國 U i e h n c g 一般,因為德蘇密約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之後,蘇軍再次佔領了拉脫維亞。1941 年 6 月 14 日──和他們南方的鄰國同一天──史達林下令將兩萬拉脫維亞人驅至 西伯利亞;拉脫維亞民族主義者曾經在二次大戰中期德國奪回拉脫維亞時,試圖 再次依賴德國建立政府;德蘇之戰中,有大量拉脫維亞人志願加入德軍,共同對 抗蘇聯。德國本欲將他們編為一個師,後來因為人數眾多又編成第二個師,即武 裝親衛隊第十五和十九師。 56 共產主義政權再度建立之後,為了懲罰拉脫維亞人,又開始了新的一波驅離 是在德蘇開戰之後、史達林下令波羅的海地區實行焦土政策,引發當地居民自組的反共游擊隊。 他們曾和德軍共同作戰;戰後繼續反抗蘇聯統治。成員主要來自前三國的正規軍、後來編組的波 羅的海親衛隊志願軍、甚至是在當地未能撤離的德軍,總人數約在十萬上下。其中以立陶宛的綠 林兄弟最有組織。詳見:Kaszeta, Daniel J. Lithuanian Resistance to Foreign Occupation 1940–1952, Volume 34, No. 3. (Chicago: Lituanus, 1988) 56 參見:Chris Bishop, Waffen-SS Divisions 1939-45, (London: Amber Books, 2007) p142-143 & p158-159.

(18) 18. 政策。1949 年 3 月 25 日,有四萬三千人被流放西伯利亞。57 除了將當地居民流 放至西伯利亞之外,史達林尚遷入大批俄羅斯人進入拉脫維亞。雖然拉脫維亞試 圖阻止這項行動,但每年都有約一萬四千俄羅斯人遷入。戰前拉脫維亞人在國內 人口比例近八成,而戰後卻只剩下六成。俄羅斯人不但遷入拉脫維亞,尚控制官 方和民間各種要職,引起民怨。 58. 2.5c 愛沙尼亞的情況 愛沙尼亞如同另外兩國一樣,和俄羅斯的緊張關係自沙皇時代即已建立。一 戰末期,德國欲應愛沙尼亞德裔貴族德林漢森伯爵及部份愛沙尼亞人之邀,直接 將愛沙尼亞收回為德國一部份。雖然按布列斯特合約,愛沙尼亞劃歸德國,但一 戰結束後,德國無力經營愛沙尼亞;愛沙尼亞人即借此機會,於德國無力、俄國 發生共產革命的權力真空,建立了愛沙尼亞共和國。在此同時,愛沙尼亞也建立 了一個短暫的「愛沙尼亞人民公社」。愛沙尼亞政府向英國、芬蘭求助,在德國 志願軍的協助之下,不久之後即擊退了蘇軍和人民公社,鞏固了在愛沙尼亞的政 權。戰後,蘇聯和愛沙尼亞簽訂塔爾圖和約,使得愛沙尼亞成為共產國家對外交 流的最重要管道。.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1939 年 9 月 28 日,蘇聯和愛沙尼亞再度簽約,使蘇軍得以進駐愛沙尼亞。59. ‧. 此時波蘭大勢底定,波羅的海三小國也在德蘇密約中劃為共產勢力範圍。愛沙尼 亞沒有其他選擇。. y. Nat. sit. n. al. er. io. 在立、拉兩國收到蘇聯要求增兵的兩天前,於 4 月 14 日愛沙尼亞即收到蘇 聯的最後警告;愛沙尼亞首先成為蘇聯的目標,內容一樣是要求增兵。愛沙尼亞 並未抵抗,蘇軍即佔領全境。. Ch. i n U. v. 德蘇開戰之後,德軍再度回到愛沙尼亞。許多愛沙尼亞人加入德軍,進入武 裝親衛隊第二十師「愛沙尼亞師」 ,共同對抗蘇聯。 60 戰後,愛沙尼亞人同樣因 此被史達林懲罰。除了多達七萬五千人被流放、割地予俄羅斯之外,俄羅斯人也 同樣移入愛沙尼亞,使其本族人口自戰前的九成下降到低於五成。 61. 57. engchi. 同前註,頁 129。 參見:李興漢,《波羅的海三國》,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頁 46。 59 其中第一條: 「…雙方保証,若有任何歐洲國家對於締約國之波羅的海上邊界,或……對於它 有陸地邊界,或對於第三條所指各基地有進攻的威脅時,應當互助,並包括軍事互助。」;第三 條: 「……保証蘇聯在愛沙尼亞的薩列馬島、希烏馬島、帕迪斯基市擁有海軍基地及若干飛機場, 以合理的價格租予蘇聯……為保護此海軍基地和機場……蘇聯有權……駐紮一定規模的軍隊。」 其中「一定規模的軍隊」係指為數二十五萬人的蘇聯部隊。而愛沙尼亞本國軍隊,含地方自衛隊 在內也不過十五萬而已。參見:李興漢, 《波羅的海三國》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頁 262~263。 60 參見:Chris Bishop, Waffen-SS Divisions 1939-45, (London: Amber Books, 2007) p160-162 61 另有一說為 74%。參見:李興漢,《波羅的海三國》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 頁 47。 58.

(19) 19. 2.6 高加索諸國的情況 在北高加索歷史上一直有著複雜的政治和宗教情勢。信奉基督教東正教派的 喬治亞、伊斯蘭教的北高加索民族,以及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在高加索地區 經過了長久的對立。1850 年代,俄國終於以大國之姿將高加索地區併入版圖, 雖然將眾多民族置於同一個政權之下,但是卻無法將他們融合為一個整體。在十 月革命之後,沙俄瓦解,曾有一些小民族試圖獨立,但是都被紅軍擊敗。 按列寧的民族政策,在蘇維埃政權時代,在高加索地區成立了一個個的民族 自治區和自治共和國。 62 然而,該地區並未就此太平。例如,車臣人從未放棄 抵抗。1932 年的饑荒也曾經對北高加索地區產生重大影響,大約為數一百萬北 加索居民在該糧荒中死亡。 63 在德國進入高加索地區時,許多北高加索和哥薩 克人即加入德軍一方對俄作戰;德國成立了國防軍第 162 北高加索志願步兵師、 志願軍幹訓師以及武裝親衛隊北高加索志願旅。 64 德國頓河集團軍司令曼斯坦 甚至在回憶錄中稱讚高加索志願兵「他們都能盡忠職守,寧願為德軍戰死,也不 願再受共產黨統治。」 、 65 「哥薩克部隊擔負司令部的警衛工作,他們把這件事 當成是非常榮譽的差事。」 66 這些志願部隊一開始是因反共復國而加入德軍, 可是隨著戰線的推移和德軍在東線失利,許多東線志願部隊(Ost Battalion)因 為德軍高層「害怕他們叛變」而被調往西線作戰,以至於當盟軍在 1944 年 6 月 6 日於諾曼地登陸時,所俘獲的第一批部隊竟然是這些東線志願軍。事後由於盟 軍大力宣傳「只要東線志願軍放下武器投降,就可以立刻遣返俄國」,志願部隊 知道回去必然面對極為嚴重的後果,因此在西線作戰也極為英勇。 6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62. i n U. v. 如車臣共和國於 1922 年 11 月 30 日成立,另外尚有阿迪格、達吉斯坦、北奧塞梯-阿蘭、卡 巴爾達-巴爾卡爾等等自治共和國,皆從屬俄羅斯下的自治共和國。 63 參見:Robert Conquest, The Harvest of Sorrow: Soviet Collectivization and the Terror-Fam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306 64 第 162 步兵師 1943 年 5 月 21 日編成。下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北高加索、土耳 其、韃靼等各族志願兵團,臂章以藍底金三馬為記;志願軍幹訓師(Freiwilligen-Stamm-Division) 於 1944 年 1 月於法國南部成立,專門用於訓練眾多志願軍戰鬥部隊及勞動部隊軍士官,內含亞 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北高加索、土耳其、韃靼及哥 蕯克等各國志願軍,各民族編成一至 兩個營;SS 北高加索志願旅(Freiwilligen Brigade Nordkaukasien)於 1944 年初成立,正式名稱為 武裝親衛隊高加索分隊(Kaukasischer-Waffen-Verband der SS)詳見:David Littlejohn, Foreign Legions of the Third Reich, vol 4. (San Jose: R. James Bender Publishing, 1987)及 Peter Lieb, Konventioneller Krieg oder NS-Weltanschauungskrieg: Kriegführung und Partisanenbekämpfung in Frankreich 1943/44,( München: Oldenburg, 2007) 65 參見:馮.曼斯坦著、鈕先鍾譯, 《失去的勝利:馮.曼斯坦元帥戰時回憶錄》 , (台北:星光, 民 83)頁 635 66 同前註:頁 367 67 這些部隊被配置在諾曼地的第 352 步兵師和第 708 步兵師。其中哥薩克要塞擲彈兵第 360 團 (改編自哥薩克騎兵第 6 團,哥薩克第 622、623 營)是完全由志願軍組成的單位。詳見:Heinrich Severloh, WN 62: Erinnerungen an Omaha Beach Normandie, 6. Juni 1944 , (Garbsen: Hek Creativ Verlag, 2004)、David Littlejohn, Foreign Legions of the Third Reich, Volume 4: Poland, the Ukraine, Bulgaria, Romania, Free India, Estonia, Latvia, Lithuania, Finland and Russia, (San Jose: R. James. Ch. engchi.

(20) 20. 北高加索諸民族除了歷史上和俄國的對立之外,在戰爭中又發生了「志願投 效德軍」的行為,因此在俄軍再次攻下北高加索時,即以叛國罪名論處許多民族。 1944 年 3 月 7 日,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車臣人強 行遷離故土;被強行遷走的車臣人多達 50 萬以上, 68 直到 1957 年史達林死後 車臣才恢復民族自治。除了車臣以外,其他的北高加索民族也受到了類似的待 遇:1943 年 11 月,卡拉恰耶夫人全體被從北高加索遷往中亞;同年 12 月,卡 梅克人被流放西伯利亞;1944 年 3 月,巴爾卡爾人被遷往中亞;5 月,克里米亞 韃靼人被遷往中亞;6 月,克里米亞希臘人被流放西伯利亞;8 月,土其其和庫 德族被從喬治亞遷往中亞。1949 年,將亞美尼亞人以「達什納克反革命行動」 為理由,將其遷往中亞。如果對照蘇聯軍的前線變化,這些流放論處行動幾乎是 緊接著蘇軍所至而接連展開。. 立. 2.7 烏克蘭的情況. 政 治 大. ‧. ‧ 國. 學. 烏克蘭在歷史上跟俄國的關係還算親近。雖然在列寧治下的蘇聯,烏克蘭按 民族自決而獨立了,但是加入蘇聯時並未像波羅的海諸國那樣爆發強烈的抵抗。 社會主義的烏克蘭尚稱平順,直到 1930 年代史達林推動農業集體化,才發生重 大的事件。. n. al. er. io. sit. y. Nat. 誠然,對農業集體化的反抗並不侷限於烏克蘭而已。當時農業集體化在蘇聯 各處都有受到反對, 「自願」加入集體的比例很低。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一開始時, 尚未強迫實行;1929 年 11 月開始強迫推行之後,集體農場從僅有 15%,兩個月 內增長至 59.3%。至 1933 年底,幾乎已經達成全面集體化。烏克蘭向來在農業 有著相當突出的表現,因此在集體化的過程以及 1932~1934 年間的饑荒當中也受 到重大的打擊。雖然同樣一場饑荒亦降臨於烏克蘭、北高加索、哈薩克和新西伯 利亞地區,但是烏克蘭受創程度極深。甚至,烏克蘭為此創立了一個新名詞,稱 為「饑荒屠殺」(Holodomor)。此饑荒在蘇聯總死亡人數達六百萬至一千萬人之 間, 69 而烏克蘭地區即佔其中兩百五十萬至五百萬人的比例。 70 受創最深的正 是烏克蘭糧產區:在波爾塔伐、聶泊彼得羅夫斯克、基羅夫格勒和奧德薩等地, 死亡人數高達 25%。 71 在此同時,除了烏克蘭一般人民受到打擊,史達林也針. Ch. engchi. i n U. v. Bender Publishing, 1987) 68 這個數字大約等於車臣人口總數。此五十萬人中,有槍決者一萬五千人,八萬餘人勞改,其 餘在西伯利亞「建設共產主義」時死亡。參見 Tischkov, Ethnicity, Nationalism and Conflict in and after the Soviet Union, (Thousand Oaks: Sage, 1996) p.193;曾靖芳,〈民族分離運動的比較研究-以俄 羅斯聯邦之韃靼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為例〉 ,(政大俄羅斯所碩士論文,民 91)頁 67。 69 詳見:沈志華,《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70 由於當時蘇聯封鎖消息,因此各家估算誤差甚大。但無論是何種數字,都指向同一個事實, 即烏克蘭在當時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71 詳見:Dolot, Miron, Execution by Hunger: The Hidden Holocaust. (New York: W. W. Norton, 1985).

(21) 21. 對「烏克蘭地方民族主義」進行鬥爭,使得烏克蘭知識份子及精英人士受到清算。 在大饑荒中,烏克蘭的死亡數字佔當時烏克蘭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之 間。事後德軍入侵蘇聯,許多烏克蘭人也志願加入德軍, 72 意圖推翻史達林的 統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72. Ch. engchi. i n U. v. 德軍進入烏克蘭時受到盛大歡迎。除了鮮花之外,烏克蘭地方成立了武裝親衛隊第十四「加 里西亞」師、以及親衛隊加里西亞第 4、5、6、7、8 團(僅擔負警備任務)。烏克蘭西部本來屬 於奧匈帝國之加里西亞省,因此以「亞利安裔」名義入親衛隊。但是也有許多人加入了卡明斯基 (Bronislav Vladislavovich Kaminski)的政權以及其附屬部隊「俄國人民解放軍」 (Russkaya Osvoboditelnaya Narodnaya Armiya,RONA,或是俄文的 POHA) 。俄國解放軍的編制極大,成員 分散在各處。包含第 98 步兵師跟匈牙利第 108 輕裝師的訓練單位、第 47 裝甲軍、第 4、6、7、 292、707 步兵師,第 5、18 裝甲師,第 10 裝甲擲彈兵師,匈牙利第 102 輕裝師等單位。當然, 俄國人民解放軍不只是烏克蘭人,另有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等。關於 RONA,另見:Chris Bishop , Waffen-SS Divisions 1939-45, (London: Amber Books, 2007) p177.

(22) 22. 3 德國的種族主義理論及實踐 3.1 希特勒當政前的生平 興登堡元帥(Hindenburg,一次大戰德軍名將、戰間期德國總統)嘗稱希特 勒為「波希米亞的下士」 。事實上此「下士」 (Unteroffizier)的確是波希米亞人, 其先祖約翰.吉格.希德勒(Johann Georg Hiedler)出生於奧匈帝國的史比陶 (Spital,位於今下奧地利省維特拉Weitra) ,並且在今捷克、奧地利一帶過著「波 希米亞式」的流浪生活,以磨坊零工維生。1824 年時,希德勒娶瑪莉亞.安娜. 史克爾格魯伯(Maria Anna Schicklgruber)為妻;73 是時,瑪莉亞已有一名五歲 的孩子,即艾羅伊斯(Alois) 。現在無法確定是希德勒先生子後奉子成婚,或是 艾羅伊斯為瑪莉亞和其他人所生,74 但至少約翰.希德勒絕對養育過艾羅伊斯。 在父母死後三十年間,艾羅伊斯一直從母姓(即為Alois Schicklgruber)。後 來不知為何,艾羅伊斯在 1876 年上教會及法院主張更姓從父,並將「希德勒」 改為「希特勒」 。75 艾羅伊斯.希特勒一直以關稅人員為業,1875 年時他已經升 任「茵陰」布勞瑙(Braunau am Inn)的邊關科長。艾羅伊斯跟許多女孩甚至他 自己的親姪女發生關係,後來甚至娶了他的姪女克拉拉.波澤(Klara Pölzl) ,即 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母。 阿道夫.希特勒小時體弱多病,在《我的奮鬥》第一章中他就自己也承認功 課不好,只有歷史成績較好,原因是:「…(歷史老師)是個好老師,時常給我 們說過去德意志偉大的歷史。」 由於父親調職前往林茨(Linz)的關係,他和姐姐被留在布勞瑙。布勞瑙是 一座只有四條街的小鎮,夏天時滿城蒲公瑛隨風飄流。希特勒家住在離教堂很近 的一間鵝黃色三層樓建物內,而離家約莫兩箭之地即其父艾羅伊斯上班的關防。 關防正對著通往茵河的大橋,橋右邊是一家老酒館。酒館和橋之間則是一顆非常 巨大的橡樹。 76 或許是受到美景的感染,希特勒自幼即愛好作畫,也畫了許多 布勞瑙當地的建物。此時的希特勒此時對猶太人毫無成見,在學校有同學對猶太 人出言不遜時還會挺身而出、看見攻擊猶太人的報紙也會覺得是無的放矢。由於 自恃畫技不差,即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但是落榜了。他並未回到布勞瑙,也 沒有前往林茨,而是選擇在維也納自力更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73. Ch. engchi. i n U. v. 史克爾格魯伯氏有兩種拼法,另一為「Schickelgruber」 。 有關艾羅伊斯.希特勒的生父是誰,目前認為有三種可能:其一,即約翰.吉格.希德勒; 其次,係約翰.吉格.希德勒的弟弟,約翰.內波姆.希德勒(Johann Nepomuk Hiedler) ;其三 為李奧波德.法蘭肯伯格(Leopold Frankenberger) 。艾羅伊斯的叔叔之所以有「嫌疑」是因為, 在艾羅伊斯十歲時,他即搬去叔叔家由叔叔扶養成人,且在死後得到他叔叔大部份的遺產──當 然也有可能只是叔姪情深。李奧波德.法蘭肯伯格則是當地富家,瑪莉亞曾經在他們家擔任女僕, 之後才懷孕成婚。 75 由於更名一事是由教會主持,複經官員登記,因此在口述姓氏「希德勒」時,可能被負責的 神職人員因筆誤記為「希特勒」 。 76 目前希特勒家旁立有一石碑(Mahnstein)曰: 「以和平、自由、民主之名,莫讓法西斯重演。 百萬亡者銘之。」 (Für Frieden, Freiheit und Demokratie, nie wieder Faschismus. Millionen Tote mahnen.) 74.

(23) 23. 希特勒在維也納以街頭畫家為業:在教堂前或廣上的地板上畫畫,或是為人 寫生。由於收入甚微,曾經在冬天被猶太人房東趕出家門,並且患了風寒。或許 他祖母和他自己的經歷使然,讓他開始對「猶太人的世界陰謀」感到擔憂。 一次大戰爆發後,希特勒不願為奧匈帝國賣命,於是逃兵,但志願前往巴伐 利亞從軍。在軍中擔任傳令的希特勒很勇敢,不煙、不酒、不賭、素食,並獲得 了鐵十字勛章,但是在毒氣攻擊中暫時失明,因此不得不在醫院中休養直到戰爭 結束。戰後,希特勒加入了德國工人黨(Deutsche Arbeiter Partei),後以其口才 升 任 黨 主 席 , 並 將 黨 名 冠 以 國 家 社 會 主 義 ( Nationalsozialistische , 全 稱 為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簡稱 NSDAP)。後來因為試圖以武 力奪權失敗而入獄,事後即以民主規則參加選舉,並在 1933 年以國會最大黨之 姿受命為德國總理。. 治 政 大 3.2 《第二本書》和生存空間論 立 在希特勒完成了《我的奮鬥》之後,曾經再度撰文抒發其政治觀。這篇未發 ‧. ‧ 國. 學. 表的手稿,即是《第二本書》(Zweites Buch)。在本作中,有關德國的種族理論 方面,《第二本書》是相當重要的理論出處,而且該書正是由希特勒本人所著作 完成。然而在戰後曾有許多假造的希特勒遺物,例如逃亡南美說、偽造日記、77 畫作等;正因為該書並未出版,所以有必要在引用之先,証明其為希特勒所親筆。. al. er. io. sit. y. Nat. 該書的紙本是在 1945 年 5 月,由一位美國軍官在愛爾出版社(Eher-Verlag)78 所繳獲。該紙本曾在英國製成縮影,爾後正本交予美國。此後,這宗文本先被存 放於美國亞歷山大的紀錄中心,後轉送回德國聯邦檔案局(Bundesarchiv) ,編號 BA, N 1128 (Hitler), volume 21。. n. v i n Ch U 另外有許多証明可以指出,希特勒在 e n g c1925 h i年之後他還有為《我的奮鬥》的. 續作努力。例如,1942 年 2 月 17 日,希特勒曾表示他在 1925 年曾在《我的奮 鬥》和「另一本未出版的書」中寫了有關「世界猶太人與日本」的事。 79 在這 裡,希特勒所指的、有關《我的奮鬥》的部份,正是他 1925 年交予馬克斯.安 曼、80 1926 年 12 月新版的《我的奮鬥》第二部。在這一個版本中,較前版新增 了第二部第十三章「南提羅亞問題和德國盟國問題」。在《第二本書》中,固然. 77. 參見 Robert Harris, Selling Hitler: The Story of Hitler Diaries, (New York: Pantheon, 1986) 愛爾出版社(Eher-Verlag),全名為法蘭茲.愛爾遺族公司(Franz Eher Nachfolger GmbH) ,係 1920 年 12 月 17 日由國社黨買下,日後為國社黨中央黨營出版社,也是第三帝國最大的出版社。 除了當時的黨報「民視報」 (Völkischer Beobachter)外,愛爾出版社幾乎包辦了各項國社黨大小 出版項,如書目、文章、地圖、歌譜、日曆等。《我的奮鬥》也是由該公司在 1925 年出版。 79 有關這次希特勒在元首大本營的談話,詳見 Percy Ernst Schramm (ed.), Dr. Henry Picker, Hitlers Tischgespräche im Führerhauptquatier 1941-1942 ,(Bonn: Athenäum, 1951), p 101. 80 馬克斯.安曼(Max Amman)是愛爾出版社職員,當時他和約瑟夫.柏格(Josef Berg,即愛 爾出版社的書目出版科負責人)共事。 78.

(24) 24. 沒有談到日本人,但是對於「世界猶太化」則佔了相當篇幅。 另外,艾伯特.施佩爾(Albert Speer)在 1961 年時曾在他的日記中提起《第 二本書》 。他指稱在希特勒興建其山間別墅(Berghof)時,曾經收到愛爾出版社 一筆多達「十萬金馬克」的錢;愛爾出版社稱這筆錢乃是「一本希特勒先生暫時 不願付梓、因其有關外交政策的書」之預付款。 81 赫斯(Rudolf Hess)曾在 1928 年 6 月 26 日回信予國社黨員伯納德.魯士 (Bernard Rust)82 時稱: 「黨員魯士同志要求提早和希特勒先生會面是不太可能 的,因希特勒先生將於七月初將離開慕尼黑、前往柏林以便寫書…」 愛爾出版社負責出版歌本的艾里希.勞爾(Erich Lauer)稱,出版社的同事 約瑟夫.柏格(Josef Berg)曾讓他一窺「一本希特勒未發表的著作」。約瑟夫. 柏格自己則於 1958 年 9 月 12 日將此書細目回報予慕尼黑當代歷史館。 83. 政 治 大. 由以上諸多証明顯示,《第二本書》的確存在。而《第二本書》其內容,前 半大多是生存空間論和種族觀,後半則為「世界猶太人」、南提羅亞、還有對英 俄義等國的聯盟政策,這和希特勒親信所見及的「文本」並無二致。若此確實係 希特勒口述、專員打字而成,此即為希特勒當政前及當政伊始,他心中最純真的 政治觀。之所以不選擇希特勒眾多的演說稿、各場合發言作為其思想脈絡,自是 因為希特勒的發言多有「見風轉舵」 、 「隨眾起舞」的情形。例如在國社黨二十五 點「永遠不變」的黨章中,許多反資本家的條文,在希特勒面見資本家要求捐款 時,就成了他口中「一時的選舉口號」了。而《第二本書》並不是為一時一地的 某些人而寫,又是他當政之前的想法,自然不會因現實政策上的需要而改變。一 如當研究共產主義時, 《資本論》較史達林的演說詞更具有原初意義; 《第二本書》 在國家社會主義運動中,其原初意義的確值得重視。.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在以達爾文思想演譯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中,主張人類如同動物,也受 到了生存空間以及環境的支配。在「人競天擇」的背景下,如何去擴張「生存空 間」以不致於被消滅便成了相當重要的課題。在希特勒的《第二本書》中,曾經 以專章來討論有關生存空間與人口結構的關係。. Ch. engchi. 按《第二本書》所直言者,如果一個種族其所擁有的生存空間不足,必當 使得其種族削弱,而導致敗亡的命運。其先天假想的背景是一個由各色不同民族 國家所組成的世界。此命題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混種的國將導致內鬥而敗亡(如 奧匈帝國) ;而散居的民族則無法聚合成為一個單元而沒落(如吉普賽人) 。因此, 現存的民族國家即是一個民族最強的競爭形式。 希特勒在《第二本書》的第二章「安居者戰,生產則否」中說明一個國家 生命體的健康與否,是由其「生存空間」來決定。此「空間」 (Raum)者,固然 81 82 83. Albert Speer, Spandaur Tagebücher (Frankfurt a. M.; Ullstein, 1975) p, 533 (Oct. 22, 1960) 伯納德.魯士乃是後來第三帝國治下之教育部長。 G. Weinberg (ed.), Adolf Hitler, Hitler’s Second Book (NY: Enigma Books, 2006) p. xi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著重在資料之比較 比較 比較及關聯 比較 關聯 關聯,例如根據損益表之資料顯

Google 如何掏空我們的生命 」(Alfie Bown, 2016)及「 抓皮卡丘也是一種『政治行動』? Pokémon Go 的 技術特性與社會意義

機能主義 包浩斯 構成主義 未來主義 達達主義.. 美術工藝運動

 美國許多城市也有少數族裔的社區存在,如 黑人區、唐人街、義大利人區,這種少數族

 水的沸點會遠高於其他同族元素是因為氧原子與其他 元素相比較之下,有較大的陰電性質,致使 O─H 鍵較 其他 S─H、Se─H,及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楊肅煜 召集人.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