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注意力理論及測量

從前一節得知 ADHD 兒童的主要核心表現症狀源自於行為抑制及執 行功能異常,本節將先從注意力的定義及其理論探討注意力類型。現今 相關學者探討「注意力」多從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

(Barkley, 2015; Cohen, 2014; Gazzaniga, Ivry, & Mangun, 2014; Nobre &

Kastner, 2014; Pisella, Blangero, & Tilikete, et al., 2014; Treisman, 2014;

Posner, 2011)詮釋注意力的發展、運作模式、類型及缺損。然而,每 位學者詮釋注意力類型不盡相同,但注意力是一種多向度且複雜的認知 運 作 能 力 , 無 法 採 單 一 角 度 解 釋 所 有 的 運 作 歷 程 ( Spikman & van Zomeren, 2010)。最後從相關注意力測量工具探討 ADHD 兒童注意力 不集中之表現類型。

壹、注意力的定義

早期探討注意力的學者 William James 認為注意力是存在於「意識 的明察」(conscious clearness)中,可分成兩個重要特徵,包括「集中」

(focalization) 和 「 專 注 」 (concentration) 。 前 者 為 所 選 擇 性 注 意 力 (selective attention),能從眾多訊息中分辨出訊息是重要還是不重要,並 且有效掌握重要的訊息,以避免訊息負荷過重;後者為持續性注意力 (sustained attention),是指對重要訊息的專注持久度(Gazzaniga, Ivry, &

Mangun, 2013;James, 1890;王乙婷,2004)。換言之,注意力是將意識 作用於重要的訊息與刺激上,藉由選擇性和持續性兩大特徵,而達到心 理資源的有效分配。國內張春興(2013)認為注意力是一種認知歷程,

個體對情境中的眾多刺激,只選擇其一個或一部份去反應,並從而獲得 知覺經驗的心理活動。

從上述 William James 及張春興兩位學者的觀點,注意力既複雜又

憶、及其他認知歷程方式,有意識地將這些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並在有限地認知資源裡進行效能的分配與運用(Spikman & van Zomeren, 2010;Sternberg & Sternberg, 2016)。獲取訊息、有意識處理訊息到分 配注意力等歷程中,牽涉不同的注意力類型,因此,若只重視單一注意 力類型,無法清楚了解各種注意力類型間的運作模式。因此,本節第二 部分將從三種注意力理論談論注意力的類型。

貳、注意力的理論

以下介紹三位學者的注意力理論。Posner(2011)及 Cohen(2014)

從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探討注意力的心理運作模式。Sohlberg 和 Mateer

(2005)的注意力臨床模式(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則是藉由在臨 床上所觀察到的注意力現象,進行歸納統整。

一、注意力網絡(attention networks)

注意力網絡(attention networks)由 Posner(2011)所提出的,此 模式從大腦功能結合腦照影結果將注意力分成三大網絡,分別處理不同 類型的注意力:(林宜親等人,2011;Posner, 2011):

(一) 警覺性網絡(alerting network)

警覺性網絡與維持在一個警醒狀態(vigilance state)並且隨 時準備好去做出一個動作反應有關。

(二) 導向性網絡(orienting network)

導向性網絡主要幫助個體將注意力轉移到環境上,從環境裡 的眾多刺激物中選擇所要的資訊有關,包含對於空間注意力

(spatial attention)的集中(focusing)、釋出(disengaging)

與轉移(shifting)。

(三) 執行控制網絡(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當導向性網絡完成工作後,執行控制網絡則會開始啟動,如 目 標 導 向 的 行 為 ( goal-directed behavior ) 、 目 標 偵 測

(target detection)、錯誤偵測(error detection)、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及 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有關。此層次是注意力網絡最 高層次。

二、注意力的神經心理學理論

Cohen(2014)從神經心理學觀點分析注意力的運作歷程及注意力 種類,本部分先從注意力運作歷程進行說明,次之探討他對注意力類型 的定義。

(一) Cohen(2014)從相關注意力文獻及多年自身研究,將注意 力運作歷程繪製如圖 2-2-1。

圖 2-2-1 Cohen 注意力神經心理學之注意力運作歷程 資料來源:取自 Cohen(2014) p.945

從上圖 2-2-1 所示,自然刺激進入個體感官(如聽覺、視覺等)

後,個體警覺(altering)到自然刺激並將感覺到的刺激進行初步 過濾(filtering),決定何種刺激需增強(enhanced)或者抑制

感官選擇用意為,每個人的注意力資源(attention resources)室 有限的,所以他們必須對訊息進行初步過濾,再決定哪些刺激需 進入「集中性注意力與容量」(focused attention capacity),使 個體有限注意力資源更能有效運用。第三階段相對於前兩階段是 處理高階訊息,個體做出任何反應前除將過濾後的訊息進行加工 外,也判斷過濾後的訊息是否該反應亦是不做反應,此階段需執 行 功 能 參 與 , 因 此 稱 之 為 「 執 行 與 注 意 力 」 ( executive-attention)。持續性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為是指在連續且 密集的任務中,個體的注意力表現是否能達到一致表現,且不因 時距或時間不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衝動反應。從圖 2-2-1 來說,

持續性注意力基於個體的行為對先前感官選擇的訊息和反饋不斷 地進行處理

(二) 從上述 Cohen(2014)自己的神經心理學之注意力理論細緻 區分注意類型可分為以下六種,其說明如下:

1. 集中性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

當任務需求需要有認知資源的參與時,集中性注意力才會 開始起作用。也就是說,當在進行複雜性的問題解決以及 當必須仔細控制行動才能達到適當表現時,集中性注意力 才會啟動。

2. 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

選擇注意某些目標刺激而忽略其他非目標刺激,因此它跟 集中式注意力有很大的相關。

3. 分散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

我們謹慎地分配可利用的注意力資源,以協調在同一時間 裡要執行的一個以上作業。

4. 持續性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

指當任務需要長時間且持久的注意力,個體能維持一段時 間的能力。有些持續性注意力需要高層級的警覺性。

5. 努力性注意力(effortful attention)

有一些注意的類型比其他注意力是需要更多的努力的。譬 如說,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邊走路邊音樂,但當我們正在 聆聽一件很難理解的事物時,但又很想聽懂,此時我們必 須藉由其他方式,如意識(conscious awareness)繼續處理 注意力訊息。

6. 意圖與直接注意力(intention and directed attention)

當我們面對很多大量的警覺性反應時,我們的行為會直接 地將所獲得的資訊做一個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當我們 在計畫一件事情時,個體能根據感覺訊息的輸入,已有計 劃的或目標導向的方式進行行動。因此,意圖性注意力又 能稱之為自主性注意力。在很多情況裡,注意力的行為是 由意圖所產生的,這種意圖性反應是會對直接性注意力造 成影響。

三、注意力臨床模式

注意力臨床模式(clinical model of attention)由Sohlberg和Mateer

(2005)奠基於觀察腦傷個案在不同注意力面向的表現,透過扎根方法、

臨床觀察和文獻回顧發展的理論,提供各種注意力類型之診斷及訓練策 略 。 此 理 論 將 注 意 力 分 成 五 種 類 型 , 說 明 如 下 ( 林 鋐 宇 , 2008 ; Sohlberg & Mateer, 2005):

(一)集中性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

當任務需求需要有認知資源的參與時,集中性注意力才會 開始起作用。也就是說,當在進行複雜性的問題解決以及

才會啟動。如果用投籃來形容,孩子的目標刺激很清楚,

就是把籃球投入籃框中。當孩子能夠表現出集中性注意力,

他的注意力將聚焦在當下他所該進行的活動上,無論是閱 讀、拼圖、聽音樂、繪畫、寫作業等任何事。

(二)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

選擇注意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因此它跟集中式注意 力有很大的相關。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從眾多訊息中,找 到我們想要的目標,如挑選自己喜歡的歌曲。

(三)分散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

我們謹慎地分配可利用的注意力資源,協調在同一時間裡 需要執行的一個或以上作業。換言之,我們是否能同時做 兩件或以上的事情且是不衝突的,如邊看電視邊寫作業。

若現在有兩個或以上的任務需共享同一種注意力資源時,

此時會產生困難,譬如一邊與人談話同時又需要用電話與 他人討論事情(Rothbart & Posner,2015),也就是說,這 會涉及到這些任務是否屬於自動的(automatic)還是被控 制的(controlled)。

(四)交替性注意力(alternating attention)

指個體可以轉換其注意焦點,並且擁有在不同認知需求之 任務間移動的「心智彈性」(mental flexibility)能力。例 如:學生原本在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告知學生現在將剛才 小組討論的結果摘要寫在學習單上。(林鋐宇、周台傑,

2010;郭美滿,2012)

(五)持續性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

指當任務需要長時間且持久的注意力,個體能維持一段時 間的能力。有些持續性注意力需要高層級的警覺性。也就 是說,個體是否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注意力在連續的活動

上。當注意力持續性短暫時,往往容易使個體處於無法完 成的情況,而影響其注意力的表現結果。

注意力臨床模式認為,五種注意力類型其複雜層度如圖2-1-1所示。

分散性注意力牽涉到的注意力面向及認知層度較高,因此屬於最複雜的 注意力類型,相反地,集中性注意力只要針對感官刺激進行反應即可

(林鋐宇,2008)。

圖 2-2-2 注意力臨床模式之注意力複雜程度 資料來源:Sohlberg & Mateer(2001)

四、小結

本研究目的欲了解 ADHD 兒童兒童的注意力是否與一般兒童是否有 顯著差異,測量目的不僅於兩組兒童是否具有差異,更重要的是各種注 意力類型差異為何,其相同和不同又是哪個部分。比較 Cohen(2014)、

Posner(2011)及 Sohlberg 和 Mateer(2005)三種理論後對注意力的看 法及類型,綜合分析出五種注意力類型,如集中性、選擇性、交替性、

分散性 注意力 交替性 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

持續性注意力 集中性注意力

實境測驗未包含集中性注意力,加上 Cohen(2014)認為選擇性注意力

Cohen(2014) Posner(2004)

Sohlberg &

參、注意力測量

測量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種,Parsons(2016)認為測驗編製時,皆 是從最原始的紙筆測驗的設計模式為基礎,因應不同需求,如施測程序 簡化、減少因人為計分產生的錯誤等等,開始針對測驗形式進行變革。

Parsons(2016)從心理衡鑑測驗發展史得知,測驗的型態可分成三 種:紙筆測驗(測驗 1.0)、電腦化測驗(測驗 2.0)及科技整合取向-虛 擬實境之應用(測驗 3.0)三大形式。本部分僅探討前兩種測量形式,

Parsons(2016)從心理衡鑑測驗發展史得知,測驗的型態可分成三 種:紙筆測驗(測驗 1.0)、電腦化測驗(測驗 2.0)及科技整合取向-虛 擬實境之應用(測驗 3.0)三大形式。本部分僅探討前兩種測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