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活體配對政策之開放

第四章 其他人體器官移植之相關政策

第一節 活體配對政策之開放

除了從心臟死判定及同意權之認定來提升屍體捐贈之器官數量,亦有政策開 始從活體捐贈之面向來著手。活體捐贈對於捐贈者來說,受有身體和心理極大的 影響,故於規範上更加嚴謹,並且為了防範金錢交易的道德風險,各國皆對此設 有限制。其限制有活體所能捐贈的器官,應限於具有再生能力或不會造成捐贈者 身體重大機能喪失,並可以維持正常生活之器官。同時,以親屬關係來劃下捐贈 者範圍,間接保護貧窮弱勢者不會受到利誘剝削。至於配偶之部分,則設有相關 措施來防止利用結婚之名,而行交易器官之實。不過,基於器官來源不足,近來 的國際趨勢開始推動和實施非親屬捐贈模式,其中是否會引發違反自主和器官販 賣之隱憂?又或者親屬捐贈之正當性就一定高過非親屬捐贈嗎?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指導原則(WHO Guiding Principles on Human Cell, Tissue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指出成人可以捐贈器 官,但原則上捐贈者與受贈者要有基因聯繫。在 2010 年 5 月 WHO 召開第 63 屆 世界衛生大會,其 63.22 號決議揭櫫了最新有關活體捐贈的相關原則,其第三點 提到:「一般而言,活體捐贈者應與受贈者在基因、法律或情感上有關係,在以 下情況才可以接受:捐贈者知情並獲得其自願同意,已保證對捐贈者的專業照料 和完善後續步驟,並已審慎執行和監督捐贈者選擇標準。應以完整可以理解的方 式告知活體捐贈者,其捐贈可能存在危險、捐贈的益處和後果;捐贈者應在法律 上有資格和能力權衡這些資訊;該捐贈者為自由自願的行為,不受任何不當的影 響或強迫。」而在第三點之註解也說明,活體捐贈和受贈者間有血緣關係,可能 在醫療上是有益處的,亦能確保捐贈是出於自願和真正關心受贈者而進行。許多

利他捐贈雖有感情關係之聯繫,但是很難評價所聲稱之情感連結強度。這樣的無 關係捐贈一直受到關切,但是需要社會心理學評估來防止捐贈者受到脅迫或觸犯 禁止的商業行為。第四點則寫到:「除了在國家法律允許範圍內的少數例外情況,

不可以出於移植目的從未成年人身上摘取任何細胞、組織或器官。應有保護未成 年人的具體措施,在任何可能情況下都應在捐贈前獲得未成年人的同意237。」

以下先簡述活體捐贈之他國法制:美國之國家器官移植法(National Organ Transplant Act)之目的在於建立器官獲取和分配之全國性系統,除了規定需要取 得捐贈者之同意外,對於捐贈者之資格未予年齡限制,未成年人經法定代理人同 意後,亦得捐贈。而基於擴大器官來源,自 1971 年即實施非定向捐贈政策(詳 後述),突破親等關係之限制238。英國的人體器官移植法(Human Organ Transplants Act)對於活體對象之規範是,除非雙方是血親關係,亦即具有親生父母子女、

全部或是一半血緣之兄弟姊妹、與親生父母有全部或是一半血緣之兄弟姊妹、全 部或一半血緣之兄弟姊妹之親生子女間之關係,否則將活體器官移植至另一活體 個人,屬犯罪行為239

德國的作法是其移植法(Transplantationsgesetz-TPG)的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除了有自體再生能力之器官或組織得捐給陌生人外,無自體再生能力之器官及組 織(一個腎臟、部分肝臟或其他不能再生器官),僅得移植到一親等或二親等血 親、配偶、正式登記之伴侶(同居人)、未婚夫妻或是其他具有明顯特別個人緊

23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ing Principles on Human Cell, Tissue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 https://www.who.int/transplantation/Guiding_PrinciplesTransplantation_WHA63.22en.pdf (last visited July 29, 2019).

238 美國「國家器官移植法(National Organ Transplant Act)」,https:

//www.govinfo.gov/content/pkg/STATUTE-98/pdf/STATUTE-98-Pg2339.pdf(最後瀏覽日:

07/20/2019)。

239 英國「人體器官移植法(Human Organ Transplants Act)」,http:

//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89/31/enacted(最後瀏覽日:07/26/2019)。

密關係者240。法國的情況是根據其公共衛生法(Code de 1a sante pub1ique),規

240 德國「移植法(Transplantationsgesetz-TPG)」 ,https://www.gesetze-im-internet.de/tpg/TPG.pdf(最後瀏覽日:07/23/2019)。

241 法國「公共衛生法(Code de 1a sante pub1ique)」,https:

//www.legifrance.gouv.fr/affichCode.do?cidTexte=LEGITEXT000006072665(最後瀏覽日:

07/24/2019)。

242 聯合報(05/18/2001),〈陳 O 聖罹猛爆型肝炎 輔大講師 等肝救命〉,第 6 版;台灣時報

(06/28/2002),〈捐肝救夫路遙遙 李 O 賢夫婦哭無淚 丈夫肝癌命在旦夕 新婚妻子得等兩年才 能捐〉,第 4 版。

243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Renal Transplant Registry, The Ninth Report of the Human Renal Transplant Registry, 220 J.AM.MED.ASSN 253, 253-60 (1972).

24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ing Principles on Human Organ Transplantation, 337 LANCET 1470, 1470-71 (1991).

245 George M. Abouna et al, The Living Unrelated Donor - A Viable Alternative for Renal Transplantation, 20 TRANSPLANT.PROC. 802, 802-04 (1988); Jean-Paul Squifflet, Yves Pirson, A.

好的結果來正當化非親屬捐贈之可行性,仍要符合一定的倫理要求。在以活體之 親屬捐贈是符合倫理的前提下,來檢驗非親屬捐贈之倫理可行性。

第一項 非親屬捐贈之可行性

在仔細地回顧後,便可以輕易發現假若親屬捐贈是符合倫理的,那麼具有緊 密情感連結的非親屬捐贈也應該是可被接受的。第一,就器官捐贈所帶來的生理 風險而論,此風險與捐贈者和受贈者間的關係沒有太大關係。第二,就捐贈者心 理壓力層面而言,對於捐贈予存有深厚情感基礎的對象,不會比捐給親屬帶來更 多壓迫。第三,出於情感緊密聯繫而為的捐贈,此聯繫不比捐贈給親屬來得更渺 小,甚至有時候動機更為強大。Newton 就曾在他寫給同事的信中提及:「你們當 中有誰會因為有機會拯救自己心愛的伴侶或是忠誠的朋友,甘願忍受捐贈器官之 痛苦和風險?;但是對於要捐給成年後就未見面的親戚,充滿疑慮和不情願246?」

最後,如同親屬捐贈一樣,有情感基礎的非親屬捐贈亦能帶來於使受贈者康復之 貢獻,並使捐贈者因此感到有意義247。因此,真正所要關心的並非捐贈與受贈者 間是否具有一定的親屬關係,何況以當今社會而言,形同陌路之親屬屢見不鮮,

擁有親屬關係更可能源自於親族認為器捐是法令界定下的親屬義務,對捐贈者產 生難以抗拒之壓力。反之,拯救朝夕相處之摯友,反而更能體現自主性和利他性。

正確的做法是要去審慎地檢驗知情同意和捐贈者之心理層面,應制定適當之評估 方法與經驗豐富專家來進行,確保捐贈者之自主性和利他思考。

Poncelet, Pierre Gianello & Guy P. Alexandre, Unrelated Living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3 TRANSPL.INTL. 32, 32-35 (1990).

246 William T. Newton, Who Is The Brother That I Should Keep?, 114 ARCH.SURG. 992, 992-93 (1979).

247 Aaron Spital, Unconventional Living Kidney Donors, in ORGAN ALLO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CONFERENCE ON TRANSPLANTATION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97, 300 (J. L. Touraine, J.

Traeger, H. Bétuel, J. M. Dubernard, J. P. Revillard & C. Dupuy eds., 1998).

除了有情感因素聯繫的捐贈,單純利他的捐贈也受到討論。雖然透過單純利 義務(weak obligation)、超越義務之美德(ideals beyond the obligatory)到神聖與 英雄般之美德(saintly and heroic ideals)之漸進過程254。基於親屬關係和情感聯 繫的捐贈,大致介於較少義務與超越義務美德間,而與受贈者毫無關係之單純利

248 H. Harrisson Sadler, Leslie Davison, Charles Carroll & Samuel L. Kountz, The Living, Genetically Unrelated, Kidney Donor, 3 SEMIN.PSYCHIATRY. 86, 86-101 (1971).

249 Carl H. Fellner & Shalom H. Schwartz, Altruism in Disrepute. Medical versus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the Living Organ Donor, 284 N.ENG.J.MED. 582, 582-85 (1971).

250 Calvin R. Stiller, Mary C. Lindberg, D. Rimstead, M. A. Robinette, A. G. Shimizu & C.R. Abbott, Living Related Donation, 17 TRANSPLANT.PROC.85, 85-100 (1985).

251 NMDP Facts and Figures.

252 Martyn Evans, Organ Donations Should Not Be Restricted to Relatives, 15 J.MED.ETHICS 17, 17-20 (1989); Richard L. Lawton, Living Nonrelated Donors for Transplantation, 8 PROC.DIAL.&

TRANSPL.FORUM 30, 30-34 (1978).

253 H. Harrison Sadler, The Motivation of Living Donors, 5 TRANSPLANT.PROC.1121, 1121-23 (1973).

254 TOM L.BEAUCHAMP &JAMES F.CHILDRESS,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5th ed. 2001).

大的成就255

可以想見的是,質疑者認為願意傷害自己身體捐出器官,僅僅是為了獲得心 理滿足嗎?純粹的利他主義背後隱藏著商業利益。因而反對者擔心非親屬捐贈,

會大開商業利益之大門,對弱勢造成剝削。非親屬少了親等之把關,很可能變成 被脅迫捐贈的對象,不僅違反自主權也對其身心造成極大不利益。不過試想,親 屬捐贈者何嘗不是在面對極大之人情壓力下所做的決定,是否完全都出於自主意 願不得而知,又是否都絕對無涉金錢來往也無從確認。反而,制定形式之法律來 排除其他捐贈者之可能,更容易使親屬捐贈者承受更大的壓力和不自由256。再者,

制度有被濫用之可能性,不足以作為禁止該制度之理由。尤其該制度的存在有其 一定的益處和目的。舉例來說,我們並不會因為想禁止酒醉駕車,而禁止一切的 車輛行駛,真正要做的是制裁和消除酒駕之人。同理,因為非親屬捐贈所可能衍 生出的器官買賣和剝削弱勢,並不當然構成不開放此制度之理由,而是應該去處 罰利用此手段的營利行為。何況現行制度中所運行之非親屬之捐血和捐骨髓,雖 有商業活動介入之風險,但是透過政府之管制和法規之規範,也可以排除此等危 險257

第二項 新型態配對制度

為因應器官需求的增加,台灣雖不像其他國家採取,直接開放有深厚感情聯 繫或是單純利他的非親屬捐贈,但還是給予非親屬捐贈空間258,以避免制度殺人

255 Helena Isoniemi, Living Kidney Donation A Surgeon’s Opinion, 12 NEPHROL.DIAL. TRANSPLANT. 1828, 1828-29 (1997).

256 Evans, supra note 252, at 19.

257 Id. at 17-20.

258 自由時報(10/20/2018),〈非親屬活體捐腎 明年上路〉,https:

//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240752?fbclid=IwAR1n4pv4a9vattwsDFUFnFG2o-GAQCJFyc6j5TGwuC1_fQH0ugcLHqz1hMY(最後瀏覽日:04/25/2019)。

之憾。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之第 8 條第 5 項:「腎臟之待移植者未能於第一項第四 款規定範圍內,覓得合適之捐贈者時,得於二組以上待移植者之配偶及該款所定 血親之親等範圍內,進行組間之器官互相配對、交換及捐贈,並施行移植手術,

不受該款規定之限制。」此乃所謂「跨家族配對」。舉例來說,A先生的爸爸需 換腎,A先生有意願捐贈,但兩人配對不符;B小姐的媽媽需要換腎,B小姐也 有意願捐贈,但母女也無法配對。新制上路後,A先生和B小姐的資料可上傳器 捐平台和其他親屬有捐腎意願的家庭進行比對,若兩兩配對成功,經三階段審查 後,即可進行移植手術 259。如此一來,可以同時造福二個家族,甚至也可以是多 組家庭一次進行260,避免需要腎臟移植之病人苦等無果。

【圖 五】 跨家族配對圖

資料來源:何建志(2016)《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3 版,頁 216,臺北:元

資料來源:何建志(2016)《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3 版,頁 216,臺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