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深度訪談法所得內容小結

(一)以傳播政治經濟學的三向限檢視我方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

1、 在空間化而言:國人國際觀不足,企業規模多半為中小企業,經營 作為傾向降低成本以獲取利潤,在企業轉型升級上缺乏足夠的動能,在 研究發展(Research & Development)方面,也往往無法設定專人專職負責,

在開發藍海市場方面,即使有心,也往往乏力。

再就市場目標設定而言,國人傾向以美國為首選,輔以日本、歐洲,

兩岸開啟互動後,中國大陸市場具有強大的磁吸力量,但對於流行文化 創意產業而言,業者也往往以追逐大中華市場獲利即視為滿足點,鮮少 有經營全球市場的想像與企圖心。

此外,國人也傾向消費使用網際網路,忽略了網路、3C 設備及社群 媒體是數位策展的利器,每個人每個團體,都可以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

前提只是:了解目標閱聽眾的需求,用對方習慣的方式,和對方溝通。

目前我國的流行文化創意產業,仍以內銷為主。然而臺灣人口僅 2300 萬餘人,屬於典型的淺碟經濟。既無法有效栽培育成品牌,因為無 法期待規模經濟效益,如果不積極開發海外市場,本國產業面對國外大 型產業的進入競逐,往往無以為繼。我國自有的即時通訊軟體揪科無法 和韓方的 Line 競賽,就是吃虧於臺灣本土人口太少。

「開發海外市場」如果能夠成為國人的共識。「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或「開發全球市場」就必須二擇一採一落實執行。本研究發現自退出聯 合國、中美斷交等多項外交挫敗後,國人的國際化情形日益退步。人口

1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市場大過我方兩倍有餘的韓國,都在努力經營全球市場,國人對於本 項議題的冷感無知,已經嚴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2、 在商品化方面:我國固宥於過去製造代工的成功模式,對於文化內 容,也一直堅持有費授權始得交易的模式。在肉桶政治盛行的臺灣,文 化部本身預算有限,有不少藝文團體始終認定文化部每年的補助預算中,

有一定比例金額一定要由自身團體取得,否則就會視為「不公平」而發 出異議。

事實上,長年接受政府補助,除非有足夠的事實足以支持其必要性,

接受補助往往會阻卻藝文團體的進一步強健,以及接受市場洗鍊。固然,

在文化行政執行上,主政者應該針對傳統文化資產以及文化創意產業,

進行分流且有所差別的施政與對待。但是除了極少數確有必要以政府預 算專案補助者,文化行政主管機關理應採取更大開大立的作為,鼓勵各 文化團體面對挑戰、接受市場洗鍊。

3、 就結構化而言:臺灣地小人稠,土地使用成本昂貴,兩千三百萬人 口的市場不易支撐起自有品牌,因此自有品牌必須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就成為必然的宿命。中小企業佔全體企業九成七左右,加上兩岸關係起 起伏伏,臺灣長期自國際舞臺缺席,使得國人普遍缺乏深刻的國際觀及 國際知識,企業經營傾向採取短線經營策略,中小企業主不易對勞工提 供長期照顧與發展的承諾,相對而言勞工對雇主的忠誠也往往不易維持。

因此在演藝界經常傳出經紀人與藝人合約糾紛、乃至於法律訴訟。

事實上,本研究顯示,流行文化創意產業的策展過程,負面新聞對於 偶像團體往往有致命的殺傷力,即使是團體解散成員各自發展,都往往 造成支持者不再支持原團體,以本研究中勝利門案一爆發,YG 娛樂公司 股價接近腰折,YG 娛樂原負責人楊賢碩被迫下臺,勝利等涉案藝人被迫

1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宣告終結演藝生涯,就可以了解這個產業對於道德純潔的跡近苛求,以 及對於醜聞的零容忍特性,這也是演藝工作者在成為公眾人物後對於粉 絲應該負起的責任與自我要求。

吾人如果觀察目前臺灣流行文化界若干重要團體及個人,也都是因為 確保了道德沒有瑕疵,才能夠繼續獲得粉絲的支持與喜愛,不論是五月 天、S.H.E 等團體,都必須保持團體完整及道德形象良好,才能保持天團 的地位。

由是可知,儒家文化訴求的道德價值,會被閱聽眾在接收影視內容被 同時要求。從業人員在經營演藝事業、與其他成員互動合作時,也必須 以此道德標準相互要求。韓國一線綜藝節目主持人劉在鍚主持 Running Man 受到各界尊重,是全韓國公認唯一沒有黑粉(Anti-Fan,指專門以討 厭藝人抵制藝人為習慣的觀眾)的藝人,也是因為其道德受到敬重。

吾人不能斷言臺灣絕對無法發展良好的流行文化創意產業生態系,因為在早 年,我國政府曾經成功地引進半導體產業,進而使得我國成為全球 ICT(網路、

電腦、電訊)產品生產重鎮。吾人今日要打造有利流行文化創意產業育成的生 態系,這個過去成功範例中透出的智慧,有值得學習效法之處。但是我方在經 營流行文化創意產業生態系時,能否掌握諸如儒家文化此一微妙但重要的精神 內涵,很可能是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二)以跨文化傳播角度檢視我方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 1.在文化挪移方面:

臺灣經歷中華文化、日本文化、美國文化的洗禮,在族群上又有閩南、客家、

外省、原住民以及新住民五大主要族群的分佈。只要在文化治理上抱持多元開 放、相互尊重的態度,確實可以促進許多文化挪移的實現。

1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而,我國過去的文化政策,屢屢發生政治干擾文化的現象,文化治理作為 難以持續,也不易免於政治考量的污染,因而出現「人在政在,人去政廢」的 混亂現象。

2.在文化折扣方面:

文化治理作為如果不能克服「政治干擾文化」的心魔,我國有限文化經費獎 補助文化工作者產生的文化內容,將會出現大批「自己人喊讚、外國人無感」

的產物。只有拿開政治干預的手,還文化內容原有風貌,文化產業才能呈現出 百花齊放的豐美面貌,在全球舞臺上展露頭角。

3.在文化親近性方面:

強調自願接受的流行文化創意產業,在心悅誠服的前提下逐步爭取到閱聽者 的眼球,並且在數位勞動的驅動下逐步增長其粉絲基礎,將可以協助我方流行 文化創意產業,逐步在全球舞臺上取得一席之地。

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