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蒐集與整理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整理分析

質性研究者為公正、客觀、詳實的呈現所探究之研究問題的意義與脈絡,必須採用 多種蒐集資料的方法,並將蒐集到的資料妥適的分析與整理。而資料收集的管道、方式 和種類,以及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都將影響研究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意義性。當研 究者在現場觀察、訪談、蒐集資料時,也應同時進行彙整、分析與詮釋資料的工作(潘 淑滿,2003)。而著重反省、批判與實用性的行動研究更是重視研究過程,在行動歷程 中所見、所聽、所聞皆是重要的資料來源(蔡美華譯,2003)。以下說明本研究資料蒐 集的方法。

一、資料蒐集

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資料發現,行動研究是課程改革與解決教學現場問題的最佳方 法,為了充分回答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研究者採用觀察紀錄、訪談、文件資料及省思札 記等方法收集研究資料(蔡清田,2008)。以下分別說明。

(一)觀察紀錄

研究者身為研究場域之教學者,擁有在班級日常活動與作息中與幼兒自然互動的優 勢,即可利用觀察法收集情境中的相關資料。本研究主要的行動歷程分為三大循環,因 此,研究者欲在重視生活混齡與學習適應的第一循環中,配合研究場域的作息時間,設 定觀察時段為週二至週四早上 8:00 至 8:50 的學習區自由探索及上午用餐時間;在第 二與第三循環中,除了設定主要觀察時段為週二至週四上午 10:00 至 11:40 的主題、

團體、小組活動時間外,仍持續收集 8:00 至 8:50 中學習區自由探索的研究資料。研 究場域中所收集到的資料及紀錄有以下四種類型。

1. 錄音資料:主要針對主題活動中的師生團體討論、對話等經驗予以錄音,並轉 譯為文字稿。

2. 錄影資料:針對上午 8:00 至 8:50 的學習區自由探索活動予以錄影,並轉譯

為文字稿。

3. 照片紀錄:不定時針對幼兒生活、學習情形進行拍照,以幫助研究者檢視策略 運用情形。

4. 軼事紀錄:當幼兒在出現焦點行為時,研究者以文字速記的方式加以記錄(如 附錄三)。

當研究者為主要教學者時,將採用錄音、錄影及請搭班教師協助拍照的方式來記錄 幼兒的學習狀況;當研究者為協同教學者時,將以軼事觀察及拍照等方式來記錄幼兒互 動的情形,以求扮演好研究者與教學者之雙重角色。

(二)訪談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參與者為兩位搭班教師及蘿蔔班全班幼兒,因此,除了研究者本 身的觀察與省思之外,更需要以訪談的方式來瞭解研究參與者不同的觀點。本研究採用 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蒐集,為保留資料的完整性,將在徵得受訪者同意後 進行全程錄音。

1. 訪談家長

研究者將利用上、下學接送幼兒時間,與家長以非正式的方式討論幼兒生活與學習 適應情形,或利用每週五的親師聯絡本及班報,邀請家長提出對混齡班幼兒學習的看法 與建議。基於研究倫理原則,研究者徵詢幼兒的家長同意錄音後,才著手進行正式訪談 的錄音資料蒐集與記錄。

2. 訪談搭班教師

研究者將在平時與搭班教師以非正式訪談的方式,分享彼此對於混齡教學的看法與 對幼兒平時生活與學習適應的觀察,並於研究初始及研究結束前各一次正式的半結構式 訪談(訪談大綱如附錄一),訪談中透過錄音的方式,轉譯文字稿以進行資料分析。

3. 訪談行政人員

研究者在研究進行當中,邀請研究場域中相關之行政人員進行二次正式訪談,包括

幼兒園的教保組長及國小部教務主任等,針對研究者任教班級中之教學與策略運作情 形,收集多元的觀點並幫助研究者修正、研擬行動策略。

(三)文件資料

研究者蒐集相關文件檔案以做為研究者進行資料分析時的佐證資料,包括幼兒學習 檔案、教室日誌、幼兒作品、班報、學習單、家長回饋單、親師聯絡本等,透過這些文 件資料的分析與觀察紀錄、訪談等資料相互印證和補充。

(四)省思札記

在行動研究歷程中,研究者必須不斷地自我檢視和反省,因此,在資料蒐集的過程 中,研究者的省思札記就成為相當重要的文件資料。研究者藉由隨身的筆記、立即的活 動紀錄、軼事紀錄及付諸文字的省思日誌,來做為日後資料分析時進行三角驗證的重要 佐證資料。

二、資料整理分析

資料分析是教師研究者以準確的、可靠的方式,將蒐集到的資料予以正確的描述和 解釋,且把資料詮釋聚焦在研究發現的啟示和意義(蔡美華譯,2003)。因此,在研究 過程中,研究者持續參考文獻並反覆審閱所蒐集到的觀察紀錄、訪談、文件資料、省思 日誌等相關資料,並透過各種方法蒐集到的資料,歸納、引導出本研究行動歷程的相關 策略。

(一)資料管理

為方便資料的紀錄與整理,研究者將資料做一統合性的管理,並標註代表之方式,

如下表 3-4-1。

表 3-4-1

訪 T2-1030801 訪家-1030801 訪主-1030801 訪輔-1030801

表示 103 年 8 月 1 日訪問靜靜老師的紀錄

如以軼事觀察記錄為例,研究者進行個人省思後,於空白處對資料加以命名及編碼(如 附錄四)。

(三)資料分析

在瞭解資料類別之間的相互關係後,研究者根據類別的關係將各項資料加以組織、

分析,配合文獻及理論的引導,尋找出行動策略實施的影響因素,進而修正、調整相關 策略與計畫,最後歸納出研究結果以解答欲探討之問題。

第五節 研究之信實度

許多學者指出,行動研究不同於一般的量化或質性研究,所強調的研究目的在於改 善教師本身教學現場的問題與困境,因此,行動研究的信實度應取決於計畫和策略的介 入是否確實對問題提供了幫助(陳惠邦,1998;蔡美華譯,2003)。有鑑於此,研究者 採取下列方式,來提高本研究的信實度。

一、三角檢證

研究者透過蒐集研究場域中不同的文件資料,如教學日誌、錄音、錄影、觀察紀錄、

幼兒檔案等相關文件,並採用訪談、觀察、省思札記等不同的資料蒐集方法,及與搭班 教師、家長、行政人員、研究所同儕及輔導教授等研究夥伴的討論和對話,藉由多元的 想法和意見以避免過於主觀的判斷,期望從不同資料來源、角度和觀點來檢視資料的一 致性與正確性。

二、受訪者檢核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訪談、討論所得到之資料,是驗證研究者是否過於主觀詮釋現 象的重要來源。因此,研究者於每次訪談結束後,將訪談內容轉譯成文字稿,並請受訪 者檢視轉譯資料的正確性,並補充未說明清楚的地方。

三、研究者的反思

在研究者即為研究工具,且身兼教學者和研究者雙重身份下,為避免個人過於主觀 與偏見,研究者必須時時反覆檢視相關資料與紀錄,並持續與文獻理論和指導教授進行 對話與討論,藉此提供研究者更周密的想法與自我覺察,進而發展出可行的實施策略,

並完整、客觀的呈現研究之歷程。

四、客觀、厚實描述

究結論都必須有足夠的資料以供檢視與支持(潘淑滿,2003)。基於此項原則,研究者 在進行研究場域中情境或現象的描述時,皆需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審視和說明,藉由 長時間的資料蒐集,透過文字和圖像的詮釋,呈現受訪者的經驗和感受與研究歷程的真 實面貌。本研究採用觀察紀錄、訪談、文件資料及省思日誌等多元的資料蒐集方式,經 由資料間的交叉比對以達成資料的一致性,倘若研究者反覆檢視資料後發現仍有不足,

將以增加訪談或觀察次數的方式來力求資料的豐富度與完整性。

第六節 研究倫理

行動研究是親近的,因為教師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班上的學生之間少有距離;質 性取向的行動研究是開展的,因為研究者必須在參與者被充分告知且同意的情況下,才 能進行研究(蔡美華譯,2003)。因此,基於研究倫理原則,研究者於 103 學年度開學 時,即發出「家長同意書」(附錄二),向家長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並進一步解說 研究進行的方式,包含錄影、錄音、照相、訪談等資料蒐集之必要性,強調相關資料僅 供學術研究使用。

為考量與尊重研究參與者及受訪者的隱私及權益,研究者在取得家長及搭班老師的 同意後,才會開始進行本研究相關資料的蒐集。且在呈現混齡班幼兒生活紀錄及學習紀 實時,將謹守保密、化名的原則,在照片、影像或幼兒姓名出現的部分,皆做好妥適的 處理,以建立研究者和幼兒、家長間彼此信任的良好關係。

由於研究者本身也是研究場域之教學者,是以,在進行研究之餘,必須盡到身為教 師的責任與義務,在研究過程中,也需適時向參與者及受訪者表達感謝之意,並期許在 研究完成之際,能將研究成果與共同參與者一起分享。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以研究者所任教的國小附幼混齡班級為研究場域,採用行動研究法探究混齡 班教學所遭遇的困境和因應策略,期望以行動研究來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研究者規劃 行動目標,配合計畫、行動、觀察、省思之行動循環,具體說明每一階段的實踐歷程。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目的將本章分兩節,第一節呈現混齡班的教學現況,第二節分析混齡 教學所遭遇的困境與因應策略。

第一節 蘿蔔班的混齡教學現況

在 102 學年度結束時,蘿蔔班有 15 位大班幼兒畢業,直升的舊生有 14 位;103 學 年度開學時,加入的新生有 14 位,包含 3 位大班、8 位中班及 3 位小班幼兒,因此,蘿

在 102 學年度結束時,蘿蔔班有 15 位大班幼兒畢業,直升的舊生有 14 位;103 學 年度開學時,加入的新生有 14 位,包含 3 位大班、8 位中班及 3 位小班幼兒,因此,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