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副詞的測試標準

第三章 漢語助動詞的界定

3.1 漢語助動詞類的發現程序

3.2.2 漢語副詞的測試標準

我們的助動詞應歸於狀態動詞之下,從語義上看,屬於情態範疇,不 與時間發生關係,所以才能對動詞加以修飾、調整。

3.2.2 漢語副詞的測試標準

根據前面 Hengeveld (1992),我們發現副詞並非是漢語的中心詞類,

也不是王楚蓁 (2008) 分析的「修飾謂語性詞組的附加詞類」。在傳統漢 語語法的分析中,副詞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對副詞的定義,多半從功 能下手,講形式也不是形式,講功能也不是功能,如趙元任 (2002:

382-183):

副詞的形式特徵:

(1) 副詞主要作動詞的修飾語

(2) 副詞的不自由性—副詞通常不能用作單詞句,即使是作問話的補

充答話也不行。

(3) 副詞不作主語、謂語 (除非是謂氏補語) 或賓語用。

        後者如:胖了三公斤,必須透過「了」的功能而達成「狀態」轉「變化」。許秀霞 (2008) 指出變化動詞在本質上是狀態的轉變,我們認為是解釋的角度不同,但不影響我們的分 析。

48

語性詞組(verbal group) 和指稱性詞組 (nominal group),成為狀語性詞組,

在功能下再談詞類,如下圖: (subject) 的成分,包含副詞 (adverb)、連詞 (conjunction) 和介詞詞組 (prepositional phrase)。恰好也是漢語劃分這三類詞的時候所常見的問題。

       

77 感謝張郇慧老師與邢志群老師對本小節提出的問題,詳見後記。

49

Adjunct 在三個後設功能 (metafunction) 的層次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

見下表:

【表 三-6】Halliday (2004: 125) 三個後設功能的修飾類型 後設功能

(metafunction)

修飾類型 (Type of Adjunt)

情態結構中的位置 (Location in mood structure) 經驗 (experiential) 周圍修飾

(circumstantial Adjunct)

情態以外的殘餘部分 (in Residue) 人際 (interpersonal) 情態修飾

(modal Adjunct)

情態或評論 (in Mood or Comment)

篇章 (texual) 連結修飾

(conjunctive Adjunct)

不在情態結構中 (not in mood structure)

我們認為這三個層面恰好分別對應至介詞、副詞以及連詞的核心功能。

對介詞來說,鄧守信 (1975) 的格語法即把傳統的介詞分析為周圍格標記 (circumstantial case marker),不參與定義動詞本身的及物性,也就是指派 論元角色的能力。我們認為介詞最主要的形式即是後面帶名詞性成分,根

50  

我們認為連詞屬於外部連接,透過外在形式手段達成篇章連接功能,

而 漢 語 少 用 外 部 連 接 形 式 , 而 是 內 部 連 接 , 亦 即 邏 輯 語 義 關 係 (logico-semantic relation) 的情況所連接的是兩個並立 (coordination) 的句 子,已經到了不在情態結構的篇章層面中了。

【圖 三-11】連詞定義

動詞 動詞性

非動詞性

後帶 名詞(組)

s+S S+s

S+S

   

3.2.2.2 漢語狀語性詞組的劃分標準

我們設了兩個標準將介詞與連詞定義,但接下來是系統較抽象、複雜 的副詞,從【圖 三-10】與【表 3-13】來看,副詞只剩下情態修飾 (modal adjunct),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Halliday (1985 & 2004) 又稱為情態衡量系 統 (MODAL ASSESSMENT),如下圖。

51

【圖 三-12】Halliday (2004: 126) 情態衡量系統78

 

我們這裡不打算探討整個漢語副詞的分類系統,而是在動詞、介詞與 連詞的基礎上進行討論,而其中又以情態部分與本文的關係較大。Halliday 將正反 (polarity) 與情態 (modality) 一併討論。這兩者在英語裡都與限定 動詞 (finite verb operator) 有關,前者為肯定 (positive) 與否定 (negative) 的對立;後者為說話者的判斷 (judgment) 或是請求聽話者的判斷。情態副 詞恰好就是處於肯定與否定之間的不確定性 (indeterminacy)。在這裡 Halliday (1985 & 2004) 並未提及如何劃分英語的情態副詞以及情態動詞,

理由很簡單,因為英語有詞形上的派生變化,但漢語卻在這最關鍵的地方 失去可供判斷的依據。但我們認為肯定與否定可以為我們找一條路。

首先,漢語的動詞不需如英語一般透過其他基層動詞 (primary verb) 或是語法助動詞 (grammatical auxiliary) 的協助即可否定,並形成正反問句。

第二,根據我們先前的假設,漢語的助動詞在結構上是「小v+大 V」,小 v 也具有動詞性,而情態助動詞也多有限定的功能 (finite operator)。綜合以 上幾點,我們嚴格定義不能進入「V-not-V」結構框架的情態詞,都是情態 副詞,如:「一定」、「絕對」、「難於」、「必須」等副詞。

       

78 中文部分為筆者所加。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