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The Categorization of Auxiliary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and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 指導教授:鄧守信. 博士. 研 究 生:葉信鴻. 撰. 中華民國. 九十八年六月  .

(2) 謝辭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鄧守信老師,鄧老師亦師亦友,不僅在學術研究上 提供我最嚴謹的訓練,也讓我知道做學問與幽默感原來有這麼強的關連性。同時 也感謝擔任論文答辯口試委員的邢志群老師以及張郇慧老師針對論文提出的建 議與修改方向,使這本不成熟論文的錯誤能更少一些。在這本論文誕生之前,還 有葉德明老師在語音上的訓練、曾金金老師在二語習得和語言文化上的啟發、陳 俊光老師在語言對比上的要求、信世昌老師在統計上的教導以及翁玲玲老師在文 化人類學上的指導,都是在論文之外,培養我具備一個華研所畢業生所應有的專 業水平與素養。 在教學上,要感謝哈佛大學馮勝利老師,讓我能有將所學應用至教學上的機 會,訓練我成為一個專業的語言操練師,同時也勉勵我透過教學思考學術上的問 題,更讓我參加 HBA 社會調查項目,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與 HBA 的少林小組同甘共苦,花了八個半小時爬完整座嵩山。趙軍老師、小駱、佳瑩、 茉莉、凱勤、銳科、德潤、寧坤、恪祥還有扈冀聰武術教練,我不會忘記你們。 還有高瑩瑩、嚴麗川、付冬冬等二年級的同事們,不僅教我許多大陸用語,也讓 我看到華語教師的專業。 在讀華研所的動機上,感謝政大阮若缺老師給我機會在大四那一年到比利時 新魯汶大學(L’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la-Neuve)當了一年的交換學生,認 識了當地華僑,在某個周日陪著乾哥洪若江、乾妹洪若怡上中文學校時,決定好 好研究自己的語言。謝謝乾媽張慧靜、乾爹洪文華三不五時寄來好吃的 Côte d’or , noir de noir 口味的巧克力,以及一起當交換學生的凱岳、嘉祺、琇瑩,我們一起 玩大半的歐洲國家、一起學習各個國家的法文腔調、每天去 soirée et prend un verre, 還有史媽媽、清楷、老麻、世豪,這是非常難忘的一年。 在華研所的三年裡,謝謝所辦三姐妹—雪妮、雪鳳和淑凌的照顧,讓我成為 接機達人!也讓我吃了許多好吃的點心!也謝謝早稻田大學的江秀華老師讓我 到東京見識真正的國際大城市,並在偶然的情況下知道了日本歌唱團體ゆず,他 們的歌讓我在寫論文的同時充滿元氣!在華研所要感謝的學長姐、同學和學弟妹 太多了,一一列出可能得重新寫一章。信鴻將你們在三年來給我大大小小的幫助 與關心都記在心裡。我愛你們!我永遠以華研所為榮!.

(3) 最後得感謝我的父親葉進風先生、母親劉美貴女士、妹妹葉依婷、弟弟葉德 夫,我們一起努力,爸爸戰勝了癌症,妹妹和我也順利完成論文。我們要一起走 下去! 僅將這份論文獻給所有投注過愛與關心的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班三年級 葉信鴻 敬上 2009 年 6 月 21 日於華研所.

(4) 中文摘要 關鍵字:助動詞、詞類劃分、情態、偏誤分析、教學應用 西方對助動詞的定義多採用構詞和語法功能標準,但漢語在語言類型 上缺乏外在形態變化,因此漢語助動詞容易與其他功能詞類混淆,如:副 詞;另一方面,僅依照功能定義,容易造成語法學家之間對助動詞涵蓋範 圍不同、在次類劃分上也大相逕庭以及與其他功能詞類的混淆,造成各家 的系統過於龐大,莫衷一是。 形式語法、功能語法及認知語法學家都曾對助動詞下過定義,也都有 各自的問題。形式語法重視語法上的結構關係,GB 理論將助動詞設為一 個節點,置於謂語性詞組中作為情態成分;功能語法將句子的概念分為三 個層次,如:Halliday (1985) 對助動詞的定義是在視句子為交換的層次上, 主語對謂語性詞組所作的情態微調;認知語法則多從語法化的角度切入, 視助動詞為動詞虛化過程的連續面。 本文主要從王楚蓁 (2008) 以 Hengeveld (1992) 提出的跨語言詞類系 統指出漢語的中心語類為動詞與名詞,在此基礎上,修正王楚蓁 (2008) 對 謂語性詞組中擔任修飾動詞功能的非為副詞而是助動詞,起情態修飾的作 用,而助動詞則依照鄧守信 (1975) 動詞三分系統,置於狀態動詞下做為 一個次類,並提出助動詞劃分的標準與依據,確定現代漢語助動詞的典型 成員以及非典型成員。確定助動詞範圍以及成員以後,在語義上,根據 Palmer (2001) 跨語言情態系統為主並修正為情態三分,再按照 Heine & Kuteva (2007) 提出世界上在情態上發生的語法化現象,據此提出歸類程序, 並提出測試標準。 在相關的語言學文獻討論以及實際教學上,多半重視助動詞之間的混 用現象,但根據我們從病句語料庫中學習者偏誤的統計結果顯示,助動詞 在整體上缺漏以及誤加的現象比混用現象還多,因此我們認為教材編寫首 先需要在個別的助動詞上多給予學習者判斷的信息,比如語法共現成分、 使用語境和篇章關係,提高學生使用的意識,其後再進行近義助動詞之間 的比較與辨析,為助動詞教學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依據。. I  .

(5) English Abstract Keywords: auxiliary verbs, parts of speech, modality, error analysi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Auxiliary verbs are traditionally defined by morphological rule and syntactic function in Western linguistic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explicit morphological inflection, Chinese auxiliary verbs (hereafter as AV) are confused with other functional categories, for example, adverb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le definition in functional perspective results in the different range or members of AVs, the confusion with other functional categories, and the super huge system of among linguists. Formal,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linguists have tried to define AVs, but still leave some problems unsolved. In form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 syntactical structure is highly emphasized, and GB Theory puts an AUX/INFL node under VP as a collection of modal elements;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ree layers of a sentence are analyzed. Halliday (1985) regards AVs as a modal modulation of verbal group in the layer of ‘clause as exchang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AVs are deems as a continuum or process of verbs’ grammaticalization. The part-of-speech system of Hengeveld (1992) reveals that the nuclear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is verb and noun, and Wang (2008) proposes that adverbs are modifiers in verbal group. However, we prove that the true modifier in VP is AVs. Further, AVs are treated as a subcategory of state verbs by Teng (1975), with clear criteria and indication of its proto- and non-prototypical memb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modal system proposed by Palmer (2001) 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by Heine & Kuteva (2007), the sub-categorization of AVs is proposed. Besides, our L2 learner statistics indicates that the omission and addition of AVs are of higher error frequency than mis-selection, which is much discussed in linguistic or pedagogical literatures. We suggest that more information should be first given, such as co-occurrence, context and discourse, to students to be more usage-sensitive, and that further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Vs should be practiced later, in order to systemize the AV teaching with systemic and convincing evidence.. II   .

(6)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 III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1.2 研究範圍與架構 ..............................................................................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形式語法和功能語法 ...................................................................... 5 2.2 詞類劃分標準 .................................................................................. 8 2.2.1 英語動詞、助動詞與副詞劃分標準 .................................. 10 2.2.2 英語助動詞標準 .................................................................. 18 2.3 傳統漢語助動詞類劃分標準 ........................................................ 20 2.3.1 漢語動詞劃分標準 .............................................................. 20 2.3.2 漢語副詞劃分標準 .............................................................. 21 2.3.3 傳統漢語助動詞劃分標準及其類別 .................................. 23 2.4 小結 ................................................................................................ 26 第三章. 漢語助動詞的界定 ...................................................................... 27. 3.1 漢語助動詞類的發現程序 ............................................................ 27 3.1.1 語言共性 .............................................................................. 28 3.1.2 助動詞的發現程序 .............................................................. 32 3.1.3 小結 ...................................................................................... 41. III  .

(7) 3.2 漢語助動詞劃分標準 .................................................................... 43 3.2.1 漢語動詞的測試標準 .......................................................... 43 3.2.2 漢語副詞的測試標準 .......................................................... 47 3.2.3 漢語助動詞的測試標準 ...................................................... 52 3.2.4 小結 ...................................................................................... 58 第四章. 助動詞次類劃分與歸類程序 ...................................................... 59. 4.1 助動詞的次類劃分 ........................................................................ 59 4.1.1 助動詞的次類 ...................................................................... 59 4.1.2 對古川裕 (2006 & 2007) 的回應 ...................................... 65 4.2 語法化與「要」的歸類程序 ........................................................ 71 4.2.1 同音異義?一詞多義? ....................................................... 71 4.2.2 「要」的歸類程序 .............................................................. 74 4.3 「要」的核心語義及其語法化 .................................................... 93 4.3.1 動詞「要 n」的核心語義及其語義關聯性 ........................ 94 4.3.2 助動詞「要 n」的核心語義及其語義關聯性 .................... 96 4.4 小結 ................................................................................................ 98 第五章. 助動詞偏誤分析與教學應用 .................................................... 101. 5.1 漢語助動詞偏誤分類 .................................................................. 101 5.1.1 會 ........................................................................................ 108 5.1.2 能 ........................................................................................ 111 5.1.3 可以 .................................................................................... 115 5.1.4 想 ........................................................................................ 118 5.1.5 要 ........................................................................................ 120 5.1.6 小結 .................................................................................... 122 5.2 從偏誤看教學 .............................................................................. 123 5.2.1 教材評估 ............................................................................ 123 5.2.2 教材編寫建議 .................................................................... 132 IV   .

(8) 第六章. 結論............................................................................................. 135. 6.1 總結 .............................................................................................. 135 6.2 研究限制與展望 .......................................................................... 136 參考文獻 ..................................................................................................... 139 附錄 ............................................................................................................. 153. V  .

(9) 表目錄 【表 二-1】功能語法參數與變數對應表(Siewierska,1992: 410) .................. 7 【表 二-2】Halliday (1985) 語氣結構 .......................................................... 13 【表 二-3】Sister Susie’s sewing shirts for soldiers (Halliday, 1985: 121) ... 13 【表 二-4】Halliday (2004: 338) 主要與次要時制的區分.......................... 14 【表 二-5】Halliday (2004: 338) 謂語性詞組的邏輯結構.......................... 14 【表 二-6】趙 (1980, 2002)、劉等 (2001)、郭 (2002),動詞劃分標準 . 20 【表 二-7】各家對助動詞劃分標準 ............................................................. 23 【表 二-8】三家對助動詞的次類劃分 (魯曉琨,2004: 1-2) ..................... 25 【表 三-1】王楚蓁 (2008: 67) 漢語的中心詞類與附加詞類 .................... 34 【表 三-2】王楚蓁 (2008: 69) 漢語定詞次類分布表 ................................ 35 【表 三-3】朱德熙 (1982, 55) 動詞與形容詞判斷標準 ............................ 44 【表 三-4】趙元任 (1968, 334) 動詞分類................................................... 44 【表 三-5】Teng (1874) 漢語動詞分類及其搭配現象 ............................... 45 【表 三-6】Halliday (2004, 125) 三個後設功能的修飾類型...................... 49 【表 三-7】孫德金最大考察範圍 108 個助動詞 ......................................... 54 【表 四-1】古川裕「要」類詞 ..................................................................... 65 【表 四-2】動詞、名動詞、助動詞與連詞的分別 ..................................... 66 【表 四-3】「要」的動態關係 ..................................................................... 68 【表 四-4】呂淑湘對動詞「要」義項以及例句的整理 ............................. 77 【表 四-5】與情態有關語法化過程 ............................................................. 83 【表 五-1】英語情態動詞和漢語能願助動詞形式與功能對照表 ........... 102 【表 五-2】周小兵偏誤類別與病句舉例 (2007: 98-103) ......................... 103 【表 五-3】本文助動詞偏誤類型 ............................................................... 104 【表 五-4】取代「會」的詞語 ................................................................... 110. VI   .

(10) 【表 五-5】取代「能」的詞語 ................................................................... 113 【表 五-6】取代「可以」的詞語 ............................................................... 116 【表 五-7】取代「想」的詞語 ................................................................... 119 【表 五-8】「要」的缺漏現象比例 ........................................................... 120 【表 五-9】取代「要」的詞語 ................................................................... 122 【表 五-10】四大教材對「會」的描述 ..................................................... 123 【表 五-11】四大教材對「能」的描述 ..................................................... 125 【表 五-12】四大教材對「可以」的描述 ................................................. 126 【表 五-13】四大教材對「想」的描述 ..................................................... 129 【表 五-14】四大教材對「要」的描述 ..................................................... 129. VII  .

(11) 圖目錄 【圖 一-1】「他會游泳」的深層語義結構 ................................................... 1 【圖 一-2】「他會知道」的深層語義結構 ................................................... 2 【圖 二-1】形式語法結構 (以 GB 為代表,見 Siewierska, 1992: 413) ...... 6 【圖 二-2】功能語法結構 (Siewierska,1992: 411) ........................................ 7 【圖 二-3】個別語言詞類系統建立模式(王楚蓁,2008: 61) ...................... 9 【圖 二-4】Quirk et al. (1985: 79) operator 在疑問句時的移位圖 .............. 12 【圖 二-5】Fillmore (1968) 句子成分 (見 Teng, 1975: 2) .......................... 12 【圖 二-6】Taylor (2003) 對「樹」原型的例圖 ......................................... 16 【圖 二-7】Qurik et al. (1985) 助動詞與動詞劃分概念 ............................. 18 【圖 二-8】助動詞—主要動詞級別(The auxiliary verb—main verb scale) 19 【圖 三-1】形式語法學家對 AUX 節點的處理 (Radford, 1988: 162-163) 30 【圖 三-2】Steele 等 (1979) 折衷處理後的 PS rule ................................... 30 【圖 三-3】Haegeman 修正 GB 理論 AUX 為 INFL 舉例 (1991: 100) .... 31 【圖 三-4】王楚蓁 (2008: 66) 漢語詞類發現程序步驟 ............................ 32 【圖 三-5】Hengeveld (1997: 47) 跨語言四大詞類系統 ............................ 33 【圖 三-6】英語助動詞範疇概念圖 ............................................................. 41 【圖 三-7】漢語助動詞範疇概念圖 ............................................................. 42 【圖 三-8】動詞劃分標準層次圖 ................................................................. 47 【圖 三-9】Halliday (1985 & 2004) 功能語法中的語類、詞類系統 ........ 48 【圖 三-10】介詞的原型圖表 ....................................................................... 49 【圖 三-11】連詞定義 ................................................................................... 50 【圖 三-12】Halliday (2004: 126) 情態衡量系統........................................ 51 【圖 三-13】助動詞劃分過濾網層級 (filter hierarchy)............................... 53 【圖 三-14】本文助動詞成員 ....................................................................... 56. VIII   .

(12) 【圖 三-15】助動詞與類助動詞劃分的參數 ............................................... 57 【圖 四-1】Guo (1994)、何萬順 (1990) 與黃郁純 (1999) 連用限制圖 . 60 【圖 四-2】Palmer 的情態分類 ..................................................................... 61 【圖 四-3】情態內外部標記:外部為正(+)、內部為負(-) .................... 61 【圖 四-4】本文採用情態系統架構 ............................................................. 62 【圖 四-5】助動詞「要」發展線索列表 (盧卓群,1997) ........................ 72 【圖 四-6】方瑾 (2009) 現代漢語詞法與句法層級示意圖 ...................... 74 【圖 四-7】「要」的詞類 ............................................................................. 76 【圖 四-8】動詞「要 1」語義結構 ............................................................... 78 【圖 四-9】動詞「要 1」句法結構 ............................................................... 78 【圖 四-10】動詞「要 2」的語義結構 ......................................................... 79 【圖 四-11】動詞「要 2」的句法結構 ......................................................... 79 【圖 四-12】「要 3」兼語句分析 ................................................................. 80 【圖 四-13】有關情態的語法化現象 ........................................................... 84 【圖 四-14】典型能願助動詞框架 ............................................................... 85 【圖 四-15】非典型能願助動詞框架 ........................................................... 86 【圖 四-16】能願助動詞內部成員與內部情況 ........................................... 86 【圖 四-17】必要類助動詞測試框架 ........................................................... 88 【圖 四-18】助動詞「要 a」語義、語法、信息結構圖 ............................. 90 【圖 四-19】助動詞「要 c」語義、語法、信息結構圖 ............................. 91 【圖 四-20】助動詞「要 e」結構圖 ............................................................. 92 【圖 四-21】動詞「要 n」的語義關聯概念意象圖式 ................................. 95 【圖 四-22】助動詞「要 n」於情態系統中的分類 ..................................... 96 【圖 四-23】助動詞「要 n」的語義關聯概念意象圖式 ............................. 97 【圖 四-24】助動詞「要」重新歸類流程圖 ............................................... 98. IX  .

(13) 【圖 五-1】五大偏誤類數據圖 ................................................................... 104 【圖 五-2】「會」的偏誤類別筆數及比例 ............................................... 108 【圖 五-3】「能」的偏誤類別筆數及比例 ............................................... 111 【圖 五-4】「可以」的偏誤類別及比例 ................................................... 115 【圖 五-5】「想」的偏誤類別及比例 ....................................................... 118 【圖 五-6】「要」的偏誤類別及比例 ....................................................... 120. X   .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及目的 Teng (1975: 2)2 提到 Fillmore (1968) 將句子 (sentence) 的組成成分分 為兩個,情態 (modality) 與命題 (proposition)。情態包括否定 (negation)、 時制 (tense)、語氣 (mood) 和時態 (aspect);命題包括動詞以及一個或一 個以上的格3。 SÆM+P P Æ V + C1 + C2 …Cn Teng (1975: 74-78) 對情態詞 (modals) 「會」的分析頗十分令人玩味。 「會」一共有兩個, 「會 1」屬於內部情態 (internal modality),表示主語的能 力 (ability),為狀態動詞; 「會 2」屬於外部情態 (external modality),表示事 件發生於未來 (will)。 ,其深層語義結構如下: 「會 1」的例句為「他會游泳」. 【圖 一-1】「他會游泳」的深層語義結構4.                                                           1.   感謝口試委員張郇慧老師、邢志群老師以及指導教授鄧守信老師對本文提出許多相當 寶貴的意見,此版本為修改後版本,如有任何的疏漏一概由筆者負責。 2   有關 Teng 格語法架構,詳見附錄。  3   (原文) A sentence consists of two major constituents, Modality (M) and Proposition (P). The Modality component includes such elements as negation, tense, mood, and aspect. Proposition is then expanded into a verb and one or more cases. 4   鄧 (1975) 架構中核心格的目標格原為 goal,但後來為了與周邊格的終點格 (goal) 區 別,因此改為 recipient。. 1   .

(15)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其深層語義結構如下: 「會 2」的例句為「他會知道」 【圖 一-2】「他會知道」的深層語義結構.  . 當時的問題是,如果「會」在情態範疇,為什麼可以進入格語法分析, 並擁有指派論元的能力?Teng (1975) 所謂的 modal,指的是廣義語義上的 「情態詞」,還是句法概念上的「情態助動詞」,如果是前者,則產生前後 論述的矛盾;如果是後者,為什麼又與主要動詞一樣,有指派論元的能力? 在往上一層探討,究竟漢語有沒有助動詞一類?如果有,與動詞的關係是 什麼?黃郁純 (1999) 提出的能願動詞的連用在背後又有什麼樣的運作機 制?古川裕 (2007) 的「要」為什麼只有一個?為什麼教學時,學生總是 在助動詞的選擇上犯錯?還是他們是否可能連何時該使用助動詞的意識也 沒有?. 1.2 研究範圍與架構 本文主要的研究範圍為現代漢語助動詞一類的界定。分析語料的來源 包括傳統語法學家所舉的例句、現代漢語語料庫中的語料以及對外漢語學 習者所產生的病句。書面語、古漢語,以及不成詞的詞素皆不在討論的範 圍內。 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架構。 第二章為過往英、漢語對詞類劃分問題的文獻探討以及問題的提出, 做為本文研究基礎並提供參考方向。. 2   .

(16)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章為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從語言共性角度出發,確定漢語的 中心詞類以及附加詞類,並提出漢語助動詞與英語助動詞在結構上的不同 之處。 第四章為現代漢語助動詞底下次類的劃分,並以「要」為例。從跨語 言皆存在的情態系統討論起,以及認知和語法化角度出發,除了在形式、 語義上以外,也可從語用和認知上提供依據。 第五章將根據本文所提出的理論架構以及依據並配合助動詞的偏誤分 析,從學習者的偏誤中提出教學建議5。 第六章為總結並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未來研究展望。.                                                         5.   感謝口委張郇慧老師指出應在理論與教學間做相關連結,方可使整體架構的前後關聯. 性更強一些。. 3   .

(17)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4   .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從《馬氏文通》起,西方語言學理論正式全面進入漢語語言學的研究 之中,由於兩者在語言類型上的不同,造成許多語言現象張冠李戴。我們 認為助動詞的討論也有必要從過往對於詞類劃分的標準與問題做起,以供 建立劃分標準所需。. 2.1 形式語法和功能語法6 Croft (1991) 指 出 一 般 語 法 研 究 的 方 法 學 主 要 有 二 : 形 式 語 法 (formalist) 與功能語法 (functonalist)。兩者共同的基本立論假設都是為了 追求與證明普遍語法 (universal grammar) 的存在,並認為可以透過檢視部 分語法行為 (grammatical behavior) 的應用範圍來進行普遍語法中的類別 劃分7。但兩者仍有相異之處,同時也是各自的問題。形式語法過於重視在 共性中皆存在純粹、絕對的區別 (universal absolute or clear-cut distinction), 而功能語法則是不願承認在語法結構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和應用範 圍 (domain of application) 之間具有直接關聯性8。 Siewierska (1992) 則進一步將兩者的結構9加以比較說明,並指出雖然 兩者提出結構概念的動機不同,形式語法為句法結構 (syntax),而功能語 法則為語言行為 (speech act),但卻在語義結構層面 (semantic structure layer) 產生了重疊。首先,我們先看形式語法的結構,以 Chomsky (1981: 29) 在 GB 理論中使用投射規則 (Projection Principle)10 所得的樹狀圖為代表。                                                         6.   感謝口委張郇慧老師指出,在此討論形式語法和功能語法的重點為何?我們認為主要. 是本文所使用方法學的探討,將於本小節末指出。 7   此段原文為「(Croft, 1991: 18) Both methods share certain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Both aim to uncover universal grammar, and both assume that the categories and distinctions of universal grammar can be discovered by examining the domains of application of certain types of grammatical behavior.」 8   此段原文為「(Croft, 1991: 18) ……the reluctance of the formalist method to give up the concept of a universal absolute or clear-cut distinction and the reluctance of the functionalist method to give up a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a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and its domain of application.」 9   此處的結構指的是廣義的結構,而非限於形式語法所談的語法結構。 10   投射規則 (Projection Principle) 的譯文與原文如下,原文取自 Siewierska (1992:. 5   .

(19)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該語法結構圖並不只是單純在位置上的線形排列 (linear order),而內建了詞彙在句中的功能,即「語類」11以及論元 (argument), 可看為廣義的語義層面,詳細層次以及各術語代表意義如下圖: 【圖 二-1】形式語法結構 (以 GB 為代表,見 Siewierska, 1992: 413). 與形式語法結構相比,功能語法的結構在外觀上就大異其趣了。 Siewierska (1992) 指出功能語法體現的不是像形式語法那麼重視外在形式, 而是語言行為的體現過程。功能語法也有層次12,而該結構是深層話語語                                                                                                                                                             412-414)。 「在詞彙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每個詞彙項目的次分類屬性,並在每一個語法層次中投 射呈現,比如邏輯形式 (Logical Form, LF) 以及深層和表層結構。」 (Representations at each syntactic level (i.e., LF and D- and S- structure) are projected from the lexicon, in that they observe the subcategorization properties of lexical items.) 11   鄧守信認為詞類和語類的概念必須分開,對語類的定義指的是詞彙在句中的功能,如: 主語、賓語、狀語、定語、補語、謂語。  12   根據 Siewierska (1992: 410-411),共有七個層次,由深至淺,為核心謂項 (由謂語動詞. 6   .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義結構的呈現 (a reflection of the underlying semantic structure)。在話語結構 中,謂項 (predication)、命題 (proposition) 和句子 (clause) 所指稱的視為 變體 (variables),而這三者本身則為這些變體的限制條件 (restrictors) 見下 圖與下表。 【表 二-1】功能語法參數與變數對應表 (Siewierska,1992: 410) Var E X e x. Reference of variable utterance content event individual. Restrictor clause proposition predication predicate. Designation of restrictor speech act possible fact state-of-affairs property/relation. 【圖 二-2】功能語法結構 (Siewierska,1992: 411). 從外觀上來看,形式語法的層次性較強,使人一目了然,而功能語法 的層次性較弱,感覺較鬆散13。然而從解釋的角度來看,功能語法提供了                                                                                                                                                             及其論元所組成/ nuclear predication, composed of the predicate and its arguments) Æ 中心 謂項 (core predication) Æ 外延謂項 (extended predication) Æ 命題 (proposition) Æ 外 延命題 (extended proposition) Æ 句子 (clause) Æ 外延句子 (extended clause)。其中句子 用來指明語言行為 (speech act);命題用來指明可能的事實 (a possible fact);外延謂項用 來指明某些事件的特殊狀態 (a specific state of affairs, SoA);中心謂項 (core predication) 用來指明可能發生的某些事件的特殊狀態 (a potential SoA)。 13   根據 Siewierska,1992: 411,功能語法將語義操作項 (operators) 和衛星成分 (satellites), 由對應的層次不同,由深至淺列舉如下: 操作項 (operators): π1: imperfective/perfective, phasal aspect, predicate negation π2: tense, quantificational aspect, objective modality, polarity π3: subjective and evidential modality π4: mitigating and reinforcing the IF of the speech act 周圍成分 (satellites):. 7   .

(21)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形式語法所無法解釋的變形或是移位的動機,較重視語言使用者的角度, 解釋空間較大。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兼用各家所長,採折衷辦法。考慮在 語法層面,各個語言的表層結構差異較大;在語言實際運用溝通層面,又 受信息影響在結構上有更大的變動。考慮助動詞的概念多半與語義、語用 和認知等角度有關,因此我們認為形式語法的結構概念與我們的討論內容 關係不大,所以我們採用功能語法14的分析角度,先從語義結構15討論起, 分析句中動詞與論元互動的關係,再進入語法結構,最後討論信息結構。. 2.2 詞類劃分標準 Schachter (1985)、Taylor (2003) 皆提及從純語義的角度劃分詞類是不 可行的,而須建立在語法的標準上,所謂語法的標準指的也並非純結構位 置上的排列組合,而是結合詞在句中的功能標準,Schachter (1985) 指出一 般包括詞類分布 (the word’s distribution)、語法功能範圍 (range of syntactic functions) 以及構詞/語法類別 (morphological/syntactic categories)。王楚蓁 (2008: 61-62) 劃分參照上述兩人理論架構劃分漢語詞類系統時,曾有以下 一段引文與圖示: 「詞類系統須建立在詞類普遍模組基礎上,作為工具語言 (metalanguage) 來突破詞類定義語內循環,找出主要詞類後,接 著從依型態句法的類型標記找出詞類系統的類型變異,最後再依 分布找出各個詞類的分布特徵,如此一來,除了呈現發現詞類的 具體操作程序外,還考量了跨語言之間的對應關係,提供了各個 詞類的主要功能,其內部的分布不一或詞類間的分布重疊以原型 效應或語義制約等情形來解釋,避免詞類層級性的混淆。」                                                                                                                                                             σ1: addi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SoA (satellites of manner, speed and instrument) σ2: setting of the SoA (time, place, 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 satellites) σ3: validity of the propositional content (epistemological modality, attitudinal and evidential satellites) σ4: communicative strategy of the speaker (illocutionary force satellites) 14   此處為廣義的功能語法,包括認知語法。 15   鄧守信認為語義結構在相當的程度上是具有語言共性的。. 8   .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圖 二-3】個別語言詞類系統建立模式(王楚蓁,2008: 61).    . 2.2.1 英語動詞、助動詞與副詞劃分標準 英語是否有助動詞一類,也有過爭論,目前採用較多,也較為人所接 受的是 Akmajian, Steele & Wasow (1979) 的說法,從語言共性的角度上 來看是存在的,Croft (1991) 指出 Steele (1978) 在「共性」的定義上作了 微調,我們的譯文16如下: 「與其說 (Steele 指的共性) 是像名詞和動詞那樣存在於全人類的語言中, Steele 指的是人類語言『可用』的成分,也就是說「可能」而非「必要」 存在於人類語言之中的。」(Croft, 1991: 142). 而在英語中,多數的語法學家承認助動詞詞類的存在並從各個角度對                                                         16.   原文如下:instead of meaning something present in all human languages, like nouns and. verbs, Steele means something “available” to human languages, that is, possibly rather than necessarily occurring in human languages.. 9   .

(23)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助動詞作了不同的闡釋與論述。Kuteva (2001) 指出以往文獻對助動詞的討 論,可大略分為八點,「助動詞」(auxiliary) 有如下屬性17: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具有跨語言助動詞類的成分,與動詞和其他詞類不同。 為主要動詞。 與主要動詞不一樣的動詞。 為屈折成分。 和謂語性詞組有關的成分。 為名詞性詞組的一部分。 為謂語性結構的中心語。 為在謂語性結構上的附加成分。. 2.2.1.1 英語助動詞與副詞劃分關係 從上面八個主要的爭論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在英語中助動詞一類和副 詞的在劃分上較清楚。首先,從結構與功能上來說,根據 Cinque (1999), 副詞並非帶有動詞詞組的中心語,也就是不將動詞詞組當成補語,因此副 詞並不在動詞詞組內操作。Quirk et al. (1985) 從構詞上,採用列舉法將副 詞分為三大類,單純副詞 (simple adverb)、合成副詞 (compound adverb) 以 及派生副詞 (derivational adverb)18,與助動詞的屈折變化構詞19不同。其次,                                                         17.   原文如下:. (i) elements of a universal category AUX, different from verbs and other categories (ii) main verbs (iii) verbs of a different kind from main verbs (iv) inflectional elements (v)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verbal group or VP (vi) part of nominal syntax (筆者按:Heine, 1993 提及大部分的語言學家同意助動詞與 動詞(性)詞組有關,但同時也有語言學家如:Schmerling, 1983,將英語助動詞分 析為名詞性主語的修飾語,而非與動詞詞組相關。這是我們想起 Halliday, 2004 在 「以句子為交換」(clause as exchange)中見 (表二-6) 將一個句子分為 Mood 與 Residue 而 Mood 則包括 subject 與 finite,主要的功能為表示 subject 的情態責任) (vii) heads in the VP structure (viii) dependants in the VP structure 18   原文與例子如下: (a) SIMPLE adverbs, eg: just, only, well. Many simple adverbs denot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eg: back, down, near, out, under. (b) COMPOUND adverbs, eg: somehow, somewhere, therefore; and <the very formal> whereupon, hereby, herewith, whereto. (c) DERIVATIONAL adverbs. The majority of derivational adverbs have the suffix –ly, by means of which new adverbs are created from adjectives (and participial adjectives): odd(ly), interesting(ly). Other, less common, derivational suffixes are: -wise: clockwise; -ways: sideways; -ward(s): northward(s); -style: cowboy-style; -fashion:. 10   .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從句中功能來看,根據 Halliday (1985 & 2004) 的功能定義,助動詞所擔任 的是對動詞的情態修飾 (modal modulation),且助動詞必在謂語性詞組內 操作,屬於謂語性詞組的一部分,然而副詞是在狀語性詞組之下操作20。 基於上述兩點,在英語中要劃分助動詞與副詞是較簡單的。. 2.2.1.2 英語助動詞與動詞的劃分關係 再從上述的論點來看,助動詞與動詞的關係。除了 (vi)21 以外,我們 知道助動詞必然具有某種程度的動詞性 (verbhood),在謂語詞組裡頭操作。 那麼,助動詞與動詞又有什麼地方可以使之區分開來呢?. (一) 形式語法 形式語法學家,如:Chomsky (1955, 1957, 1975, & 1972)、Jackendoff (1972) 以及 Emonds (1976) 等,所爭論的問題是究竟該將 AUX 或是後來 GB 理論所謂的 INFL / M 節點,放在 VP 之下還是之外。產生這樣的爭論                                                                                                                                                             schoolboy-fashion. 19.   感謝邢志群老師對本段文字提出的問題。我們認為在構詞上,副詞本身不反映時制或. 時態的概念,而助動詞卻透過屈折變化 (inflectional changes) 反應,是一個重要的差別 所在。 20   Halliday (1985 & 2004: 52) 的從功能語法的角度劃分詞類,並劃分出三大功能性詞組 系統如下:. 21.   感謝邢志群老師對本段文字提出的問題。邢老師認為 2.2.1 中所提及八大屬性的 (iv). 「為屈折成分」並不是「動詞」的特性,因為它也可以反映在「名詞」或其他詞類上。. 11   .

(25)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我們並不意外,因為助動詞在廣義的結構上是位於主要動詞之前,但在功 能與語義上還有較特殊的表現,就句法功能而言,舉疑問句為例,英語的 助動詞必須與主語 (subject) 對調,如 Quirk et al. (1985: 79) 的簡圖,見 下。 【圖 二-4】Quirk et al. (1985: 79) operator 在疑問句時的移位圖. 就語義而言,鄧守信 (1975) 參考 Fillmore (1968) 的格語法框架時就 曾提及 Fillmore (1968) 把句子成分分為兩大類,情態 (Modality) 與命題 (Proposition),前者包括否定(negation)、時制 (tense)、語氣 (mood) 與時 態 (aspect)。 【圖 二-5】Fillmore (1968) 句子成分 (見 Teng, 1975: 2). 形式語法遇到了這兩個問題,不免在結構上引起一番爭論,但我們認 為將 INFL / M 獨立為一個節點於 VP 之外,太過重視語義在結構上的操作 限制,因此在結構上我們仍然認為 Siewierska (1992: 413) 與 Quirk et al. (1985: 79)的處理方式較佳,將 INFL / M 置於 VP 之下。. 12   .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二) 功能語法 功能語法學家,如 Halliday (1985)、Dik (1978)、Teng (1975)等,以語 義為系統的基礎,重視語言實際應用溝通層面,在方法學上採用後設功能 (meta-function),建立起一套系統,一個句子可以有語義、語法22、信息為 三個主要分析的層面。助動詞在功能語法中主要是放在以「句子為交換」 23. (clause as exchange) 的功能角度下討論。「以句子為交換」中最重要的結. 構概念是「語氣結構」(Mood structure),如下圖: 【表 二-2】Halliday (1985) 語氣結構 Mood strucure Mood Subject. Residue Finite. Predicator. Complement. Adjunct. 根據 Halliday (1985) 的定義,主語 (subject) 須對將整個句子視為互 動事件而負責 (responsible f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clause as an interactive event),這個責任指的是廣義的情態責任 (modal responsibility),表現在限 定成分 (finite) 上,限定成分的成員有二,包括了主要時制 (primary tense) 以及情態 (modality)。上表還給我們兩個概念,首先是句法上的謂語性詞 組在語氣結構中,是兼跨 mood 和 residue 兩個部份的;其次在 mood 與 residue 兩個成分與下層的次要成分之間並不存在絕對的線性關係。根據上 表,基本的語氣結構如下: 【表 二-3】Sister Susie’s sewing shirts for soldiers (Halliday, 1985: 121)24 Sister Susie. ’s. sewing. shirts. for soldiers. Subject. Finite. Predicator. Complement. Adjunct. Mood. Residue.                                                         22.   此處的語法所指並非形式語法上的結構概念,而是以功能為基礎的語法概念。   詳見第三章說明。 24   感謝張郇慧老師提出對此表的問題。本表所列出為 Halliday(1985 & 2004)解釋語氣結 23. 構(mood structure)的典型例子。在實際的言談說話或是其他句式中,常有其他非線型對 應的情形,詳見 Halliday, 2004: 125, 133, 135。. 13   .

(27)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此外,助動詞之間存有一定的連用順序限制,Halliday (1985) 將其放 在「以句子為重現」的角度下來看,將句子視為經驗的轉換過程,其中以 邏輯結構最為重要,Halliday (1985) 認為從限定成分 (finite) 到主要動詞 之間的助動詞連用限制是一種時制向右的實現 (realization of tense),時制 可分兩種,主要與次要。主要時制視為中心語,為事件 (speech event) 的 時制,分為過去 (past)、現在 (present) 與未來 (future);而次要時制則視 前面時制而定 如下表: 【表 二-4】Halliday (1985: 338) 主要與次要時制的區分 primary V-ed (simple past tense) past 25 as in was/were, took, (-) walked present V-s (simple present tense) as in is/are, takes, walks (ψ) future will+V (infinitive) as in will be, will take, will (+) walk. secondary have+V-en/ed as in have been, have taken, have walked be+V-ing as in be being, be taking, be walling be going to+V (infinitive) as in be going to be, be going to take, be going to walk. 在邏輯結構中,體現的是正負結合的限制過程26,如下表: 【表 二-5】Halliday (1985: 338) 謂語性詞組的邏輯結構 was going to have (past) be going to… (inf.) have… past: future: past: ‘present in past in future in past’. been (-en) be… present:. working -ing (work). 限定成分 (finite) 在邏輯結構中可視為中心語 (head),中心語以後的 成分必定跑不出中心語限制的範圍,也就是不能在限定動詞的左方出現, Halliday (2004)也提到英語的時制按邏輯上來說,應該是一個無窮盡 (exhaustive) 的系統,但從實際使用以及人類認知上來說是不可能的,.                                                         25 26.   在書中過去以「-」表示、現在為「ψ」 、未來為「+」 。   感謝張郇慧老師對本段文字提出的問題。Halliday (1985 & 2004),在「以句子為重現」. (clause as representation) 的角度中,將句子分為經驗結構 (experiential structutre) 與邏輯 結構 (logical structure),並利用後者邏輯結構來解釋動詞詞組內情態成分先後順序限制 現象。詳見 Halliday, 2004: 337-351。. 14   .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Halliday (2004) 從所有的情形中歸納出三條限制律27 (stop rule)。 (i) 從中心語 α 開始,「未來」時制只能出現一次。 (ii) 從中心語 α 開始,「現在」時制只能出現一次,而且一定在最深層。 (iii) 從中心語 α 開始,同樣的時制不能緊連出現兩次。. 功能語法走的路,免去了形式語法究竟是要將 INFL / M 節點放於謂語 性詞組之內或之外的一些爭論,同時 Halliday (1985) 所提出的邏輯結構 (logical structure),也可以為英語助動詞連用的限制提出解釋,但卻不能解 決我們最原先詞類劃分的問題,因為多半是建立在先驗 (a priori) 已有的 假設上。此外,漢語如果有助動詞,是否也與英語一樣可以從邏輯結構提 出解釋,因為我們知道上述的邏輯結構幾乎是建立在時制成分上,但漢語 若與英語相比,明顯在這一方面弱得多,那麼漢語助動詞的連用限制28, 又是建立在何者之上呢?. (三) 認知語法 認知語法學家從研究人類的認知心理發展起來,近年來多結合語法化 成為研究的熱點。其中引起我們關心的是原型理論 (Prototype Theory) 和 語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A) 原型理論 形式語法學家處理詞類,視為離散現象 (discrete),每個詞類的區別必 須詳細、清楚 (clear-cut),但就原型理論者而言,在同一組範疇裡的所有 成員,有些成員必然擁有較多的共同特徵 (common property),成為典型 (prototype) 而 無 標 (unmarked) , 反 之 則 為 邊 緣 (peripheral) 且 有 標 (marked),舉 Taylor (2003)為例29:                                                         27.   (原文). (i) Apart from α, future occurs only once. (ii) Apart from α, present occurs only once, and always at the deepest level. (iii) Apart from α, the same tense does not occur twice consecutively. 28   感謝張郇慧老師對本段文字提出的問題。這是對黃郁純 (1999) 所提出對漢語能願助 動詞在背後是否有更深一層語義的問題所做的反思,以 Halliday 對英語的解釋做為我們 對漢語的開端,更詳細的說明請見第三章第一節 (3.1)。 29   Taylor (2003)在書中的概念圖為樹狀,但我們稍加修改,以「圓形」呈現,更能符合 我們生成概念,書中原圖如下:. 15   .

(29)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圖 二-6】Taylor (2003) 對「樹」原型的例圖.  . 上圖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在越外圈也就是越邊緣、有標的「樹 3. 」可能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或環境而有不同的差別,在歐洲是棕櫚樹,在. 日本可能是櫻花樹,在美國可能是櫻桃樹。若我們把這個概念套入詞類中, 可得到四個推論:第一、越中心的詞類就越穩定,越邊緣的詞類就在各個 語言中的差異就越大;第二、越邊緣的詞類必是依附於中心詞類上;第三、 中心詞類必然有生成性 (generative),而邊緣詞類的生成性低,也就是開放 性的高低;第四、中心詞類中的詞類,應該也有原型與非原型。我們怎麼 確定哪些是中心詞類?每個語言的中心詞類又有何差別?近年來的型態 句法在劃分詞類的共性上取得很大的進展。. (B) 語法化 語法化多視語言為一個動態性 (dynamic) 的過程。根據 Croft (1991), 目前助動詞被認為是一個歷史演變 (diachronically) 和語義 (semantically) 中介的類別 (intermediate category),一般來說,助動詞處於動詞與詞綴 (affix) 的中介狀態中,動詞 > 助動詞 > 詞綴。根據 Briton & Traugott (2005: 25-31),判斷是否語法化共有八個參數 (parameters),如下:                                                                                                                                                            . 16   .

(3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a) 去類化 (decategorization):從某一類別的典型成員轉移到某一類別的非 典型成員,甚至到後來成為另外一個類別的典型成員,因此有人,如: Ramat (2001:398) 認 為 轉 類. (transcategorization) 或 重 新 劃 類. (recategorization) 的術語較好。 (b) 漸變性 (gradualness):Briton & Taugott (2005) 也提到 Givón (1975:86) 指 出「構詞與語法行為遠遠慢於語義的再分析,而且通常表現古時語義情 況的殘留」30。但使用此參數時,有一點必須注意,那就是不能兼類, 如 be going to 在一個句子中不可以是 motion verb,同時也是 auxiliary, 而必須視為兩個變體 (variant)。 (c) 聯合與合一 (fusion and coalescence):語法化應與音韻成分的消失或合一 有關31。 (d) 類型學共性 (typological generality):語法化的現象必須要有其他跨語言 同樣現象的支持32。 (e) 隱喻化和換喻化 (metaphorization and metonymization):在說話者—聽話 者溝通情況下,相當受語境影響並常產生會話隱含33。 (f) 主觀性 (subjectification):必須明確區分說話者 (speaker) 或是主語 (subject),比如「An earthquake is going to destroy that town」中的「be going to」並不是指主語,而是說話者的判斷。 (g) 語義流失 (bleaching):比如 be going to 已經逐漸失去「某物品位移遠離 說話者」的概念,而是以未來性 (futurity) 較有關係。. (h) 頻率 (frequency):高使用頻率往往帶動共現成分進入語法化途徑,比如 be going to,其後的動詞也可接受狀態動詞 know,如「She’s going to know the answer soon」34。                                                         30.   (原文):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behavior is likely to lag behind the more progressive semantic re-analysis, and thus quite often represent vacuous relics of the older semantic situation. 31   (原文):Grammaticalization may also involve the loss of phonological segments, or coalescence. 32   (原文):grammatical categories are regularly recruited cross-linguistically from similar sources. 33   (原文):it is highly context-bound and arises out of the implicatures in the speaker-hearer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34   (原文):A much-noted characteristic of grammaticalization—growth in type. 17   .

(31)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原型理論以及語法化都承認助動詞的存在,並將其視為一個動態變化 的過程,但在實際劃分詞類時,我們必須找出最適合劃分該詞類的標準,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助動詞處於中介狀態的地位,因此更需要區分何者為 典型助動詞以及非典型助動詞。. 2.2.2 英語助動詞標準 最後提出一般英語語法學家所提出的助動詞的範圍以及標準,可供我 們參考使用,以 Quirk et al. (1985) 為例,在結構上,可分為主要動詞與助 動詞,助動詞必在主要動詞之前;在功能上,可以分為三類,完全動詞 (full verbs),屬於開放類 (open-class),如:leave;基層動詞 (primary verbs), 如:be、have、do 和情態助動詞 (modal auxiliary verbs),如:will、might, 擔任動詞詞組中輔助角色,如:語法操作項 (operator)、時制 (tense)、時 態 (aspect)、語態 (voice) 和情態 (modality) 成分。 【圖 二-7】Qurik et al. (1985) 助動詞與動詞劃分概念. Verbals Auxiliary Modal verbs. Primary verbs. Verb Full verbs. 進入助動詞的判斷標準35,見 Qurik et al. (1985: 121-128) (a) 受否定副詞 not 修飾。 (b) 可以和否定副詞有縮寫形式 (contraction)。 (c) 在疑問句中,與主語對調 (inversion)。                                                                                                                                                             frequency—involve the cooccurrence of the unit undergoing grammaticalization with an increasingly large number of other unit types. 35   也有學者如:Palmer (1974),把條件精簡為四條稱為 NICE proterty:N 為 Negation; I 為 Inverstion;C 為 Code;N 為 Emphatic affirmation。. 18   .

(3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d) 肯定語氣加強 (emphatic positive)。 (e) 代替原先動詞詞組。 (f) 多位於副詞之前。 (g) 在主語前的數量詞可放至助動詞之後。. (h) 助 動 詞 與 主 語 之 間 不 存 在 語 義 選 擇 限 制 (semantic selection restriction),亦即助動詞的選用與主語本身屬性無關。. 又設四條規則將情態助動詞分出: (i) 情態助動詞一般後接非限定動詞 (infinitive),但部分情態助動詞後 接限定動詞 (finitive),這些情態助動詞視為非核心情態助動詞 (marginal modals)。 (j) 只有限定形式,也就是沒有 to+情態助動詞的形式。 (k) 沒有第三人稱單數加 s 的現象。 (l) 現在時制和過去時制可指現在或未來,有些現在形甚至可指過去時 間。. 上述的條件並非每個助動詞皆能符合,因此出現了連續面 (continuum) 的現象,見 Quirk et al. (1985: 137)。 【圖 二-8】助動詞—主要動詞級別(The auxiliary verb—main verb scale).    . 19   .

(33)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2.3 傳統漢語助動詞類劃分標準 本節主要整理傳統漢語動詞、副詞與助動詞的劃分標準,從中提出疑 問,做為本文架構討論的基礎。. 2.3.1 漢語動詞劃分標準 一般而言,動詞是三大詞類 (名詞、形容詞、動詞) 之一,從跨語言 的角度來看,屬於「天生詞類」36,因此很少有人討論這一類是否存在, 僅從在句中的語法特徵講起。我們以趙元任 (1980, 2002,丁邦新譯本,以 下同)、劉月華等 (2001) 以及郭銳 (2002) 為主討論,三者的差別表列如 下: 【表 二-6】趙 (1980, 2002)、劉等 (2001)、郭 (2002),動詞劃分標準 趙 (1980, 2002). 劉等 (2001). 郭銳 (2002). 不+V. V. V. V. 沒+V. V. V. V. *很[不]+V. V. V. V V. 很+V+賓語 別+V. V. V. V+名量 (ex 三尺). V. V+動量 (ex 一回). V. V. VV (重疊). V. V. V+著. V. V. V. V+過. V. V. V. V+了. V. V. V!. V. V. V+not+V. V. V. V+賓語. V. V.                                                         36.   感謝張郇慧老師對本段文字提出的問題。此處所指的「天生詞類」是根據 Dik (1989)、. Baker (2003) 提出的架構,他們大致上認為世界上的語言中,名詞、形容詞與動詞是最 基本的詞類,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天生詞類」 ,其後王楚蓁 (2008) 以及鄧守信也多引用 此概念。. 20   .

(3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V+補語. V. 所+V. V. V=謂語. V. V. V. 狀語+V. V. *V=主語. V.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得知劃分的標準不一,有的採用句中「共現成分」 , 如否定副詞、程度副詞,或是「時態標記」,如:了、著、過,以及在句 中的「功能語類」定位。這個表給我們的啟示如下: 首先,這幾個手法所要測試的層面不同,如「時態標記」與「共現成 分」多與動詞本身的時間結構有關,處於語義的深層討論; 「語類」37則是 與句中其他成分的互動關係,屬於句法層面討論。雖然三位語法學家想利 用這些標準建立動詞底下的次類,卻顯得層次不一,而且也大相逕庭,因 此我們認為,測試標準應該也得建立層次。 其次,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幾個三位語法學家都公認的標準,如: 「否 定副詞」 、 「程度副詞」以及「時態標記」等,是否可以當成劃分動詞的最 高標準,如果不是,是比動詞標準高些,也就是「動詞性」,還是比動詞 標準低些,用來建立「動詞底下的次類」?. 2.3.2 漢語副詞劃分標準 先前提及英語劃分漢語的詞類有構詞上的標準以及功能上的描述,但 在漢語中鮮少有人提及用構詞的方式界定漢語的副詞。一般而言,對於副 詞的討論有以下幾個層面: A. 功能描述:趙元任 (1985 & 2004)、朱德熙 (1998)、劉月華等 (2001)、 郭銳 (2002) 皆指出副詞的功能是用來作狀語,可以修飾動詞、形 容詞起限定作用,不可以加在名詞前作修飾語。我們認為功能描 述僅能用來當作副詞的一個屬性,但並非用來劃分副詞詞類的標 準。                                                         37.   感謝張郇慧老師對本段文字提供的問題。已由原先的「功能語類」改為「語類」 ,我. 們認為「語類」的重點在於對詞或詞組的功能所做的分類。. 21   .

(35)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B. 與其他詞類的區別:以胡明揚 (1996) 和李泉 (2004) 為代表,胡 (1996) 提出「副詞只能做狀語」 ,但更進一步說明「但能做狀語的 卻不限於副詞」。胡 (1996) 更注意副詞與其他詞類的區別,如: 副詞與形容詞、時間名詞、連詞。李泉 (2004) 從意義上說明「副 詞的意義比名、動、形的意義虛,比連詞、介詞、語氣詞等意義 實」38。李 (2004) 的問題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判斷意義的 實虛?此部分有待商榷。 C. 綜合標準:張誼生 (2000) 的觀點比較有趣,也引起我們的注意力, 張 (2000) 參考三個因素劃分副詞:詞型、通用39與規範40。我們 在這裡只討論詞型,根據張 (2000),包括四個方面:(見張 2000: 20-23) (a) 某些成分是副詞還是副詞性語素41。如:頗、屢、切、力。 (b) 某些成分是副詞還是副詞性短語。如:果不其然、很顯然、尤其是、 特別是。 (c) 某些同素異序或音近義同的同義副詞,是一個詞還是兩個詞。如: 比較—較比、反倒—倒反、統統—通通等。42 (d) 某些意義用法十分接近的副詞原形和重疊形式是一個詞還是兩個 詞,如:最—最最、光—光光、剛—剛剛等。.                                                         38.   感謝邢志群老師對本段文字提出的問題。邢老師認為如果從語法化的演變過程看,就 能完全解釋李泉 (2004) 的判斷,如:「連」的語法化過程為「動詞Æ形容詞/副詞Æ介 詞Æ助詞 (particle)」。 39   根據張 (2000: 20-21),通用包括三個方面:(a) 具有書面語色彩還是具有口語色彩; (b) 用於方言還是用於共同語;(c) 是近、現代用例還是現、當代用例。 40 根據張 (2000: 21-22),規範包括四個方面:(a) 個人用例,如魯迅把「一律」當成謂 語;(b) 特殊用例,如有時候為了表達特殊效果以副詞修飾行為動詞和指人名詞;(c) 修 飾用例;(d) 非規範用例。 41 鄧守信認為語類是以功能來定義,如果討論構詞,則稱為「詞素」較佳。邢志群老師 認為「詞素」是不可以獨立成詞,但我們對詞素的定義,從構詞上的角度來說,可以分 為「自由詞素」與「黏著詞素」 , 「自由詞素」可獨立成詞,而「黏著詞素」則需要與其 他詞素結合方可成詞,詳見 4.2.2.1。感謝邢志群老師對此處提出的問題。 42   針對 (b) 與 (c),邢志群老師特別指出「尤其是」 、 「特別是」這兩個帶有「是」的結 構不應該看成副詞,也不應該看成是短語。另外,(c) 中的「較比」與「倒反」這樣的 詞是否真的存在或為人使用,則有待商榷。. 22   .

(3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張誼生提出「副詞性」 、 「副詞詞素」以及「重疊形式」的部分在一般 的語法學書中較少提及,但卻很有可能應用來測試副詞一類的成詞性。從 上述傳統語法學家所提出主要的三個討論層面來看,副詞的劃分的確存在 著很大的問題。正因其定義不明,所以才有與其他詞類劃分問題的討論。 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副詞在跨語言的層面上來看,被歸為一個詞類的 程度高不高?如果被歸為詞類,在漢語中是中心詞類還是附加詞類?副詞 性的功能既然是修飾,那麼與傳統助動詞 (見下小節分析) 的修飾功能有 何區別?. 2.3.3 傳統漢語助動詞劃分標準及其類別 傳統語法學家除了陳承澤 (1922)、鄭貴友 (1989) 贊成取消助動詞一 類以外,多贊成保留助動詞詞類,先不論保留的證據是否充足。一般討論 的層面多在助動詞劃分的標準以及助動詞的次類劃分,以下就這二者進行 討論。 (A) 傳統助動詞劃分的標準 傳統助動詞劃分的標準我們採用 Li & Thompson (1981)、趙 (1985 & 2002)、朱德熙 (1998)、孫德金 (1996) 及劉月華等 (2001),表列 整理如下: 【表 二-7】各家對助動詞劃分標準 Li. 趙. 朱. A-not-A43. V. V. V. V. 不+A. V. V. V. V. 劃分標準. V. 可以單說 V. 可以連用                                                         43.   網底部分為助動詞與動詞相同的判斷標準。   趙 (1985 & 2002) 認為只有部分可以,所以我們打小勾。 45   除了答句省略,助動詞必須與動詞一起出現。 44. 23   . 劉. v44. 沒+A 不能單用45. 孫.

(37)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A+V *A+了/著/過46. V. *很/更+A. V. *是+A+的. V. *A+Subj.. V. *A+direct object. V. V. V. V. V. v47. V. V. *A+時間長度(如:三年). V. *A+時間次數(如:三次). V. *AA. V. *A!. V. V. V. V. 從表中我們可以知道,各家標準不一,標準之間的差異也相當分 歧,同時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 首先,從句中的共現成分出發,是一個很好的立論方法,但是卻 仍是以先承認該詞類已經存在的前提上,所參照的結果,類似該詞類 的沒有辦法用來為詞類做上層界定,此外,上述詞類劃分條件還有矛 盾之處,如框線所示的「單說」標準。 此外,在許多傳統論述中,常提到一些對標準的批判,比如:謝 佳玲 (2002) 對助動詞不能當句子的主要謂語或是不能進入「是…… 的」框架而提出反駁,如: 「他這麼做不應該 / 可以」、 「他這麼做是 應該/可以的」,我們認為「設立任何標準一定都有例外,不要將例外 戲劇化48」 。因此,標準除了不能濫用,也不能吝用,需要建立在良好 的立論和證據上,否則形同虛設,造成了郭銳 (2004) 採用迴避策略 「與其說是語法上的類,不如說是語義或邏輯上的類」,既然不是語 法上的類,也間接排除了助動詞是一個詞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產 生孫德金 (1996) 有 108 個助動詞。就一個封閉詞類而言,與跨語言 事實不符,在數量上也過於龐大。                                                         46.   此處*號表示「不可進入此框架」 ,而非病句之義。   劉等認為部分程度副詞可以,因此打小勾。  48   鄧守信教授於上課時常教授給我們的觀念。 47. 24   .

(3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B) 助動詞的次類劃分 在助動詞次類劃分的討論中,一般多從意義的分類來看,魯曉琨 (2004) 則整理了丁聲樹等 (1963)、朱德熙 (1998) 和劉月華等 (2001) 的語義分類,我們將其表格化整理如下: 【表 二-8】三家對助動詞的次類劃分 (魯曉琨,2004: 1-2) 可能. 能、能夠、會、可以、可能、得(de2). 丁聲樹. 意志. 敢、肯、願、願意、要、得(dei3). (3 類). 情理、習慣或 事實上需要. 朱德熙. 應、應該、應當、該. 1.. 能、能夠、可以、會、可能、得(de2). 2.. 敢、肯、願意、情願、樂意、想、要. 3.. 應、應該、應當、該. (7 類,未給 4.. 許、准. 類別命名) 5.. 值得、配. 6.. 別、甭. 7.. 好 要、想、願意、肯、敢、應該、應當、應、該、. 劉月華等. 意願. 得,能、能夠、可以、可、准、許、得(de2), 配、值得. (2 類) 可能. 可能、會、要、得(dei3)、能. 對於上述以語義做為助動詞次類劃分的依據,我們有幾點疑問。 首先,類別之間的成員差異太大,使我們懷疑語義的分類標準與 依據是什麼?如果只是從唯心角度進行分類,就造成了各家次類數量 的不同以及類別內成員差距過大的現象。因此我們認為必須要先有良 好的語義系統,搭配外在共現成分,這樣的系統方為嚴謹。 其次,從劉等 (2001) 的分類中,我們可以看出部分助動詞兼類 的現象,為什麼兼類?兼類的動機為何?是否在不同類別之間存在一 定程度的語義關連性?. 25   .

(39)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2.4 小結 從上述文獻整理與探討中,我們認為處理助動詞的界定時必須要有一 定的程序。首先,從語言共性的角度來看,必先得確定助動詞在漢語中是 否可以成為一個詞類。如果是,是中心詞類還是附加詞類?如果是附加詞 類,附加於何種中心詞類之上?其次,判斷助動詞的標準與條件為何?如 何確定助動詞的成員?這些都得建立在語法標準上。 接著需要處理助動詞次類劃分的問題,首先,仍然得從語言共性的角 度出發,尋找跨語言的語義系統,確定使用於漢語時的系統為何;其次, 指出漢語每一個語義類別之間判斷的標準是什麼?核心功能是什麼?每 一個類別之間是否存有關連性?這些都是我們處理的問題。. 26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z [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Module C: Verbs Connoting the Levels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As a collected poetry of Chan masters, Chanzong Zaduhai ha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n its classification categories based on topics of poems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 Each student might start from a somewhat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nd experience the encounters with works of art and ideas in a different way... Postmodern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The remaining positions contain //the rest of the original array elements //the rest of the original array elements.

„ The calling program passes the address of the array, along with a count of the number of array

Different from services provided by retail banks that we normally enjoy, private banks provide a variety of services other than banking. These services include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