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教養方式、自主支持與兒童生活適應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父母教養方式、自主支持與兒童生活適應

一、父母教養方式與其自主支持

對自主支持的看法是教養信念的一種,而信念指針對某事物的認知狀態,存在 於腦中對於事物的經驗建構及連結,它包含了情感、知識和評價,且既可能是有意 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Hirsjärvi & Perälä-Littunen, 2001);信念是複雜的心理表 徵(mental representation),它的功能涉及一到多種從認知或行為的角色的內心編碼 (Bogdan, 1986)。Sigel 和 McGillicuddy-De Lisi (2002)年描述道:「父母對子女的教 養信念,與他們自己的教養和幾乎所有對於兒童發展觀點有關。這些信念更可以延 伸到家庭生活的環境和互動。」也就是說,父母對於兒童自主性的信念,會影響到 他們的行為—在教養方面對兒童的自主支持行為。林慧芬(2004)針對母親對兒童 的自主教養信念做研究,受訪母親的教養信念類型可分為民主型、導正型、保護型、

衝突型及混合型五種類型,這些母親裡以各佔25%為導正型,民主、導正混合型為 最多。導正混合型指父母希望在兒童還小的時候,將其導向父母親認為正確的道路,

遵循父母親所設的教養方式與規範,這是為了兒童將來好。

然而,依照一些研究的結果,卻發現對自主的信念,並不一定會有一致的支持 行為。賴玲惠(2008)透過開放與半開放式的訪談,發現雖然父母親看重「兒童應 該要有自己的想法」,但父母對兒童的情緒、自我表達的容忍度還是有限,也就是 說,在自主支持上的想法與其教養行為上多是相違背的,父母希望兒童聽話、服從,

否則就會給予處罰。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父母親認為自我主張是建立在成熟、

理性之上,而學齡前的兒童,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生理年紀,都不夠成熟與理性,

因此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與所看重的信念有所不同。陳銀螢與李孟嘉(2013)以訪 談的方式探討幼兒父母對自主發展的教養信念與實際支持行為,同樣發現教養信 念未必能在實際行為上一致的展現,父母在教養上有其理想與要求,但許多時候由 於個人情緒或生活壓力等因素造成許多妥協與掙扎,而有所出入。依據李孟嘉

(2009)的觀察與訪談紀錄:父母對幼兒「自我依賴」的功能性自主性,支持態度 與行為是一致的;然對於「自我主張」的互動性自主則持相反的行為和態度,多數 仍不放心讓兒童自己做決定。經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知道,在研究父母親自主支 持上,因為「想法」與實際作為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有所出入,所以針對「行為」

做研究會更貼近真實狀況。

國內對於自主性支持和教養方式關係的研究不是很多,兒童的部分多數是針 對學齡前幼兒。陳富美(2002)研究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自主獨立之間的關係,顯 示父母採用民主的教養方式,幼兒會有越多的自主獨立的互動性自主行為,整體社 會表現會比較好。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幼兒自主行為的影響有顯著的相關與預測力;

專制型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自我主張的自主行為也有預測力(林慧芬,2018)。賴 玲惠(2008)有關幼兒自主的研究,母親不同的教養型態對幼兒的互動性或自主性 表現有不同的影響,依「要求」與「回應」兩種母親教養向度區分,分別對兒童的

「互動性自主」與「功能性自主」有所差異,其中「回應」和「要求」皆高的權威 開明教養型態對於幼兒的功能性自主以及互動性自主最有益處。

Liew et al. (2014)研究結果提到家長對兒童越多的行為控制或嚴格督促,代表 會有越少的自主性支持。在不同文化背景或下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且對於自主支 持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如移民美國的中國母親,比起在中國大陸的母親,他們對 兒童有著較多的支持、較少的嚴厲(Kim, Wang, Orozco-Lapray, Shen, & Murtuza, 201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華人研究提到,社會情感更靠近父母的兒童,比較 不在乎父母為他們做選擇、無法自主決定,然而自主程度卻又與社會情感程度有關,

這代表即使是沒有選擇機會的兒童,也會因為社會情感的狀態而感受到自主(Bao

& Lam,2008)。

由以上文獻可知,雖然想法上與實際行動會有所出入,但在實際的行為上,有 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的教養類型會影響其自主支持的程度,且具有預測力(Liew et al., 2014;陳富美,2002;賴玲惠,2008)。

二、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生活適應

父母是兒童在成長中最早接觸、也最主要的認同對象。父母是子女生活上的照 顧者、行為上的指導者、訓練者;是影響子女的人格、行為、情感與認知發展的重 要人物 (Pettit, Bates, & Dodge, 1997) 國外多年來的研究也說明父母親的對待兒童 的行為會影響到兒童的發展與行為,包含情緒、認知行為、學業、社會互動等等 (Miller, 1986; Miller, Manhal, & Mee, 1991)。影響兒童生活適應行為的原因很多,父 母親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是其中具有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國內外學者研究顯示:父母 有適當且積極的教養態度,其子女大多生活適應為良好;而父母為消極教養態度或 有不適當行為者,其兒童大多生活適應欠佳,在反社會行為方面的傾向較大(簡茂 發, 1978)。Erikson (1950)認為父母對待兒童是溫暖、接納的態度,兒童則多能接納 自我且情緒穩定;父母對待兒童是冷酷控制且拒絕的,兒童則會自卑、過分順從、

無安全感或是有反社會行為。陳小娥與蘇建文(1977)也有類似的結果,父母親如 果採用命令、忽視、懲罰與拒絕等教養方式,兒童的個人與社會適應較差;父母親

如果採用愛護與精神獎勵等教養方式,兒童的個人與社會適應較佳。潘佩妏(2015)

對幼兒的攻擊行為、社會技巧和父母教養關係做研究,發現類型為專制權威(高要 求、低回應)的父母教養方式,可以預測兒童的外顯攻擊行為;母親教養為民主威 信型(高要求、高回應)則與外顯攻擊呈負相關。

研究點出開明權威型的父母對兒童的情緒智力有正相關,且較另外三類的教 養類型的父母有更高的相關性(丁秋云,2018;高偉光,2018)。Chang, Schwartz, Dodge, and McBride-Chang (2003)研究 325 位移民華人父母(台灣、中國、香港)

測量其嚴厲的教養方式與兒童的情緒調節和攻擊行為相關性,並檢測父母與兒童 性別的影響。得到母親的嚴厲教養比起父親對兒童的情緒調節有較大的關聯;而父 親的嚴厲教養則對兒童的攻擊行為有較大的影響,且對兒子的影響比女兒大。而情 緒調節與攻擊性依據吳新華(1996b)的量表,是與生活適應中的因素—情緒穩定 度和親和力。

另外父母行為與吳新華(1996b)該量表的「心理穩定度」與「心理堅忍度」

因素中「緊張、焦慮」相關聯的研究有許多,如Wei, Cummings, Villabø, and Kendall (2014) 的父母教養行為與 7-14 歲青少年、父母的焦慮自我對話研究。此研究教養 行為包含父母接受度、心理控制度、行為控制度,焦慮自我對話則可能和憂鬱症狀 有關係。兒童的焦慮自我對話只和母親的焦慮自我對話有高相關,並非父母雙方;

母親對兒童的接受度和兒童的焦慮自我對話則有負相關,代表青少年知覺母親越 高的接受度,會有越少的焦慮自我對話行為。有研究也注意到父母親對於兒童的相 處方式如果經常是拒絕和控制,這與兒童的焦慮、憂鬱有著關聯性,長期憂鬱與焦 慮,對自較無信心等情緒代表在適應上的表現較差(Hudson, Dodd, Lyneham, &

Bovopoulous, 2011; Rapee, 1997)。簡茂發(1978)將父母教養行為非「關懷」與「權 威」兩因素來分析,其中關懷對兒童的生活適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三、父母自主支持與兒童生活適應

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一個和自主支持有關的理論。

它與內在動機有關,由能力(competence)、關聯性(relatedness)、自主(autonomy) 三 種需求所構成,意指一個人擁有自主性的知覺,人以此知覺來做選擇,並且決定其 行動 (E. L. Deci & Ryan, 1985)。有關 SDT 在學習方面的研究,許多都有相似的結 果:讓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內容,會有較好的學習表現與情緒(黃智淵,2016)。

如果沒有滿足兒童的三種SDT 內在動機需求,則會威脅到兒童的發展、不適應性,

甚至心理功能,如果沒有給予兒童滿足「做自已」的需求或感受到支持,會容易使 兒童挫折、產生違規或暴力的行為 (Edward , Deci, & Ryan, 2000),這些情緒與行 為皆不是好的社會適應表現,由此可「自主」對適應的影響力。兒童要能夠自主決 定,是必須要家長的有自主支持。Kaap-Deeder, Vansteenkiste, Soenens 和 Mabbe (2017)的研究中,探討母親、老師、手足給予的自主支持和心理控制與兒童日常適 應狀態的關係,兒童感受到的自主支持會影響到每日上學狀的感受、狀態好壞。

在自主支持與情緒調節能力的關聯研究中注意到父母溫暖、支持的回應與相 處,對青少年兒童的情緒調節能力、自我控制有影響;而有壓力的、強迫的指導則 會對兒童情緒調節能力有負面影響,造成在生活適應上也有負面的影響( Wang, Pomerantz, & Chen, 2007; Liew et al., 2014)。而 Roth et al. (2009)認為兒童經驗選擇 的自由,可讓行為更有探索與延展性,對於態度的是應會更好,他們針對九年級學 生的研究結果為:父母親的自主支持(對學業及情緒的關懷)對兒童的負向情緒調 節有顯著差異;控制型的父母(給予較少的自主支持)則兒童在情緒上的表現是壓 抑的、情緒調節的功能是比較差的。其他研究注意到,情緒調節的能力除了與兒童 的適應性,也與問題行為等有著不可分的關係,個體情緒調節的差異與結果,會產 生不同的行為表現,即在生活適應上的行為表現會有不同(Cole, Zahn-Waxler, Fox,

在自主支持與情緒調節能力的關聯研究中注意到父母溫暖、支持的回應與相 處,對青少年兒童的情緒調節能力、自我控制有影響;而有壓力的、強迫的指導則 會對兒童情緒調節能力有負面影響,造成在生活適應上也有負面的影響( Wang, Pomerantz, & Chen, 2007; Liew et al., 2014)。而 Roth et al. (2009)認為兒童經驗選擇 的自由,可讓行為更有探索與延展性,對於態度的是應會更好,他們針對九年級學 生的研究結果為:父母親的自主支持(對學業及情緒的關懷)對兒童的負向情緒調 節有顯著差異;控制型的父母(給予較少的自主支持)則兒童在情緒上的表現是壓 抑的、情緒調節的功能是比較差的。其他研究注意到,情緒調節的能力除了與兒童 的適應性,也與問題行為等有著不可分的關係,個體情緒調節的差異與結果,會產 生不同的行為表現,即在生活適應上的行為表現會有不同(Cole, Zahn-Waxler, 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