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生活適應

一、適應的意義

適應(adaptation)源自於達爾文(Darwin)的演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指生物為 求生存、適應環境,在生理或行為方面得到適合特定環境生存的特徵或行為模式。

Merriam-Webster 字典中定義適應一詞為一個調整的過程或動作。心理學家陸續延 伸了「適應」一詞的概念,調整英文adaptation 為 adjustment。在牛頓醫學辭典中 將此歸類於心理學名詞,意即,指個體與環境協調的心理變化(劉君祖, 1997)。Arkoff (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人在追求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中,

同時也承受環境的壓力。張氏心理學辭典中,adjustment 比 adaptation 有更多的主 動性,個體能夠主動運用一些技巧以增加自己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適應」的定義 則包括以下三點:1.個體為了克服困難、排除障礙,滿足個體需求時所表現的各種 反應。2.個體為了和其生活的環境保持和諧的狀態,而表現出的各種反應。3.個體 為了滿足自身需求,本身的態度、觀念等內在表現所改變的歷程(張春興,1989)。 所謂的「適應」一般就是指「生活適應」(陳貴龍,1987)。

二、心理學理論觀點

皮亞傑(Pi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認為適應(adaptation)是個不斷改變的歷程,

個體因為環境因素而不斷改變認知結構,以讓個體的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持續地 保持平衡。這樣的歷程是有預測和控制性的,它是不斷地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 (accommodation)以達到適應的目的。個體經由不斷「短暫失衡」後「適應」,再到

「短暫平衡」的循環來達到內在的平衡,並且當個體經歷一次次地適應歷程後,個 體的認知能力、智力將會有所提昇。小學階段(7-11 歲)處於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 Stage),這個階段的特色之一為「自我中心消失」,即在這段時期,兒童不 再那麼的以自我為主去看待世界、意識到他人觀點的存在,對於外在環境越來越能 夠適應,並可以發展出複雜的社會技巧 (Lightfoot et al., 2009)。

艾 瑞 克 森(Erikson) 將 人 的 發 展 歷 程 分 成 八 個 階 段 的 心 理 社 會 發 展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他認為人在不同時期會面對不同的困難,並學習去適 應所欲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危機中自我成長,有助未來不 同年齡階段的發展。6-12 歲的學齡階段,發展任務是勤勉或自卑,如果在這階段適 應得好,兒童會在做事、學業、待人處世上具有該有的能力;反之則會有失敗感,

在課業、做事、處事上的能力是欠缺的 (Lightfoot et al., 2009)。

Bandura 認為學習來自觀察楷模的模仿,所謂的行為是直接經驗與替代性學習 的結果,因此不適應的行為可能來自世受到觀察對象的負面影響,產生不當行為或 不適應的現象,因此學習如何改進與環境作用的技巧,就能解除不適應的狀態。

三、生活適應的內涵與分類

陳小娥與蘇建文(1977)將生活適應分為「社會適應」與「自我適應」兩個方 面。社會適應指人在環境中,有效和他人互動的程度,它不只包含了個人、家庭、

學校的關係,也包含個人行為與態度是否符合社會標準。自我適應方面,則指自我 概念與自我評價。擁有積極的自我概念,可以認清自己、評估自己的能力,多能以 積極態度來調適自己適應環境;消極的自我概念,易形成拒絕的態度、對自己不信 任、對自我貶低、無判斷即接受他人意見。個人適應良好的人多為接納他人。

生活適應的分類、視學者以及對象年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法。常見的分法有: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人際適應、學校適應四種(表2-3-1),包含範圍有自我接納 和情緒表達、對家庭的接受度與歸屬感、同儕與師生相處、校園生活的適應情況(劉 焜輝,1985,羅婉麗,2001)。陳李綢和與蔡順良(2009)的「中學生生活適應量 表」中,涵蓋的生活適應範圍有:自我定向、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社 會適應、工作適應、自我意識、自我勝任八個類別。吳新華(1996b)的「國小學 童生活適應量表」則將生活適應分為十項因素: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 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行為成熟度、情緒穩定性、適應感、自我接受度、

心理堅忍度(表2-3-2)。

有不少有關影響適應因素的相關研究:小一新生的社會適應研究結果具有性 別的差異,且和學齡前受的教學方式不同對社會適應有一定影響(何函儒,2006); 家庭結構的不同對兒童的生活適應、偏差行為皆有影響,並且指出家庭結構的改變,

也會影響到兒童的適應(吳麗卿,2005;羅婉麗,2001)。年紀方面雖然研究結論 不一致,但大多的研究結果是有影響的,低年級的生活適應較高年級好(李佩琦,

2009;羅婉麗,2001)。黃玉臻(1997)強調個人特質是穩定、不同情境與時間皆 不易改變的,具有穩定性,因此個人適應的因素中,人格對適應的發展具有影響。

而父母親教養的方式為幼兒適應中的攻擊行為的影響因素之一(潘佩妏,2015)。

簡言之,生活適應包含了外在與內在的部分,所涵蓋範圍為生活中所遇到的環 境,如家庭、人際、學校或工作等等,且會受到人格、個人背景、環境等因素的影 響。然而適不適應的標準其實會因為時空、背景環境的不同而有差異,如 Adams (1972) 將衡量適應的方法歸納為道德模式、醫學模式、社會心理模式三種,其中的 道德模式指個人的行為符合道德規範即是適應,反之即是不適應,但不同文化或時 期的道德標準行為會因有所差異,因此對於適應與否的標準上在不同地點上可能 有所不同。

表1-3-1

適應四大類型內容

適應類型 內容說明

個人適應 個人是否與環境取得和諧的關係。良好的適應代表具有安全感、

自信心、且能藉接納自己、情緒穩定、內心和諧、與他人維持和 路關係,符合社會期待、有好的社會態度與技能。

家庭適應 對中小學階段兒童還說,影響適應最重要就是家庭因素。包含夫 妻、親子、手足關係、教養行為和態度。配偶死亡、父母離異、

未婚媽媽等因素都會帶給兒童的適應很大的影響。

學校適應 包含課業相關、師生關係、學校環境等,

人際適應 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除了行為外,也包含對他人的感覺與想法 資料來源: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 (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四、生活適應的影響

過去研究發現,影響個體的適應的因素有情緒調節與人格發展、社會能力、認 知學習及心理病理等息息相關 (江文慈,1999;賴靜瑩,1999),適應行為應能維 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較明確的自我概念、有滿意的心理效能、健康的身體、智能 成熟、情緒成熟、社會行為成熟、能夠接受現實(陳雅芬,2006)。兒童社會適應 表現上有尊重、互惠、合群、衝突處理、溝通技巧等;不適應行為則有敵意、攻擊、

過動、衝突、焦慮、退縮、憂鬱、自責、人際問題等(吳新華,1996a)。生活適應 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涉及自己對他人,以及自己對社會的表現,好的適 應適應表現,可以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他人和諧相 處等等,因此是否有良好的生活適應即可視為一個人將來是否成功、幸福的關鍵

(陳小娥 、蘇建文,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