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教養行為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父母教養行為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

大多數發展心理學家都認為兒童情緒、認知及行為的發展,受到父母養育他們 的方式與行為的深刻影響(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018)。父母透過教養行為給 幼年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極為重要的,可以說,在孩子未成熟以前,父母的 工作就是提供孩子與家庭外部世界連結的紐帶,採取適切的教養行為以教導子女有 良好的社會表現,並為孩子成為社會獨立的一員做好準備。事實上,已有相當數量 的學者指出父母教養行為對兒童社會發展的影響(Amato & Fowler, 2002; Hess &

McDevitt, 1984; Wentzel, Feldman, & Weinberger, 1991)。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父 母對子女的回應與管教過程,對孩子的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即便生物遺傳因素的影響力不可忽視,如在發展心理學界,早已存在子女先天 氣質與後天父母教養的作用孰輕孰重的爭議,但有研究發現,若是後期的教養得當,

嬰幼兒早期的氣質形態並非一成不變、影響持久(Thomas & Chess, 1999)。換言之,

先天氣質可以改變,而影響改變的因素是兒童氣質形態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間的「適 配性」(goodness of fit)。具體來說,難纏型(difficult temperament)的學步兒,

對新的生活作息難以適應而哭鬧不休,父母若能保持鎮定、溫暖回應、並以較寬鬆 的步調幫助幼兒適應規則,假以時日就不會常鬧彆扭而變得適應較佳(Gallagher, 2002)。的確,有長期縱貫研究發現,很多難纏型的嬰兒,在經過如此耐心和敏銳 的照顧之後,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已經能夠適應學校環境並獲得較佳的社會發展

(Jaffari-Bimmel, 2006)。由此可見,父母對幼年子女採取適切的教養行為,對兒童 的社會適應情形及其社會行為的良好發展具有持續的助益效果,換句話說,父母教 養行為對子女社會行為發展極為重要。

那麼,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幼年子女社會行為的影響具體為何呢?「父母回應」

與父母「條件式管教」兩種不同的教養行為,將對幼兒正負向的社會行為分別產生 何種影響?本章將從「父母回應」與父母「條件式管教」兩種教養行為,梳理回顧 以往對此的相關研究。

26

一、「父母回應」教養行為與幼兒的社會行為

人類孩童在完全成熟與獨立之前,需要仰賴成人照顧者的積極回應與物質供給,

才能夠獲得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衛生條件、以及健康照護(Eshel et al., 2006)。除 此之外,「父母回應」式的教養行為,對於兒童依附關係的建立與早期的社會化發 展,同樣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Shaffer, 2009),Landry、Smith 與 Swank(2006)

指出,「父母回應」是幫助嬰幼兒階段的子女建立社會、情緒、溝通和獨立解決問 題技能的早期基礎。由此可見,家庭是孩子在童年早期獲取物質與經驗的最初場所,

父母的回應教養對孩子的生理、社會、情緒等面向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

將目光更聚焦於幼兒的「社會行為」發展,本研究關注回應式教養行為對子女 的正、「負向社會行為」分別產生何種影響,因此,將相關研究進行分析與綜整如 下。

(一)「父母回應」對幼兒「正向社會行為」的影響

聚焦於親子互動過程與親子關係質量的研究發現,父母透過溫暖回應的教養行 為所提供給子女的社會化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子女在社會行動上有良好表 現。從以往的研究看來,主要照顧者對於子女所採用的溫暖回應的教養行為,通常 有助於孩童表現出更多的如順從、合作等「正向社會行為」。

在「正向社會行為」的順從行為方面,Wahler 與 Meginnis(1997)在實驗環境 下對親子互動遊戲的觀察發現,母親對於孩子的遊戲行為進行適時地回應及注意,

與孩子表現出合規矩(compliance)的順從行為呈正相關。也就是說,母親在親子互 動中,愈常採用回應式的教養行為,就愈能夠對孩子的行動給予更多的反饋與指導,

相應地,子女表現出較高頻率的順從性行為。

在「正向社會行為」的合作行為與獨立行為方面,Landry 等人(2006)為探究 回應教養行為對孩童發展的影響,研究對象為 6-13 個月的嬰幼兒,先對實驗組的母 親進行回應教養的訓練,再對實驗組與對照組(母親未接受回應教養訓練)開展為 期 7 個月、共計 10 次的家庭訪問,追蹤觀察其親子互動情形。結果發現,實驗組母 親的回應行為頻率獲得提升,並且隨著母親對孩子更多地採用情感支持性回應,後 續研究指出,孩子在遊戲與互動中的合作性及獨立性,皆有顯著提升。且相較於對 照組的嬰幼兒,實驗組的嬰幼兒也表現出相對較高的合作程度與更具目標導向的獨

27

立性。換句話說,父母採回應式的教養行為,有利於子女表現出較高程度的合作性 與獨立性的「正向社會行為」。

在「正向社會行為」的獨立行為方面,黃世琤、李麗雯(2010)從母親陪伴幼 年孩童在玩耍過程中的親子互動角度,追蹤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在遊戲中對幼兒進 行語言回應的行爲,能夠顯著預測幼兒 17 至 23 個月間獨立自主地完成收拾玩具任 務的變化。也就是說,母親在互動中越能夠敏銳覺察並回應孩子的口語訊息,愈有 助於發展嬰幼兒獨立完成任務的行為。從國内其他的相關研究來看,展甯甯與張益 輝(2008)對學齡兒童的研究也指出,在父母採積極教養方式(表現出積極回應、

寬容溫暖的教養行為)的情況下,子女表現出較多諸如合作等正向的社會行為。謝 育伶與陳若琳(2008)的研究則顯示,教養者回應溫暖的教養行爲對幼兒合群合作、

獨立自主以及利他等「正向社會行為」存在正向預測效果。程景琳等人(2016)的 研究同樣發現,父母的回應教養與學齡前嬰幼兒的主動性、合群性及順從性的「正 向社會行為」呈現正相關。綜合國內的相關研究發現,父母的回應教養行為,一般 而言有益於子女表現出正向的社會行為。

上述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了,父母「回應教養」行為與幼兒的「正向社會行為」

之正向關聯,以及「父母回應」式教養行為對於孩子「正向社會行為」發展之持續 影響力。但這些研究大多是在實驗室情境中進行,或是使用地區性的小樣本,因而 有待在研究方式與樣本範圍上做進一步完善。是以,本研究欲使用更具代表性的樣 本,關注幼兒在家庭自然情境中的社會行為表現, 驗證父母的回應教養行為是否有 助於幼年子女更常表現出「正向社會行為」。

(二)「父母回應」對幼兒「負向社會行為」的影響

一方面,過往研究多從依附理論來看「父母回應」的教養行為對兒童退縮行為 之影響,敏銳的照顧者對孩子需求的及時回應,提供較高品質的照顧,嬰兒能從這 種溫暖的親子互動中獲得舒適與快樂,進而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Shaffer, 2009),

這能夠使孩子更加積極地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而較少退縮性「負向社會行為」。

如 Waters、Wippman 與 Sroufe(1979)一項被引用多次的對嬰幼兒的追蹤研究發現,

在 15 個月大時對母親安全依附的幼兒,他們到三歲半時在托兒所中與同儕積極互動,

具有較佳的社會技巧,同時也較少表現出退縮行為。除此之外,展甯甯與張益輝

(2008)探索「教養行為」與子女「社會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發現,父母採溫暖回

28

應的積極教養行為,子女傾向於表現出較少的退縮行為。換言之,高程度的回應教 養行為,與較少的兒童退縮性「負向社會行為」相關聯。

另一方面,有關兒童養育的研究發現,較低程度回應、甚至冷酷而排斥孩子的 父母,對兒童所表達的攻擊衝動不及時制止,會養出敵意而具有攻擊性的兒童

(Dodge, Coie, & Lynam, 2006)。這是因為,父母對子女缺乏敏銳的回應,使孩子 的情感需求受挫,冷酷的回應則示範了對他人缺乏關懷(Shaffer, 2009),父母縱容 忽視孩子很多的攻擊衝動,會讓攻擊活動合理化,而無法提供孩子控制攻擊衝動的 機會。也就是說,父母較低程度的回應教養行為,傾向於養出具有攻擊行為的孩子。

因此本研究假設,父母若是能夠採取回應的教養行為,對孩子的情感需求與攻擊衝 動進行敏銳、及時的回應,子女則表現出較少的攻擊性「負向社會行為」。

綜合上述,父母採取回應式的教養行為,幼兒通常有較少退縮性的「負向社會 行為」;而對於攻擊行為的研究則指出,缺乏敏銳、溫暖的「父母回應」,孩子容 易出現較多攻擊行為。因此本研究做出假設,採用「父母回應」的教養行為,與幼 兒「負向社會行為」的表現呈現負相關,換句話說,「父母回應」行為越多,幼兒 越少表現出退縮性與攻擊性行為。

二、「條件式管教」與幼兒的社會行為

西方社會對於華人家庭教養方式及行為的關注,起源於華裔美國家庭子女的學 業成就表現更為突出的現象:華人父母培養出更有成就、學業更為成功的孩子,被 歸咎於他們比西方父母要求更為嚴格(Kim, Wang, Orozco-Lapray, Shen, & Murtuza, 2013)。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曾引發熱議的《虎媽戰歌》中所描述的對孩子嚴厲、

監管、高要求的教養行為。但近來的研究發現,即便能夠預測孩子較高的成就表現,

但往往在這種嚴格管教行爲下的子女具有較高風險的情緒及行為問題(Kim, Wang, Chen, Shen, & Hou, 2015; Li & Hein, 2019)。如 Kim 等人(2015)針對華裔美國家 庭子女長達八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比起採用支持、溫暖回應式教養行為的情況,採 用嚴厲管教行為的父母,其子女的行為適應較容易出現問題,同時伴隨著更大程度 的學業壓力與更多的抑鬱症狀。

責罵、限制行動、及體罰等形式的管教行為,在全世界的文化中都存在,目前

責罵、限制行動、及體罰等形式的管教行為,在全世界的文化中都存在,目前